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戰中都 第三十四章 反應(一)

「左大人,我在軍中已呆了近乎十天。家有弱妻老父,信每念于此,常感傷于懷。大人厚恩,信銘感在心。」

固州城外,左良臣兵營,中軍大帳之中。李信躬身向正位于高座之上的左良臣深施一禮道。

「李公子,想必你也看出來了。我是不會放你回去的。」左良臣看著請辭的李信微微一笑。這已是李信第八次請辭了,他每天都會來拜訪一次。而左良臣總是以各種言語搪塞,到了今天,他實在厭倦了這種假把戲,索性直言道。

李信一呆,抬起星目看著左良臣。他當然知道對方的想法,但是對方一日未說出來,就證明他還有機會。而今天,終于到了攤牌的時候。

「在下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殺敵。我實在想不出來,大人留在下在軍營有何用處。」李信並未露出半點著惱的神色,反而慢條斯理的發話道。

「我還比不上你呢?」左良臣站起身來,負手走到李信身前,回答道︰「李公子怎麼說也是舉子出身,論文采比我強了百倍。至于殺敵的本領嗎?看李公子手有硬繭,便知道李公子也學習過劍術。而在下只會幾手三腳貓功夫。」

說到這里,左良臣微微一笑︰「連我在這個軍營里都有用處,以李公子的大才,怎麼可能沒有用處呢?」

「在下豈敢與大人相比並論!」

「怎麼不能?」左良臣一臉真誠的道︰「如今草賊蜂起,東虜犯邊,國家危難之時,正需要李公子這樣的大才加入軍中。古詩雲,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李公子又何必自謙。」

李信搖了搖頭︰「在下的想法與大人不同,信只是一介書生,如何能管得了這些國家大事。華夏之地,泱泱之國,良才輩出,大人太夸獎在下了。遠的不說,便說大人以弱冠之年,統領大軍,從陝西起家,如今已然到南直隸處,實勝信百倍。大人又何必強逼在下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公子在杞縣時,為了鄉民而不惜身陷牢獄。難道現在卻不肯為大明子民效力嗎?」左良臣勸解道。

「哼!」

听了左良臣的話,李信的臉上掛上了一絲淡淡的笑意,卻是帶著一絲的輕蔑和一絲的不屑︰「依大人所言,若是信不加入大人的軍中,便是不顧萬民死活?若是加入到軍中,便是為大明子民效力?」

李信辭鋒之利,乃是左良臣平生僅見。但看對方的臉上的嘲笑,左良臣略有些慍怒。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你的父親只是一個退任的兵部尚書,與正如日中天的東林一黨來比,早已是日落西山。就算是趙應壁,他也說殺就殺,何況你一個小小的李信。

看出來左良臣的怒意,李信卻表現的極為從容。輕輕的在衣襟上一彈,動作舉止絲毫不亂。而後才抬起來,直視著左良臣的雙眼,眼中嘲笑之意更甚。

「寧死也不肯為我效力嗎?」

看到李信的動作,左良臣已明白對方心存死志,只等自己下令便是。

「來人呀!」

左良臣猛然高喝一聲。

「大人!」

隨著聲音走進來兩個親兵,向左良臣躬身一禮。

「帶李公子下去,好生安排,晝夜服侍!」

「是!」兩個親兵立時就明白了左良臣的想法,馬上響應道。

「李公子,請吧!」左良臣側身引手相讓道。

李信一呆,卻未想到他已然如此,左良臣還不肯殺他。到讓他以前的想法落空,他竟然升起了一種事情不在自己手里掌握的失落。

「在下告辭!」

李信畢竟不是彌衡,能做出月兌衣赤身擊鼓罵曹之事。他愛自己的形象更勝過自己的生命,否則也不會在準備赴死之前,還要整理自己的衣著。

「早晚有一天,我得讓你為我心甘情願的出力。」看到李信出去的身影,左良臣暗自道了一句,但他實在是有些頭痛。因為他到現在也沒有找出一個好辦法,能讓李信認命。

…………………………………………………………………………………………………

「大人,有信使到!」

就在李信剛出去不到一刻鐘後,門外便傳來一聲朗喝。

「來的好快!」左良臣心中暗道一句,他到固州只有一天半的時間,就有信使過來。但是他早已料及此事,該來的終歸要來。他也不想躲避,便大喝一聲道︰「帶進來!」

那信使卻是被兩個軍士架著進入大帳的,他已然是疲力竭,身體外的棉衣凍得硬繃繃的,便好似一層冰甲一樣。一看便是飛馬跑了老遠的路。

「大人,淮揚巡撫楊一鵬大人飛檄到。」那信使看到左良臣高居于大座之下,強打起精神抱拳道。

「呈上來!」左良臣揮手示意了一下。立時就有軍士幫助那藍旗信使從背後把皮筒摘下來,又遞至左良臣面前。

左良臣接過皮筒,並未著急打開。借著檢驗皮筒之上蠟封的金印之時,不斷的思考著。

楊一鵬乃是崇禎朝炙手可熱的大員,在貴州任職時,播州叛亂,他不費一兵一卒,以撫平定。魏忠賢權傾朝野之時,曾把他去官罷職。魏黨被誅後,他又重回朝中。現在官至戶部尚書,總督漕運,並巡撫中都。在歷史上,他因鳳陽被高李二賊攻下,而丟官處死。

「大人,楊大人臨來時吩咐,請大人勿必當面看過飛檄,並給予回信。」看左良臣拿著皮筒反復觀看,卻始終沒有拆開,那信使忍不住提醒一句道。

「嗯!」左良臣猛一抬頭,雙眼直視那信使,眼神銳利如刀。

那信使只感覺到左良臣直欲啖人一般,根本不敢與之對視,忙心虛的把頭低下。

左良臣這才好整以的坐在那里,點燃火折,把蠟封烤開之後,打開皮筒,從里面取出了楊一鵬的飛檄。

「進乎?退乎?汝欲何為?」

飛檄極為簡單,只有這八個字,下面蓋的是殷紅如血的淮揚巡撫大印。字數雖少,但每個字都是瘦骨嶙峋,特別是最後一個為字,力道簡直要透破紙背,很明是能看出來寫字之人,正處于極度憤怒的情緒之中。

左良臣看信之後,絲毫沒有半點震驚,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準備之中。如果楊一鵬在這個時候還假惺惺的一陣噓寒問暖,那他才真的可怕。

「昆岑足下鑒︰以屬下斷,賊必攻鳳陽之地,定于上元節前,是以引兵來援。賊不動,屬下亦不動。良臣頓首!」

左良臣提筆在信紙上寫下如此一段話之後,又屬上了自己的姓名,用了印之後,還交給那信使。

「請把書信親自交給楊大人!」左良臣道了一句之後,又吩咐左右款待信使,賞銀之後,這才送他離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