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會燒菜,而且托那本《藥食同源》書的福,白薇燒的菜,在她穿越之前,受到了官方組織的民間料理愛好者大賽特邀評委一致好評。特邀評委認為白薇燒的菜,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搭配合理,是極具觀賞性和參考性的家常菜鼻祖。
白薇喜歡燒菜,尤其愛燒山毛野菜,尤其喜愛把山毛野菜做成家常菜。每做出一道新菜,她都會上傳到料理愛好者之家群空間里,供別人搜索觀看。因緣際會下,白薇的一道家常菜,被一位名家點評贊譽。白薇創建的料理愛好者之家,一夜成名。數天內,各路做菜高手,紛紛遞交申請入群。數天內,白薇收到了數以千計的網友發來的申請。白薇審查網友實際資料的同時,亦把百人群擴充到了千人群。
容納了一千人之後,料理愛好者之家到了一個盛況空前的場面,各路民家燒菜高手,仿佛都把白薇當成一級品鑒師一般,使出渾身解數,在家里燒好菜,上傳到群空間,然後留言請白薇鑒賞。
白薇燒菜是好手,鑒賞料理麼,就更不在話下了。她的觀點,獨特,往往一眼戳中料理核心。火候該幾分,肉絲該如何切,調料如何安排,才能讓一道家常菜燒出極品菜肴味道。白薇每每一眼,就能指出。
白薇的獨具慧眼,讓料理愛好者之家,成為一時網絡里人氣最旺的群。每天,來來走走的燒菜高手不少于五十人。走的人,多半都是看了白薇的作品之後,自慚形穢走的。在他們看來,白薇燒的菜,已達到料理界大師級的水準。他們窮其一生,也是燒不出那樣好的菜來的。
名聲大噪之時,白薇亦察覺到了她在料理方面的缺陷。白薇料理方面的缺陷是啥呢?自然就是跟磨豆腐有關了。白薇在現代燒菜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在超市里買直接弄好的成品,像豆腐要怎麼做,白薇就一點都不會哩。
沒曾想,一朝穿越,竟然有幸目睹做豆腐的全過程,這怎能不讓白薇欣喜若狂呢。
三嬸子聞听小嬌娘想學做豆腐的一番話,連連說道︰「月眉。你家閨女,曉得為你分擔家務哩
說著,把頭轉向嬌娘,給她細細講起了豆腐要如何做。
做豆腐啊,首先要用干磨,把豆粒碾成二至四瓣,俗稱「拉豆碴子」。「豆碴」拉好後,加水浸泡,直到豆瓣全部泡透、放開,才能上磨去磨。豆腐磨俗話又叫水磨或濕磨,石頭莊磨坊里的這盤磨,是老一代就傳下來的,是為了方便石頭莊一莊子人,逢年過節磨豆腐哩。磨床上不搭磨盤,直接支磨。磨床下面放只大盆或者舊鍋,磨豆碴時,一邊推磨—邊用勺子連豆帶水舀進磨眼,磨好的豆粕兒,直接落進大盆或鍋里。如果大盆豆粕滿了,另一個人便舀進桶里,倒進家中的鍋里。豆粕全磨完,便用熱水稀釋,然後舀進面袋反復揉搓,土話叫「納豆腐」。這樣,豆粕變成豆漿和豆腐渣。「納豆漿」是在鍋上的豆腐床上進行的,豆漿直接落進鍋里,當豆粕全部「納」完後,把豆漿燒開,舀進非常潔淨的缸里,準備用「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