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519章、入宮

蜈蚣精沒有任何問題,本來就打算給他們的。(聖王)只是法海,這需要問過白素貞。

「白姑娘,這法海身上的冰什麼時候會化?」寧采臣想了想問道。

白素貞︰「寧公子為什麼問這個。」

寧采臣︰「我知道他與漢文有關。如果化了,就可以問出漢文的下落。」

「說的好听,還不是要與皇帝哥哥獻寶,換取一場富貴!」耶律敏兒不屑道。

天祚帝這麼快召見寧采臣,她是既驚又喜。

對他這位皇帝哥哥,耶律敏兒是極為了解的。

在得知宋人要派使節來,他當時便打定主意,絕對不見。

別說是他,當時耶律敏兒也是極為生氣。小小宋人,兒子輩的,竟然膽敢與小小的金人聯手反抗大遼。

實在是太可氣了,太可惡了。自然要好好教訓一番。

正因為如此,她才膽敢逼得一國使節團連處住處都沒有。

然而隨著幾日相處,耶律敏兒已經有心幫助寧采臣他們去拜見她的皇帝哥哥。

只是天祚帝快了她一步,她才沒有出聲。但是蕭百里一說把這些東西弄進宮里去,她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態度立即變了。

天祚帝本就不怎麼處理政務,再來這種事,她自然是不樂意。

寧采臣笑了︰「我要富貴,還需要如此嗎?」無須更多的解釋,轉頭對白素貞說,「如果可以,我想帶他進宮。」

證據自然是越多越好,寧采臣需要這些說服力。

白素貞︰「公子無須擔心,他中的冰封。只要我不與他解法,三五個月都化不了。只是漢文一事,不好久拖。」

「這是當然。漢文畢竟也是我的親人,如果可以。不帶他入宮也沒有什麼。只是……」寧采臣皺著眉,許仙的事他是真的沒辦法。

白素貞︰「只是什麼?」

寧采臣︰「也好,說出來,大家集思廣益。」

自己個沒有辦法。也只有寄希望于眾人的智慧,真可以弄個諸葛亮出來了。

「白姑娘,這法海已經入了魔。恐怕想讓他開口,並不容易。」

寧采臣說輕了。

法海不僅入魔,更是有殺性。他一旦醒了,不僅不會回答問題,更是會殺人殺妖。

殺生為護生。【∣我&搜小|說網】斬業非斬人……

這樣的理念,哪個可以說服他。

更不必說,這法海自己還有一套解釋理論︰比丘殺人,如何解釋?

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

難!實在是難!

白素貞果然也是秀眉緊鎖。這宗教人士弄擰了性子,想從他們嘴里問他們不願意說的。沒有人有把握。

寧采臣本來是不想提這事的,但是他自己實在是想不出辦法來從法海。這殺生羅漢口中問出許仙的事來。

只是他現在就要進宮了。一心多用,一邊應付宮廷禮儀,一邊應付天祚帝。一邊還要想許仙的事。難,更是難!

蕭百里說︰「好了,寧大人快入皇城吧!」

寧采臣問白素貞說︰「白姑娘,要不一起進宮吧!也好看著些。」

白素貞想了一下,說︰「不!宮中人多事雜,更加沒有辦法細想辦法。公子言之有理,此事倒是麻煩了。」

小青說︰「有什麼麻煩沒,他不說,就殺了他。」

白素貞︰「殺了之後呢?」

小青︰「他一死,便歸寧公子管了。到時候什麼都問不出來?」

白素貞搖了搖頭說︰「此法于一般修道者倒是可以施展,但是和尚不行。」

小青︰「為什麼和尚不行?」

白素貞︰「也不是所有和尚都不行,而是法海不行。他不僅是和尚,更有羅漢果位,就是身死也有佛門接引,不歸地府。再加上他尊地藏。而地府卻是地藏為尊,真若殺了他,反倒與寧公子惹上大麻煩。」

這絕對是個大麻煩,不說地藏已經是地府的**,就是不是,以地藏王準聖的修為,也不是寧采臣可以對抗得了的。

沒有什麼好辦法,又在蕭百里的再三催促下,他們進了宮。

蜈蚣精的尸體有眾軍士抗著,婉延百米有余,隨後是冰封的法海。寧采臣是最後入的宮。

由此可見,比起蜈蚣精與法海來,寧采臣實在是不受重視地很。不然,也不會是「禮物」先行,這人反倒排在了末尾了。

門並不寬大,只有三騎並行的寬度,蜈蚣精的尸體一進入,整個門便堵死了。

大門里是長長的廊道,約有十米左右,寧采臣沒有細量,只是目測。

隨著蜈蚣精尸體進入,它的百足,鋒利的爪子在左右兩側廊牆留下深深的劃痕。

青石的廊牆發出劃破破紙箱似的吱嘎聲,听得人牙發麻。

好在只有這一處是石制的,其余都只是夯土版築而成。那聲音也便變成了以利刃割開破面口袋,發出撲撲的聲音。

好在剛剛下過雨,割裂下來的泥土只是落在了地上,而沒有發生塵土飛揚的牆面。

帶法海進宮可不簡單,一身的妖冰,就是雨水也凍結了。是不能直接用手抬,用肩扛的。

不是沒有人試過,只是凡是試過的全都凍傷了。

因為是遼人,寧采臣也沒有提醒的必要,更何況提醒就有用了。他可是宋人,最為契丹人看不起的宋人,提醒了,他們反倒會以為是騙他們的。

憑什麼女人(白素貞與小青)踫得,他們就踫不得。這些從內宮出來的侍衛更是傲慢無比。

沒有經歷過,沒有親眼看到,他們是不會信的。真的凍傷了,他們才知道怕。

蕭百里眼見蜈蚣精越走越遠,這和尚卻沒人可以抬,不由急了。「寧大人,你看這,是不是幫幫忙!」

這和尚太神奇了,特別是他身上的冰。蟲子長大了,勉強可以解釋,可是這冰和尚呢?這是法術,絕對的。這也是他萬萬不願意放棄的。

寧采臣看了一眼說︰「人手踫不了,你可以找個轎子抬著走。」

怎麼說也是個得道高僧,坐坐轎子,也不算逾制。

寧采臣是覺得不算逾制,或者說他不覺得逾不逾制有什麼了不得的。但是蕭百里不這樣想。

不,也不是他這樣想。而是凡自以為高貴的,無不對這些條條框框分外重視。

法海不僅是個和尚,更是個漢人和尚,他有什麼資格坐轎?還要契丹人抬他?美的他是。

至于找漢人來抬?怎麼可能,這可是皇城,漢人這樣低賤的人是沒有資格進入的。這是規矩,所有游牧民族的規矩。

就是幾百年後,野豬皮入侵中原,也是劃分內城以供本民族居住,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自以為高貴的契丹人不願意抬,至少不願意給漢人抬轎子。這是立國之基,也是統治漢人的基礎。一代代傳承,早深入骨髓中,幾百年上千年都沒有斷過。而這個時代,正是他們最繁華昌盛的時代,更是不願了。

蕭百里也算是有法子。只見他令人找來兩根圓木,圓木上綁上繩子,然後用繩子往法海身上一套,就這麼抬著走。

說是抬人,其實與他們打獵抬野豬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這樣一抬,他們倒是極為高興,嘻嘻笑笑,說個不停。

寧采臣是不懂契丹話,不過他也猜得出來。不外乎,這才是漢人的待遇,漢人就應當如此之類的。

堂堂羅漢,卻受此待遇,也算是虎落平陽了。

不過他們很快便笑不出來了,因為那寒氣實在是冷得很,只是在身邊抬著,也是受不了。不多久,便要換人。

寧采臣走在後面,默默行著,默默看著。

看著他們,寧采臣算是真正明白為什麼宋人不願意幫助遼人了。

太傲了!傲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漢人尊儒術,所以漢人才這麼愛面子。而契丹人呢?偏偏就不給漢人這個面子。

沒有面子,漢人又怎麼會幫他們?

漢人中不是沒有精明聰慧的,但是在面子的大潮流下,是明知有害,而不得不做。

後世不也如此嗎?三年自然災害,餓死千萬,好容易從國外買了兩船(萬噸巨輪)的糧食,都到了中國海了,但是由于無產階級兄弟要糧食,需要無償援助。大筆一揮,去,調頭!根本不管本民族會死上多少人。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不給面子的胡人,才沒有百年運。給了的,哪怕是虛假的,也照樣可以統治華夏。只因為「面子」。

可笑不可笑,華夏已然如此,深入骨髓,沒人改得了,改得動。

一連進了四個門,直到進了第五個門,隊伍才停下。

隱約間前面有一個穿獸皮制的衣服的人在圍著蜈蚣精的尸體打轉,一會兒又從侍衛那兒抽出刀來,對蜈蚣精尸體捅了捅,又用盡力氣劈下。顯然他是在試驗蜈蚣精尸體的堅固度。

只是這使節不見,卻糾纏于一具尸體,實在是……

「宋國使臣,陛下宣你拜見。」一個宮人來到寧采臣身邊傳達了旨意。

知道他們毀壞不了尸體,主要是法海的身體。寧采臣整整衣冠向著正殿而去。

但是宮人卻攔住了他。「宋國使臣,你去哪兒?」

寧采臣︰「去拜見皇帝陛下啊!」

宮人︰「陛下在這邊。」(未完待續……)

p

【注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

從白蛇傳開始的第519章、入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