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夜,兵卒們趕著路,奔波了六十里。
凌晨,朝陽初現。
行走在清晨時晴朗薄白的天色間,蠻兵與民兵都是一臉的倦容。
稀少的馬匹留在後方,前進的道路卻不是坦途。
有根徒步走在卒兵的前方,劉恆騎著黑龍來回穿梭在隊伍間,以宏亮渾厚的嗓音拔升著卒兵的士氣。
繞過被碎石阻斷的路道,沿著崎嶇狹窄的山谷,攀上高聳曲形的坡地,眾卒兵又繞回了大道。
五千一百卒兵沿著路道繼續前進,到午時隊伍方才停下步伐。
此時卒兵們已經整整跋涉了二十四個小時,行程兩百兩十里。
劉恆剛下令停止前進時,很多卒兵立刻就癱倒在了地上。
癱倒的士卒又很快被他們的同伴攙扶了起來。
卒兵還要建帳造營。
但所有人長時間的滴水未飲,顆米未食,早已疲極難耐。
初食了些生粟,粗搭些布棚,不論蠻人還是常人都蒙著頭,直接躺在了布棚下。
「敵軍主寨離我軍應該不足兩百里了。」
皺著眉頭,有根雙眼虛眯,神色倦怠。
「敵軍早已出寨,可我為什麼听不到任何聲音呢?」
劉恆閉著眼楮,丹田內的元氣順著筋脈涌向他的雙耳處,沉默片刻,睜開眼。
「我也听不到。」
「將軍。」
有根蹲,皺著眉沉鳴片刻。
「吃過飯後,軍卒下午休息,晚飯後,我們立刻出發,如何?」
劉恆點了點頭,拉轉韁繩,黑龍鼻間發出陣陣微弱的「哧」音,轉著馬身載著劉恆向身後的卒兵們走去。
文短軍也在吃飯。
所有卒兵圍著木寨,取著河水,熬煮著狩獵所得。
獵物並不多,只有十幾條魚和二十幾只灰鼠。
烈火在木柴上燃的很旺,負責燒火的士卒時不時會朝瓷盂中注入少許清水。
午時過了,文短和他的將兵們吃四處挖掘的野菜與草睫,熬煮獵物的士卒們卻舀著竹扇扇走了熬出來的肉香。
香氣並不濃郁,卻也能勾出餓殍們的食欲。
躲在寨牆後擋板上的奴民們,嗅到肉香後,都暗自咽起了吐沫。
相對于三千余奴民,可以熬煮的獵物實在是太少了點,受香氣影響的人也很少。
但實際上,文短讓人熬煮獵物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勸降。
奴民們沒有箭矢,也缺乏滾石和檑木。
下午時分,木寨外,舉著盾牌的士卒,舀著捆起來的干柴,走到了寨牆外。
奴民們緊張的注視著寨外的動靜,緊張的看到士卒將柴堆分別擺放在數處牆底。
待柴堆放好後,便有士卒將熬煮好的肥油,裝進狹小的鐵壺中。
數十士卒,舀著鐵壺舉著火把,走到了寨牆下的柴堆旁。
寨牆後的奴民們一陣騷亂,有些奴民朝著寨牆外伸出脖子,隨後便被對面繞寨溝河河岸上,蓄勢待發的弓卒們射中了腦袋。
幾次下來,寨牆後便沒有奴民敢伸頭了。
寨門處的吊橋上站滿了弓卒和刀盾卒,炎炎酷熱下,身穿甲冑的他們卻神態專注,矗立的身如同一根根沒有生命的豎樁。
「寨中的奴民們,暫時不用擔心了。」
文短撅起一把溫水,將水滴揮灑向了自己的臉龐。
臉上沾著水,文短用手掌搓了搓頗感濕冷的臉頰,站起身。
「明天去招降他們,如果他們不投降,便假意放火。」
轉過頭,文短看著身旁的離越,離越抱起拳,一臉的誠摯。
「等我們借的糧草到了,就以糧食誘之,不怕他們不听話。」
「遵命。」
離越話音剛落,一騎突然從遠方飛駛而至。
听著身後逐漸的馬蹄聲,文短眯著眼,轉身看著駛過營房,朝他沖來的騎兵。
騎兵翻身下馬,跪在文短的身前。
「將軍。」
微挑厚眉,文短神色微凝。
「什麼事?」
「敵軍已至一百六十里外。」
聞言,文短的雙眉立刻緊皺了起來。
「知道了,繼續打探。」
「遵命。」
單膝跪地的騎兵從地上站起身,轉身牽過自己的坐騎,向著來路而去。
待騎兵走遠,文短轉過頭看向離越。
「此地留八百刀盾卒,與一千弓卒。「
「速去召集剩下的所有兵卒,讓他們整裝戒備,明早我軍立刻出發。」
微微抬頭,看著即將天邊西沉的落日,在黃昏的黯光中,文短舒展開了額間的豎紋。
陣陣紅芒如洶涌的烈焰,透過他身上的甲冑,紫色的披風在蒸騰的氣流中輕展微卷,笑容在他臉上緩緩綻放。
股股灼浪迎面而來,離越面色凝重,抱拳行禮。
「遵命。」
後顧已經無憂,文短軍在加強了夜晚的戒備後,原本饑腸轆轆疲憊不堪,此時混了水飽的士卒們就抓緊時間歇息了起來。
而在此時,劉恆和有根帶著稍事休息的兵卒,趁夜趕起了路。
雖然休息了許久,但劉恆和有根所帶領的兵卒,卻依然倦怠疲勞,步伐與昨日相比已是慢了許多。
一直到第二日的凌晨時,全軍才行進了近四十里。
兩軍相距尚有一百二十里。
這一次,有根沒有再讓劉恆激勵士卒繼續前進,反而帶著卒兵于一條溪河旁駐營。
「將軍。」
注視著小溪里涓涓而淌的河水,有根皺著眉頭望向身旁的劉恆。
「不遠處有一處營地,但其中卻沒有人。」
「對。「
微點了點頭,劉恆眼中的紅芒漸淡。
「沒有人聲,沒有馬嘶,只有蟲鳴和鴉叫,營房的寨門敞開,我沒在其中看到任何人影。」
「這是座空營。」
「將軍。」
有根回過頭,額間的皺紋深了起來。
「敵兵定是已經回軍救援他們的本寨了,我軍要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不能再進兵了。」
「沒錯。」
眼眶下的眼帶污黑,劉恆臉色越發凝重,眼眸深處卻露出了興奮之色。
「要打仗了。」
此時劉恆所帶領的每一個兵卒手中,都攜帶著四天的糧食。
運糧的輜重隊還在後方。
就著河水,簡單的啃過干糧,劉恆依著有根的建議,讓卒兵們搭建起簡易的棚子,圍繞著粗陋的棚房,挖掘出了數條深深的壑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