簡體版

第74章 亂作死全家都會死

王家想必也是有人知道王異那天晚上見了誰的,不斷試圖派人上門來詢問,我一概愛理不理,表示關我屁事,我周圍的下人們也是一問三不知,王家暫時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果然如楚封所說,五百精兵的威懾力還是很強的,王家再怎麼疑心我們,也不敢對我們采取強硬措施,只是派了不少暗哨在附近監視著我們的住所。

就在我準備無視他們繼續啟程,按原計劃去四川的時候,皇帝的回復終于下來了,讓我們先回京城再說。

既然皇帝老大發話了,那就回吧。

我們還在半道上,就听說京城里為這件事情已經鬧翻了天。

王皇後和一批大臣不斷給皇帝施壓,意圖讓皇帝將楚封捉拿起來問罪,嚴肅查辦此案,尤其是要狠狠地懲辦幕後指使者,言下之意顯然已經把矛頭指向了我,甚至想要以關乎社稷的漕運系統大罷工作為威脅。

但皇帝就是一句話,說現在一切都還只是王家的一面之詞和推測,沒有確鑿的人證物證,不能輕易問責朝廷將領,想要讓我下旨抓人,等先找到了王異再說。

總之就是一個字,拖。

拖到我惴惴不安地回到了京城,見到了皇帝,皇帝就直接問︰「說說吧,這是怎麼回事。」

「事情就像來福公公所說的那樣,是楚封殺死了王異。」我沒有隱瞞,反正不論是皇帝還是王家的人,個個都是手眼通天,那場廝殺又來得如此突然,只怕想要完全隱瞞下來是不可能的,還不如坦誠一點,爭取抱住皇帝的大腿來對抗王家的清算。

「原因呢,當真是那王異先動的手?」皇帝又問。

「是的,王異圖謀造反,又脅迫楚封,見脅迫不成還試圖殺人滅口,實在是死有余辜。」我義憤填膺地說,「幸好楚封厲害,才沒叫他們得了手,否則可真要讓我抱憾終身。」

楊曦只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並沒有追問更多的細節,畢竟他是皇帝,又不是法官,我想他真正在意的也並不是所謂的公道和真相。

「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我知道王家人必定不肯善罷甘休,但是無論如何,還請皇上一定要保得楚封的周全,他是我在這世間唯一牽掛的人了。」我正色道,「若是他有了什麼不測,我可不管什麼大局不大局,也定要叫害他的人付出比死還要淒慘百倍的代價。」

趁此機會,我來打個預防針先,假如楚封的秘密真的不保,我也要讓這個迷信的皇帝有所忌憚才行,我就不信他會僅僅為了對一個已經死去多年的舊臣「斬草除根」,就不惜開罪一個能力未知的「神仙」。

「仙師多慮了,沒有聯的旨意,誰也不能動你的護衛。」皇帝淡淡地說。

「可是五大家族經常不把皇上看在眼里,現在造反都造得越來越明目張膽了,皇上的旨意對他們也未必管用啊。」我吐槽道。

「聯必定不會讓這幫反賊猖狂太久。」皇帝笑了一笑,那樣子簡直是王霸之氣橫豎都溢,「你且回府去,自即日起嚴加防範,莫要遭了那些反賊的暗害就是。至于王家謀反之事,聯自會處置。」

听這話的言下之意,皇帝好像是打算開始收拾王家了,我雖然還是不怎麼安心,也只能先告退回家了。

就在我回到京城的第二天,消息靈通的楊玨就來探望我了。

見了面,屏退了左右,他就說︰「本王真是沒有想到,你那個膽大包天的護衛竟然會殺了王異。」

「我也沒想到,不過該做不該做的,反正都已經做了。」我擔憂地說,「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楚封,不論對外怎麼說,他的嫌疑是不可能洗月兌了,不知道王家的人會想出什麼陰招來對付他。我更怕皇上會將他作為棄卒,犧牲他來安撫王家。」

「不要擔心,五大家族日益猖狂,還散布童謠,囤兵自重,謀反之意如此明顯,父皇可不會一直隱忍下去,雖然現下我們準備得還不夠充分,但是父皇已經知會本王,打算提前發動了。」說到這里,楊玨含義不明地笑了笑,「你們也真厲害,此行竟能讓父皇改變計劃。」

「真的要收拾王家了嗎?太好了!」連楊玨都這麼說,想來不會是忽悠了,我頓時高興起來。

「自然是真的。如此一來,王家很快便會自顧不暇,自然也就沒有那個余裕再去追究王異之事了。而且王異之死,也算是為朝廷除去了一個大麻煩,就算父皇真有棄卒保帥拖延事態之心,本王也定會從中周旋,盡力護得楚將軍周全。」

「那就多謝殿下了。」我放松地笑了出來。

「你我之間,何需如此客套。」楊玨目光溫和地說,「這些日子,本王一直很掛念你。」

「啊,多謝殿下掛心。」我頓時有些緊張起來。

見我這樣,楊玨的表情就流露出了一絲無奈,但他最後還是笑了笑說︰「為防五大家族之人狗急跳牆,本王會加派人手保護你。你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剩下的事情交給本王就好。」

他們一個兩個都這樣說,就連楚封也認為我們應該減少外出低調行事,那就宅著唄。

接下來,我和楚封在府里過了一段真正的宅人生活。而就在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管吃睡玩的日子里,外面的形勢可謂是風雨飄搖、千變萬化,權力的斗爭真正已經進行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那些個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的大佬們一出手,就立刻顯得我和楚封只不過是兩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皇帝先是以過去曾經謀害懷孕妃子的罪名,將鬧著要法辦楚封的王皇後禁足,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將王家幾位管事的下了獄收了監,王家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開始進行凶猛的反撲。具體細節我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有一陣子京城的糧價在一個月內漲了十多倍,吃不上飯的百姓天天圍在各處官衙鬧事,嚴重到我都不得不穿上仙師道袍四處滅火,來幫助朝廷安撫民心。

除了糧食的交易和運輸受制,軍糧頻頻告急以外,整個大陳的經濟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皇帝要收拾王家這麼大的動作,其他四大家族不可能毫無反應,立刻就將平日里的明爭暗斗都拋諸腦後,矛頭一致對準了朝廷,盡管楊曦等人為了今日之戰已經做了很多年的準備,局面仍然是混亂不堪,一地雞毛。

擁有絕對的軍事和政治力量的朝廷,和掌握著整個大陳經濟命脈的五大家族進行的這一場殊死血戰,可以說雙方將所有能用的力量都用上了,我這顆重磅棋子當然很快就沒有了清閑日子,不得不隨著大人物們的安排四處奔走,為朝廷打輿論戰爭取民心。

我當然不喜歡這種操勞而忙碌並且還得提心吊膽的生活,可惜在古代呆得久了,有的事情漸漸地也就身不由己了。為了楚封的安全,我願不願意都只能全力幫著朝廷掐死王家那幫人。

對掐的過程是殘酷並且無趣的,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操勞中,不知不覺間時間已從盛夏來到了寒冬。

經歷了期間各種塵囂日上的斗爭之後,局勢最終還是漸漸地穩定了下來。

皇帝畢竟棋高一籌,在他凶殘的打壓下,與五大家族相關的人動不動便被官兵找出來滿門抄斬,甚至株連好幾族,如今已是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一些頭頭腦腦的人物或轉入了地下,或遠逃去了西域和海外,雖然還沒有被徹底消滅,但是眼看已經翻身無望,再鬧也鬧不出什麼大名堂了。

不過這種勝利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原本就貧窮的大陳現在變得更窮了,這半年間大陳的經濟近乎崩潰,民間物價飛漲,百姓怨聲載道,各種大小規模的農民造反層出不窮,北邊突厥雖然之前就已經被謝晉打得元氣大傷,西北的吐蕃卻趁機大舉進犯。

好在大陳作為一個新興朝代,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會打仗的人,謝晉等一干老將殊死抵抗,總算是擋住了入侵者,等到局面慢慢穩定下來以後,大陳的經濟也開始緩慢的復蘇。

不論如何,大陳的最大毒瘤和朝廷的心月復大患終是被除去了,在王家人幾乎都被皇帝殺光了的情況下,楚封殺了王異的事情,也就再沒有人追究和提及了。

大概多少念及了幾十年的夫妻情誼,王皇後倒是沒有被賜死,只是廢除後位打入了冷宮,楊承也因為王家之事再次受到牽連,加上又失去了所有的支持者,最終被廢除太子之位,圈禁一生。

楊玨終于如願以償,雖然還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是此次對抗五大家族的斗爭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自身實力已經擺在那兒,幾個弟弟又都年幼,眼看著繼承大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隨著五大家族的覆滅,朝堂上也進行了一次大清洗,許多跟五大家族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官員都被罷官的罷官、處斬的處斬,丞相柳賢作為五大家族柳家的頂梁柱型人物,自然也是不能幸免。

許多人在听說丞相柳賢被判處斬的時候,都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柳賢早就投靠了寧王,又和謝晉結為了兒女親家,就算朝廷要清算五大家族,最多許他罷官還鄉就是了,似乎怎麼也不應該對他如此趕盡殺絕才是。

作者有話要說︰感覺就算不詳細寫也還是有好多東西要交代啊qvq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