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堊惦記上了王善一伙人的勢力,出動了近萬的人馬下山劫道,這股勢力平白浪費閑置在太行山,實在可惜。謝堊認為,太行山是連接南北的樞紐,與其讓林沖、花榮二將在太行山里無所事事,倒不如費番手腳,佔了太行山。奪太行山絕對符合雙方的利益要求,吳用幾乎不假思索就應承下來。
謝堊接下來需要回京城躲一陣子,靜待局勢的變化,對謝堊最有利的結果是兀術忍氣吞聲,息事寧人;而對梁山最有利的結果就是兀術大動干戈,興兵南下。從這一點上來說,謝堊和梁山的利益是相反趨勢,當然即便兀術南下入侵,謝堊的基本目標已經實現,周鈺已經逃月兌北國厄難。
吳用決不相信謝堊的利益和梁山利益會步調一致,但是有一點,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只要謝堊能為梁山出力。吳用把謝堊安排到太白樓朱貴朱富那里,並加派石秀、扈三娘隨行保護,另外扈三娘與謝堊的關系,早就被這壞秀才看了個通透,因此對謝堊也多放了一份心。吳用安排妥當,便與武松匆匆趕回梁山。謝堊本欲留下武松,卻被吳用婉言謝絕。
謝堊就與石秀、扈三娘一起回汴梁。周鈺早就「嚴刑」逼供過謝堊的「花」名冊,謝堊咬指發誓,有且只有扈三娘一個女人。周鈺如何不知一丈青的名諱,但是里卻是說扈三娘被宋江強行認了妹妹,又許給矮腳虎王英,是僅次于潘金蓮和武大的「高低配」。謝堊居然橫刀奪愛,把扈三娘「騙」上手,惹來周鈺好一頓責問。此時周鈺見著扈三娘,兩人竟姐妹相稱,歡笑宴宴。謝堊反而被排除在她們的二人世界之外,一路哀嘆。
石秀熟悉許多小路,謝堊的身份絕對不能輕易暴露,沿途四人不敢過多停留,緊敢著回到太白樓。朱富忙把幾人安排好,謝堊的身份過于扎眼,只好整日都躲在太白樓的後院。周鈺和扈三娘怕謝堊悶著,每日陪伴,只是兩人如膠似漆如影隨形,從不落單,謝堊想要打什麼鬼主意,卻是不能,如果一旦動強,謝堊肯定遭受圍攻。
郁悶,就在郁悶中打發時間。朱貴沒幾天也回來了,與朱富兩個每日都幫著打听朝野中的動靜和新鮮事。謝堊和周鈺雙雙失蹤之後,梁山方面沒有任何表態,從時間上推測,關勝、呼延灼攻打濟南府在前,高俅兵發梁山在後,很難想象幾乎在同時還出現在河北。另一個關鍵在于,兀術方面損失慘重,死了幾十名將佐,而且竟然沒有殺死或者抓住對方一個人。這連張叔夜也無法解釋,河間地界哪有這麼厲害的悍匪,再三尋查,沒有任何線索。謝堊和公主就象憑空蒸發了一樣。
哈迷蚩發現了一個疑點,在敵人劫營的時候,幾乎誰也不敢確定自己親眼看到謝堊和公主是被人劫持走了的!守衛在謝堊和公主營帳附近的禁軍根本就是一群飯桶,哈迷蚩對他們的類似官腔的模稜兩可的回答非常憤怒,只管詢問本國的勇士,但是答案是一致否定。但是謝堊失蹤以後,卻是宋朝的禁軍率先發覺的,內里有不少知情識趣,與謝堊相厚的,明白哈迷蚩想把公主失蹤的責任丟給謝堊,竟有不少人嚷嚷起來,爭著說謝堊如何被賊人打昏,如何被劫持。
哈迷蚩冷笑著去見兀術。兩條路,要麼暫且忍了這口氣,回國再做打算;要麼索性發難,把一切罪名嫁禍給張叔夜,趁機奪了河間府。哈迷蚩隱隱感覺到謝堊與公主的關系不一般,但是哈迷蚩更知道兀術的心理,只要謝堊肯歸順金國,就算把崇國公主許給謝堊都不用討價還價。因此哈迷蚩輕易不能說是謝堊故意拐走公主,不討好卻惹來一聲妒賢嫉能的罵名,實屬不智。
兀術沒有被眼前的利益沖昏頭腦。河間府實力絕不容小覷,張叔夜為人清正剛直,在河間深受百姓擁護愛戴,屬下又多忠勇之士,急切之間想拿下河間府談何容易。況且兀術對宋朝人物大有改觀,年輕俊杰之士輩出,先不說謝堊,岳飛、楊再興等人無一不是個中翹楚;而烏龍山口一役,更是被兀術引為生平最大的恥辱!再說北方遼國雖然奄奄一息,但還有近十萬的軍隊困守上京,尚有一戰之力,此行的目的是麻痹宋人,而不是宣戰。
兀術把遇伏的經過寫在一道奏折上,命人帶給宋徽宗,自己收拾起殘兵敗將迅速回北國去了。
趙佶看了奏折,龍顏大怒。兀術的奏折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張叔夜︰河間地界上出的事;張叔夜僅派出數百殘兵尋找了一天就算了事;對兀術的迎親隊伍不聞不問,敵意甚濃……雲雲。
氣得趙佶當下就把奏折扔在地上。此時恰好老將宗澤在場,時逢科舉,岳飛之名早在民間流傳開去,但是張邦昌偏偏從中作梗,以聚眾械斗,擾亂京城治安為名,竟要取消岳飛的舉人資格。宗澤看不慣,與張邦昌爭論起來,親自入宮面聖,備說岳飛的情況。不料正趕上兀術的奏折。
宗澤仗著膽子從地上揀起了奏折,略略一看,心頭大急。張叔夜和宗澤是多年的老朋友,兀術的奏章分明是要置張叔夜于死地,宗澤慌忙跪倒,「啟奏萬歲,這奏折卻是大有文章。」
趙佶如何不知,張叔夜戍守河間要塞十數年,又怎會是兀術輕描淡寫幾句話就可以抹殺的。但是有人敢劫欽差和「公主」卻是大大出乎意料,謝堊的生死關系到自己身邊那兩個寶貝女兒,而周鈺如果還能回來,可還是自己的淑妃。
宗澤哪知道趙佶竟還會動這些歪腦筋,只顧為張叔夜開月兌,「番邦之言,多不可信。」
趙佶一揮手,「朕自有處置,傳朕的口喻,宣童貫晉見。」
宗澤只得告退,臨末還不忘再說了一句「張叔夜公忠體國……」
「行了行了,朕知道。」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