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石松家不單有牛車,而且過來等候的村民都知道,二十九這一天,里長家會先到石頭鎮辦年菜。大伙,都想借個光,搭個伙,搭趟順風車進鎮呢。
往年,石家自然也是這搭順風車的一員。不單是他,就是劉三順家,也是浩浩蕩蕩進鎮辦年貨中的一員。
只是今年,情況有了些許不同。石柱從石家分出去單過了。所以搭便車去鎮上的人,變成了不常出門的石德和愛瞧熱鬧的楊氏。
楊氏拉著石德,正拼命往里長家趕呢。里長家的牛車,平常最多只能載七八個人。但到了二十九這天。能往上多塞上三四個人呢。
里長家這邊擠擠攘攘的熱鬧著。
大禿凹嬌娘家這邊,相對來說,就冷情很多了。
嬌娘家自然也是要到鎮里辦年貨的。所以嬌娘的爹石柱一早就和張四團打了招呼。讓他在二十九這天,第二趟去鎮上擔糞的時候,到他家這兒喊一聲。他們一家子,要和張四團一塊去鎮上辦年菜。
這段時間以來,嬌娘家的泥鰍一直都是張四團幫著托送呢。石柱給張四團的報酬也不薄,所以張四團,早已卸下了貧窮落後揭不開鍋的帽子,跟著嬌娘家,在大禿凹這兒落了腳。找了一個離嬌娘家不遠不近的山坳,扎了個草棚子,就算安家了。
早上先幫嬌娘家送泥鰍去鎮上的萃華樓。然後從鎮上拉大糞回來,撒到土地里。中午不送泥鰍,也不到嬌娘家蹭飯,他就自個在草棚里湊合著做一頓。吃過飯後,就到大河邊模魚,順便洗涮衣服。晚飯,就用他模到的魚,以及自個種的蔬菜,慰勞自個。
日子過的雖然很清苦,但張四團一點都不覺得苦。比起以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他現在每天都能吃飽的日子,已經是享清福了。
承嬌娘家的情,張四團對嬌娘家一家老小,都相當感激哩。
石柱讓他第二趟拉糞回來的時候再來喊他們。可張四團呢,沒按石柱說的做呢。一大早,他就起來,清洗牛車。牛車洗得干干淨淨,聞不到一絲糞臭味,張四團才滿意的趕著牛車往嬌娘家去。
到了嬌娘家,天還未透亮呢。
張四團就攏著膝蓋,盤在馬車里,看著里長家那邊發呆。莊稼人,認位準著呢。誰家在哪兒,依著方位,都能大致推敲出方向。
況且,里長家,今兒,不是正熱鬧著麼。松明火的亮光,在天際下閃躍著、火星跳躍著。張四團,在牛車上,瞧得很清楚哩。
天漸漸亮了,里長石松家這兒,石德和楊氏不負眾望的成為了搭牛車進石頭鎮辦年菜的一員。楊氏胡攪蠻纏慣了,所以很多戶農家婆子媳婦,知道她也要到石頭鎮里辦貨,就自個在心里把名額退了。明擺著,就是不想跟楊氏一塊上石頭鎮呢。
石松哪知道這一茬啊。他管莊里的大小事是不假。可他沒管到媳婦婆子們間勾心斗角之上啊。所以,看到搭車的人少,石松反而松了一口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