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三章神槍李書文

沉沉迷夢二千載,迭迭疑峰一百重。

舊衲何因藏蟣虱,中原無地走蛇龍。

東山寥落人間世,南海慈悲夜半鐘。

小別何須賦惆悵,行看鐵軌踏長空。

這是黃興前年寫的一首詩,在楊猛與他暫時離開長沙,並于上海分別的時候送于楊猛的,雖然那晚楊猛並沒有真正接下李書文的貼山靠,但李書文終究不愧至真至純之武人,最後寧願從此辭去總教習的官職,也要當著幾個官家的差役,讓楊猛回去帶著黃興先出去躲躲風頭。

學成文武藝,賣于帝王家,在清末時期的武人,仍是以做官光大門楣為正統,即便是號稱不留像、不留錢、不留後的瘋子李,也不能完全免俗。

實際上李書文這個人在後世的名聲,絕對沒有霍元甲或黃飛鴻甚至後期熱捧的葉問響亮,可以說是默默無聞。

但這並不代表李書文的武藝不如那三位,之所以會這樣,楊猛覺得跟後世影視作品的熱傳度,及其門派後人的追捧程度有很大的關系。

楊猛自認為如今的眼光也算不錯,而在他看來,如果只按照真實的實戰技擊水平來評價,李書文恐怕才是清末民初實戰打法上的第一巨匠。

無論拳腳功夫,還是他成名的八極大槍,王五曾經說過,李書文此人技藝、火候無不冠絕群倫,只是由于性情純粹,不在意所謂的‘武德’,每每與人比武搭手,必然傷人甚至致殘,所以在武林中被人稱為李瘋子,且仇家比朋友多了不知多少,久而久之在武林中人有意的壓制甚至惡意詆毀下,其名聲非但不顯,甚至還有越來越差的趨勢。

之所以要說李書文這個人,因為楊猛至今仍有些後怕,若非王五和他是磕頭盟兄弟的關系,再加上師傅李存義的一點情面,恐怕自己昨晚,就很難逃過被生生打死的命運。

因為這個看似單純的矮小漢子,絕逼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超級大黑手。

說他是黑手,因為李書文真正在武林中一戰成名的時候,便奪走了四條人命……

據師傅李存義說,那時候還是在1895年,袁世凱奉命在天津南郊小站練兵的時候。

袁世凱此人不必多說,自幼雄心勃勃,雖然仕途起初並非一帆風順,但在得到李鴻章的賞識後,其官運自此一路亨通,並最後得以在天津訓練新軍機會,並借此一點點創立了北洋政治經濟集團的軍閥聯合體。

有了這麼難得的機會,袁世凱自然對新軍的訓練極為重視,除了利用各種手段和人脈籠絡國內的武林實戰高手以外,他還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國的軍事教官,來訓練六鎮後世聞名的北洋新軍。

李書文的師傅黃士海(1829~1914年),乃是八極門名宿李大忠、張克明的親傳弟子,曾以卓越武功受了清廷六品頂戴的封賜,只是在收到袁世凱的聘書時,自覺年事已高氣血衰竭,這才推薦自己的得意門生李書文去北洋軍任武術總教官。

李書文到了兵營後,自有差人領他到演武大廳。

只是袁世凱及眾教官看到李書文後,見他一副小胡子貌似未老先衰,身材又長得瘦小枯干,即便是肩上扛著一桿極為夸張的大槍,也都誤認為是大槍黃士海的僕人或家童,所以並沒有對他有任何的禮遇。

李書文沒有在意眾人的表情,斜抗大槍,平靜地走上前去對袁世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而當得知李書文自薦接蘀他師傅大槍黃士海,出任六萬北洋新軍的武術總教官時,下面眾多日本教官無不蔑視的哈哈大笑。

袁世凱的衛隊武道教官,是日本人伊藤太郎,日本真心陰流一刀派的劍道狂人,為人極是霸道傲慢,見李書文長得雖然干癟矮小,但卻絲毫沒有對自己等人又任何表示,等到眾人听到他的來意後,竟然又舀出頗有一副風骨的模樣,與袁世凱侃侃而談,頓時覺得自己在袁世凱的面前丟了份,所以,即便李書文都不曾正眼看過他,他也主動挑釁地罵了起來︰「你地,大大地東亞病夫,武術地,你的不行,這個地噶活……」

隨著話音,伊藤太郎還伸出了小手指,不斷地向地倒豎著指點李書文。

李書文看了看伊藤,臉上忽然露出一絲獰笑。

「找死!」

李書文是誰?

那是武林人稱李瘋子的武痴,典型的武斗狂人,經常與人一言不合,即會動手見紅的超級狠人。

看見伊藤太郎如此狂傲,李書文心里頓時起了殺人立威的想法,臉上雖只淡淡的罵了一句,但手上卻已不由自主地的動了起來。

唰……

不等眾人看清,李書文已閃電般的恢復了原來的態,只是在眾人仔細回想之前的場景時,這才反應過來,其竟然在眨眼的工夫,就掄著肩頭那柄夸張的純鋼大槍,施展出最為靈巧精細的刺壁蠅絕技,並以槍尖刺破伊藤伸出的小指,以做簡單的懲罰與挑釁。

只是眾人不知李書文心理,還以為他一槍破指卻不傷人,武技與氣度無不遠超常人,遂為其神槍絕技覺得驚愕贊嘆起來。

「八嘎!」

可身為當事人的武者伊藤,卻被李書文如此態搞得臉上極不光彩,狂怒之下,索性拔出陰流太刀,在空中微微一滯一展,隨後便踏著細碎的弓箭步如火車奔騰而出,就在眾人的驚叫之中,雙手高舉鋒銳的長刀,以泰山壓頂之勢朝李書文頭頂猛力地劈下。

砰!

面對這等迅疾狂野的一刀,李書文寸步未退,只是將雙臂一錯,便將大槍抖出斗大的槍花,巨大的崩勁與抽勁發出,瞬間便將伊藤手上的百煉長刀崩得四分五裂……

呃……

伊藤見機不好,急忙向後狂退。

可李書文的臉上卻是冷冷一笑,不等袁世凱‘手下留情’四字出口,已經順勢一槍「青龍鬧海」追了上去,粗壯夸張的長槍在空中化作一片虛幻的槍尖海,如閃電般地在伊藤的頭頂連連刺出幾十槍……

唰唰唰唰……

等到須發都被刺斷刮光的伊藤終于從死亡的恐懼中回過神時,張嘴就想求饒,可惜還沒等他的聲音發出,只見又一片槍尖海幕然出現,化作近百道的槍尖殘影打算了他的喊聲……

噗……

忽地,一道紅色的光影飛濺,停止了抖動的大槍瞬間變刺穿了伊藤的咽喉。

眾人有些傻眼,同時也為李書文一言不合即動手殺人的狠勁深感畏懼。

「這是一個絕逼的狠人,只是太不給本官面子……」袁世凱心里驚愕不已,但事已至此,卻又不能說出什麼,畢竟自己等人有錯在先,這武人一怒拔劍的事情,自古以來即便再君侯身前也常有之。

當然,如果事情就此結束,即便日本人心里仍有怒氣,但他們懼怕強者的民族劣根性,也會迫使他們再不敢主動與李書文挑起沖突。

可李書文卻不是這樣。

對于一個真正的武痴、實戰狂人來說,什麼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武德,純粹是傻x之談,既然結了仇,那就干脆斬草除根。

所以,當他看到幾個日本人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更是瞧不起這些矮騾子一樣的家伙,眼見幾人不動,索性將手上的大槍一挑,將伊藤的死尸就這麼甩出了演武大廳外面,重重地落在校場之上,當著袁世凱的面,再次生生地打了日本人的左臉。

「八嘎軋路!」

剩下的三位日本教官秋野、井上、野田齊聲怒喝,直覺一股血氣涌上脖頸,面對這種極為惡劣的蔑視和挑戰,他們再也顧不得心里對李書文的畏懼,眼神交流之間,已經齊齊揮刀錯步,分三個方向惡狠狠地朝李書文斬來。

當當當當……

李書文隨師父師祖苦練大槍十幾年,武藝早已臻至化境,眼見三位日本劍道高手同時圍攻,臉上卻絲毫沒有懼色,腳下神行步伐連動,又在眾人面前演示了一番什麼叫進如出雲閃電,退如勁弩矢箭。

大槍一抖如惡龍出澗,左刺右挑好似鴛鴦點水,不等袁世凱高喝住手,整個場面瞬間已經變得血肉橫飛。

頃刻間,檣櫓飛灰湮滅。

三位日本劍客的尸體再次有如棄履,被李書文以大槍扎在上面,硬生生地接連甩出十幾米的演武大廳外面。

眾人驚愕無語,任憑李書文在場中大搖大擺地走到場邊,等到看見袁世凱一臉興奮的看向自己時,李書文又把大槍一擺,刺向空無一人的廳柱之上。

寸羽不能加其槍身,飛蠅刺落而廳柱無痕。

啪啪啪啪……

在場國人沉默了半響,忽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袁世凱一邊高呼︰「神槍!神槍!真乃神槍也!」一邊幾步上前拜‘神槍李書文’為北洋新軍武術總教頭,此後也在諸多清廷官員面前,多次盛贊李書文神槍絕冠天下,為其揚名立萬,使得‘鋼拳不二打,神槍李書文’這個名字,成了當時武林中最新最亮的一塊金字招牌……

有了這層知遇之恩,再加上慈溪太後的密令,即便李書文打心眼里不願行鷹爪走犬之事,也不能不賣袁世凱的面子,所以他有些不太情願的來了湖南,而楊猛則只有灰頭土臉的帶著黃興跑路,轉水道去了上海……

感謝所有兄弟在這20天的努力,才有今天上‘歷史頻道’強推的成績,希望所有喜歡本書的朋友繼續支持鼓勵我,爭取下周在申請三江,丹經感激不盡!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