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六章六四外比之,貞吉。

六四︰外比之,貞吉。

本爻的爻義是︰在對外交往中互相信任,親密團結,其結果是吉祥的。

從卦像上看,六四屬于陰爻居于柔位,得位。表現出陰爻的特征,謙虛、誠實、順從。來自外界的親附,或向外親善,動機純正,信念堅定,依附于賢明高尚之人,結果很吉祥。

《象》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對外交往中互相信任,親密團結」,說明要順從居于尊上地位的人,才會有好的結果。應該到外面去結交地位比你高的朋友,這樣對你有利。在結交的過程中,要坦誠相見,待之以上賓之禮,這樣就會交到得力的朋友。

外比于賢,不一定是遠離家鄉,可以是從身邊的人學習,認為他們都在自己的上面,都是學習的榜樣。這樣想也這樣做,因為動機純正,所以結果很吉祥。

這一點,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相近。以向外尋求地位高的好友,另外也要注意保持謙虛,把身邊的人看得很高,向他們學習,這樣對自己很有利。

六四位于君王之側,得君王的信任,又以陰爻居于偶位,他能夠與下面的賢臣交往,並共同輔佐九五的君王,所以吉祥。

人生大多時候是在無奈中尋求解月兌,在困境中求得突破。為了獲得更多的啟示與幫助,你開始拉開抽屜,整理那一堆被遺忘很久的名片。同時打開你的電話簿,重新檢視你的社交群體。從中找尋你的良師益友。

經過「比之自內」、「比之匪人」之後,你終于在「比之外」的階段落腳。你要把《比》的觀念真正運用到對外的交往上。充分發揮「比」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你主動對外親比,還是因為你的誠心感召使外人主動來與你親比,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通過親比的想法和做法,為你建起長期穩定的對外關系,獲得有價值的指引,創造良好的機遇。所以爻詞論斷為「貞吉」,是一個非常好的評價。

搞好外交是國家的要務,建立穩定互助的社會關系則是我們個人事業發展的保障。與什麼樣的人親和對自己有益。與什麼樣的人結好更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和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的人脈關系基本上決定了你的生活層次有多高、運作能力有多強。小《象》所謂「外比于賢」,就是說對外親比要與「賢者」親和,要選擇並創造機會與剛健賢明、有能力、有德望的重要人士和關鍵人物交往,意即「擇其善者而從之」,這是個多麼富于智慧的善意提示!在與精英圈子里更多高層次人士交往的過程中,你學習成功者的經驗、感受成功者的氣質、復制成功者的模式。得到成功者的引導與鼓勵,甚至直接獲得成功者的合作與支持。「有它吉」找上了門,也許會讓你的事業一下子提高了層次,再上了好幾級台階!

如果說六三的「比之匪人」還「不亦傷乎」的話。本爻「比之外」在某種意義上則相當于一種主動「以心換心」的外交行為。一個並不庸俗的作家曾坦率地說︰「我太熱愛生活了,我熱愛它光明的一面;我太喜愛金錢了,因為它讓我自由。為我排除障礙,做我喜歡做的事。我想要幸福地生活。」那麼。面對用親和的力量塑造出來的互助的群體,我們也可以大聲地說︰我太喜歡周圍的人群了。他們給了我熱情和幫助,給了我快樂,讓我自豪和感動——為我曾經這樣幸福地生活過!

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在現在河南省伊水的地方,一位姑娘在河邊摘采桑葉。突然,姑娘听見了嬰兒的啼哭聲,她在桑樹洞發現了一個白胖胖的嬰兒。姑娘把他帶回家,撫養成人。他就是商朝的開國賢相伊尹。

伊尹成人後,滿月復才學,有經天緯地的志向。他決心為天下人民干一番事業,就來到京城,希望能有用武之地。來到京城的路途,他就看見民不聊生,滿目淒涼的景象。到京城後,所見所聞更使他觸目驚心。

伊尹投宿在一家小店中。夜半,他被一陣微弱的腳步聲吵醒,不久,又睡著了。接連幾晚都是這樣,他感到很奇怪,決心弄個明白。第四天晚上,伊尹不到半夜就穿好衣服,靜听外面的響動。半夜時分,乂有腳步聲了。伊尹小心地順著腳步聲跟蹤前去。

原來,是店主人撐著微弱的油燈在一間嚴密的小屋里。伊尹從門縫看去,上面供著神像,店主人正在敬神,口中還不斷念叨著。仔細一听,伊尹才听清楚,店主人是在講︰「天上的太陽呀!你哪天滅亡,我們願意與你一起滅亡!希望這一天快到來呀!」

伊尹不知道店主人為什麼向神靈做這樣的祈禱。但第二天,他就明白了這是詛咒夏王的話。第二天,店里來了一位稅務官。稅務官在收稅前,把店主人和客人都叫到一起,訓了一通話。意思是說,夏桀是偉大的君主,就像太陽一樣;太陽永不落,夏王就是永遠的偉大君主。我們要永遠永遠地忠于他。

伊尹了解真情後,毅然回到家鄉。不久,他陸續听到商湯行仁政,愛百姓的傳說,就跑到商湯那里去了。去了一看,真是人人安居樂業,戶戶豐衣足食,道不拾遺。于是,做了湯的宰相,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豐功偉績。

仍尹丑夏比于商,六四︰外比之貞,吉。人生啟示

六二爻的「比之自內」,要求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本爻的「外比之」,是主張不與奸小為伍,都是人在相互結交時所應遵守的原則。與奸小朋比。是道德的淪喪,絕沒有好下場。而「外比之」。比得其人,成就豐功偉績。

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但並不是任何人都值得我們付出真誠,也不是任何朋友都能給我們帶來益處。好朋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而壞朋友卻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不歸之路。正如《比卦》所說︰「比之匪人,不亦傷

乎從前,有個農夫在山上砍柴,忽然發現山坡上有一只受了傷的幼小的獅子。農夫很善良,他把小獅子抱回家喂養,為它洗澡、梳毛。照顧得無微不至。小獅子就像一只忠誠的小狗一樣天天跟著農夫進出家門,顯得非常溫順和可愛。一天天過去,小獅子很快長成了一只威猛的雄獅,農夫非常高興。

有一天,農夫上山去砍柴,他就騎著獅子走在大街上向人炫耀。

一個過路的小孩看到了,他很驚訝地問農夫︰「你不怕獅子吃掉你嗎?」

農夫說︰「怎麼會呢?我們之間的關系那麼好。」

說完他們繼續往前走,剛走不遠,遇見一只小狗。小狗就問獅子說︰

「你為什麼不吃掉這個人呢?」

獅子說︰「怎麼會呢?我們之間的關系那麼好。」

他們就這樣走到了山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山路被雨水沖塌,他們回不了家,身上帶的食物也被大風卷走了。他們就在山上的一個密樹林里等著雨停。

一天過去了,獅子餓得圍著主人打轉;兩天過去了,獅子舌忝主人的手腳;三天過去了。獅子對他的衣服進行了撕咬;四天過去了,獅子對他呲起了牙齒;第五天。農夫正要去獅子的時候,獅子瞪著血紅的眼楮向他撲了過去。頓時把他撕成了碎片,農夫至死也不明白平日那麼溫順的獅子為什麼會吃掉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朋友,有些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有些被你視為親密無間的朋友往往會在你毫無準備之時給你致命的一擊。為此,我們交朋友應有所選擇,應根據對方的品德和本性來進行揀選,而不要一時頭腦發熱,來者不拒。

對于年紀相渀的朋友,相互之間經常是相互影響,彼此常常是無話不談,互訴衷腸,甚至可以達到言听計從的程度,為了哥們兒義氣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如果交到一位行為不端的朋友會後患無窮,對方的行為必然會對你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難免使自己也染上不良的習氣。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個人的交際圈里難保不會潛伏著幾只「披著羊皮的狼」,時刻想拉你下水,為其所用。如果在交友過程中不進行選擇,盲目地以「四海之內皆兄弟」來自我標榜,就很可能引「狼」入室,與「狼」共舞,終將自毀前程。很多人不講原則,泯滅了良心,當落入他人精心設計的陷阱、最終走上不歸之路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悔恨交加地說︰「是朋友害了我!是朋友毀了我!」很多人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都與交往不慎有關。

古人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之

也。」與誰交朋友、交到何種程度,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愛好問題,而是關系到自己的前途命運、聲名信譽的原則問題,應該慎之又慎。因此,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擇善而交。弄清所交之人的品行和目的,擇其善者而近之,其不善者而遠之。多與有涵養、講品位、重操守、愛學習、求上進、干事業的人交朋友。

在此,我們不妨學學孔子的交友之道。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與玩弄手腕的人交朋友,與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與巧言令色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適度精簡交友圈。人生在世固然離不開朋友,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時間與心思放在接待應酬甚至逢場作戲上,勢必會擾亂心志,影響工作。因此,堅持以事業發展為著眼點,以品行修養為準繩,來適當精簡交友圈,就顯得十分必要。(未完待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