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擔心的就是你會這麼做!」寧婭若不由分說的強拉起赫奴,憐惜的安慰道︰「我受攻擊或是受再重的傷都不至于喪命,可是你不同啊!你有可能被戾氣掃到都會很嚴重,我不想你年紀輕輕就為我送命啊!」
「不管不管不管!」赫奴起身了也依然緊攥寧婭若的衣袖不放,生怕一放手就會徹底失去寧婭若一般焦急的懇求道︰「小姐,赫奴跟了你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要求過你什麼。赫奴現下想求你,你就讓赫奴任性這麼一次吧!縱使赫奴身死,赫奴也要死在小姐身邊。化作鬼魂赫奴也還能馬上找到小姐,跟著小姐!」
「這不是可以讓你任性的事情啊……」寧婭若心疼的握住赫奴的雙手,極力勸阻道。
耶律隆緒深知赫奴一往無前的固執性子,即使現下阻攔得了她,她必定會悄悄躲在暗處跟隨。若因此讓她深陷險境,寧婭若必定會更難過的。所以為了成全她們倆人,他適時的出聲打斷道︰「若兒,我們出來的時間已經夠久了,你看……?」
「是啊!小姐,不要再勸赫奴了,我們還是趕快辦正事要緊。」赫奴感激的朝耶律隆緒投去一瞥,趁機說道。
「唉……好吧!」寧婭若暫時放棄的停止勸阻,無奈的妥協道。先讓赫奴跟回去再說吧!若真到了要與扶扇對決之時,她再想辦法將人送走就是了。
這一耽擱也絲毫不影響寧婭若施法的速度,只見她現出紅瞳伸出右手食指默默啟動了靈力,指月復上便立即出現了一顆鮮紅圓潤的小血珠。隨後印上趙恆的額心,只一下就沒入了皮膚里眨眼間消失不見。
寧婭若的血液雖然不能讓人吸食,但是經過凌逸的指點和教導,她卻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一能源,選擇性的為他人加壽或是加靈性,又或是像現下這樣隱藏掉真正的氣息。
接著輪到乾支,寧婭若鄭重其事的問道︰「你準備好了嗎?」
「……貧道準備好了!」唉,來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原來他算到自己的天劫就是為了這個而應驗了啊!乾支一咬牙慷慨就義道。
話落,又是一顆血珠點進乾支的額心。寧婭若卻始終沒有對耶律隆緒與赫奴施下這法,她顧慮的是他如果貿然隱藏了氣息,只會讓他顯得突兀被扶扇或是遼皇宮中的其它魔物警覺陷他于危難。而赫奴本身就有遼人的身高優勢和氣息,只易了容就能混跡在遼皇宮中了。同理,也是不能讓赫奴突兀出來顯得鶴立雞群。
眼看出來已將近一個時辰,怕被扶扇的眼線發現耶律隆緒的失蹤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寧婭若和趙恆匆匆交代幾句明晚再來接他們入宮,就與耶律隆緒、赫奴如來時一般催動著靈力瞬間消失在了客棧房間里。
其實,寧婭若還沒有這麼厲害,可以在剛長出羽翼會飛翔以及初領悟到粗淺的御風術時就學會瞬間移動。她只是利用御水術將自己連帶耶律隆緒與赫奴一並隱身透明化,再用水能滲透物體的特性從房間里穿透而出,然後才張開羽翼朝皇宮飛去而已。
翌日一早,趙恆就喚來呂文威交代寧婭若已然主動來找他,在呂文威還未得及高興時就接著說了他要與乾支進遼皇宮之事。著重吩咐呂文威接下來的時間要藏匿好行蹤,以及準備好能隨時回國的應急路線。
呂文威在請求跟隨無果後,當晚只能抿著唇眼睜睜看著寧婭若出現接走趙恆和乾支,暗嘆一息無奈的開始忙活趙恆交代之事。吩咐二十四暗衛分散開來,一批散守在遼皇宮四周,一批去準備逃離的必須品以及路線。
因為蕭太後並沒有給耶律隆緒安排隨身侍衛,所以趙恆和乾支一進遼皇宮寧婭若也只能將他們都變化成了宮女模樣才好都留在耶律隆緒身邊。
不出寧婭若所料,蕭太後及其隊伍于此九日後午時抵達燕京。
本來遼軍此役算是敗北回歸,可因為得到中原以每年向遼納白銀十萬良、絹二十萬匹為盟,開始了宋朝向遼方納歲幣換取和平的時代,所以遼國此次是雖敗猶勝。
遼國方面也因此大肆舉行慶典賀宴歡迎有功之臣歸來,在燕京城門口迎接眾將士們並犒賞三軍,當晚還在皇宮內舉行了盛大的宴席犒勞高級將領們。
而寧婭若等人扮演的身份特殊,能與耶律隆緒一並在城門口迎接蕭太後的鑾駕,卻又身份不夠不能靠上前去。遠遠的她就感覺到蕭太後周身彌漫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黑氣,直至晚宴能靠更近蕭太後身邊時,她才確定了那層黑氣是自蕭太後身上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魔氣。
「魔……」立于寧婭若身後一步跟隨的乾支在距離蕭太後十步時,詫異的驚呼道。
「乾宮女,注意你的身份!」聞聲,寧婭若趕緊以教訓下屬的口氣打壓下乾支張口欲出的驚呼,抬手就打在他頭上順勢壓低他的腦袋,用著遼語厲聲道。
「是,貧……奴婢知錯!」寧婭若這九日來一有空閑就是以此來取笑他,現下乾支一听就條件反射的‘咬’音‘嚼’字般回道。
「嗯,知錯就好。」寧婭若內傷的看著怒燒眉毛又發作不得的乾支憋屈著,之前每次都笑岔了氣暫時緩解些許她過度緊繃的神經,可現下卻只能收斂的一臉嚴肅道。
就是這麼小小的異動便引起了不遠處端坐于上位的蕭太後注意,低眉斂目恭立在大殿偏隅的寧婭若等人只听她朗聲一問道︰「皇上,那幾個就是傳聞你這些時日‘特別’寵幸的宮女嗎?」
「回母後話,是的。」耶律隆緒不安的朝寧婭若等人斜睨一瞥,恭敬回道。
「哦!?母後甚是好奇,究竟是何樣的人兒能得到清心寡欲的皇上如此青睞?」蕭太後看著寧婭若等人對耶律隆緒問道。話里要她們上前來給她一觀面容的意思已然是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