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十卷動亂年景
第2節第八十八節掃除「封資修」
縣中的學生朱胎娃、趙妮子、李木生都參加了紅衛兵。
這幾個月,他們滿懷革命激情,揭批學校領導和老師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言行,寫大字報、開辯論會、游行示威,真是痛快淋灕。
最近,先是地區的、省城的,後來還有北京、天津的大中專學生都來「煽風點火」,進行革命大串聯。仨人就有點心動,也想串聯到北京去,參加革命大游行,接受**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檢閱。
臨行前,仨人商議,要不先回趟家,準備幾件換洗衣裳,順便回張莊放一把火,燒一燒張莊牛鬼蛇神的「荒」。
商議妥當,仨人分別給造反指揮部請了假,就意氣風發地回村來了。
路過土地廟的時候,仨人順便拐進去,把北殿里已經破敗不堪的神像泥胎踩了幾腳,弄得更碎。牆上斑駁的壁畫殘存了幾塊,也砸下來了。仨人逡巡而立,正繼續搜尋破壞目標時,大殿里不知誰家存放的白皮棺材「嘎嘎」響了兩聲,仨人猶如驚弓之鳥,臉色煞白竄了出來,逃出廟門好遠,仨人還驚魂甫定、氣喘吁吁。
天黑下來了,仨人站在村口商議,下一個目標︰老廟和先生。咱先回家吃飯睡覺,明天早上,在學堂門口踫頭。
第二天早上,朱胎娃和李木生都按時趕到了,趙妮子沒來。倆人左等右等,大約有一頓飯功夫,趙妮子還是沒來。
李木生提議︰「咱上她家找她去吧,老等著也不是個辦法
朱胎娃說︰「人家沒如約來,也許是打退堂鼓了,這種革命行動,咱也不能強迫人家參加,咱倆先去掃除封、資、修吧
趙妮子不參加,李木生的革命熱情就減了一大半。
當下倆人磨磨蹭蹭進了學堂。
老廟里靜悄悄的,老柳樹老態龍鐘,分杈更多,夜里又刮了一陣狂風,下了一場小雨,殘枝敗葉落了一地,廟院愈顯陰翳。一群麻雀正在廟院里覓食,倆人一進去,麻雀「轟「地一聲就飛走了。倆人從先生手里念了書,對先生的敬畏還在心底里存著,來母校掃除封、資、修,本來心里就有點發虛。見廟里靜謐得人,愈發心里沒底。
倆人戰戰兢兢挪到先生住的偏殿前,見門上落了鎖;又走到廂房教室前,門上還是鎖。
朱胎娃猛然醒悟︰「哎呀!停課鬧革命呢,怪不得沒有學生
李木生也覺奇怪︰「先生平常不愛走動麼,今天咋能就走了呢?」
倆人從窗子的破洞望進去,教室還是自家小時候那個裝扮,課桌、板凳、黑板、講台……小時候念書的場景又浮上腦際,倆人都有點尷尬。
李木生說︰「舞台房梁上那古畫,算是封、資、修吧,咱去看看
倆人走上舞台,先前村人寄放的白茬棺材已經挪走,氣氛還是有點人。房梁上,當初繪畫的戲劇場景已經缺漆掉皮,斑駁得看不出眉目。
實在找不出封、資、修遺物,倆人只好失望地往外走。路過偏殿先生的住房,朱胎娃想從窗洞里看看先生房里情況。見窗台上半截磚壓了一頁紙,是先生用毛筆寫在麻紙上的,就展開看︰
胎娃、妮子、木生諸位後生︰
老朽听聞諸位在縣里參加了紅衛兵,開展了文化革命,知道遲早也會來革老朽的命,幾句逆耳良言留此乞覽︰
諸位在土地廟的革命行動,村人盡知。乞望到學堂手下留情。老君廟辦學已經多年,封、資、修遺物老朽已主動搜檢消滅。萬勿損毀教學用具,張莊辦起這所學堂不易,請諸君珍惜!
老朽自知落伍,不宜再誤人子弟。將向學區告老,回原籍度此殘生。孑然一身,了無牽掛,半世心血,貢獻張莊父老,才疏學淺,慚愧慚愧!
諸君已是中學生矣,學問長進,見識亦當長進,望多思多想,萬勿盲從!
張文魁臨行急就
倆人看罷,默默無語。
胎娃折好信放進口袋,低著頭往外走。
木生嘀咕︰「念了一場書,俺這才知道先生叫張文魁
胎娃接口說︰「咱村里不知道先生大號的人多著呢倆人走到學堂外面,心里沒著沒落的,不知道接下來該做啥。
胎娃說︰「咱去找趙妮子吧,商量一下下步怎麼開展斗爭,怎麼入手發動群眾
倆人走到長山家前頭場院里,打發個小孩把趙妮子喚出來了。
趙妮子一見他倆就說︰「俺夜黑了吃飯的時候,爹問俺在學校干啥,還問俺不在學校好好念書,咋回來了呢。俺說咱仨回來串聯發動文化大革命,消滅封、資、修,爹把俺好好數量了一頓,後來就出去了,大半夜都沒回來。今早俺本來想到學堂門口找恁倆,結果爹發了脾氣,不叫俺出來。剛剛爹去找全義叔了,俺才溜出來
倆人一听就全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