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古代婚姻制度淺談

婚姻是家族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極為重視。《易-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夫子;與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措)」《禮記-昏義》︰「婚禮者,禮之本也」;「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這種觀念反映了古代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習俗,婚姻主要被作為可以祭祀祖先、延續後代的手段。

後世儒家經典記載了西周時期貴族的婚姻狀況,當然這種狀況已經被理想化了,但它仍然對後世的法制和觀念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因為西周時期去古不遠,許多部族和地區在不同程度上還保留著氏族時期的一些婚姻習慣。《周禮-媒氏》里說,在仲春時候,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和私奔,國家並不禁止。《詩經》里也有許多反映民間男女自由戀愛的詩篇。近世有學者指出,一直到漢代以前,在燕、趙、中山、政、衛、齊、楚等地區,還盛行著各種非禮制的婚俗。因此,在西周時期的平民生活中,婚姻方式還是相當自由的。我們這里所談的只是儒家經典所記載的貴族婚姻狀況。

據記載,西周時期就有了掌管婚姻事務的機構——媒氏。《周禮-地官-媒氏》︰「掌萬民之判」。「判」就是判合,男女相匹配。可見,媒氏就是婚姻管理機關。

一、婚姻關系的締結

1、締結婚姻的限制性條件

(1)西周時,締結婚姻關系,男女雙方都必須嚴格服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禮記-曲禮》︰「男女無媒不交」;「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2)同姓不婚

有學者指出,殷商時期有可能實行族內通婚。這種情況到西周時被完全改變了。按照周禮的規定,「娶妻不娶同姓」(禮記-坊記)。姓原是古代氏族的標志,同姓則同族,血緣關系較近;反之,不同姓則不同族,血緣關系較遠。當時的人們可能已經認識到族內婚配不利于後代的繁衍。所謂「男女同姓,其生不繁」;「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語-晉語》四)。當然,倡導族外婚還有其政治目的。「取于異姓,所以附遠厚別也」(《禮記-郊特牲》)。所謂「附遠」,就是通過聯姻與血緣關系遠的異性貴族建立姻親關系。通過族外通婚這種頻繁的政治聯姻,可以用甥舅關系將各異姓貴族緊密聯合起來。周族之所以能夠控制廣大地區,與其積極與各族聯姻有一定關系。所謂「厚別」,就是嚴格別于同宗,以防紊**常。因為既然禁止通行親族通婚,那麼即使血緣關系親密的男女之間也應當有所回避。「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同食」、「男女不同衣裳」、「男女授受不親」等等禮的要求即是從此而來。

(3)關于結婚年齡

西周禮制規定,男子二十歲「冠而列丈夫」(將頭發全部挽至頭頂結為發髻,戴上保護發髻的小帽子「冠」),表示成年。女子則十五歲為「及笄」(也是將頭發梳理為垂于腦後的發髻),是為成年(《春秋谷梁傳-文公十二年》。男女未達到成年年齡不得成婚。

《周禮》記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子因故晚嫁的,最多不超過二十三歲。有的史籍說女子十五而嫁。說法不一。但是,後來的結婚年齡顯然是大大提前了。《韓非子》︰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據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記載,漢代結婚年齡是男子十五六歲,女子十三四歲,其後的情況也基本如此。歷代法律也大都是提倡早婚的。

(4)其他不宜締結婚姻地情況

儒家禮制規定。父母死後子女應服喪三年。在此期間不得嫁娶。以示孝道。

二、締結婚姻地程序

根據儒家經典地記載。我國傳統地婚聘禮儀。最突出、最典型地是「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或稱納成、納幣)、請期、親迎。

六禮是西周時就已確定了地。其內容儀注都比較復雜。但當時有所謂「禮不下庶人」地框框。並未達于民間。至漢代。六禮才開始普遍施用。但違禮之舉亦不罕見。元始四年(公元4年)。立王莽女王氏為皇後。僅有納采、問名、卜吉及遣使奉迎等程序。東漢以後。社會動蕩。婚姻儀式更大為簡化。隋唐以後。六禮被人們有意識地增減。如在宋代。常常是並問名于納采。並請期于納征。六禮僅存四禮。南宋時。朱熹又將納吉並入納征。實際上六禮只剩下納采、納征、親迎三禮。明初。官方命令士庶都要遵守《朱子家禮》行事。到了清代。又加入了成婦禮、成婿禮等禮節。但這可以看作是親迎禮地延續。從大地方面著眼。後世婚禮大都未月兌周代六禮地大框架。而是在這個框架中有所增減。增減地大體輪廓是。前五禮多有合並、減損。而最後地親迎則不止是迎婦到家。而是顯著地增益。除了成婦禮、成婿禮之外。還有很多儀俗。在時間上甚至延續到親迎後地第三天。

批八字除涉及屬相以外。還涉及陰陽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每個人地命運都與此有關。或木命。或土命……。五行也有相生、相克兩種關系。與此相應。還有命相。也可以根據生辰八字推算出來。從而也就可以判斷婚姻地吉凶。

此外,還要考慮面相、手相、骨相等等。

合婚得到吉相後,就要派人把結果告訴對方,並繼續婚禮的步驟。這也就是納吉的主體內容。這一儀注唐代叫做「報婚書」;宋代叫做「過細帖」;晚近則稱「定親」、「換貼」、「小定」,也就是現代所說的「訂婚」。

納吉以後,婚姻關系確定,雙方交換的帖子類似于後世的結婚證書。此後,男女雙方都要受到社會倫理的約束,婚姻的終止再不是隨便的事情,而要經過雙方的協商或外人的調解。同時,男方逢年過節都要給女家送禮,還要給女方四季衣服。

4、納征

納吉卜得吉兆以後,接下來就是納征。納征又稱納幣,也就是後世所說的「下財禮」、「放定」。只有這次儀注完成了,男家才可以娶過女方來。

納征是我國婚姻禮俗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環。人們稱我國傳統婚姻為「買賣婚姻」,就是以此為依據的。

先秦古禮規定的納征里武詩玄纁束帛(五匹黑絳色絲帛)、儷皮(兩張鹿皮),花樣並不很多。到了漢代,聘禮多用金銀,數目也比較可觀。其後,納征之禮愈演愈烈,余韻波及現當代,影響深遠。

先秦時代的婚聘六禮在後世一般都是從簡、合並的趨勢,唯獨那正確進一步繁雜化。古禮納征也只是送一次禮,晚近以來則有送兩次禮的。

5、請期

納征之事完結以後,婚姻基本地界,接下來就該迎娶進門了。而此前的準備工作,就是請期。

所謂請期,就是男家佔卜擇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讓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當于後世的「告期」、「下日子」。

古禮請期用雁,後世用各種物品。請期儀式過程中,進行第二次迷信佔卜活動。大體與問名後的佔卜相同,主要是選擇適當的迎娶吉日、合婚良辰以及合適的迎親、送親之人。佔卜的選擇中心仍然是八字和屬相。首先是選擇吉日良辰,民間一般選雙月雙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不過,嫁娶月份一定不能選男女雙方的屬相忌諱,迎親、送親也不能犯屬相忌諱。

古時候的請期似乎是口頭進行的,後世則口頭、書面皆有,尤其是世家大族或小康的耕讀人家,大多是以書面進行的,也就是所謂「下婚書」。

晚近以來,請期和過彩禮、過嫁妝基本上是前後進行的。彩禮的數量不一,,有十二扛、十六扛、二十四扛、三十二扛,甚至更多,都是雙數。

男家過彩禮之後,迎娶之前(一般是前一天,有時也隨新娘子一道進門)女方要過嫁妝。在包辦、買賣婚姻盛行的時代,嫁妝這種外在物也成了女方社會地位以及姑娘身價的標志。

6、親迎

親迎,是六禮中的最後一道程序,相當于後世的婚禮大典。古禮中的婚禮儀式,並不是一天之內完成的,而是要持續兩三天,除迎娶當日外,前後各要延展一天。

《禮記》等古籍並未詳盡記述親迎前的準備議程,但後是卻發展出了一套比較繁雜的準備程序。一般地,請期過後,女家要為女兒「開臉」、「上頭」,臨近婚期,男家要給女家送「催妝禮」。婚禮前一天,女家要派幾位婦女到男家整理新房,稱為「鋪房」,這意味著娘家對女兒的最後一次照顧,也有在女兒未過門時對女婿的禮儀性的侍奉的意義。所以,鋪房也稱「暖房」。

新郎到親戚朋友家行禮,稱「行家禮」,男女兩家還要向親友鄰里發出邀請。平民百姓家婚嫁,不過是遞個口信,大戶人家則要送請帖、發告示。

古禮親迎的第一個程序是由新郎迎接新娘。遠自先秦,近至當代,上至品官,下至庶民,無不親迎,只有皇帝因「至尊」而例外。(不過,先秦時似乎帝王也要親迎。《詩-大雅-大明》就記述說周文王娶太姒「親迎于渭」。)它是傳統社會中一個女子一生中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禮遇,因此也歷來為女性所看重。

古時迎親在黃昏,婚禮的取義就在于此。《白虎通-嫁娶》︰「婚者,昏時行禮,故曰婚。」《說文》︰「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婚,婦家也。」

先秦時親迎的程序比較簡單。新郎受父之命迎親,到了女家,女方的人要出門響應,新郎進門要獻出禮品雁,這個禮俗叫「奠雁」,是古婚禮中比較重要的議程。然後,新郎要把新娘很禮貌地接到車上,迎往家中。「婦至,主人揖婦以入」(《儀禮-士昏禮》)。後世的迎親之舉似乎要復雜得多。親迎的隊伍往往比較壯觀,有多至幾十人的。新娘在漢代和唐代都是坐車,宋代以後才流行起人們所熟悉的花轎。在迎親的隊伍里,也包括鼓吹的樂隊等。清代北京的婚禮,大多有模仿帝王的儀仗的趨向。迎親的隊伍里有許多挑夫拿著「開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燈,還舉著金瓜、斧鉞等兵器。新郎戴官帽,新娘則鳳冠霞帔。因為婚姻是人生大事,雖然這些舉措逾禮,官府一般也不干涉。

迎親的轎子要有人壓轎。舊時北京是用娶親太太盤腿坐在轎子里壓轎,有些地方則用父母雙全的男孩子壓轎,祝願新婚夫婦和合到老,早生貴子。

迎親的隊伍來到女家,有一系列的儀俗,如「攔門」、「唱喜歌」、「娶方送禮品」、新娘「哭嫁」等等。

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因此有時繞著道走,稱「不走回頭路」。如果遇到廟宇、水井、祠堂、墳墓、大石頭、大樹等,都要把娶親轎子遮起來,為的是避邪。

娶親的隊伍回到男家時,也並不馬上進門,而是把喜轎關在門外,俗信稱此為「憋性子」,意思是指把新娘性格憋得柔順些。此外,還有很多習俗︰

A、撒谷豆

喜轎進門後,撒谷子、豆子、草節等,用意是避邪。這是一項比較古老的儀俗,宋代以後比較流行。其用意在于避「三煞」(青羊、烏雞、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現代新娘子下車撒花紅紙屑,或許就由此而來。

B、跨火盆

喜轎到院子里,要從預先擺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過,意思是燒去一切不吉利的東西,日後夫妻會越過越紅火。

C、傳袋

「新婦進門,布袋鋪地,碾轉更換,令步其上,謂之傳袋,猶言傳代也」。

D、拜堂

入洞房以前,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儀式,就是拜堂,俗稱「拜天地」。唐代以前就比較流行。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有些地區(華東、西北)還要「拜人」,即拜送禮錢的人。只要比新郎輩分大或雖然同輩但年齡比新郎大的人,都要拜。拜人時,司儀按預先擬好的禮單唱名,然後由「接禮的」找所唱者接禮。接來後,司儀唱「×××禮錢×元,磕下啦」,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禮。客人多的時候,這種儀式要進行一二個小時。

拜堂之後,就是大宴賓客,這里也有許多講究,不贅述。

E、洞房禮俗

新郎新娘入洞房以後,還有一系列儀俗

a、坐帳

也稱坐福,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新郎把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倒女人一頭。

b、撒帳

是指親人在新人入洞房後,把喜果等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儀俗始于漢代。所撒的物品一般常見的有棗、栗子、花生等,利用其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c、子孫餃子

女家包好帶來,男家煮熟。吃的時候,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答︰「生!」或者干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讓新娘自己說「生」。這叫「討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d、同牢合巹

同牢,指夫妻入洞房後,同吃一牲(豬、牛、羊之一)。吃的時候,新郎臉朝東,新娘面朝西,一起吃牲牢,表示從此是一家人。

合巹,是指新人一起喝酒。唐時稱雙杯酒,宋時稱交杯酒。喝酒時,二人同時喝掉一半,然後交換喝盡杯中酒。喝完後,擲杯于地。兩個杯子若一仰一合,象征和諧,大吉大利。

e、鬧洞房

漢代已十分流行,現代此俗猶存。鬧洞房除了逗樂以外,還有其他意義。可以驅除冷清,增添歡樂氣氛,融洽人際關系。「新婚三日無大小」,誰都可以和新娘子鬧,尤其是姐夫和小舅子、小姨子之間;長嫂和小叔子、小姑子之間,這種關系更為隨便,可以嬉笑逗罵,不能變臉惱怒。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以後,必須恢復正常。

7、婚後雜儀

A、「著代」之禮

周代時,成婚後的第二天,新婦要早起沐浴,用竹器盛棗子、栗子、姜桂、干肉作為見面禮拜見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餉新婦,新婦答一杯,然後公婆從西階下堂,媳婦從東階下堂,表示從此新婦代替了主位,公婆是客,這便是「著代」之禮。如果公婆已去世,便在三個月以後到宗廟行「廟見禮」。後世也有當夜拜見公婆的,但第二天仍要獻茶。舊時北京稱這項儀俗為「拜三代」,俗稱「認大小」,即新娘子辨認、識記丈夫家長幼三代。首先要叩拜祖宗。不拜祖宗,不算這一家的人。然後再給父母等長輩行三叩首禮,對于平輩則只是一揖。唯獨對大姑子叩首,稱「高見禮」。受禮的長輩要送一些衣料、首飾、化妝品等禮物。

B、回門

新婚後第二天或第三天回女家。女家設宴款待。女家以這一天為正日子,來的客人也最多。這時,可以戲耍新郎。新郎也要認大小。

C、試廚

古已有之。新婚第三天,新娘子下廚房做飯,伺候公婆,多是象征性的。

8、婚典俗信

禮俗不可分,可以說是我國傳統禮儀的一大特色.

A、喜棚

這是為了招待客人所搭建的臨時性建築,也叫酒棚。它是喜事的門面,所以要搭建的講究、漂亮,突出喜慶氣氛。比如,窗櫃要漆成紅色,窗的四角要畫上彩色蝙蝠,這象征「福」。娶親的人家窗正中要貼上雙喜字,嫁女的人家貼單喜子。門櫃上都要貼上喜聯,諸如「天作之合」之類。

B、喜房、洞房

通常是正面靠東的房間。民間有說法,說新媳婦娶到東

房則「敦敦實實」。喜房、洞房上都要貼喜聯,窗上都要貼雙喜字。

C、秤桿

這時挑蓋頭用的。秤,諧音「稱」,取「稱心如意」的意思

D、馬鞍

花轎來到,新人必須雙雙從馬鞍上跨過,取「平安」之意。

E、蓋頭

是傳統婚禮新娘的主要裝飾。它的原型當是古時的罩面紗。六朝到隋唐期間,新娘用扇遮面,故而同牢合巹後有「卻扇」的習俗,即新郎除去新娘的障面物,同于後世的「挑蓋頭」。蓋頭又叫「蒙頭巾」、「埋頭紅」等等,是蒙在新娘頭上的一塊紅布。蓋頭從新娘離開閨房的時候就蒙上,一直到男方洞房里才由新郎用秤桿挑去或揭去。考其淵源,大致可知。它殘留有古代婚俗的遺跡,或受民間信仰的影響。上古婚禮在傍晚舉行,且有搶婚的習俗,蓋頭或許是搶來新娘後用以蒙面的。此外,有些地方姑娘出嫁,往往要涂灰抹黑,打扮得奇丑無比,以防路上被邪祟擄去,蓋頭或許就是這樣蒙上的。

F、衣飾被褥

晚近傳統婚禮,新郎長袍,新娘鳳冠霞帔。鳳冠飾有銀制鳳凰模型。戴冠給人以艷麗、嬌媚之感;霞帔則是紅色披肩,穿上霞帔既可以保護上衣,又有裝飾作用。新娘身穿紅綢襖褲,繡花鞋也是紅色的,上繡鴛鴦、蓮花等吉祥圖案。被褥鋪設也多用紅色,主題多選吉慶吉祥的龍鳳雙喜、鴛鴦等。

婚典時,對禮儀人員也有特別要求。舊時北京的娶親太太必須是全福之人,即上有丈夫、下有孫男弟女,屬相又不能和新郎新娘相克。此外的禁忌還比較多,比如孕婦不能參加婚禮等等。

三、婚姻關系的解除

西周時,夫妻雙方有一方自然死亡,另一方可以再婚。當時,對婦女再婚的限制並不普遍。

1、「七出」、「七去」

據儒家經典的記載,西周時已經有通過人為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的制度,即離婚。據《周禮》規定,在七種情況下,男方可以單方面解除婚姻,休棄妻子,稱為「七出」或者「七去」。所謂「七出」︰「無子,一也;婬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儀禮-喪服》「出妻之子為母」條,賈公彥疏。)所謂「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婬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不順父母去,為其逆德也;無子去,為其絕世也;婬去,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大戴禮記-本命》)

「七出」和「七去」,文字雖殊,但內容一樣。這七種情況在不同的經典里排列次序有所不同,顯示了作者對各方面的不同重視程度,但包含的七項內容完全一致。不順父母,或稱不事舅姑,是指對公婆侍奉不力,有失恭敬;無子強調的是沒有生養男性子嗣,將使家族失去祭祀者和繼承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嘛!婬或婬佚,其惡果並非是指損害夫妻感情,而是將使宗族子嗣不純;妒或妒忌,是指不能容忍丈夫納妾,;有惡疾,則不能入家廟助祭;多言或稱口舌,是指在家族中搬弄是非,離間親屬關系;竊盜,因為古時婦女不能有私有財產,所以無論私佔他人或族內財產,都是違背禮義的。

這七條離婚條件,無一不是片面強加于婦女的。丈夫可憑這七條中的任何一條休棄妻子。

2、「三不去」

西周時,對于男子單方面休妻的權利在三種情況下有所限制,稱為「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無娘家可歸的),不去;與更三年喪(曾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何休注)在這三種情況下,即使妻子有七出行為,丈夫仍然不能出妻。

「七去」和「三不去」作為中國傳統社會夫妻離異的基本原則,在後世被法典化。日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婚姻生活。

應該指出的是,一般來說,中國傳統社會是不贊同更不鼓勵離婚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結婚也好,離婚也好,都不是純粹的個人問題。因此,中國歷代王朝雖然都有允許離婚的規定,但都決不會提倡離婚。相反,對于離婚者還要做出相應的限制。除了有不準男子任意休妻的「三不去」的限制外,對于離婚的次數,也有限制。《管子-小匡》︰「士三出妻,逐于境外」。

國家和社會反對或不贊成離婚,首先是為了社會的安定和政局的穩定。因為結婚的目的是「合二姓之好」,所以離婚就必然使兩姓結怨。這樣,兩個人的離異,很可能就會導致兩個家庭乃至兩個家族之間的仇恨和敵對,甚至引起禍端,從而不利于社會的安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