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軍營帳中甘寧正與張昭在商議軍情︰「張大人,听說曹操大軍已經進駐樊城,開始整軍備戰了。♀而荊州蔡瑁投向了曹操,曹操已經開始收編荊州水軍,一旦曹軍完成整編,怕是很快便前來進犯我東吳。」
「甘將軍,如果曹軍前來進犯,你覺得東吳的水軍可有一拼之力?」張昭對甘寧別有用心地問道。
「若單論水軍,我東吳水軍與荊州昔日之水軍相比,可謂旗鼓相當!可如今劉表已死,荊州水軍軍魂已失,加上曹軍在整編水軍的過程中加入了許多不習水戰的北方士兵,此時的荊州水軍雖然仍有一戰之力,可已大不如前。若這時荊州水軍來犯,我東吳水軍可完勝之!」
甘寧看著張昭詭異的表情好像意會到了什麼,于是接著說道︰「只要蔡瑁真敢領水軍前來,那興霸必然能在對抗中佔得上風,並給其以重大打擊,同時也能狠狠地打擊曹軍的氣焰,從而為大人接下來蹈判中賺足籌碼!」
听著甘寧的話張昭先是一愣,隨即笑道︰「甘將軍果然是聰明人!不先敗其兵鋒挫其銳氣,又如何跟曹操談條件啊!哈哈哈」。甘寧遂立下軍令狀說道︰「張大人請放心,甘寧在此立下軍令狀——此戰必勝!」
曹操在完成對荊州水軍的整編後,就授意賈詡、蔡瑁,為將來征伐江東做準備,先行試探東吳水軍虛實。在賈詡的策劃下,選擇了東吳水軍中實力較弱的江夏水軍作為試探的對象,賈詡跟隨蔡瑁率出征,前去江夏、夏口一線,尋找戰機以求現場評估東吳水軍的實力。
當甘寧探知蔡瑁率軍來犯後,他覺得機會來了,于是他當機立斷,馬上點齊兵馬主動迎戰。當兩軍在江面上相遇時,遂各自擺開陣勢。只見東吳水軍在甘寧的指揮下,戰船調度井然有序,各戰船或分進、或合擊,配合非常精妙;可反觀荊州水軍就相形見拙了,戰船進退失度,各戰船之間相互呼應,只能各自為戰,兩者之間相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因此荊州水軍很快就敗下陣來,蔡瑁于是馬上指揮撤退,在利用了風勢的有利條件後,荊州水軍在損失了幾首戰船後終于逃月兌了出來。《》
隨軍出征的賈詡此時對于東吳水軍的實力有了一個最為直觀的了解︰「東吳的水軍實在是太厲害了!從旗號上看,今天我們遇到的應該是由甘寧率領的東吳水軍,甘寧水軍原先大多為江中水賊,如今歸順東吳,剛剛完成整編即已具備如此戰力,實在是讓人震驚!要是我們今天遇上的是赤壁附近的程普、黃蓋、周泰所統率的東吳主力,那我們將後果堪虞啊!」賈詡轉而問蔡瑁︰「蔡將軍,我們有何辦法能在短時間內提升我水軍戰力?否則以後我軍在水戰一途必將吃盡苦頭啊!」
蔡瑁只能搖著頭無奈地回答賈詡︰「回稟賈大人,水軍戰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前段時間我水軍由于進行整編,加入了許多北方的士兵,可北方士兵多數不習水戰,兼之北方士兵多有水土不服、暈船嘔吐之癥狀,因此就造成了我水軍戰力低下。若想提高戰力,只能勤加操練,徐徐圖之方為正道!」
賈詡听了很是失望︰「既然如此,就請蔡大人在水軍操練一事之上多加費心了!」,可接著賈詡轉念一想又問道︰「既然東吳水軍有此大之優勢,為何不派兵來追,反而如此輕易地就放我們離開呢?」
蔡瑁一時也想不通其中關節,只好回答說︰「下官也不知其中緣由。」賈詡雖然好像想到了什麼,可是並破︰「既然我們已經順利撤離,讓就先返回駐地吧。」
賈詡和蔡瑁返回駐地後,立刻就向曹操稟報今日水戰之情況,曹操在大致了解了情況,並對東吳水軍之強大有了認識之後,就讓賈詡單獨留下繼續商議對策。
曹操對賈詡說︰「剛才听文和之言,甘寧似乎是有意放行。那文和對此的看法如何?」
賈詡思索了一陣才回答說︰「下官觀甘寧此人行軍布陣很是得心應手渾灑自如,是一員難得的水戰良將。而甘寧為何對我軍故意放行,我認為他是受到了某人的授意後,才如此而為之的。」
曹操心生疑竇問道︰「難道甘寧背後之人就是孫氏?」,可賈詡卻搖頭說道︰「下官認為可能性不大,孫氏無作此舉的動機與理由,下官認為是另有其人。」
曹操一听頓時來興趣了,急忙說道︰「文和請快說明此幕後之人,究竟為何人。」
「下官認為,此人正是在甘寧投東吳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的張昭!」賈詡點出了那幕後之人就是張氏家族的張昭。
「張昭?就是那個雄霸南方商業的張氏家族的張昭——哼!又是一個滿身銅臭之人!」曹操很是輕蔑地說道。
可賈詡此時卻提醒道︰「主公,商人雖可鄙,但這又何嘗不是我們的一次機會呢!」,听到賈詡這麼一說,曹操頓時陷入了深思。在經過了好幾盞茶的時間後,曹操終于想通了個中的關節之處遂大贊賈詡道︰「文和高見!若得張昭之助,我們的水軍必可一日千里,到時我們才有可能抵抗東吳的無敵之水軍。張昭一事就交給文和你去接洽和處理,若是能讓其順利來投,東吳自可不攻自破,但這不會是輕易之事,還需文和多費心機,若有必要文和可隨時來報,與我共同參詳。」
曹操頓了頓接著說︰「另外,在商事方面我們也可以在私下多與張昭合作,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利用他來制衡司馬懿,但是文和在行事之時,一定要注意機密行事保密,以免打草驚蛇,從而影響南征的大局!」
賈詡遂答應道︰「下官知曉其中的利害,一定遵照主公之教誨注意保密,為主公辦好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