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四︰序戰 第300章、三報臨門

第300章、三報臨門

只是怕有用嗎?這先天神h n已經有了,雖然聖人會奇怪為什麼後天世界這麼久了還有先天神h n,但是總不能還回去吧?

混沌神h n?浩然之氣接下來怎麼升級都不知道,還談什麼混沌神h n。而且《黃庭內景經》中噴出的到底是什麼光?誰知道?三清靈光嗎?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聖人……又哪是現在可以企望的,不過是先天神h n,先天生靈的起步罷了。而且還是個一道法則也沒有掌握的先天生靈。

睡覺……

睡眠可以讓人神清氣爽,更加可以忘記一切的煩惱。

一覺醒來,梁山的人卻找上門來。這有時代綠林找人,比官府要有效率得多。梁山大寨主王倫邀請他去一趟梁山。

皇榜已經下來了,汴京也就變得非常危險,特別是寧采臣這不小心讓盯上的人。

去梁山看看也好,看看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只是這到底是算高考畢業旅游呢?還是算是娘化版的逼上梁山?

考完了,寧采臣只想放松一下,卻忘了一件最關鍵的事。告訴家里,自己又去考了。

報錄人騎著高頭大馬,直奔寧采臣的家中而去。

正所謂富貴不還鄉,有如錦衣夜行。

在這個時代,就是你自己不說不報,都擋不住官府的報錄。

到了杭州,銅鑼便打了起來,敲的是震山響。只听得一片聲的鑼響,三匹馬闖將來。那三個人下了馬,把馬拴在寧采臣永家門外的樹上,一片聲叫道︰「快請寧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寧采臣家中除了寧采臣外,可是一個男丁也無,現在他又出去了,這家門也就常常鎖著不開。

這也是寧采臣從後世而來,是完全沒有察覺到家中沒有男人的不方便。院中人听見了,慌忙去告訴寧母。

寧母做為當家主事人,兒子不在家,她自然是要出迎,說道︰「諸促是不是弄差了。小兒說過,今年不考,以待來年的。」

這時代沒有照片,還沒有門牌號什麼的,又不禁同名同姓。這中者同名同姓很正常,報錄的人也不敢說自己就一定來對了。

三個報錄的人立即仔細看看,這可是會試頭名,過了殿試便是狀元。

而這殿試不過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寫上一篇一千字的小作文。除非你長得實在是天怒人怨,否則這會次是什麼名次,殿試也還是。

而且更听說今年取消了殿試,這一報便是連中二元。

這要是弄錯了,那問題可就大了。

「這杭州還有沒有別的叫寧采臣的?」

「有有,城東有一個叫寧才臣的,听說今年去考了。」

一听還真有可能弄錯了,報錄人立即跨上馬,直奔城東而去。

這城頭的寧才臣,是個胖子,據說祖上曾出過節度使,一听說自己今科中了,還是個頭名,立即歡喜得賞錢擺酒。至于自己考得怎麼樣?

沒見他都回家了,瓊林宴也不參加了,便知道他考得怎麼樣了。這上榜的士子哪有不參加瓊林宴的。就是寧采臣也只是出去躲躲,也沒說不參加瓊林宴。

不過一听說中了,哪兒還有功夫問這怎麼會中,自然是先歡喜一番再說。

那邊正歡喜著,寧采臣家里這邊,又是幾匹馬,二報、三報到了,擠了一屋的人,院內院外地上都坐滿了人。大家簇擁著要喜錢。

寧母還想以前言打發了,聶雙卻攔住她說︰「我听說這城東的寧才臣一肚子草包,就是秀才也是花錢買的,又怎麼可能中的頭名,說不得真是相公中的,只是為了給夫人一個驚喜,才謊稱不參加。」

寧母一听也有道理,可是這怎麼證實呢?做父母的,哪有不希望兒女好的,可這萬一不是,冒領了。她這等老實的莊稼人是受不得這鄉鄰指脊梁骨的。現在兒子越發出息了,她就更加不願意給兒子抹黑了。

沒見到這寧母也已經學會鎖院子了嗎?這就是為了免得人家閑話。

老實說天朝的封建規矩,基本上都是給寧母這樣老實人立的。

比如文官不貪財,而事實上哪個文官不貪。就是立下男女大防的朱熹,他也是妻妾一大堆,平日里沒事也還搞搞無遮大會。

所以說這文人的法理,從建立的那一刻起,便是為別人準備的。這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董仲舒,他的天人感應之說,從落筆那一天起,便是瞄準的天子。

一邊是聖人的「敬鬼神而遠之」不離口,一邊卻是有什麼天災**都怪在天子頭上。

這樣的雙層標準之下,除非是極有魄力之人,否則是不敢不遵守的。寧母顯然不是那極有魄力的人中一員。

聶雙說︰「我這就去打听一下。」

「不行,這外面這麼多男人,你一女兒家家的也不方便。」寧母是不願讓她去的,這怎麼說都是未來兒媳,兒子說過中了便娶她,哪能讓她拋頭l 面的。

寧母是想為兒子守好媳f ,可是只一個不識字,便難住了寧母,即使上面有名字她也不認得。

後來才折了中,寧母去向報錄人討要,要來她再四屋轉交,讓自家兒媳看了。

寧家這麼熱鬧,鄰居們都來了,擠著看。從報貼上確認了寧采臣的名姓,寧母才樂呵呵地使了銀子給了賞錢,更央及村人再代買一應食材,再開酒宴。

有免費的酒宴吃,村人哪會不答應?更何況寧采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們也是與有榮焉。

鄰居們立即分配好工作,去集市的去集市,搬桌椅的搬桌椅,打水的打水……好一番熱鬧。

寧母只是樂呵呵的使銀子。這銀子使得再多也不心疼,還唯恐使得少了,丟了兒子的面子。

忙樂之下,所有人都忘了離去的一報。

不大會兒功夫鄰居們便買來了食材。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幾袋米來的,也有捉雞趕羊來的……

不僅是請報錄人,全村共樂。

這樣的大富之家,自然是報錄人最喜的。報錄人中有一人說︰「大家一起吃酒。怎麼不見寧老爺。」

寧母說︰「我兒大抵進京還沒回來。」

「壞了菜了!」報錄人一拍雙手失聲道。

「怎麼個行程?」寧母關心道。

報錄人說︰「我等雖然有馬,但是這一月過去了,寧老爺早該回來了。如今沒有回來,只有一種可能。」

其他報錄人一听,全變了臉s 。

是啊!只有這種可能,瓊林宴兩月後才開,除了路子遠的,中了舉,哪有不回家報喜的道理。

寧母問︰「你快說說,到底出了什麼事?」寧母很急,她可不希望兒子有個好歹的。

報錄人沒說,反而問道︰「寧老爺可有娘子?」

「沒有。只有一姑娘,說好中後成親的。」寧母老實答道。

「唉!」報錄人嘆口氣說,「讓那姑娘別等了,寧老爺是回不來了。」

「這到底是為何?」

報錄人說︰「寧老爺此時恐怕已成了別人的乘龍快婿。」

「這不可能,相公說過會娶我的!」聶雙寒著臉,也跑了出來。

報錄人知道這就是當事人,把搶親的事說了。說︰「以寧老爺的名次,他沒回來,只能是搶了。而敢搶頭名的人,不是官家的女兒,便是相爺的女眷。」

又有旁的報錄人說︰「姑娘,你就放棄吧!以那些大人們千金ji o生慣養的x ng子,是絕不會與姑娘分享夫君的。」

又有人說︰「姑娘,幸好你還沒嫁,否則本朝又要出個陳世美了。」

陳世美的妻子秦香蓮,進京告狀時年齡大約在三十歲左右,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破爛羅裙,足見其形態之窮愁貧賤。一個善良的鄉村f 女;一個老公進京考「公務員」一去不復返的寡居女人;一個上要養活公婆,下要照料兒女的撐梁柱;其飽經風霜、滿臉寫盡滄桑的樣子可想而知。且公婆才凍餓而亡,秦香蓮勉強用蘆席卷了尸體,就鎖了大門,帶著冬哥、春妹,風餐l 宿地來到北宋帝京開封。此時她已手無分文,母子三人就在城南土地廟里歇宿。蓬頭垢面地去見已經變心的老公,肯定是一件十分難堪的事。

結果呢?也不是那麼美好,中了狀元的丈夫讓包黑子鍘了。

也許後世人更同情秦香蓮,但是這個時代,是有搶親的。

傳說是陳世美自己說自己未娶,但是這可能嗎?士子是有籍貫的,家中有何人,別說朝庭查不到。

而以他們這些報錄人來看,就是知道其家中有妻室,這大官們的千金小姐們也不會在乎的。

上京去找去告狀,不是大官小姐們弄死你,就是夫君剝官去職,成了白衣。

這怎麼看,倒霉的都只會是他們自己。至于有權有努的官家女兒們,只會被塑造成毫不知情‘存在。

可以現今汴京搶瘋了來看,有的士子躲入茅廁都讓搶走。他們不知情?實在是說不通。

所以看這姑娘還沒嫁,報錄人才好心勸她,雖然住到人家中,于名節有礙,可也總比死在公主之類的手中強吧?

如果能搶來,他便罷了,真鬧得天下皆知,陳世美便是榜樣。不僅他自己死了,還要留下一個身後惡名︰拋妻棄子……RQ!。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