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兵圍台城,久攻不下,而城外援軍大集,就在侯景焦頭爛額之際,偏偏後方又出了大亂子,臨賀王手下記室參軍吳郡顧野王,趁侯景與臨賀王全力進攻台城,後方空虛之際,發動政變,端了臨賀王與侯景的老窩。侯景得到消息,即同臨賀王計議。
臨賀王道︰「現在台城未下,而後方吃緊。在下以為,為了盡快安定人心,申明天命之所歸,孤王即大位,正是時機,願大王三思
侯景道︰「現在台城並未破,我們更應該同力退敵,怎麼有時間考慮那麼多,還望三思旁邊走出昆侖鬼王,接話道;"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大王正好因此時申明天命,以斷外援歸路。臣以為臨賀王言之有理。「侯景此番起事,自以大位在自己掌握之中,臨賀王只是其暫時利用的工具,他怎麼做無關大局,就點頭道;」好吧,既然你自己這麼以為,那你就看著辦吧。「
臨賀王得了侯景此言,如奉聖倫,即部署手下,于十一月戊午朔,在太極殿前,刑白馬,祀蚩尤,于儀賢殿即皇帝位。本yu使太常卿南陽劉之璘為之制御授,定詔敕,劉之璘知其無能為,恐為所累,遂剃發為僧,逃歸江陵。投奔湘東王蕭繹,劉之璘曾為蕭繹的記室參軍,因其才華為蕭繹所妒,蕭繹見他來歸,竟使人密以毒藥鳩殺了他,就如楊修,因才而亡,也實在有點可惜。臨賀王就皇帝位,因劉之璘逃走,只好隨便使人起草詔書,大略說;」自普通以來,jian邪亂政,上久不豫,社稷將傾,河南王景,釋位來朝,猥用朕躬,紹此寶位,可大赦,改元正平。「草草數詔即成大禮,立世子蕭見理為皇太子。以侯景為丞相。侯景及諸將皆竊笑,不以為意。蕭正德也只是自以為徒有虛名而己。
當時除台城外,尚有東府未下,侯景並力進攻,矢石雨下,東宣城王手下大將許伯權,恐城破被殺,于夜里派人引侯景軍登城,城破屠城,載尸排于台城之下,對城上說︰」再不歸降,這就是榜樣。如今皇上已經晏駕,臨賀王已經即正國位,守之無益,快快出門納降吧。「城牆上的守軍聞言,人人氣索,再無斗志。羊侃得到消息,急忙回宮見駕,說以厲害。蕭衍無奈,只好大排鑾駕,去城牆上走了一圈,城牆上守軍听得駐蹕之聲,才相信皇上健在,人人山呼萬歲。守城之士才又堅定了守城的信心。
當初江子一在城外因勢單力薄敗還回城,皇上對他非常不滿,他當時辯解說;」眾人都逃走了,留下我一個人duli難當,所以我回來了,但請陛下記住,我姓江的不是怕死之輩,不想死的沒有價值。如果賊眾到了闋前,臣當碎首以報陛下。「今ri見事危機,就向太子請戰,太子使他與其弟江子四,江子五,帥所部一百人開承明門出戰,江子一出城後直抵賊營,奮不顧身。賊兵不動,待其沖入營中,伏兵齊出。區區百人怎敵數十萬大軍?最後一百子弟壯烈殉國,子一子四子五同時戰死。城中軍士見了。無不為之吶喊助威,守城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侯景初入建康,本以為指ri可下,當時也約束軍隊,秋毫無犯,至此軍中乏食,就放縱軍隊,四處燒殺搶掠,一時民怨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