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四︰序戰 第415章、南下

正在這時,剛剛出去的西夏人又求見。

李乾順心中一喜,立即召見。粱女也趕快起身站在了李乾順身「臣••••••」一進來,便立即大禮參拜。

「好了,免禮。趕快告訴朕,是不是朕的大軍有消息了?」李乾順j 動道。

「回陛下,不是軍隊,是大師們。」

「他們怎麼了?」對這些幫助他的和尚,他雖然也是重視,但是絕對比不過二十萬大軍來的重要。

作為李乾順手下人,他自然知道這點,不過正因為知道,所以他才來報告。「大師們要封寺了。不過封寺之前,他們卻說陛下如果想得知大軍情況,須得南行。」

南行?

很快,李乾順便派出了使節團,向宋國而去。

大紅的喜字,到處是張燈結彩的燈籠。

寧采臣很快得知為什麼她們的婚事會這麼趕了。

是趙佶在履行他的承諾,為了程小蝶現在叫趙小蝶不在糾纏寧采臣,也就這麼趕著把她嫁出去。

這是趙佶有意使人通知寧采臣的。做了事,卻不讓人知道,這不是趙佶的x ng格。

正因為知道有這樣的內幕在,寧采臣很老實,是一點兒去打擾她們的心思也沒有。就是在參加婚禮,他也是找了一處偏僻的所在,是一點兒也沒有打擾新人的意思。

他不打擾別人,卻不等于別人也不打擾他。

「寧大人,怎麼一個人坐在這兒?」來的是太子趙 ,他看了看四周,「怎麼連一個陪酒的人也沒有?」

寧采臣這次來,除了送禮時,有人招呼他一聲外,余外是一直沒有人招呼他。

古代與現代不同,參加一些酒宴聚會•並不是說你想坐哪兒就可以坐哪兒。這需要根據來客的身份地位安排入席。

寧采臣雖然在京城不算高官,但是他畢竟也算是知制誥,無須遵循三品上殿,他也是上得議政大殿的。

把寧采臣安排在角落•雖然是寧采臣自己挑的這麼個地方,也是極為失禮的。

換個一般人,早就發火了。

如果不是寧采臣自己主動跑這兒來坐,他也早就知道是有人在故意如此。

可是y n差陽錯之下,寧采臣不僅沒有感受到太子的敵意。

反而覺得這樣t ng好,沒人打擾的。

「太子殿下,這樣很好。在下天生就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寧采臣呵呵笑著。並沒有起身的打算。

天子呼來不上船。

這是什麼?這是文人的氣度。

這是趙佶封的名士•誰都說不出什麼來。

可是趙 卻有一種一拳打到了虛處的感覺。

隨著趙 漸漸坐穩了太子的寶座,他的脾氣也開始散發出來。

什麼不喜歡熱鬧?你騙鬼啊!

既然你不喜歡熱鬧,當年又為什麼上姐姐的船。當年的事,我沒有忘記,一點兒也沒有。

像這次婚事,他是有意不讓人招待寧采臣。本身便有這麼一點兒報復的念頭。

只是他又怎麼會想到這世上竟然有寧采臣這樣的文人,一點兒都不在乎臉面。沒有人招呼,他竟然是一點兒也不生氣。反而是一個人怡然自得起來。

這怎麼能行?這樣這怎麼教訓他?

氣憤之下•他竟然主動現身了。可是跑到寧采臣身邊,卻沒有想到寧采臣竟然是真的不在乎。

怎麼辦?

反倒是他,怒火大起。

可是在生氣又有什麼辦法?

總不能因為人家不在意自己妹妹妹夫的冷落•便訓斥一番吧!

更何況這事較起真來,真正站不住腳的,反倒是自己這邊。

看到太子發急,身為太子舍人的單章立即出口了︰「寧大人,太子駕到,你也不參見嗎?」

這倒是個道理。

寧采臣是入鄉隨俗,立即起身道︰「參見太子。」

在這樣的場合,參見與不參見,並沒有什麼硬x ng的規定。

如果寧采臣不參見,他顯然可以鬮騰起來。

在他們看來•寧采臣是個極驕傲的人。

能不驕傲嗎?

本身是狀元不說,做了官,又這麼快升遷。加上他的年齡,如果是自己,這尾巴早翅天上去了。

可是他竟然這麼和氣。

坐在角落,沒有生氣;讓他參見太子•他也參見了••••••

怎麼會這樣?他怎麼會這麼老實?那上次我去取奏章,遇到的是誰?

單章傻眼了。趙 欣賞的眼光也變成了氣惱。

雖然這只是瞬間發生的事,寧采臣也從他們的神s 變化上,看出他們來意不善了。

自己什麼時候得罪太子了?

寧采臣m m 鼻子。

在這大宋朝,誰都可以得罪,但是有一個人卻絕對是不能得罪的。太子,趙 。

林靈素,是趙佶最喜歡的道士。不僅人是他親自請來的,就是名字,也是趙佶改的。

趙佶對他的寵愛,就像是曹操對關羽一樣。即使他寫詩譏諷蔡京他們,趙佶也不惱。

可是歷史上,就是因為他得罪了太子趙 ,在他建議趙佶遷都時,讓趙 借力發力,把他趕回了老家。

當然,寧采臣是不怕他也把自己趕回老家的,但是寧采臣卻不明白自己是怎麼得罪的他。

難道是為了大相國寺?可是不對啊!

大相國寺的事情已經了了。

是為了師門出氣……

這倒是有可能。

為了師門來找自己的後帳,這趙 也不是那麼的不堪。

寧采臣點點頭,沒有生氣。

不生氣當然不是趙 的人品,而是趙 忍不住跳出來,使得他至少是知道得罪了他。

雖然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得罪的,但是知道總比不知道的好。

既然是得罪了,寧采臣也就不再那麼恭敬,反正歷史上的趙 便沒有大肚量過,得罪他的,他一個也沒有放過。

趙 沒了發作的借口•但是卻不等于他就這樣放棄了。沒有借口,他可以找借口,誰讓他是君。

「寧大人,你是有f 之夫。還希望寧大人今後不要和柔公主太過親近。」

如果不知道他是什麼人•寧采臣也許會認為他是一個關心妹妹的哥哥,但是事實上,寧采臣卻知道。

「還有嗎?」寧采臣坐下,安安穩穩地喝他的酒,已經再沒有入鄉隨俗的意思。

反正他頂著個名士名頭,雖然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狂放一點兒•別人也只能忍著。

「你這是什麼態度?你這是怎麼和太子殿下說話的!」寧采臣的態度一變,單章立即狗tu 地護主道。

孰不知寧采臣已經沒有了和他們糾纏的興致。把名士印一掏,啪,拍在了桌上。

單章當時差點嚇尿了,因為他以為寧采臣是要掛印而去。

這是哪兒?這是大宋。

一個文人拒不接旨,掛印而去,只會落得清名的時代。

可是這逼他掛印的人,可就倒了血霉了•絕對會遭到士林怒罵。

好一會兒,寧采臣仍然在喝酒,仍然沒有挪窩的打算•他們這才好奇地看看那印。

這一看,才發現寧采臣掏出的不是官印,而是名士印。

這比官印還麻煩!

掛印而去,至少也奪了他的官職,但是名士印。

只想想名士的行為,就是借著酒勁上來抽他們,他們也反抗不得,因為這是名士的特權。

只想想魏晉名士的所做所為,趙 他們便後背發麻。

而再想一想這方名士是官家御賜,他們更是心驚不少。

別說他們沒有做成•就是做成了,他們也是麻煩不少,只因為這是當今官家御賜之物,正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們如果對寧采臣做了什麼,官家會怎麼想?官家又會怎麼做?

僅僅是對付個名士,便要面對士林的壓力•更不要說對付的還是官家御封的名士。

單章以眼視趙 ,意思很明顯了。

殿下,算了吧!

就是您是太子殿下,也不可能與天下士林和官家做對的。

他的眼神仿佛刺痛了趙 似的,一雙眼楮簡直能噴出火來。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名士印擺在這。

也就是說只要是魏晉名士做過的事,他都可以做。再加上官家的御封,簡直就等于一張準許許可證。

這一會兒,他要是要求月兌靴怎麼辦?

真是有口難言啊!

「哈哈!」寧采臣哈哈大笑站了起來。

他們忍不住後退。

寧采臣卻取走桌上的名士印,轉身離開了喜宴。

後退便是丟人,便是認輸,這是做過十幾年小廝的趙 知道的常識。

「去,跟上他!本太子就不信,他會一直不犯錯?」趙 對自己手下sh 衛下令道。

趙 的臉漲紅著,不知道是憤怒,還是不滿。

離開了酒宴,寧采臣便知道自己是讓人跟蹤了。而會跟蹤自己的,不用問,自然就是太子的人。

哼!不要逼我!對太子什麼的,我可是一直都不是那麼喜歡的。

看他們只是跟著,卻再沒有做其他的什麼。

寧采臣也就隨他們去了,並沒有與他們發生沖突。不值得的,而咦?雲裳姑娘,她這麼急匆匆的,發生了什麼事嗎?

雲裳看到寧采臣,立即快步走了過來,又驚又喜︰「寧大人!這些時日,寧大人去了什麼地方?怎麼到哪兒都找不到人?」

寧采臣笑了笑,沒有回答,反而問道︰「雲裳姑娘,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哦?對了,不是我找你,是娘娘找你。」雲裳這才想起她出來的目的,立即說道。

娘娘?鄭貴妃?

想到那次的艷遇,寧采臣只覺得心中一股熱氣從下而上。

「娘娘找我有什麼事嗎?」寧采臣問道。

看了下寧采臣身後,目光一下變得銳利起來。

本來太子的人跟蹤便跟得有些正大光明,更何況就是他們再隱身市井,又怎麼可能躲得過修真者的耳目?

寧采臣沒有看身後,便知道是哪個,笑著說︰「只兩個小丑,不用去管他們。」

寧采臣這樣說•雲裳笑了笑︰「寧大人,你果然不是常人。」

「咳咳-雲裳姑娘,你還沒有說娘娘找我有什麼事?」

「對了,寧大人•你闖禍了!」雲裳突然面s 大變說,「听娘娘說,好象是什麼奏章……」

這邊說著,他們也便向皇宮而去。

看著他們進了皇宮,兩個跟蹤的sh 衛卻不得不停下來。

「他進了皇宮,怎麼辦?」

太子雖然是皇帝的兒子,但是他也是個男人•更不用說太子宮的sh 衛了,他們想進宮,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就算這皇帝不擔心自己兒子謀反,也得擔心這sh 衛們看到了什麼不應該看到的東西。

皇宮中的女人,打扮與著裝,是極其曖昧的,特別是準備勾引皇帝的女人。

在現代,女人l 個胳膊•l 個tu 的,沒有什麼。就是把xi  出來,也不會多麼駭人听聞。

但是這時代不同•就是女子們願意l ,那也得問一問皇帝是不是會同意。

「好,我在這看著,你去回報太子殿下。」

二人分工完畢,立即分頭行事。

宮們外是不能呆的,畢竟他們做的不是什麼正大光明的事。

好在這皇宮大內常常會留大臣們飲宴,皇宮外也就有了大臣們家人等待的場所。

現在,那個sh 衛就等在那兒。

寧采臣進了椒園,由于以前多次來過,所以他自然是路熟。不過這次•他是有意向佛塔的方向去。

「寧大人,那邊去不了了,已經讓娘娘命人封上了。」只是雲裳卻攔下了寧采臣。

玉石琵琶精可不僅僅想把那個地方封起來,她甚至想打碎里面的佛像。

但是既然是為了禁錮妖魔鬼怪的佛們道兵,又豈是那麼容易破壞的。

工匠們當天破壞了,第二天便恢復如常。倒把玉石琵琶精嚇了一跳•她是不敢讓人知道她已經奪舍復生的。

本體不毀,無限復生的能力,任何人,任何人她都不能說。

這是她最大的優勢,也是封神一戰,她的姐妹都死了,她卻依然活了下來的底牌。

破壞不了,萬般無奈,她也只能讓人封了那個地方。

寧采臣听說那個地方讓封了,也自然沒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只是在他轉身離開後,牆內的佛像齊齊轉頭看向寧采臣。

一看就知道,玉石琵琶精又修煉了。

本來寧采臣在得知佛像的作用後,是有意揭穿椒園妖精身份的。但是在太子趙 一鬧,他反而沒有了揭穿的興致了。

寧采臣只知道鄭貴妃有問題。不是她自己,就是她身上。

然而現在,寧采臣都沒有了追究的興致。

沒有了修為,妖和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摒退了自己宮中的下人宮女們,玉石琵琶精斥道︰「寧采臣,你可知罪?」

「知罪?娘娘,臣所犯何罪?」寧采臣問道。

怎麼回答?難道告訴他,和你之後,一身法力全都失去了嗎?

不!

「大膽!寧采臣,你看你整理的奏章,一個個成什麼樣子?」

「娘娘,臣這幾日休假,並沒有整理奏章。」

「啊?」她是沒有想到是這樣。

「娘娘到底有什麼事?若是無事臣告退了!」

「站住!你告訴本娘娘,本娘娘的……」糟了!差一點就說出來了。

想到自己差點說出法力的事,立即換了態度,媚目如絲︰「冤家,一別這麼多天,真是想死我了。」

這邊正在敘舊,那邊趙佶卻是來了個客人。

「奉我皇陛下,在下等人出使上國君子之國。」來的人是西夏的使節。

這一仗,西夏可謂是元氣大傷。

國情之下,他們也不得不出使宋國。

趙佶說︰「貴使前來,所為何事?」

身為西夏國的正使,本來是應該知道所有事的,但是西夏秘軍知道的本就不多,半妖什麼的,知道的也就更少了。

身為西夏正使,他遠沒有權力知道半妖的事。

其實即使李乾順告訴他也沒用,西夏以儒學治國,也就使得妖魔鬼怪沒了市場。勸服一個儒生有關妖魔鬼怪的事,實在是在吃力不討好的事。

雖說儒學有妄自尊大的缺點,但是一個優點便足夠了,愚民。有助于統治者的統治。

什麼社會制度的先進x ng?學術的真理x ng?

一切都逃不過一個,有沒有助于統治者的統治,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就像歷史上各種族選擇儒學治國,而不是其他學說一樣,為的都是儒學更有助于統治。

否則,中國的學術多了。比如墨家有助于機械,道家無為有助于與民生養……等等。

為什麼不選?只是儒學更有利于統治者坐穩那個位置罷了。

同樣如此,為了不刺j 儒學,他才沒有告訴正使半妖軍隊的事。

正使說道︰「我國有大批俘虜為上國俘獲。上國乃泱泱大國,應是不會為難戰敗的俘虜才對。」

「那是自然。他們不僅無事,而且一個個還吃得白白胖胖的。」對此,趙佶很是自豪。

不,這也是歷任華夏帝國為之自豪的。

華夏美食啊!

你看連俘虜都吃得這麼好,還不是上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厚嗎?

優待俘虜,可是咱華夏人的優良傳統。

「上國君王仁愛無敵。但是我等小國國小民寡,沒了這些成年男子,我國將半數女子失去丈夫,孩子沒有了父親••••••上國皇帝慈悲,必然與心不忍,還請上國皇帝能釋放他們,使得他們合家團聚••••••」

馬屁拍的山響,字里行間充滿了感情。差一點趙佶都讓感動哭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