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更,求推薦!
***********
「父皇……父皇?父皇!父……皇……」朱棡看著紅潤,逐漸從朱元璋的臉上褪去,才發現朱元璋並不是困了乏了那麼簡單。【】
如你所見,不論是朱棡怎麼呼喚,朱元璋都不再會有回應了。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初五,夜。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崩,時六十又五耳……
「太上皇陛下他……」馮勝有些不敢置信,他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本來還是極其健壯,還準備親自披掛上陣的太上皇朱元璋,就這麼在他的面前安靜的逝去了。
朱棡的手有點顫抖,他沒想到,居然他的父皇的離去會這麼的突然。
「剛才父皇的精神,只是見到兒臣之後的回光返照麼?」朱棡似乎是自言自語。
「快點喊太醫!」王弼倒是急忙的反應過來,急匆匆的跑出了房子。
朱棡顫抖的雙手慢慢模到了朱元璋的雙手,僅剩下的微微的溫熱告示著朱棡,這個身體的主人在曾經還有著生命的痕跡。
「剛剛,現在,恩,只能說,太上皇沒有說錯。」常升有些語無倫次了,畢竟對于在場的任何人,或者是這個國家來說。朱元璋的離世都可以說是不可承受之痛。
「殿下,倒是盡快給京師那邊發緊急文書,讓皇上快點知道北邊已經出現問題了。」傅友德花了不少時候平定自己的心情,首先理出了頭緒。
朱棡點點頭,直接走到了房間里的桌子之前,扯紙碾墨。
「太醫,太上皇現在怎麼樣?還……」王弼的焦急的關切之聲一改之前他沉默的性格,讓太醫也似乎也有些意外。
「臣,臣罪該萬死!」太醫只是切了脈,測試了下鼻息就默默的搖搖頭。然後撲通一下跪下了。
傅友德默默的看著靜靜地躺在那里的朱元璋,不禁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起來吧!」在那里伏案疾書的朱棡倒是發了話。畢竟現在朱棡在整個宣府鎮已經是最高級別的人物了——現在皇上的三叔,大明的晉王。
「馬上封鎖消息,然後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你們四人命令部隊明早吃一頓好餐,然後迅速急行軍,已最快的速度趕到京師,帶著父皇的……的……」
說道這里,朱棡是說不下去了。輕輕吹干了墨跡之後,朱棡招呼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四人分別在文書上蓋上了自己的鈴印。
「晉王殿下,臣記得皇上身上還有一枚鈴印,要不要加蓋上?」馮勝還是怕這份文書的內容過于勁爆,怕京師那里根本接受不了。
「父皇的身上,所有的東西都不要動……所有的,要完完整整平平穩穩送到京師……或者最少送到鳳陽。」
確實,本來朱元璋在的地方就是鳳陽,現在在鳳陽宣布朱元璋崩的消息,還算是比較合理的。
「臣等遵旨!」這種情況下,反對的意見就可以不要提了,提了也是白瞎。現在只需要按著朱棡說的,最起碼不會慘。
朱棡稍微再一次吹了吹那份寫有讓整個大明都位置震動的消息的薄薄的紙張,將他折疊了起來。
「馮叔叔,允許我這麼喊你吧。這份文書,希望你可以找個完全放心的渠道,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師皇上的手上。不止要800里加急,要用邊關淪陷的加急度送出去!要用最快、最隱蔽的方法送到京師!」
如果用歷史相比較,現在就像是秦始皇死掉之後的情況,只不過現在情況沒有秦始皇那個時候那麼危急。
「那殿下你呢?」馮勝狠狠地點點頭表示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後倒是問起了朱棡準備怎麼做。
「本王準備留守宣府鎮,雖然已經龍潭虎穴,但是本王不能退縮。無論如何,這大明的江山,本王要遵循父皇的旨意,是我那佷兒皇帝的就是我那佷兒皇帝的!
「好了,四位將軍……明日以後殘酷的行軍等著你們,現在快去休息會吧……」朱棡最後說道,「父皇這,本王想守一晚,別人,都下去吧。讓本王靜一靜。」
……
天色剛剛亮,炊煙就在宣府鎮中成片的升起……馮勝他們現在在宣府鎮的都是騎兵和精英步兵。而這次奔襲回京師,只有騎兵的參與。基本上速度只有快馬傳報的三分之一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基本足夠朱允炆在收到文書之後安排。
 
很多事情都要安排的,比如說為何而崩,何時而崩,這些都是需要去磋商的。畢竟朱元璋因為中箭崩在邊塞,對整個大明的軍心是一個打擊。
而首先傳遞文書的騎兵已經出發,沒日沒夜通過軍驛用最快的馬直接傳輸。人休息、馬休息,但是文書卻一直在運動,直接馬上交接。有些不算很好的馬在運完一站之後累趴下了。
此時的京師已經逐漸變得熱鬧,而內閣劉三吾、詹徽、黃子澄、方孝孺還有最新入閣的馬全都來到了謹身殿,同時過來的還有樞密院唯一的人員——齊泰。
「臣等參見皇上!」
「諸位愛卿,快些平身吧。在現在沒什麼外人的場合,也不必要太過于拘束……
「剛剛收到來自邊關、三叔晉王的朱棡加急邸報。稱十三叔代王朱桂欲圖不軌。拒絕應答來自宣府鎮的緊急求援文書拒絕出兵。」
朱允炆也不想多客套什麼,直接丟出了今天的主題,就是關于代王的事情。
「這件事情三叔報上來報的很急。奏折是馬上寫的,沒什麼格式、字體可言。然後用的是八百里加急的軍驛直接送到了宮城。朕覺得似乎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可能十三叔確實有了一些想法……」
「皇上請慎言……」黃子澄首先站出來說,「現在代王殿下也是皇上您的叔叔,直接這樣懷疑一個並沒有什麼前科的叔叔,似乎有些不妥……」
朱允炆有些意味深長的看了黃子澄一眼,倒是看的黃子澄有些心理毛毛的。
「皇上,臣以為……這代王殿下圖謀不軌的事情,似乎確實需要查一查,不然很難有所定論……」劉三吾作為內閣首輔,沉吟了一下也這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