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的爆炸案

在龍魄冰挑斷陶克陶手腳筋的時候,北面的濱江府卻發生了大事情.

哈爾濱,綏芬河發生了多起火車爆炸案和鐵軌爆炸案,幾乎讓中東鐵路北線陷入全面癱瘓地步,整個中東鐵路北段一片混亂,也不知道是誰膽子這麼大,不過這倒是給龍魄冰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機會,讓他逃離現場。

龍魄冰離開火車後,天亮之前終于看到一處蒙古包,見一個牧民正在準備放馬,便走過去要買幾匹馬,牧民剛剛同意,龍魄冰瞬間變臉一刀進去結果了這個牧民。走進蒙古包,把里面的人都殺死,為了掩蓋身份,不得不如此心狠手辣了。

此後龍魄冰一路疾馳趕到了預定地點阿爾山一帶,等待前來接應他們的邱杰哨長。本來以為高傲等人,早就已經回到了洮南,將消息傳給了何天賜,沒想到龍魄冰才剛剛到達阿爾山,高傲他們幾人在姍姍來遲,龍魄冰一問原因立刻感動的不得了。

沒想到幾人離開後,沒有找到龍魄冰,但是估計龍魄冰一定還沒月兌離危險,幾人一商量,炸一輛車是炸,炸鐵軌也是炸,索姓在哈爾濱、綏芬河一帶制造了幾起爆炸案,掩護龍魄冰撤退。

爆炸案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誰也沒想到這次的火車爆炸案驚動了中外,火車上的俄國人十二死二十二傷,陶克陶雖然沒死,但卻被挑斷了手腳筋,割掉了舌頭,就是廢人一個,俄國人見他沒什麼利用價值,也把他從醫院扔了出來,被俄國扔出來之後,陶克陶對俄國人沒有絲毫的恨意,只是將一切都歸在何天賜的身上。不過此時的陶克陶連罵人都已經做不到了,只能在心里無限的詛咒何天賜,幾天後在饑寒交迫中,氣的七竅流血,孤苦伶仃的死在哈爾濱的大街上。

對于中東鐵路的爆炸案,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何天賜,一定是這個新軍統制干的,可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件事情是何天賜所為。

同時身在通遼的何天賜在得到消息的時候,立即向外發布通報,宣稱他為在中東鐵路線上的襲擊事件深表遺憾和同情,同時,他對消滅不盡的外蒙古叛軍深表不滿,這些人經常通過漫長的邊境線進入通遼、洮南、興安盟,襲擊牧民,襲擊兵站,這次一定是他們襲擊了俄國中東鐵路,妄圖引發俄國人與中國的戰爭,他們坐收漁翁之利。何天賜同時還說,我們一定會嚴厲打擊這種越境的挑釁行為,絕不會讓這些凶殘的叛匪傷害到草原人民與外國人。

但是俄國對遠東列車被焚燒案大為震驚憤怒,俄國政斧特調派調查員前往調查,可是到調查員所道之處的,鐵路都要重新搶修,大大增加了路上浪費的時間,等調查員幾經輾轉來到海拉爾,調查的時候已經早調查不出什麼消息了。

列車上的巴甫洛夫警察對調查員說這一定是何天賜派人干的,肯定有證據證明是何天賜將陶克陶殺死,並在俄國火車上縱火。但調查員苦卻無證據證明這一點,因為整個列車上除了陶克陶一個活口也沒有,調查持續很長時間。雖然沒有證據,沙俄政斧還是向東三省總督提出抗議。

俄國人的抗議提出的也剛是時候,徐世昌卸任後,三省總督的職位一直處于空缺的狀態,這次清政斧試圖挽救滿族政權的穩定,試圖調錫良來挽救東北的局勢,只不過這一切都是杯水車薪而已,錫良倒是個能人,只是面對整個大清朝腐朽的朝政也是無能為力。

「呵呵。」看著俄國人發出的抗議電報,錫良起身微微一笑道︰「養(陳宦字),你說老夫這是什麼命?人家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三把火沒看到,倒是來了當頭一棒,看樣子東北的風俗是新官上任三棒子呢。」

陳宧(1870年-1939年),字二庵,號養,又名寬培,儀。湖北安陸人,15歲考取秀才,不久考取稟生。1897年,在湖北武備學堂讀書的陳宦考取拔貢。1898年他從湖北武備學堂畢業之後,入讀于燕京京師大學堂,1900年庚子事變之後,在榮祿部隊當兵,官至管帶。1903∼1911年,在錫良手下任職,先後在四川、雲南、遼寧輔助錫良的軍政。

一旁的陳宦沒有說話,只是抿了抿嘴,顯得有些古板,不過配上一身戎裝,格外精神,劍眉下一雙大眼楮囧囧有神,看起來倒是像一個剛正不阿的軍人。

看著依舊沉默不語的陳宦,錫良無奈的笑了笑,在他擔任四川總督的時候,陳宦就跟在自己的身旁,輔佐軍政,陳宦正直忠心的姓格也深的錫良喜歡,兩人倒是有默契,只是跟這樣一個人說胡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錫良索姓就直奔主題。

得到俄國火車爆炸案後錫良也猜到了此時一定跟何天賜有關,只是擔心俄國人的物理索求,這才準備將事情壓下來,對著陳宦吩咐道︰「養,俄國人可能以此為借口,我們務必在這件事情上支持通遼的何天賜,立刻派出代表,向俄政斧抗議他們收留叛軍分子,並且在叛軍內斗過程中,將事故栽贓給我軍。」

「恩。」陳宦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道︰「何天賜手下的新軍對奉天威脅絕對不小于俄國人,總督大人你可要小心。」

陳宦話是少,但是談到軍事可是頭頭是道,听了陳宦的話,錫良拍了拍他的肩膀,滿月復自信的說道︰「養,這個你就放心吧,我已經向朝廷奏報,在奉天成立第二十鎮,將陸軍第1混成協、奉天陸軍第1、2標合並為第二十鎮,駐奉天。如果朝廷能夠同意,你就是第二十鎮統制。」

光緒三十三(1907)年,徐世昌調任東三省總督,將民政部京師巡警——協巡隊帶往東北,與原奉天將軍趙爾巽的協巡營合並,成立奉天陸軍第1標(有步隊1標,炮隊1營)。同年,又將中路、前路巡防隊合編為奉天陸軍第2標

徐世昌調任東三省總督時抽調第5、6鎮部分兵力組成第1混成協。

宣統元(1909)年十二月,第1混成協改為第40協,奉天陸軍第1、2標合並為第39協,經時任東三省總督的錫良略加補充,合編為陸軍第20鎮。

陳宦臉上的陰霾頓時煙消雲散,錫良此時可是東三省總督兼任熱河都統,整個東北的最高權力象征,以陳宦對錫良的了解,既然錫良能夠將這件事情跟自己說出來,就說明這事情已經有了眉目。

何天賜一個鎮的軍事實力的確不小,可是如果自己手中也能有一個鎮的兵力,再加上奉天的這些巡防營,陳宦有信心將何天賜阻擋在奉天城之外。

陳宦就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听到這個消息後立刻眉開眼笑︰「多謝統制,只要下官手下有兵,就不擔心他何虎臣能鬧出風浪來。」

「養,有你在本官身邊,本官就放心了。」錫良微微一笑道,可是微弱那的笑容難以掩蓋他內心的疑慮,比起陳宦,他沒有十足的把我,他並不認為一個第二十鎮就能阻止何天賜的崛起,大清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並不是自己這樣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

錫良和徐世昌一樣,在大清危亡之際,都曾做出過功績,但誰也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只是試圖挽回一點頹勢罷了,列強虎視耽,何天賜鞏固東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他不威脅到自己在奉天的安全就好。

錫良拿出早已寫好的任命書,交給陳宦,表情上有些無奈,看著猶豫的陳宦,並沒有說話,只是向著自己的屋子里面走去。

「何天賜東征蒙匪兩年多了,是時候該升官了。」微弱的鎢絲燈下,錫良顯得有些衰弱,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錫良一直在盡力的為大清這條即將傾倒的破舊巨艦,灌輸著自己的精力,自己的生命,此時他感覺有些無力,心里暗暗道︰「但願東蒙能鎖住何天賜。」

二天後,在邱杰接到高傲的特比行動組後,終于將他們平安的送到通遼城,得到龍魄冰讓陶克陶生不如死的消息後,何天賜高興的不得了,決定親自為高傲他們接風洗塵。

何天賜剛走到門口就看到了高傲等人向著通遼城趕來,不過還沒等何天賜開口,傻 子那刺耳的破鑼嗓子又在何天賜的身旁響起。

「大人,聖使到了。」

「何天賜接旨!」還沒等何天賜反應過來,傳來了一聲比傻 子更為尖細的聲音,就仿佛公鴨的聲音一樣。

「聖旨到!」

「接旨?」也不枉穿越一回,去過皇宮,可是接旨絕對是頭一回,不過轉念一想都說福不雙降,禍不單行,陶克陶被廢,凍死在大街上這是好事,難道這道聖旨是禍?(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