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明兒個你得空嗎?這天晌午過後,小唐氏來找唐氏說話。
唐氏笑問,怎麼了,找我有事兒?
小唐氏神秘兮兮地拉了唐氏進屋,大嫂,我有事兒和你商量。
康三嬸嬸,你要和我娘商量什麼?周亭景沖到小唐氏跟前好奇問。
小唐氏伸手輕拍他腦袋,我要和你娘說大人說的事兒,你和福兒到外面去玩兒吧!
又是大人的事兒啊,你們大人事兒可真多!周亭景覺得大人就是麻煩,老是把他們支開說話。
福兒,你和亭景去小姑姑家找妍妍玩兒吧,上午那會兒你小姑姑說要把梅鈴帶過來玩兒呢!唐氏看小唐氏要和自己說正事兒的樣子,找了借口把孩子們支開。
果然周福兒听到楊梅鈴要過來很高興,拉了周亭景的手,我們去小姑姑家玩兒吧!
我不想去,志弘表哥上學堂去了,過去了也沒人和我一起玩兒。因為魏志弘入學,周亭景的生活少了許多色彩。
我們就過去瞧瞧唄,說不定志弘表哥快下學了呢。周福兒極力說服他,你不是還要和他比功夫嗎,我們過去等著他回來。
周亭景聞言想了想,終于下定決心似的對周福兒道︰你先等著,我去把我的木劍拿上,我去那邊等志弘表哥下學回來。
等龍鳳胎去了魏家,小唐氏才和唐氏說起自己今天來的目的,大嫂,有人給我們亭楠說了門親事,明兒個我想過去相看相看那閨女,你陪我去唄?
亭楠終于說媳婦了?唐氏聞言很高興,是那家的閨女。♀多大了?
那姑娘是鄰村的,姓李,今年十六歲了。小唐氏說著嘆口氣。唉……本來我覺得這閨女年紀大了些,還想再尋尋有沒有更合適的。我當家的說我們亭楠年紀也不小了。十六歲正好比亭楠小兩歲,讓我先去瞧瞧。
你也是,平日里多機敏的人,怎麼偏偏把亭楠的親事給耽誤了。說到這里唐氏忍不住說小唐氏,我們莊戶人家哪個小子不是十五六歲說親,十七八歲成家的。那福氣好的說不定連孩子都有了。
我這不也是盼著他考個功名嗎,要是娶了親怕他分了心。小唐氏和唐氏說起心里話。現在我是想通了,我們亭楠是個踏實老實的孩子,念書什麼的很是認真,卻少了些天分。罷了罷了。我現在也不求其他,就希望我這三個孩子以後都順順當當的。
你能這麼想也好。唐氏哪里不知道小唐氏的心思,兒孫自有兒孫福,況且那功名哪里有那麼好考的。亭楠上了幾年書,是個知禮的孩子。又識字,以後日子差不了。
我也只能這麼想了。小唐氏感嘆完望子成龍後,說起其他事兒來,好在我們家境況還可以,爹也說了。等忙完春耕就讓亭楠到鋪子里幫忙,做個賬房先生什麼的也是好的。我就是怕他做不好,反倒讓大哥二哥說閑話。
亭楠是個懂事的,又有他爺爺照看著,你就放心吧!唐氏安慰她,又轉移話題,剛才你說那姑娘家里情況怎麼樣,和亭楠相配嗎?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們家也是莊戶人家,家里有二十幾畝地。姑娘排行第三,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頭還有個弟弟。小唐氏仔細說了,家里有男有女,地也不少,只要那閨女人才好,我也不想多挑了。
听你說我覺著還不錯,你還操著顆心干嘛?唐氏不明白小唐氏臉上明顯的擔憂為何。
小唐氏拉低了聲音對唐氏道︰大嫂,我也知道這閨女听起來不錯。可你想想啊,這麼好的條件怎的十六歲了還沒定個人家,會不會那閨女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缺陷啊?明兒個我們過去可得瞧仔細了,要是有什麼不妥當的,也好把事兒推了。
是你多想了吧?唐氏覺得小唐氏有些胡思亂想了。
小唐氏愁眉不展,我想希望是我多想了,所以才叫上你一起去。所謂旁觀者清,你也幫著我把把關。
行,明兒個我陪著你一起過去。唐氏明白小唐氏的慈母之心,很爽快地答應了。
自己的事兒說完了,小唐氏暫時放下了擔憂,和唐氏說起閑話來,唉,辦完亭楠的事兒,我就得抓緊時間給我們芫兒找婆家了,兒女都是債,操不完的心!
芫兒這才十三歲,哪里用得著這麼急的?唐氏覺得小唐氏有點太著急了。
小唐氏卻道︰女娃子不比男娃,這找婆家可得瞧仔細了,況且這合適的人家也不是說找就能找到的。要是不順當,找上一年半載也是有的。對了,大嫂,你們家箏兒比我們芫兒還大上一歲呢,你就不著急?
有了周秀兒的前車之鑒,小唐氏覺得給女兒找人家還是趁早的好。
唐氏平日里和小唐氏本就關系好,兒女親事也沒想瞞著她,前兒倒是有幾家來打听了,可我和你平大哥覺得都不大合適。
什麼樣的人家?小唐氏很感興趣,你說說,我幫著你瞧瞧。
一個是鄰村姓鄭的秀才,人長的倒是不錯,可就是年紀大了些,今年都二十二了,比我們箏兒大了八歲。唐氏細細說起來提親的人,還有一個是和我大哥一起做買賣的,年紀家世都合適,就是遠了些,他們家在州府那邊,一個來回得走上七八天。
這兩個都不大合適。小唐氏皺眉否定了,這良配良配還得年紀相當,那秀才今年都二十二了,等箏兒嫁過去可不得二十三四歲,就算他等得,還不定鬧過什麼花花腸子呢。
她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鎮上很多秀才舉人的,自詡風流倜儻,花街柳巷沒少去。
至于做買賣那家,我們兩個都算是嫁的遠的,回趟娘家一天的路程就覺著麻煩,何況這三四天地走。要是有個什麼事兒,你就算想幫忙都插不上手。第二個人也被否定了。
唐氏卻像是看到知音似的,我也是這麼想的。本來箏兒爹還說去瞧瞧那秀才,可有荷香那門子事兒,我瞧著這讀書人也不是個個都是好的。況且我听人家說,鄭秀才可是個白臉書生,就怕遇上個肚里蔫壞的,命苦的把閨女都賠進去了。
是啊是啊!小唐氏很是贊同。
哎呀,兩位舅母在聊什麼呢,說得這麼高興?謝巧玲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來。
唐氏往門外望去,不甚熱情道︰是巧玲啊,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也不言語一聲?
我也才剛到,不是看你們說得正高興,沒好意思打擾嗎。謝巧玲現在臉皮越發厚了,明知道周家人都不愛搭理自己,還是仗著親戚關系常來串門子。
她自動自發地進了屋,找了個凳子坐了,唉,我一個人在家怪無趣的,過來找舅母說說話。
見唐氏和小唐氏都沒答話,又自己說起來,剛才我听到兩位舅母在說箏兒的親事,哎呀,箏兒現在是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大舅母是要好好為她打算打算。
我們也是隨便說說,箏兒現在也還沒滿十四歲,我們不急。唐氏輕描淡寫道。
謝巧玲卻一副熱絡的樣子,十四歲也不小了,是該好好打算了。只是大舅母,你別怪我說話不好听。箏兒現在也不小了,還整日里拋頭露面的,那好些的人家知道了心里是會不舒服的。剛才我在路上還踫到她了,說是去陳夫子家,陳家現在可是有個半大小子的,這要是出個什麼事兒,你們再想管可就晚了。
她這話里話外像是說周箏兒和陳謹瑜會做出什麼出閣的事來似的,把唐氏的臉都氣黑了。
大舅母,要我說與其把箏兒嫁遠了,還不如就在村里給她找一個。謝巧玲自顧自地說著,不是我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我那小叔子也是讀過幾年書的,又是一表人才,可箏兒還真真是相配的。
巧玲,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的。小唐氏皮笑肉不笑地打斷她的話,村里人誰不知道,我們箏兒和陳夫子家的桂媽媽關系好,兩人常來常往也是有的。至于墩子嘛,你婆婆都沒說要給他找個什麼樣的,我們在這里瞎說可不好。
是啊,墩子這孩子我是看著長大的,為人是很憨厚,可我們兩家比鄰而居幾十年了,再說親家別扭得很,以後這話還是別說了。唐氏可不想讓謝巧玲胡言亂語壞了自己女兒名聲。
她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謝巧玲也不好再說什麼,幾個人又不咸不淡聊了一陣子就散了。小唐氏臨走前小聲和唐氏商量了明天出發的時辰,還好意囑咐唐氏,大嫂,我看箏兒的事兒你也抓緊時間辦吧,沒得讓不安好心的鬧出什麼ど蛾子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