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食不斷地從指縫間漏下,引得水面上一片紅鯉爭相競食,涼亭里的人沒有絲毫表情,眼神放空了很久很久。
洪世昌找了半天,看見這樣的洪欣,他的心里也不得勁。
「小妹,你怎麼在這?這麼有閑情雅致」,洪欣對洪世昌的寒暄開場沒什麼反應,洪世昌本也不是擅長這樣的人,習慣了開門見山,「小妹,慕容兄弟和上官弟妹走的時候,你沒出來送行,這兩天吃飯也總是見不著你人,你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洪欣偏開頭,把魚食都灑向水面,拍了拍手,「我沒事啊,大哥,一起喝酒去吧,去鎮上!」
洪世昌看著洪欣起身的背影,「這大白天的……」
三樣小菜,兩壺酒,洪世昌和洪欣坐到酒館里,頭一次,洪世昌的心思全然不在酒上。洪欣一杯一杯地喝,也會吃點小菜,看似沒什麼,卻有種說不出感覺的不同尋常。
「老子就要在這里喝酒,听小曲,你管得著嗎?!」
突然的嘈雜,洪世昌看過去,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哥對著賣藝唱曲的小姑娘動手動腳,鄰座的江湖人士看不過去,雙方發生了口角。
洪欣握著酒杯的手頓了頓,睫毛輕微顫動,那個不想看見的多管閑事的身影又出現在眼前,揮之不去了。
「你又把我慕容當作什麼人?」
「可我不是不相干的人
想到那副爽朗端大碗喝酒的模樣,洪欣笑了起來,一會神情又黯淡了。
「大哥,說好了,別再為難我家娘子……」
「在下他日一定上冷虎山拜訪,自然是要記得洪欣姑娘的
喝完杯里的酒,苦澀的感覺翻涌上來,撐得洪欣眼眶泛紅。
「誠實一點說,也許,是從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吧
「或許,能為她做到什麼地步,我自己都還不知道
「你上官姐姐,我是決不能讓他的
終于,埋首伏在了手臂里,洪欣的眼淚,落得無人可知。
「小妹,你醉了?」一口酒沒喝的洪世昌不相信這酒勁有這麼厲害,揭開蓋子聞了聞,還要說什麼,看見洪欣肩膀顫抖,一下子愣了,「小妹……」
「我跟你說,別壞你爺爺我的好事,趁早給我滾!」
「有錢了不起嗎?有錢就能為所欲為嗎?還有沒有王法了?」
鬧事的人還在鬧,甚至已經大打出手。另一邊,洪世昌拍著洪欣的背,听不到一絲聲音。
和慕容恂,上官宛走散的蔣川,小舞從門前走過,沒有看熱鬧的心情,沒有停留。
「少爺怎麼還沒來?拖延了這麼久,我當時應該留在少爺身邊的
半個時辰之內,蔣川已經自責了三次,小舞雖然也擔心上官宛,但自認為比蔣川有耐心和膽識,「你放心吧,一定沒事,以我家小姐的身手,對付幾個地痞流氓不成問題
蔣川還是不能放心,「要不你留在此,我再回去找找看
「不行,一會你家少爺和我家小姐過來了,我們還要等你,陰錯陽差,不如這樣老實待著。你家少爺也不是繡花枕頭啊,你至于護得那麼緊嗎?幾代單傳的獨子?」
沒有要和小舞聊東聊西的想法,蔣川焦急地等在橋頭,目光不停在人群中搜索。小舞覺得無趣,看蔣川沒有再走的意思,蹲揉著酸疼的腳踝,畢竟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兒身,被蔣川拽了一路,嘴上沒說什麼,但小舞的身體撐不住。
蔣川的余光瞥見了,猶豫後開口,「你去茶館坐一會吧,我在這里等
「多大點事」,小舞直起身,在地上踏了兩下,「我能堅持
蔣川看了小舞一眼,和蔣川在宮里見的嬌滴滴的女子不同,小舞俏皮機靈,又勇敢倔強,是生動的。
「小心!」三匹高頭大馬騎過來,繼而是一長列的士兵走過,蔣川把小舞拉向自己,退離那些粗魯的人馬和不長眼的刀槍,「你沒事吧?」
小舞搖頭,看著走遠的兵馬,大原的軍隊,心里隱隱地擔心著,如果大原皇帝調派京城護衛來找上官宛,那就說明皇帝對上官宛擅自離宮數日沒有音訊動了氣,這可不是好消息。
「最近發生什麼事了,這麼大動靜?」賣菜的大伯湊到旁邊賣字畫的攤上問著。
「哎呦,老李,你還不知道呢,令州那邊在打仗,都好幾天了!」
抓著小舞的蔣川手一緊,看向說話的大伯和青年商販,臉上盡是狐疑的神色。
「令州?那不是咱們和涇國的邊界?怎麼說打就打了?我閨女和女婿還在令州做生意,這下,這下……」大伯邊說邊收拾著攤子,「我得趕緊回去了,回去!」
「老李,你行不行啊,要不我送你?」
賣菜大伯腿腳發軟地挑起擔子,「不用了,不用了……」
「蔣川,你怎麼了你?」感覺到痛的小舞掙開蔣川,看著蔣川震驚的表情,不明所以。
「依我看,咱聖上又要開疆擴土了
「你那不是廢話嘛」,賣畫商販擺弄著畫軸,回應著一邊的人,「小小涇國哪是大原王朝的對手?很快就要江山易主嘍!」
朝前跨出一步,蔣川放在身側的拳頭握得發白,還是忍住了沒出手,想要找到慕容恂的想法變得更加急切。
慕容恂一手撐著紙傘,一手托著紅豆糕,身邊的上官宛怕她舉得累了,偶爾拈一塊放進嘴里,慕容恂便以為上官宛喜歡吃,自己不曾嘗過幾塊,因此小小的一包紅豆糕,吃來吃去總也不見少。
「蔣川怎麼回事?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見人影?」
「你確定說好在這座石橋上見面嗎?」一路走過來,上官宛看過不少石橋,不明白慕容恂為什麼就肯定是腳下這座。
「恩,這座石橋是有典故的,因此特別有名,隨便問問當地人都知道,蔣川豈會弄錯?」
「那也未必吧
上官宛還是不信,慕容恂笑笑,把紅豆糕包好交到上官宛手里,走了幾步,找到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老人家,請問在當地說起石橋,最有名的是哪里?」
上官宛偏過頭,好整以暇地等著听老者的回答。
「哦,石橋啊,那就是大小石橋,想當年……」
「大小石橋?」
慕容恂這一驚非同小可,上官宛笑著走近,「敢問老人家,小石橋在何處?」
得到老者的指路,上官宛和慕容恂不再做無謂的等待,開始去小石橋找蔣川和小舞。
「你怎麼知道我帶你來的是大石橋呢?」慕容恂問著上官宛,「因為你方才只問老人家小石橋的所在
上官宛看看慕容恂,彎唇一笑,「知道石橋典故的人可不止你一個
慕容恂的神情一亮,追上上官宛,「願聞其詳
上官宛也不計較前一刻的慕容恂是多麼自信滿滿,一邊走下橋,一邊娓娓道來,「傳說以賣字畫為生的窮苦書生,在下著磅礡大雨的一天,在這石橋上,邂逅了從瑤池而來的仙女。人人都為突然而來的大雨加快腳步找避雨的地方,唯獨這個書生,將攤上的字畫和少量刺繡稍加整理,寧願用身體,用胳膊擋去些許雨水,也不挪動一步。仙女好奇,下凡詢問,書生答,書畫皆是他用心所作,刺繡更是他母親連日趕工,希望能賣些錢養活生計……仙女不等書生說完就問,那不是更應該多加愛護和保護嗎?為何放任被雨水淋濕?書生又答,雨水純淨,沾濕了不打緊,布料的紡織和刺繡的針腳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晾干後,絲毫不影響美觀和質量。再說書畫,雖然水墨暈染開了,總比急急忙忙,只顧奔走,因為無暇顧及掉落地上被泥水弄髒要好。而且,既然走十步與走一百步都會淋著雨,何不坐等天晴?」
「于是乎,一段良緣就此開始慕容恂一句話簡短地做了概括,和上官宛相視一笑。
「那麼,小石橋呢?又有何故事?」
看慕容恂听得津津入味,上官宛也不好掃她的興,「二十年前,也是在一場大雨中……」
「當今聖上發兵涇國,出戰第一日,大獲全勝!爾後幾戰,捷報頻頻,大原軍隊氣勢如虹,照此下去,勢必直搗涇國皇宮,還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說書人的聲音大得震天,听得慕容恂腦子里嗡嗡作響,停在了原地。見慕容恂目光發直,不知道為何的上官宛一時之間沒再往下說。
「有沒有那麼簡單啊,听說涇國不可小視,在位君主治國有方,少年太子禮賢下士,民心歸齊……」
「那都是听說」,說書人一腳蹬上高台,露出鄙夷之色,「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涇國太子在兩國交戰的時候,不知所蹤,為了保命落荒而逃,涇國皇帝一氣之下,大病不起,臥床多日,朝中大事全都靠二皇子把持,那二皇子是什麼人?你們知道嗎?庶子啊,他早就對皇位虎視眈眈,這下涇國眼看沒落,說不好就賣國求榮,轉投敵方,向咱們皇上討個官坐坐,能安享後半輩子就不錯了,哈哈……」
慕容恂攥緊了拳頭,眉頭緊鎖,怒目而視的眼楮里積聚了所有的憤怒,嘴里有了血的味道,全身都在用力,仿佛和自己較勁的狀態是上官宛自認識以來從沒見過的慕容恂。
上官宛伸出手,卻又不敢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輕易觸踫這樣的慕容恂,只是看著她,眼神里除了不解,添加得更多的,是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