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六章 熙熙攘攘(四)

林宛如暗暗冷笑,賈家好容易攀上這門親戚,自然要好好維系,只可惜,保家的人捧高踩低,原先因著沖喜的事情對迎春高看一眼,可時間長了,只怕就未必了。

姑娘們坐在一處閑話,跟著伺候的丫頭也在鶯兒住的屋子坐著呢,鶯兒是薛寶釵的大丫頭,除綠霓以外還有林黛玉身邊的紫鵑,陳瑞雪身邊的芸香,陳瑞雨身邊的暗香,陳瑞霜身邊的翠芝。

鶯兒一一的捧了茶,對綠霓笑道︰「這位姐姐倒是面生。」

紫鵑笑道︰「你還不知道吧,綠霓姐姐原是陳家大女乃女乃身邊的大丫頭,如今撥給了二姑娘使喚。」

鶯兒笑道︰「我說呢。」又取了一個小包袱來請綠霓轉交︰「籠煙托我做的活計,我原以為她今日跟著宛如姑娘過來呢,如今只能托綠霓姐姐轉交了。」

綠霓自然應了,接了東西坐在旁邊听幾個大丫頭說話,因為林宛如和薛寶釵交好,鶯兒和紫鵑,籠煙幾個也好,又因為林宛如住在陳家的緣故,芸香,暗香,翠芝三個和籠煙也交好,可卻比不上和綠霓的交情。

因此綠霓雖然安安靜靜的坐著,芸香卻生怕她受了冷落似的,一個勁的把她往話題里拉,倒惹得鶯兒瞧了幾回,綠霓原是不在意這些的,卻不能不顧及芸香的一番好意,幾個丫頭說笑了一會,听到正屋里傳來響動,便紛紛走出去听傳喚。

薛寶釵和林宛如笑盈盈的攜手走了出來,薛寶釵猶笑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什麼時候郡主給你下帖子,你告訴我一聲便罷了,我但凡有空,總會去的。」

林宛如笑道︰「郡主給我發帖子,難道還能漏了你的?我就是怕你得公主眷顧,只怕才過了年就回宮了。」

薛寶釵道︰「我出宮前跟公主稟明了的,過了元宵節再回去,這中間連頭帶尾半個多月,怎麼說也夠了。」

林黛玉見林宛如還要說話,有些不耐煩,拉著她往外走︰「瞧你們羅羅嗦嗦說個沒完,這頭一次起詩社由頭沒尾的,還不是你喝醉了的緣故,等下回再去,不許你再沾酒。」

林宛如不禁赧然,姐妹幾個笑鬧著去了前廳。

在薛家盤桓了半日,臨告辭前,薛姨媽叫人拿了兩大盒的燕窩給沈姨娘。

沈姨娘原要推辭,薛姨媽卻道︰「這是蟠兒孝敬給我的,我也吃不完,白擱著發霉,都是極好的,這陣子為了黛玉的婚事你也操勞了,殫精竭慮的,你日日叫人炖了,最是補身子。」沈姨娘推辭不得,只得收下。

回到陳家,沈姨娘便分了一盒給沈氏,沈氏瞧了,笑道︰「瞧品相都是上好的,怎的薛姨媽這麼大方。」

沈姨娘便把自己和薛姨媽交好的事情說了︰「我們都是守寡的人,彼此也有話說,宛如又跟她的女兒好,關系親近些也是有的,再者說,這次黛玉和寶玉的婚事我瞧著她竟也有幾分偏袒我的意思。」

沈氏笑道︰「我的好妹妹,她和王夫人是嫡親的姐妹,能背著她姐姐偏向你?依我看,是怕王夫人得罪了你,背地里討好你罷了,王夫人有這個妹妹倒是她的福氣。」

沈姨娘暗暗點頭,心里卻十分惋惜,不管薛姨媽心里是怎麼想著,若是因為寶玉和黛玉的婚事她和賈家起了嫌隙,薛姨媽總是里外為難,不好做人。

過了臘八,陳家女眷便傾巢出動去上香祈福。

陳瑞文里外忙了幾天,原說去西郊的隆福寺,但那兒人太多了,要清寺也不容易,最後定了金龍寺。

金龍寺雖小,卻因為坐落在金龍山上得名,據說金龍山原是一個小山頭,沒什麼名氣,可太祖皇帝卻因為打獵時累了,在這山上歇了歇,贊了一句風景好。

後來便有京中權貴在這開山建別院,為首的便是治國公祖上,治國公祖上為了討皇上好,特地求太祖皇帝給別院賜名,太祖皇帝一高興,便去了新建的別院逛了逛,取名為偶得山莊。

治國公祖上也借此步步高升,大家便戲稱為那山為金龍山,後來覺慧大師在此地建寺,便取名為金龍寺,只因旁邊的偶得山莊的緣故,很少有平民百姓往這邊來上香,因此清淨了不少。

陳瑞文提前四五天便遣了人去打掃寺院,清場趕人,頭一天的時候又親自來瞧了,主持悟道陪著走了一圈,臨走前笑道︰「治國公家人听說齊國公世子夫人要來此上香,說到時候要派了人過來問安,貧僧也不好推辭,究竟要如何還要請陳少爺的示下。」

陳瑞文皺了皺眉頭,道︰「母親來此上香,並不喜歡招搖,勞煩師傅給回了吧。」

悟道連連應下,恭敬地看著陳瑞文策馬走遠了,這才回去。

治國公家今非昔比,馬魁雖襲了爵,他本人卻是庶出,因為沒有嫡出的子嗣,又不想被奪爵,這爵位才落到了他頭上,他到底治家不嚴,他的兒子便不成器。

他的孫子馬尚雖是世襲的正三品威遠將軍,卻不如陳瑞文這個威震將軍來的有實權,也是個吃喝玩樂之輩,陳瑞文有所嫌棄也是應當。

第二日一大早,沈氏和沈姨娘便坐了車去了金龍寺,此外還有陳家的二女乃女乃和三女乃女乃,並一眾姑娘少爺。

陳瑞文的庶弟陳瑞雲,二房的陳瑞武,三房的陳瑞禮也都來了,陳瑞雲雖也是長房的兒子,卻是庶出,底氣到底不如陳瑞文這個嫡長孫,因此只默默地跟在陳瑞武後面,陳瑞禮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被陳三女乃女乃帶著親自看顧。

林宛如,林黛玉並陳家姐妹則由沈氏身邊的嬤嬤照看著,拜過了佛祖便在寺中各處游玩觀賞,听陪著的悟遠師傅說各處景致的典故。

悟遠是悟道的師弟,五十多歲的人了,仍是鶴發童顏,且言辭機智幽默,恰如一位和藹親近的老人家,甚至還和陳瑞雪說起了測字算卦之術︰「……雖是投機取巧,可也不無道理,信則有,不信則無,恰如求簽,簽子搖出來前,誰也不知道是上簽還是下簽,有人得了上簽,卻覺得不順心意,那上簽也如下簽一般,有人卻覺得恰逢心意,那下簽也成了上簽。」

陳瑞雪抿嘴笑道︰「師傅說的有理,全都看緣分罷了。」陳瑞霜原本被陳瑞雨牽著手,此時也跑過來仰著頭問︰「師傅會算卦嗎?給我算一卦吧。」

悟遠大笑起來︰「阿彌陀佛,貧僧無能,只怕不能給小姐算卦,不過小姐的面相看起來甚有福氣,只要惜福,小姐盡不用愁的。」

陳瑞霜癟著嘴不說話了,陳瑞雨笑著把她拉了回來︰「你小小年紀算什麼卦呀。」

林宛如左右瞧了瞧,見原先緊緊跟著的綠霓竟落後了幾步,跟個小廝不知道說什麼,不由得皺了眉頭。

綠霓回頭一看林宛如注意到了她,趕忙就過來了,低聲道︰「是大少爺身邊的小廝,前頭有治國公馬家的人來請安,大少爺說馬家的人不見也罷,便叫他來告訴悟遠師傅把姑娘們帶遠些,奴婢原先不知情,見他亂竄,問了他幾句。」

林宛如點點頭,沒有說話,回頭看悟遠師傅,正和陳瑞雪說著寺後的泉眼︰「……太祖皇帝來此歇腳的時候喝過的,後來在此建寺,覺慧祖師專門建了個院子給保護起來,常有人家上門來求取泉水,希望借著太祖皇帝的龍氣招攬福氣呢。」

陳瑞雪果真十分感興趣,說也求些,給家中長輩沐浴祈福。

一行人便要去後寺,林宛如多了個心眼,悄悄落在了最後,問林黛玉︰「治國公馬家如今是不是頹敗了?」

林黛玉蹙著眉頭,悄聲道︰「馬家家風不正,人也心術不正,很少有人家願意和他們來往。」

林宛如點點頭,把心思都放在了那眼泉水上,最後人手一個灌滿泉水的罐子,喜氣洋洋的回了沈氏歇腳的廂房。

馬家的人已經走了,沈氏和陳二女乃女乃陳三女乃女乃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倒是沈姨娘,見了姑娘們回來,笑盈盈道︰「喲,一人懷里一個,這抱著的是什麼?」

林宛如笑道︰「是寺後的泉水,悟遠師傅說這是靈泉,可招喜招福,我們弄了這些,給家中長輩盥洗沐浴用,也算是我們的孝心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