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雖然決意離開東吳,但是她卻沒有加入劉備一方的意願,他只是一心想著離開東吳這個是非之地。而隨著周瑜的離開,孫權也順利地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
周瑜隨著趙颯等人一同返回了夏口,劉備在得知周瑜月兌離東吳後,雖然周瑜多次表示不會為其效力,但是一般的軍事會議劉備還是會讓趙颯請來周瑜,讓其一同參詳一番。
如今眾人的焦點均集中在南郡,劉備正和麾下的將領、謀士商議如何攻略南郡。諸葛亮指著地圖對眾人分析道︰「如今曹操的大軍已退回江北樊城至逍遙津一線,為了防止東吳逐步在江北擴張勢力,曹軍就必須多設據點並布以重兵。曹軍內部已經意識到這次揮軍南下的失敗,讓他們是元氣大傷,因此他們必須處理好內部的事情。我最近得到情報,在朝廷之中西涼太守馬騰正在串聯一幫忠于我大漢朝的忠義之士,準備對曹操進行彈劾。為了不讓後院起火,曹操已經回轉許都來處理和應對朝臣們的非議,所以曹軍如今是以防御為主而不會主動出擊。」
坐在一旁的周瑜听著諸葛亮頭頭是道的分析,心中也在考慮著當前的局勢。《》孫權也派出魯肅過來打前站,試圖試探劉備一方憚度。魯肅已經和周瑜進行過會面,魯肅一再勸說周瑜回東吳,但周瑜去意已決,魯肅最終也只好放棄勸。
當諸葛亮在分析到東吳情勢後,周瑜才回過神來繼續听其分析,只听諸葛亮說道︰「現在說說的我們的盟友東吳,為了不讓長江天塹的優勢再次喪失,東吳就必須在江北布以重兵,以抵御來自北方曹軍的威脅。若東吳能夠在短時間給予曹軍以重擊,那東吳就能鞏固江北的勢力,但如今情勢的發展卻不容樂觀。因為曹營的固守策略,會使得東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從江北月兌身。但是東吳之主的野心究竟有多大,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江北還沒拿下,卻又惦記南郡來了,還派來了魯子敬大人來打前站,試圖來了解我軍的虛實。」
劉備此時問道︰「諸葛軍師,那我們現在有何對策?」
諸葛亮回答說︰「主公既然請來了周師姐,何不問問周師姐。」
劉備听得諸葛亮這樣一說,他知道周瑜是對東吳知根知底之人,其意見很有參考價值,于是他就轉來問周瑜道︰「周姑娘可否不吝賜教?」
周瑜見得劉備如此不恥下問便回答說︰「其實孔明早就洞悉東吳的意圖,如今的東吳還不能從江北抽身,孫權只能派出小股的精銳部隊對南郡施以突襲,若論成效現在還很難說。而孫權派子敬過來,也是要試探劉皇叔接下來的動向。我建議劉皇叔分別讓關、張、趙三位將軍各領一支兵馬,分三路突進南郡,而劉皇叔和孔明則居中調度。此次南郡之戰關鍵在于一個‘快’字,只要趕在孫權的前頭搶下南郡幾個重要城市,再轉過頭來揮兵北進荊州、襄陽,那荊楚大部分地區將會被劉皇叔的收入囊中。」
諸葛亮此時拜服道︰「真是知我者莫若周師姐也!一下子就點出了此戰的重點,這與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幸好師姐已經離開的東吳,若東吳軍事大權還在師姐手中,師姐只需派出一支精銳趕在我們前頭,就可以輕易拿下南郡——看來真是天佑我大漢啊!」
周瑜白了一眼諸葛亮說︰「孔明,你就不要再給我帶高帽了。縱觀東吳現時的情況,能夠調動的精銳部隊數量是很有限的。再說東吳軍隊只善水戰,野戰和攻城的能力是遠遠遜色于劉皇叔的軍隊。即使是我親自帶領軍隊前去攻取南郡,成功與否也只在五五之數。」
諸葛亮回應道︰「師姐過謙了!能一下子就點明此戰之關鍵所在,足見師姐在軍師上的造詣。」說著諸葛亮回過頭來對劉備說︰「接下來就請主公按師姐剛才說的,盡快安排關、張、趙三位將軍領兵出征,我們一定要趕在東吳之前攻取南郡。」
劉備听得諸葛亮之言,遂欣然采納了周瑜的建議︰「謝周姑娘指點!」說完就對關、張、趙三員大將發布出征的命令。
諸葛亮安排趙颯與周瑜作伴,趙颯問周瑜︰「小瑜,既然你建議劉皇叔以最快速度進軍南郡,那你認為東吳現在會有什麼反應呢?」
周瑜回答說︰「魯子敬都已經來了,我想他這次就是打前站,順道打探消息來的。既然他能來探听情報,那我們也可以去試探他的口風,從他身上套取情報。」
趙颯反應過來說道︰「那按你的說法,就是我們現在去和他見上一面!」,周瑜點點頭便和趙颯一起出了劉備的大帳,徑直往魯肅的營帳而去。
當趙颯和周瑜兩人來到魯肅的營帳前,魯肅出來相迎道︰「公瑾和立風都來了,快快請進!」,說完魯肅就招呼著趙颯和周瑜進營帳。
三人一坐下,魯肅便直接問趙颯︰「立風,听說劉皇叔最近有意奪取南郡作為其根據地,你有听說過這個事情嗎?」
周瑜踩了踩趙颯的腳,趙颯會意便按著事前的安排說道︰「回稟魯大人,確有此事!不過最近由于我軍還集中精力于招兵工作上,因此攻略南郡之事也就暫時耽擱了。但從長遠計,我軍也確實是需要一塊立足之地,否則若是曹軍再次來犯,我們也能有抵抗的資本。」
魯肅听得趙颯的話心中一動,繼續說道︰「最近听聞劉琦公子已經返回荊州,劉皇叔是否想借劉琦公子之力來謀略荊州啊?」
趙颯斬釘截鐵地回答說︰「那都是謠傳!劉皇叔根本就沒有謀奪荊州之心。劉琦公子此次回荊州,確實是得到了劉皇叔的支持,回去繼承劉表大人的州牧之位。在劉皇叔看來,由劉琦公子接任荊州牧統領荊州,是最適當的安排。」趙颯說著便反問魯肅︰「魯大人難道認為此舉有不當之處嗎?亦或是東吳之主孫權大人有其它的安排?」
魯肅立刻回應道︰「我東吳對此並無其它安排,我只是關心一下盟友的動向。若我東吳提供幫助,我可向主公請求發兵,我軍可在兩天之內趕來襄助盟友。」
听得魯肅這樣一說,周瑜立刻就听出了弦外之音——東吳的軍隊早就在路上——看來兩雄相爭的局面是在所難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