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家新年好!我回來了!感謝「執魚之手」、「llk」等讀者對本作的支持!

——————

此時法軍主力和英國遠征軍不是在巴黎周圍就是在北方或南部前線,奧德快速部隊北上這一路上只有些正在整訓的法軍,數量雖然不少,然只有中高級軍官及一些軍士是久戰老兵,何況即使他們也從未經歷過如此速度的機動化戰爭,哪怕他們的後輩在另一個時間上的40年5月前也沒有經歷過;而且他們也缺乏重武器及更關鍵的反坦克武器。在史泰爾,或者說是在曼施泰因有力的側翼掩護牽制美軍反攻幫助下,德奧機動部隊主力快速向北日夜不停的輪番推進,沿途擊破一支又一支匆忙趕來的法軍或英軍,戰斗不斷向北、向巴黎延伸。

雖然此時我的坦克只有那時的一半,但卻全部相當于那時的3號坦克初期型;雖然我沒有1輛履帶式或半履帶式裝甲車,但卻有近200輛突擊炮是那時的幾倍;雖然我的卡車只及那時的1/4卻因為奧匈及新得到的東部領土而擁有比那時多的多的馬匹,未能實現摩托化的部隊全部在馬上或馬車上行軍和戰斗,速度並不比輪式摩托化部隊慢、甚至在法軍沿路破壞的背景下反而更為靈活機動;最後一點是我那各種型號的機械化架橋車已達到另一個地球上美蘇軍70年代工兵水平,在法軍炸毀的橋梁附近,或臨空架設,或直接開進河里,在大量預制模塊填充幫助下迅速為機械化部隊連通一條條障礙。導致法英美聯軍一道道調動部隊展開防御的命令化為廢紙,法英好幾支精銳部隊匆忙趕來、反而在滯留作戰的行軍途中被德奧軍輕松擊潰。

謝爾河和盧瓦爾河這兩條法國中西部的主要河流在28日中午和29日上午分別被德奧軍越過,奇快的速度讓法軍甚至來不及炸毀河上全部橋梁,29日傍晚隆美爾甚至從東邊渡河閃擊攻入奧爾良,離巴黎已不足150公里。不過好運氣也用完了,因為我接到的北大西洋最新天氣預報顯示第二天,也就是11月的最後一天,久違的冬日又要回來了!

連續6天的急行軍和戰斗,我在沿途已經丟下300多輛坦克和更多的卡車,不過絕大部分都能修復,因為絕大多數都是機械故障而非被敵擊毀;此時乘著天還未亮,各部隊急急忙忙越過盧瓦爾河5至7公里後構築防御工事和各種掩體,而沿途出力甚多的機械化工程兵則在盧瓦爾河構築起不應屬于這個時代的軍用臨時橋梁系統。

法英聯軍的反擊于30日黎明開始,號稱最精銳的法軍殖民地(第1)軍在還剩下半個城市的奧爾良投入主力,經過一場慘烈的巷戰,在冷兵器及肉搏戰中佔很大優勢的3萬法國北非殖民地的黑人士兵以慘重的傷亡將有坦克支援的奧軍車載步兵和德奧坦克殘余一起趕出了城市,而大部分突入的裝甲及機械化車輛則被這些不怕死的黑人用破甲拳、**包和手榴彈炸的七零八落丟棄在市區。和新組建的重型高射炮部隊一起剛到盧瓦爾河南岸的我制止了貝爾茨下令的炮擊,隱藏、摧毀敵軍主力才是投入寶貴而有限的機動炮兵的最好時機。

奧德大軍和主要裝備剛完成隱蔽或掩蔽天就亮了,英法重型和輕型轟炸機在大批斯帕特和駱駝掩護下就黑壓壓殺到盧瓦爾河畔,河上未毀的橋梁和浮橋,還來不得隱蔽的卡車和馬車,以及德奧工兵部隊剛布設的假目標都成為英法陸軍航空隊重點轟炸的目標;早已部署好的高射炮群立即以劃時代的射速組成密集的火網,普遍采用的37毫米高炮和新出爐的75毫米速射高射炮很快覆蓋被算定目標甚至進入角度的英法轟炸機群,不過英法聯軍並不準備退縮,不顧前機被打的紛紛墜落、依舊按著雙方都算定的航線如飛蛾撲火般撲向各自目標;隨著炸彈和飛機一起落下,爆炸連綿在盧瓦爾河沿岸,多座浮橋和法軍未及破壞的橋梁被炸彈連續擊中,巨大的爆炸接連不斷,煙霧當中一座座橋梁和浮橋和沿著幾條主要公路展開的卡車和馬車相繼被摧毀,被我臨時抓來擔當挽馬的各國馬匹在混亂中狂奔。從空中看,奧德聯軍場面亂成一團,然實質大部分聯軍及主要武器裝備或已進入剛完工的掩體,或進入樹林等處隱蔽,連跨越盧瓦爾河和謝爾河的浮橋也有多座隱蔽水下的存在。

中午馬肉‘大餐’過後,法軍掃清奧爾良市區及將其著名的、佔裝備絕大多數的75毫米速射野戰炮運上來部署完成後,借著空中又一波強大機群轟炸,對背水列陣的奧德聯軍發起猛攻。法軍十多個師在大批ft-17型坦克引導下發起一波又一波密集沖鋒。奧軍則以我的分散火力點添油戰術應對,以微不足道的損失打的法軍尸橫遍野,我還不時還投入部分坦克實施局部反擊以免被法軍重點突破,部署在盧瓦爾河南岸的奧德重炮以分散部署轟擊法軍野戰炮群及步兵密集編隊,繼而引發英法投入轟炸機不顧一切的沿河大轟炸,不但讓奧德重炮損失不少,還把正在隔河觀戰的我遠遠趕了開去。

「今日我觀參戰各方步兵無不裝備空心裝藥反戰車破甲拳,打的各方戰車無不損失慘重,難道戰車的末日已經到來?」

見狼狽不堪的撤回南岸的隆美爾搖頭不已,我笑了,斯科達兵工廠里生產的lt2型戰車已經開始列裝。采用66毫米海軍艦炮(奧匈的各種火炮口徑無不稀奇古怪,史實)作為主炮,3挺重機槍分列車前和炮塔前後,而且采用多層復合裝甲加上外層棚隔防護,足以抵御空心裝藥破甲;配合2台經過改進的裝在lt1型戰車上的發動機,可以提供270馬力的劃時代強大動力。其實德國方面也在渀制類似戰車,不過隆美爾上校地位不高不知道而已。我唯一的遺憾是產量還太小,我不想提前舀出來,以免失去突然性;在另一個地球上英國只以50輛那小的可憐的數量使用坦克卻未遭到報復性反擊純屬偶然。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