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周玉兒出門,家里又開始了秋收,秋收剛做完,魏志弘和魏妍妍小兄妹嘟著個嘴來了周友平家。
「喲,你們倆這是怎麼了,這小嘴翹的,都能掛油瓶了!」周箏兒見狀打趣兩人。
魏志弘氣呼呼道:「箏兒姐姐,我現在沒功夫和你說話。」
看他像個小炮仗似的一點就著,周箏兒覺得有趣極了,決定曲線救國,問旁邊一直沒吱聲的魏妍妍,「妍妍,你和箏兒姐姐說說,誰惹你們不高興了?」
「箏兒姐姐。」魏妍妍一副很委屈的樣子,「我舍不得韻姐兒,還有小姑姑,還有壯哥兒。」
她這麼說,周箏兒倒是有點明白是什麼事兒了,「怎麼,他們要回邊城了嗎?」
魏志弘吃驚問,「你怎麼知道?」
「他們的家在那邊,韻姐兒和壯哥兒的爹也在那邊,他們當然得回去了。」周箏兒細細和兩個小家伙解釋。
魏志弘不同意,「可是我們家也是他們的家啊,他們不是住得好好的嗎,怎麼突然就要回去了?「
「你們家當然也是他們的家,可他們也會想回去和他們的爹住在一起啊。」周箏兒軟聲道:「韻姐兒已經兩三年沒見她爹了,壯哥兒打從生下來還沒見過他爹呢,他們多可憐啊。你想想,要是讓你好幾年不見你爹,你傷心不傷心?」
魏妍妍聞言,想想就皺了眉,「不要。我要和我爹我娘,還有哥哥,還有爺爺嬤嬤在一起!」魏志弘也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
周箏兒笑道:「可不是,我們都想要和爹娘住在一起的,韻姐兒他們就是回去找他們爹了,你們做哥哥姐姐的應該為他們高興,可不能因為舍不得鬧別扭。」
魏青青要回邊城的事兒在石橋村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本來她帶著孩子在娘家一住就是兩三年。♀村里多嘴多舌的人早就猜測是不是被婆家送回來了之類的。現在人家要帶著孩子去投奔丈夫了,覺得自打嘴巴的有之,羨慕她又回去當官夫人的也有之。不過其中蹦踧得最歡快的,還數張氏和周秀兒母女。
「她姑,青青這都要回去了,你也得對你佷女兒的事兒上上心啊!」張氏拉了周梅香回老屋說話。
周梅香被說得一愣一愣的,「二嫂。青青會邊城和我佷女兒的事兒有什麼關系?」
「秀兒這丫頭是什麼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張氏說著說著居然哭了起來,「唉……也是她命苦,好好的定了個親,偏偏讓謝家那個小賤人給攪黃了。今年她都十八歲了,別的不說,玉兒這個做妹妹的都出了門子,她現在連個著落都沒有。前兒我本來給亭青相中了一門親事的。可人家听說我們家還有個老姑娘沒出門子,當場就給拒絕了。你說說,總不能讓她一個人耽誤了這一家子的娃子吧?」
「二嫂,這話你可別當著秀兒的面兒說。」周梅香見她越說越離譜,趕緊打斷她,「現在她本來心思就重,听了這猩怎麼想?」
「她能怎麼想,要不是她留不住男人的心,鄭家大小子能和姓謝的小賤人勾搭上嗎?」張氏現在對這個滯銷的女兒很是不滿。
「二嫂,以後這邪你少說些!」周梅香對她的態度很不滿。又不好直言,「秀兒在家也不是吃閑飯的,不也幫著你做了不少事兒。況且鄭家那事兒你也說了,都怪巧鈴和鄭家那臭小子,哪里怨得著秀兒?」
張氏也就是嘴上發發牢騷,自己可因著這事兒前前後後賺了幾十兩銀子的。見小姑子有敘氣了,連忙賠笑,「我這不也是著急嗎。唉,秀兒這丫頭就是命苦,攤上這麼些事兒,十里八鄉的白白壞了名聲。你這個小姑姑可得幫幫她啊!」
「前兒楊駝子的媳婦不是幫著給秀兒找了個人家嗎,又說崩了?」周梅香記得村里人也給周秀兒介紹了不少了,可就是她看上人家的人家瞧不上她,瞧上她的她自己又不滿意,這樣挑來挑去才落得個這樣的境況。
「哎呦喂,你可別給我說這事兒,楊駝子那媳婦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眼屎糊了眼楮,給我們秀兒找了個窮得叮當響的人家。這不是給自己找拖累嗎,我哪里能答應?」張氏選女婿首要的條件就是得有錢。
周梅香覺得听她說話累得慌,「二嫂,你們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秀兒什麼時候才能嫁出去?」
「你又不是不知道,秀兒是個 脾氣,她要是不願意我和你二哥也不敢逼她,要是再鬧出個什麼事兒來,我們這一大家子還怎麼見人。」張氏討好笑道:「你是個有本事的,見的世面也大,我這不是找你幫忙了嗎。」
「我前前後後也給秀兒找了幾個人,你們不是都不滿意嗎?」周梅香雖然不喜歡她二哥二嫂,對佷兒佷女卻是上心的。
張氏訕笑,「那幾個人和我們秀兒都不合適,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才往低處流呢,正好我們也有這個機會,你就讓你小姑子幫著秀兒牽牽線唄。」
「二嫂,你們不會還想著方山吧?」周梅香驚呼,「人家兩年前就成了親了,這……」
她話沒說完,周秀兒從屋外沖進來,「小姑姑,你說什麼,方山哥成親了?什麼時候的事兒,怎麼也不告訴我們一聲?」那神情是極其悲憤的。
「具體什麼時候我也不清楚,只是戎璉出生那會兒妹夫給青青的信里提了一句。」周梅香不是很熱衷地解釋,「況且人家和我們非親非故的,成親怎麼非得告訴我們?」
周梅香的話打亂了母女倆的思路,直到周梅香離開也沒有再說什麼。本來周梅香以為她們這樣就會死心了,沒想到晚上的時候。張氏提了包點心去魏家找了魏青青。
「青青啊,听說你等一陣子就要回邊城了,這本是件好事,可韻姐兒和壯哥兒兩個還小,你一個人怎麼照料得過來?」她見面就表達了對魏青青未來的擔心。
魏青青有點哭笑不得,「管他那麼多,這兩個孩子都是听話的,也好照料。況且我也不是泥塑的。手腳勤快些哪里忙不過來。」
「話可不能這麼說,你們這樣孤單單在邊城那邊,有個什麼事兒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張氏見魏青青完全沒有往自家身上想,索性把話說白了,「我們秀兒是個懂事的,就是這姻緣線長了些,石橋村這小地方總找不到合適的。我也不怕你笑話。我尋思了很長段時間才想明白,說不得我們秀兒的姻緣在邊城那邊呢!」
魏青青是知道周秀兒對方山的好感的,見張氏把話頭往邊城扯,大概知道了她的想法,正了正神色才道:「周家嫂子,你說的話我都听清楚了。今兒個你找我說了這些也算是把我當自己人的,我也和你說些掏心窩子的話。要是有什麼說得不妥當的地方。還請你別見怪!」
「是啊是啊,我們可不是自己人嗎,有什麼話你盡管說,我有什麼可見怪的!」張氏笑得歡快。
得了她這句話,魏青青才繼續道:「秀兒一直對方山的印象挺好的,這事兒我是清楚的。可一來我是遠嫁的,知道遠嫁的不易,所以沒想著讓秀兒和我一樣。「
「這遠嫁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要未來當家的有本事,到哪里沒有好日子過?」魏青青的這話張氏完全沒放在心上。
「還有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魏青青神色不變地繼續道:「方山家里很早就給他訂了親,前兩年邊關不平靜,方家人怕他有個什麼連個孩子都沒留下,已經讓他成親了。」
「這話梅香也給我說了,可秀兒這丫頭是個死心眼的。」張氏一副我很大度的樣子,「我和她爹也想開了,人家方少爺是個官,要是娶正房夫人怕是看不上我們家。實在不行。讓秀兒給她做個妾也是好的。」
她這麼大度也是有原因的,周秀兒已經過了花嫁之齡,現在也找不到好的人家。與其給人做續弦,還不如給方山這樣的官老爺做小。只要討了丈夫歡心,將來生個兒子有了出息,和正頭夫人也沒什麼不同的。
「這……」魏青青沒想到周友安夫妻這次是豁出去了,突然被張氏的話給驚著了。
張氏又繼續道:「青青啊,我們兩家是親家,秀兒也算是你的佷女兒了,這個忙你可得幫!」
「周家嫂子,這事兒我可做不了主。」魏青青很為難。
張氏笑道:「也不用你做主,這次你回邊城把秀兒這丫頭帶上,方山同意娶她是她的福分。要是方山看不上她,你隨便給她找個人家就成了!」
反正她是下了決心這次得讓周秀兒跟著魏青青去邊城,運氣好撈一個做官的女婿,運氣不好就當沒生這個女兒,也好過她在家影響了周亭林的名聲。他們兩口子現在全指望周亭林了,可能讓個老姑娘讓周亭林在同窗之間抬不起頭來。
張氏把周秀兒這個大包袱一下子甩給魏青青,魏青青看著自己嫂子的份上給丈夫寫了封信。好在在魏青青啟程前收到了回信,方山的媳婦是他的親表妹,大小身子就不好。這都成親兩年了肚子也每個動靜,方家和他老丈人家正商量著給方山娶個胸去傳宗接代。方山怕自己表妹受委屈一直很為難,周秀兒的出現反而讓他解了燃眉之急。一個沒才沒貌沒背景的妾,就算以後生了兒子也給正室造成不了威脅。
「事情就是這樣的,要不要嫁你可要想清楚了。」魏青青把方家的情況仔細和周秀兒說了,同意不同意全看她自己。
周秀兒自然是高興的,「只要能跟著方大哥,做牛做馬我都不怕。」
一副小三就義的樣子,周箏兒听著覺得惡心。
張氏想的要多一些,「青青,我听說這妾也是有講究的,我們家可是清白人家,秀兒過去了怎麼說也得是良妾吧?」
「方家娶妾是為了傳宗接代,怎麼說也不能讓孩子生母的身份太低賤。」魏青青解釋道:「我當家的在信上說的很清楚,秀兒要是嫁去方家,自然是良妾的身份。」
「既然是娶良妾,那這聘金?」這個時候,張氏可沒忘記銀錢。
魏青青有些無語,還是耐著性子一五一十說了,「方家準備出二十兩銀子聘金,等我們這里回了話,就讓人送過來。」
張氏既嫁了女兒,又得了銀子,自然是高高興興地給周秀兒準備了幾件新衣服就這麼把周秀兒送走了。
如果您覺得網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