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是安靜的,方明安下心撲在工作上,忙里忙外操持各種事情。村委班子顯示了一股前所的團結,分工合作都逐漸默契增加。
第一批藥材開始有了收成的跡象、鐘卓然答應的最優質稻種在春耕前及時配送到,全村所有的水田都插上希望的秧苗,而且臨近盛夏時也已經有了豐收的希望。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盼望秋收的時節到來。
村里的大白梨花開了又謝,果實累累,雖然還在青澀,卻已經有了出路。方明幾次回訪林啟東,林啟東替他牽線搭橋,找到了省里最大的水果加工商「優源」罐頭廠,初步達成意向,等秋梨成熟,按等級試收購第一批白梨。如果質量產量都上的去的話,「優源」品牌可以考慮投資小王村,也搞一個水果生產基地!
最讓方明激動的事就是韓王廟為中心的旅游開發項目,這也是他最發愁的。各項工作都已就緒,文物局、文化局的確都協調跑動市里,而且第一筆款項都已經撥付到了縣里。縣經貿委立項申報省里也得到了《關于寧東縣小王村旅游風景項目的批復及指導意見》和《關于寧東縣小王村韓王廟風景區總體規劃》兩個文件都下發到了寧東縣委和八德鄉,萬事俱備了。可是方明才發現,今年攤子鋪得太大,村里暫時抽不出多余的勞動力放在風景區建設上。
怎麼辦?
如果等到秋收以後再上馬,勞動力是出來了,可是進度跟不上,人家經貿委牽頭的股東們是不甘心的。或許會紛紛指責方明,早說了讓縣里牽頭開發你怕吃虧,現在勞動力明顯不夠耽誤了工作進度,還是要犧牲利益!
他召集班子開會,大家都沉默不語,說實話,真舍不得這塊肥肉啊。可是也不能讓藥材、糧食、水果全都停下來吧?那些可是馬上就能夠變現的利益啊!
「支書,咱們村就這麼三四百號勞動力,沒精力再弄風景區啊!」王德勇痛苦地哀嘆,這都是錢啊,他能不雄?
韓大成們也很糾結,韓家的經商頭腦能判斷,這項目要是搞成了,利益不知道比其他幾項大了多少?而且是源源不絕的。可是要讓村民們把手里的事情全放下干這個,明年的口糧咋辦?明年的收入在哪里?旅游項目必須是各種建設全部到位了才能見效益的!
「要不,只有放一放了!」韓大成不舍地說。
「這怎麼行?不瞞你們說,照咱們國家的發展情況,目前在土地種植上做文章,頂多就是能維持個奔小康的而已。要想真正富裕起來,還得靠第三產業拉動。服務業才是今後的趨勢!」方明搖搖頭說道。
「那怎麼辦?難道把果樹砍了,把藥材拔了,水稻讓它干死?」眼前的利益讓王長寶一陣肉痛。
「我倒是想了個辦法,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方明環視一眼村委們,緩緩說道。
「你說你說,只要能兩全其美,咱們什麼都干!」韓二成急吼吼說道。別人也是這個意思。
「咱們村沒有富余勞動力,可是別的村有啊。走走鄰村,貼個通知,把附近村子的勞動力找一些來,協助咱們開發韓王廟。」方明把話說完,幾個村委都呆住。
他們是土包子不假,可是好歹也干了多年的農村干部,大政方針也算懂一些,這個事可就新鮮了,小王村要搞建設,居然干起了招工的買賣,要吸收附近村子的剩余勞動力!
別看現在已經是九十年代,但是啊,翻遍整個國家,還沒有那個農村這麼干的。哦,或許有一兩個,可那只能是作為國家的試驗田悄悄進行著。要等幾年以後才會出現什麼「天下第一村」這些嚇人的稱號。現在的小王村委誰知道這個,腦子里馬上就蹦出六個字「剝削剩余價值」,馬大胡子好像就說過這話嘛!
「呃,支書,這是不是太危險了?」王德勇遲疑地說道。他得承認,這是個辦法,而且應該不錯,可那條紅線能隨便踩的麼?
「危險什麼?白花花的銀子你就忍心不要?」方明笑著反問道。
「是不忍心,不過這萬一上面——」王德勇欲言又止。
方明點點頭︰「你們的顧慮是對的,不過咱們這麼干又不犯法,怕什麼?頂多算是錯誤,他們讓改正的時候,咱們都干完了,寫個檢討有什麼大不了的?呵呵,就是個村長嘛,多大一皮青菜?」
他一說,幾個都呵呵笑了,想想也是,不就是打個時間差嘛怕什麼?更何況這是支書的主意,到時候就算上面怪罪下來,他好意思不頂著?雖說這想法挺齷齪的,但還是忍不住在幾個村委的腦子里不約而同冒出。當然,這是不能說的秘密。
方明看到這幾人詭異的笑容,心中早就明白他們的想法。也懶得說破,自己要做的是實事,糾纏這個干嘛?人嘛,沒點私心那還叫人?自己想功成名就,難道不是私心?
商量好以後,方明拍板,又王長寶和韓二成兩人分別到別的村子招收勞動力,就按每個工一天5塊錢給付,定下指標要求,達不到就扣錢,做多了就獎勵。
他兩個爽爽快快答應下來。
一個禮拜時間,小王村分別從相鄰的鳳崗、花當、包家寨等五六個村子找來二百多人。價錢是講好了的,勞動力們又在相鄰不遠處,可以只管吃飯不管住宿,方便得很。
方明馬上著手安排任務,修上山台階、石欄的一部分;平整廟門場地的一部分;修渠錘石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韓王廟修復他沒敢動,跑了幾次縣文物局,請他們聯系上了省里的古建築專家親自來現場指導。
這一切都是瞞著八德鄉進行的。其實也不叫瞞著,就是沒告訴。
等曹鳳來知道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的五月底了。
「扯淡!居然敢在鄉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偷偷單干,他們還有沒有組織紀律了?」曹鳳來在書記踫頭會上拍桌子大罵。
會上的人都沒吭氣,知道他一直不喜歡方明,就算大家是一個班子,也不好勸。而且這事方明的確做得膽子大了些,你要干也打個招呼嘛,請示一聲啊!
可是鄉常委班子里的人都明白,這種事曹鳳來是不會同意的。開玩笑,允許私自招募民工,那不等于剝削勞動力?
黃得功沉吟道︰「這個事,還是先觀察觀察,既然他們敢做,而且效果也不錯,何不干脆試試呢?事情做好了,咱們鄉也是有利的。畢竟我們也是開發委員會成員單位之一。」
「書記,這是兩回事,涉及到大是大非問題,必須搞清楚!」曹鳳來義正詞嚴地反駁。黃得功一時語塞︰「這個,是不是太言過其實了?就是請幾個勞動力而已。」
「而已?我看他方明膽子大得要翻天了,開發小王村就已經月兌離了咱們鄉的掌控,敢直接到縣里反映意見,現在不經同意又私招民工。我們要是連這個都忍了,他真要捅出點事情來,書記,誰給他背過?能不牽連咱們?」
不能不說,曹鳳來這幾句話說道了大家的心坎上,是啊,這麼膽大妄為視鄉黨委跟政府于無物,天知道下回他再出些什麼ど蛾子?大家都坐不住了,連一向比較欣賞方明的劉波都忍不住點頭︰「這次我同意鄉長的意見,最起碼,也要先責成他們停工待批,回頭把他叫來好好問清楚再說。」
劉波畢竟給方明留了很大的余地,曹鳳來則不然︰「那不行,咱們鄉的威信還要不要了?這麼輕描淡寫的,除了滋長歪風邪氣,我看什麼作用也沒有。我的意見,不管他是什麼動機,只要違反了規定,一律從重處理,否則,還要咱們的領導干什麼?」
黃得功看了曹鳳來一眼,淡淡笑道︰「違反規定固然要處理,不過,這種事情,咱們有規定?」
曹鳳來頓時愣住,確實沒有。但他冷笑兩聲︰「沒有規定,就表示不允許做。起碼,先要經過黨委同意才行。」他強詞奪理,卻又處處把黨委推到前面,好像責任全在黃得功一樣。黃得功魄力不及原來的王本立,試圖用講道理的方式把這事處理掉。只好說︰「這個也不好判斷,這麼著吧,我同意劉波同志的意見,先讓他來問清楚再決定如何處理。大家看還有沒有別的反對意見,少數服從多數。」
他不搞一言堂,可是大家都明白,書記定了調子,而且這意見也沒錯啊,除了陳進昌稍有搖擺,副鄉長王志、鄉黨委委員羅寶山和武裝部長李小強等都贊成。
「好,就這麼定了,明天把他叫來,咱們小範圍開會討論,視情況定奪。」
黃得功宣布散會。
可是第二天會沒開成,黃得功和曹鳳來雙雙被通知到縣委開會去了,專門學習《求是》雜志的幾篇文章,要求討論改革開放的步子快慢問題和性質問題。
這是京城下發抵論調研任務,討論回來,黃得功不說話了,曹鳳來氣勢高了,因為風向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