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四︰序戰 第451章、想不到

送走了客人們{///書友上傳}

這一次出使,趙柔兒竟然還想參一腳,不過寧采臣是萬萬不敢讓她去的她再要求也沒用

不是不想帶她,而是不能

這遼人雖然建了國,也學了漢法漢學,但是老實說野蠻人的本性,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消除掉的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根本就沒有禮節可言

一國公主雖然尊貴,但是就因為是公主,才能激發他們的野獸本能

作為風流皇帝,趙佶找的妃子,除了皇後之外,就沒有一個不美的

這樣一看,他的女兒自然也就少有不美而野蠻人的妃子,不敢說沒有漂亮的,但是後世人也見過野豬皮朝代妃子宮女的照片,那種歪瓜劣棗的容貌,就是芙蓉姐姐們也是天仙了

這時代的遼人也好,金人也好,實在是沒有多少美女再加上這些民族注重血統,為了維護本民族的人口增長,近親結婚之下,歪瓜劣棗程度,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而趙柔兒是公主,這身份有了,容貌也有了誰敢保證遼人不會起邪念,不會動手?

好容易勸說了趙柔兒回去林沖與魯智深卻留了下來

魯智深大塊肉,大碗酒,光溜溜的頭上,一抹便是一頭汗水

「大人,真是想不到俺魯智深離了軍隊,竟然還有做使節的一天」雖然魯智深只是隨護人員,但是怎麼說這也是官家派出的正規使節團所以魯智深也賞了一個官職在身也算是官復原職了

客人一離開,梁山眾人這才跑了出來泡*書*(他們這些人,幾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刑罰,又或是海捕文書所以也只有在這種時候他們才能出來

雖然來的都是中央京城的官員,沒有山東的地方官但是萬事都怕個萬一萬一有人認出他們就不好了

「大人,這等差事,能不能為我等也謀個職?」

開口的是武松對武松來說,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頭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心很強,善于為自己打小算盤在陽谷知縣抬舉他時腦袋轉得快,武松那一瞬間想︰當初宋江不也是在縣里嗎都頭也威風十足,個人事務有士兵服侍

這是歷史對武松的評價分析,卻也是真實的武松

再一看不僅是武松除了一心造反的,只要是人,就沒有想做官的看他們心中向往不已的樣子寧采臣突然不敢想象以後的梁山會是個什麼樣了,不會是變成一個一心做官的梁山?

「不是我不給眾家兄弟機會,而實在是這次任務很危險」

寧采臣說著就把大宋即將進攻遼國的消息說了「這次出使一旦安撫不了那便是要打起來,甚至有可能回不來」

這番掏心置月復一說,梁山眾人哪個不感動這可是軍國大事,寧大人就這樣不避諱地說了出來看來他還是站在梁山這邊的

看著寧采臣說出軍國大事,似乎是件很了不得的事但是這是華夏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這調兵遣將準備開戰,敵國都知道了反倒是本國人卻是最後知道的

這樣的制度下,打了勝仗還好說,一旦打了敗仗,百姓連逃的時間都沒有不用說避難了

而這次聯合金人攻遼,一開始倒是頗順可是在金人騰出手,對大宋出兵後,卻也是敗得有夠慘的皇帝都讓捉去兩個,大臣嬪妃們一大堆,這還不慘,什麼才叫做慘

這是歷史上記載,對于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實在是對其沒有指望寧采臣自然放心大膽說出來,也算是對「草民」百姓打個預防針

梁山人可不這樣想,他們只覺得寧采臣連這等軍國大事都告訴他們,絕對是再沒有自己人的了紛紛說︰「大人,這麼危險,您還是辭了這使節回咱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豈不快活?」

寧采臣搖了搖頭這次可不是因為他愛大宋才這樣做的,相反他是討厭老鼠尾巴的朝代才這樣做的

他這次去除了是做使節外,可還是存了告秘的心思不求打動遼人,至少也要警告他們金人的小動作,以及戰爭走向

金人與遼人血拼一番才好,可不要像歷史上一樣,盡玩添油戰術,讓金人各個擊破,那實在是太便宜金人了

也不知道老天爺是不是向著這個野豬皮的胡人只看歷史便能發現,他們每次起來做亂有多麼幸運

真要說他們多麼能打,將領多麼優秀也不見得

君不見出了一個岳飛便打得他們滿地找牙這還是大宋的軍隊,還是個重文賤武的朝代如果換成秦漢朝代,特別是漢武那種對胡人趕盡殺絕的性格的人,哪兒還有野豬皮囂張?還什麼「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喊出這樣的牛比話,也不覺得臉紅

吳用說︰「食君之俸,忠君之事你們就不要再逼寧大人了」

寧采臣好笑得看著吳用,看得他老臉一紅

他又看出我的想法了嗎?一定是了

不過看出又怎樣?忠孝節義,有危險便不去,你還有什麼資格坐寨主之位

吳用恢復了平靜因為他知道沒人能躲開「忠孝節義」這四字

誰也不行這時代如果敢丟這四個字進垃圾堆,那簡直是寸步難行

好在寧采臣本來便決定去

只听梁山人說︰「大人,既然如此,不如我等隨大人一起去也好做個保護」

沒了利益,他們仍然願去,這便是義了

吳用臉色很不好不想自己一句話,竟然把他們又推向了寧采臣一步

他們這樣向著自己,寧采臣加不可能送他們去送死了而給他們一件神戰衣,也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寧采臣說︰「感謝大家的愛護不過這一次人少才方便行動」

「怎麼說?」

寧采臣說︰「如果人少的話,我們可以乘船逃走人數如果太多,大船進不了內河,小船又載不了那麼多人」

眾人這才想起寧采臣手下可是還有一支海船隊的這樣一看,似乎確實像寧采臣說的那樣于是他們也就放心了,不再吵著要去

然而就是寧采臣也沒有想到,這一次他失算了他的參與進來,雖然歷史依然努力按自己的軌跡前進,然而寧采臣卻強大如河中頑石,是差一點搬空了大遼為此他是大為後悔人手的不足,否則非搬空它不可

可惜這樣的好事,一生能有一事,已是幸運至極了(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