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漸深了,楊斌的思緒開始混亂,他終于在和瞌睡蟲做了一番爭斗之後,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浪客中文網
第二天清晨,細雨依然綿綿,似乎舍不得這秋天的美景,流連于大山叢林之中。早晨楊斌如約的給李欣的父親去了個電話,在電話里他叫對方不要擔心,什麼事情總會過去的,也叫對方別在叫自己的女兒放棄學業,再苦幾年就能苦盡甘來。
而電話對面的男子在听見楊斌願意出五千元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時,哭泣的聲音可撼動天。你無法知道一個男子為了三個子女的學費,每日每時都在如陀螺一樣轉動。你無法知道,男人的脊梁在彎了一次又一次後,突然有個人幫自己扛一下是什麼感受。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哭是一種放縱,哭是一種暫時的解月兌,哭是心靈壓力的一種釋放,哭是一個男人面對巨大壓力時的一種抗拒。
楊斌听著電話里傳出的聲音,他的眼楮里開始有了層層的淚水。他也曾是從農村出身,也曾體會過在農村那種沒錢的痛苦。他曾親眼見到自己的父親累暈在坡頭,他曾親身感受過,冬天如母親一般下田模田螺的寒冷。為了子女農村的漢子付出太多,為了生活農村的父母付出太多,我們有今天的生活,可曾想過在生活的背後還有一群為你操勞的父母、爺爺女乃女乃。
說什麼自己是有房一族,嘲笑別人連單間配套的房子也買不起,你可曾想過在你嘲笑的背後有多少人在嘲笑著你?你就是命好有人給你付首付、付全款,如果你生在農村依然如此,依然會為了不算太多的五千元錢而流淚滿面。
努力的克制著自己的情緒,草草的掛斷了與對方的交談。楊斌望向天空,那綿綿的細雨讓人覺得心里更痛,一次又一次的發誓,但是他卻難以平復自己心中的那絲感受。
平復一下情緒,楊斌又撐起了那把烏黑的打傘,說實話楊斌從小就喜歡雨,但是近幾日他卻對這雨產生了一種厭惡,因為他覺得就是這綿綿細雨阻礙了大山的發展,是它把大山里的人兒永遠困在了這里。一到雨天馬路泥濘不堪,一到雨天大山就變的危險萬分。
匆匆的從山上下來,楊斌又走進了老鎮長家里。
「小楊來了?」劉嬸正坐在大門前做針線活,見楊斌過來立馬笑著打招呼。
「嗯!嬸你忙呀!叔在家嗎?」楊斌微笑道,走到屋檐下收起雨傘,用力的甩了甩傘上面的水。
「來、來快坐,你叔呀!他剛去了前面的辦公室,你找他有事?」劉嬸道。
「嗯!我找叔商量個事,我去看看嬸先忙。」听見老鎮長不在,楊斌又急急忙忙的打開傘,向屋外跑去。
「有事你打他電話呀!何必這麼費事的跑一趟?中午來這里吃飯!」見楊斌要走,劉嬸趕緊放下手里的活路。
「不了!我中午還得趕回去,就說一點小事,耽擱不了幾分鐘時間。」說話間楊斌便消失在了這綿綿的秋雨中。
鎮政府和老鎮長家的房子挨著不遠,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相隔也就只有一百米來米的距離。走進鎮政府內部的裝修依然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沒有什麼價值幾百萬的水晶吊燈,也沒有什麼豪華的扶梯,有的只是面對著的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來到辦公樓的二樓輕車熟路的走進老鎮長的房間,這房間楊斌來過不止一次,每次看每次都有新的感受。看看沒人,楊斌就隨意的坐在了一邊的實木沙發上,等待著老鎮長的到來。
「小楊來了!我家那口子說你找我,正好我也有事要找你,你趕緊和我一同到會議室去。」楊斌下的凳子還未坐熱,就見老鎮長急急忙忙的從外面進來,然後說了一通話,接著又轉身離去。
「叔,啥事這麼著急?在你辦公室說不一樣嗎?」走在路上,楊斌笑著說道。
「啥事?還不是你買地的事情。昨天我們回來得比較晚,有些人出去了沒回來。這不今天我一個個挨著把這些人給逮了個遍,為的就是商量這土地價格的事情。你來了正好,等會兒你坐在旁邊旁听,我們商議完以後你直接給我一個答案,認為可以我們就簽合同,認為不可以我們再繼續商量。」
為了楊斌這買地的事情,老鎮長昨夜是一夜沒睡。他翻來覆去的想,這地到底賣多少才不得罪人,又能讓楊斌覺得合適。想了一宿他也沒想出過結果,本來今天早晨準備一早就來,結果自己的腿不爭氣,風濕病又犯了,所以才拖到現在。
「商量價格?那行!這事我願意。不過叔,我今天來可不是為了這件事情。」楊斌點頭道,後面他又補充了一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于買地的事情他並沒要求一定要鎮里今天就給出過結果。
「不是為了這件事情?那你……」原本匆匆忙忙的老鎮長一下站定了身子,轉身望著楊斌問道。
「叔,我就實話給你說吧!這次我過來是想問問我們鎮現在養殖什麼的比較多,我準備在鎮里開一家養殖公司,幫助鎮里解決一些經濟發展問題。」楊斌實話實說,這就是他今天此行來的目的。
「開養殖公司?你不是教書教的好好的嗎?為啥又想起開養殖公司?要是你開公司那些孩子可咋辦?」老鎮長突然一下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面對楊斌一連就是幾個問題。他不喜歡楊斌搞別的,他只要楊斌教書就夠了。
「叔,我想你想錯了。我的公司是準備走公司加農戶的模式,也就是說我並不需要具體管理任何事情,只需要和農戶簽訂養殖合同,然後把產品交給農戶飼養,等到產品達到出欄規格,我再收上來統一販賣。這樣我即不耽擱教學,農民也多一份收入,你覺得如何?」
公司加農戶的模式是楊斌昨夜就想好的,教書對別人來或許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但是對楊斌來說卻是非做不可。不用老鎮長提醒,楊斌也知道自己該如何做。要是開公司佔用自己的教學時間太長,就算拼著兩萬兌換積分不要,他也要放棄掉任務。
「原來是這樣!這個辦法不錯,這樣既能做好自己的公司,又能教育好那群孩子,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還是你們讀書人有腦袋靈活,如是這樣那我就放心了,就按照你說的辦,等下我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大家。對了!小楊你為啥突然想起開公司?」
老鎮長非常贊同楊斌的做法,公司加農戶,教育賺錢兩不誤,而且還能實實在在的幫助農民創收致富。這點子好,非常適合像這里的山區,能有效的拉動鎮里的經濟,如果楊斌能把這做好,那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功德。
「呵呵,這不是被逼的嗎?學生上不好學,天天被家里的事情牽絆著,我這當校長的看著揪心,于是就想開一家公司,幫助自己的學生家里多掙些錢。」楊斌笑說道。
「哎!小楊呀!我們鎮欠你的太多呀!」老鎮長一聲感嘆,面對楊斌不惜余力的幫助,任誰鐵石心腸也會被他感動。一個年輕小伙不怨天不怨地只身一人來到這里,用那還算幼女敕的肩膀扛起大山的重擔,作為一鎮之長如何不支持他的工作。
去會議室的路並不長,一陣沉默襲擾大家的心靈。推開那會議室的門,全鎮二十三名組織干部全部在列,老鎮長看看下面這群人,年輕人沒有幾個,鄉鎮干部全部都是四五十歲的年齡。一個鄉鎮要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的創造,但是這里窮呀!窮得連最有鐵飯碗之稱的國家公務員都沒人願意干。說什麼村官,說什麼支援西南地區,但是梓潼鎮這棵梧桐樹就是引不來金鳳凰。
「站在我身邊這位想必大家都已熟悉,我也不再作介紹。不過在繼續討論前,我還要多說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依然是與小楊有關,就在剛才他找到我,說要開辦一家養殖公司,而公司開辦模式是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他想問問大家就現目前我們鎮什麼養殖最拿手,那樣又養殖的比較多。大伙都討論討論,爭取在今天拿出一個方案來,把我們鎮的第一家公司做好、做強。」老鎮長對面會室的所有人道。
「開辦公司,搞養殖,有魄力!」「讀書人就是有頭腦,瞧瞧才來我們鎮幾天,又是買地蓋學校又是開辦公司,真讓人羨慕。」「李老ど你羨慕個球,你家娃兒不是也在上大學嗎?到時你家那個還不是和小楊一樣。」「……」
就老鎮長的話台下是議論紛紛,不過大家並沒說什麼風涼話,而是為楊斌這麼做感到高興。這個鎮就是個農業大鎮,什麼工業它都沒有,如今能出現一家公司,也算破了全鎮的記錄。
「行了!你們也別在下面聊天打嗑,就說說我們鎮在養殖方面什麼佔優勢,小楊來我們鎮投資,我們總不能隨便打發了事吧!大伙趕緊想想,如果心里有的就說。」老鎮長打岔道。
「鎮長,如果說養殖我們畜牧所肯定最有發言權。就上半年統計來看,我們鎮養殖最多的不外乎就是土雞、山羊、黃牛和本地的五花豬。不過從效益上看就只有土雞和山羊,因為這兩樣養殖周期相比來說要短一些,經濟價值相對來說也要高一點。」一中年人道。
「就這四種?大家想想還有其他的沒,我們暫時先不說誰好誰差,先把這些東西找出來,仔細研究後在讓小楊做定奪。」老鎮長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這些東西賺不賺錢他心里最清楚,但是處于剛才自己的說話,他又沒反駁。
「叔,等等!他們所說的五花豬是什麼樣的豬?它的肉質又如何?」楊斌連忙阻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