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溪回到朝堂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尹 為大將軍,命其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應戰。在此時,子溪才開始感懷母後好歹還給自己留了一個可靠之人。
無奈,百里卿投奔北域後親自率軍攻打南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百里卿效力南襄八年,早已將南襄的一切了然于心。他們來勢洶洶,尹 的軍隊在一夜之間便潰不成軍。
「踐人!」子溪在收到奏折後,氣得重重地將奏折扔在了地上。
官纆將走著撿起,安慰道︰「陛下息怒啊。」
「這讓朕如何息怒?百里卿這是要趕盡殺絕啊!」
官纆給子溪倒了一杯涼茶遞了上去,「陛下何不听听大臣們的意思呢?」
飲罷,子溪仿佛看到了剛剛上朝時那些群臣們爭得唾沫橫飛的情形。「現在朝堂上分為兩派,一派是以丞相為首的求和派,一派是以御史為首的主戰派。兩派都有他們的道理,朕也查看了史書上相關的記載,主戰主和的皆半,朕也不該如何是好。」
子溪咬著筆桿急得焦頭爛額,想她南襄泱泱大國一直風調雨順,從未發生過這種事情。可偏偏在她在位時發生,她第一次發現自己的經驗是這般得匱乏,處理起來分明有種無力感。子溪是偏向主戰的,可是百里卿的虎狼之師加上他對南襄的了解讓她不得不忌憚三分。戰場還是在南襄,若是再戰下去,只怕苦的還是百姓。
父皇說過︰天下大事,百姓為本。她謹遵父皇的遺訓,疼惜百姓,看不得他們受傷。這樣看來,唯有求和。可是求和……讓她對著北域、特別是百里卿低三下四,她做不到!
想她扶子溪英明一世,此番真的是受了百里卿的蠱惑,落得如此田地。世上沒有後悔藥吃,自己種下的惡果也得咬牙吞下。可是她卻首鼠兩端,本該是咎由自取,可偏偏她是一代君王,這個後果一旦承擔下來便是天下人皆有份,她這次真的要做千古罪人了嗎?南襄的江山真的要毀在她的手里嗎?
楉哥哥若是在,一定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他那麼聰明,父皇當初將江山托付給楉哥哥,難道就是害怕看到這一幕嗎?
想著想著,子溪的眼淚就不自禁地在眼眶里打轉,正欲落下來,子溪卻收住了。她突然想起來,父皇不在了,楉哥哥也不在了,百里卿也不在了,她哭,還有人會憐惜?
她真的是孤身一人了,身陷囹圄,也沒有人會在意了。
官纆將子溪的痛苦看在眼里,他實在太了解她了,以至于她心里在想什麼,他都清清楚楚。「陛下,若是先帝在,一定不會願意看到你這樣的。還記得他當初怎麼說的嗎?他說陛下有一顆玲瓏心,將凡事看得通透,最不會的,就是被俗事羈絆。」
子溪抬頭看著官纆,露出一個淒楚的笑,「引歌還小,還得靠人照顧。朕身邊,能信賴的,只有官纆你了。官纆你說,若是你,怎麼選擇,朕這次,听你的。」
被委以重任,官纆亦不敢馬虎,思忖再三,答道︰「論實力,北域有百里將軍親手訓練的死士,而南襄的士兵常年懈于訓練,不及;論謀略,百里將軍的沙場經驗顯然多于尹 將軍;況且百里將軍對南襄的兵力太過了解,而我們對北域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奴才以為,求和為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