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富坐在灶堂旁邊的小木凳上,一邊聞著濃濃的、熟悉的、卻又新鮮的大餅香味,一邊看著董桂秋這個十五歲的小丫頭操作。
此刻,董桂秋正在鍋邊,手拿鍋鏟,彎下腰去,精心地翻著鍋里的面餅,自然而然地,董桂秋身後的美妙曲線,淋灕盡致地展現出來,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曲線美。
董桂秋翻了一陣子大餅,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偶一回頭,看到了楊玉富那似是欣賞、又有某種欲求的目光,秀目一閃,道︰「玉富,我一人忙不過來,你幫我看著灶火行不?」
楊玉富被董桂秋那張由于大鐵鍋熾烤而越加紅潤生動的臉打動,道︰「好,我來看火,這個我會,三歲時,我就幫我娘看灶火了。」
楊玉富把小木凳向前挪挪,到了灶堂近旁,拿起一把玉米秸,就往灶堂里塞,結果,塞得太多了,一股濃煙從灶堂里竄出來,把董桂秋嗆得直咳嗽。
董桂秋一邊咳嗽,一邊道︰「唉,男人到底是男人,干不了這種活啊!」
楊玉富听著,感覺董桂秋這句話,已經有點大人氣了。
大餅烙好,董桂秋用鍋鏟把大餅從大鐵鍋里鏟出來,放到一個高粱秸的尖稍做成的鍋蓋上,直起身來,略一思索,轉身,又到了她媽媽的里屋,打開豎櫃,從豎櫃的最里面,取出三個雞蛋來,回到外屋,道︰「玉富,我再給你炒個雞蛋。」
看著董桂秋手里緊緊抓著的三個雞蛋,楊玉富卻是明白,這正是董嫂平時養雞賣雞蛋才能換來家庭日用開支之物,便道︰「桂秋,有大餅吃,我已經非常滿足了,過年才能吃上烙大餅呢,這雞蛋,還是不要炒了,留著賣錢買鹽吧。」
董桂秋道︰「玉富,不瞞你說,確實,我娘就養了三只雞,沒有飼料喂雞,所以也下不了幾個雞蛋,平時確實舍不得吃,只有我過生日時,我娘給我煮三個雞蛋。可是玉富,你就不同了。別忘了,今天是你救了我一命啊,要是我娘在家,別說三個雞蛋,就是把家里全部好吃的都拿出來,她也巴不得呢!」
楊玉富听了,想起自己女乃娘的種種好處,心中暖意蕩漾。
女乃娘董嫂,是一位勤勞、仗義又豪爽的家庭主婦,在楊玉富的記憶里,最關愛自己的成年女性之中,第一個是自己的媽媽,第二個是自己的三姐,第三個便是女乃娘董嫂。
而且,董嫂對于自己的關愛,別有一番感觸。
董嫂不是自己的親生媽媽,卻無私地把自己的女乃水獻給了自己。
雖然董嫂獻給自己女乃水的初衷,是那個算命先生開的方子,為了不讓自己夭折,但是到後來,每當董嫂對自己敞開那溫暖懷抱的時候,董嫂獻給自己的女乃水,就不僅僅是原來那個目的了。
楊玉富非常清晰地感覺到,董嫂給自己女乃水吃的時候,絕對不是蜻蜓點水地意思一下,而是全心全意地用女乃水滋養自己。
楊玉富剛剛記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記憶,就是董嫂常常把自己和董桂秋兩個孩子,一起收入自己的懷抱里喂女乃。
而女人分娩之後,左右兩邊的女乃水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右邊的女乃水要多一些。
每次,當楊玉富和董桂秋一起偎在董嫂的懷里去吃女乃時,董嫂都要把楊玉富放在右邊。
董嫂當然心疼自己的女兒,但是董嫂說,女兒天天在自己的身邊,要吃女乃,隨時可以吃,而玉富就不同了,一天頂多來董家吃一次女乃。
後來,楊玉富成為仙人之後,回味少年時代在董嫂的懷里吃女乃的情形,覺得董嫂把更多的女乃水給自己的心理,遠遠不是她自己說的那一個方面。
楊玉富覺得,在董嫂的內心世界里,也有著男孩情結,千百年來的文化積澱,使董嫂這樣一位傳統的中華民族的婦女,非常渴望自己有一個男孩子。
想到這里,楊玉富對董桂秋道︰「嗯是的,董嫂非常疼愛我,雖然她堅持讓我叫她董嫂,可在我的心里,她像我的親娘一樣親。」
听了這話,董桂秋扭轉頭來,看著楊玉富,甜甜地笑了,笑得非常幸福。
看著董桂秋操著鍋鏟烙大餅的專心勁頭,想想她的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家里生活,楊玉富禁不住又道︰「桂秋,你一個人操持一個家,白天還要勞動,真是夠辛苦了。」
「其實累點倒是沒什麼,只是……」董桂秋打住不往下說了。
「桂秋,既然咱們的關系,是像親兄妹一樣的關系,你家里以後有什麼重活,就告訴我一聲,我來幫你干吧。」
「嗯行,謝謝你玉富。其實呀,家里平時也沒什麼重活,我一人干得了。」
楊玉富想了想,問道︰「桂秋,你剛才說累點沒關系,那有關系的是什麼事啊?」
「唉,就是為我爸爸和我媽媽的事犯愁唄。」小小年紀的董桂秋,說到這個話題時,俊俏的臉上,竟然浮現出一抹愁雲。
楊玉富听了,理解董桂秋。
她今年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特別是董桂秋作為農村姑娘,平日里料理家務事,鍛煉出來了。
一個對家庭有著深深責任感的女孩子,無疑會考慮父母的問題。
她的爸爸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而她的媽媽,因為沒有生個男孩子,受盡公婆的歧視。
仔細想想,這還真是個問題。
楊玉富道︰「桂秋,你不要犯愁,我保證,你爸爸和你媽媽的問題,我會有辦法解決。」
「玉富你有辦法解決?你有什麼辦法?不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嗎,難道你能讓我爸爸回家勞動,你能讓我媽媽生個男孩子?」
董桂秋畢竟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好多事情上,腦子里想得單純,後面這句反問話,若是放在成年人的嘴里,顯然不合適,但是放在一個孩子的嘴里,也就沒有什麼了。
董桂秋說著,她的臉上,浮現出對楊玉富的話不相信的表情,畢竟,在她眼里,楊玉富今年才15歲,干不了調解家庭糾紛這檔子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