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9章 老師就是教書的?

第79章老師就是教書的?

我不是老師,我只是在大陸生活了20年的外來人,不管如何鬼蜮魍魎,物欲橫流,我最難過的就是,以前一無所有,但人窮志不窮,20年,富了,強大了,可是偏遠地方的教育資源,看了令人落淚,看到舉國上下,一片拜金主義,浪費,貪污,光看社會上那些不公義的無恥嘴臉,我們的民族魂是什麼?書讀得好的,也是蠅營狗苟而已,當前教育說白了,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叫學生學習不下去」,有時我們也要深思,是不是整個教育制度也成了大人的競技場,教育的目的完全被我們這一代扭曲了,而受害者是學生,還有幾個是抱著教育目的在春風化雨?

小老師!我很敬佩你,你的文筆充滿了你對教育事業的執著,有些地方看得出你掩飾自己的感情,刻意一筆帶過,你文中提到,開學時走了幾個學生,幾個學生單親照顧,甚至父母都不在,初一初二就出外打工去了,為人師者,最痛苦就是看著自己的學生無法繼續學業,民工家庭,子女就讀問題,家庭破碎,子女失學,是世上最慘痛的事,我在深圳關注得最多的就是這些現象,我女兒的小學同學,在小學5年級,告別了同窗好友,師長,她生長學習的世界,回老家讀書,爸媽繼續留下打工,雖然她在校學習優秀,可政策只能讓她不得不回去,這種打擊我們大人都承受不住,因為外來民工,要交借讀費,家里供養不起,再讀你也只能回去高考,不如早點回去,你說在那叛逆的年齡,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你在窮鄉僻壤你有何未來?小孩會自暴自棄不能怪他為什麼社會會容許這種事?是我們太窮??就如你所說得,人微言輕,能改變什麼??,我問我自己,換我是你,我怎做??,我能幫他們什麼??我會告訴他們,——就算制度改變了你的一生,就算你放棄了你自己,就算你什麼都不如人,但請你牢記一點,你天賦的人權,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無人可以剝奪,不管你成王敗寇,你有你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權利,那是無價的珍寶,是上天的恩賜,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可能是你的唯一財富,失去了這些,名利成功都是泡影.自以為自己擁有了一切,其實大家都一無所有,一窮二白——

他們也許年齡小听不明白,可做老師的不就是靈魂工程師嗎?只要我們把這個希望的種子播種下去,也許就救了一顆民族幼苗,影響了一顆迷途的靈魂也說不定,而那些條件好的,也許也會看看自己,想想別人,也會明白人溺己溺的責任了,為你感到委屈,也為天下無辜赤子掬一把同情之淚,

更為天下蒼生,弱勢團體一嘆!中國百姓的苦難何時能了??看看網上揭露的種種惡行,嘴臉,我們這代只能這樣了嗎?給子孫就這些了嗎?每思及此,悲憤不已,慚愧尤甚!

我教的學生也是鄉縣里面成績最弱的一批,因為學校招生原因,甚至被其他學校開除的學生,都是流到我們學校。我想問下你對那些沒有學習積極性,或基礎很差的學生是怎麼對待的?

又來了位老師哦,老師好老師好!趕腳老師好負責啊,我在大學後感覺大學老師下了課都是路人了,不止我一個人,普遍想象了,大學老師不管有沒人听就講自己的,一堂課就一個人在那表演演完了就走人,很少有與學生互動或是在對教學方法的探討。

還是要相信他們中有一部分學生是愛學習的。所以盡力而為。有時候也發脾氣,對于他們的不愛學習的行為,但大多數時候他們還是理解的,所以也還是听我的話的。但由于基礎太差,習慣不好,所以依然有很多學生不學習。

我教書不到一年,教高一生物。學校目前按高三模擬考試情況,只有一人有希望可上二本。按中考招生成績,高一年級水平更是不如前兩屆。我也不是班主任,感覺學風很不好。上課連我自己都有些沒精神。

那你還很年輕,教書育人,是要靠自己的內在的堅持和一份責任心。什麼事責任心呢?就是,當你站上講台之後,你要把自己當老師。你有教會學生的義務和責任。他們學自然非常好,如果不學,你的讓他們明白,以後會後悔。老師首先是「傳道」其次是「授業」。好好領悟一下這里面的道理。共勉!

應該說,大城市和小鄉村的教育程度相距甚遠。即便不是大城市,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中心(縣城)和下面的很多地方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水平以及學生的受教育程度,也是相距獻甚遠的。

現在小學4年起,整個教育重心就在升學上,作業,成績,考試,把學生教育到不想學習,痛恨學習,放棄學習,教育到每個學生苦不堪言,天天向上變成每天的夢魘,忍啊忍,十年寒窗啊,好像每個教育工作者,被教育者,要把一輩子的基礎學問在一個高中生腦子里全填進去不罷休,也不管學生的扛不扛的下,其實多數成年人自個都不會,填不進去的就趁早(畢業)了,上了大學(或野雞大學),好像就沒人管了

?教育好像戲唱完了,混個畢業啥的就沒戲了??我不太理解,只覺得教育好像不該是這樣吧,大家老師們,教育工作者談談心中的教育該如何改善??其實老師應該多發言,因為很多好老師,不該被壞老師,教育行政人員,制度,所綁架.老師們敞開心懷談談,讓學生們听听老師的心聲。

您還是沒弄明白,老師想教的書,和考試要上的書,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距甚遠的。也就是說︰真正的教書育人和應試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老師只能在其中一條路上前行,否則會被淘汰出局。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農村的孩子,想改變命運,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可是,現實是,很多農村的孩子不是太懂得這個道理。也就是說,理想教育,立志成才的教育,在農村的小學幾乎更是不存在的。

如果家長還有知識文化,可能會給孩子一些簡單的灌輸,簡單是因為,他們並不懂得掌握了了知識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孩子的人生,只是說,以後希望自己孩子們不要賣苦力了。但是,到底是怎樣的才能也讓孩子懂得這些,家長不太懂。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