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便是洛陽皇城的名字,最初的名字,如今不叫洛陽宮,而是叫太初宮!
《列子》曰:「太初者,始見氣也。」,意為天地初開,和神都一般,這都不是一般人敢用的詞匯,偏生武則天便用了,其中意味,便可看出武則天的心思。
李旦說「洛陽宮」,而不說「太初宮」,其中用意,卻也值得玩味,雖他自己說他無怨言,但是說了這麼多話,馮元一卻是听的明白,李旦的字里行間,卻是句句含怨。
馮元一自是不敢答話,李旦忽的話鋒一轉,卻是說起了馮元一,問道︰「元一啊,你出宮已經兩年了吧!」
馮元一愣了愣,恭聲道︰「王府開府之初,元一便隨義父來王府打理了,已經有兩年了!」
兩年前,武則天置辦了這座府第,當時,馮元一才十一歲,歲數太小,于宮中禮制不合,武則天又看重馮元一,是以將他派到了這里,至于這座府第是給誰置辦的,當時馮元一並不清楚。
直到去年年末,相王府的匾額不聲不響的掛上了,馮元一才知道,武則天早在兩年前,便給皇嗣李旦,準備了相王府!
「嗯,記性不錯,不曾想,轉眼便是兩年了!」
李旦呵呵一笑,道︰「這件事拖了兩年了,也拖不得太久了•••」
沉默了一會,李旦微微皺眉,但是很快卻又將眉頭鋪平開來,笑道︰「三統合為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為法,你這名字太大,遲早生禍,以後就不要叫元一了。」
馮元一和高延幅盡是一呆,便听李旦說道︰「跟著延幅姓,便叫•••高力士好了,藏住你的智慧,做一個孔武有力的人!」
高延幅也是宦官出身,並無後人,雖然認了馮元一做義子,但是姓氏卻沒有跟他,此時李旦做主,又何嘗不是愛惜高延幅,高延幅一听,連忙說道︰「多謝王爺!」
「有些事情寡人不便說,但是這麼多年來,寡人一直是感激你的!」
李旦搖了搖頭,道︰「只可惜•••唉•••這也是命•••」
李旦嘆息一聲,雙手拿起書案上面的那個「等」字,端詳了良久,最後卻是遞給了馮元一,道︰「這個字送給你!」
「進了宮,你便是內侍,等或許就是等一輩子,但是你必須等,明白嗎?」李旦負手在後,轉身看著窗外的園景,淡淡的說道︰「若有機會,我會替你馮家昭雪的!」
高力士身子猛地一震,知道李旦這話的意思,雙手接過那個「等」字,沉聲道︰「力士明白!」
高延幅帶著高力士退下的檔口,李旦忽然轉身說道︰「有機會,我會出手的,畢竟,能被你這般稱贊的少年郎,本王也想看看,究竟是不是一柄好劍!」
李劍凌並未昏迷多久便蘇醒過來,被人抬尸體一樣抬著,那滋味並不好受,但是連番重擊之下,李劍凌醒著卻也是迷迷糊糊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天空的烏雲似乎越發的濃厚了,隱約間,李劍凌看到了兩尊石獸,黝黑的石頭,猙獰的面目,還有尖銳的角牙。
李劍凌感覺似曾相似,卻又記不得在何處看過,便只有那麼一瞬間,李劍凌眼前色彩為之一變,像是從人間,穿到了地獄,一股陰風襲遍全身,李劍凌猛地打了一個寒顫,便又昏昏沉沉去了。
如今雖已是三月開春,但是天氣卻還未轉暖,加上又是一身濕濘,李劍凌便這樣被凍了醒來,此時應該是夜里了,天窗的小孔,沒有亮光,只有黑暗!
醒來之後,卻是比昏迷還要難受,後頸痛,胸口痛,一身冰寒,唯有希望再次睡過去。
然而,心不寧,氣不平,如何安眠?
李劍凌自是鼓著眼楮,有氣無力的看著,滿是暗色黑斑的石牢,那是此間「前輩」留下的血跡,極富行為主義的藝術品。
李劍凌並沒在「欣賞」,只是覺得世事無常,沒想到時隔一年,自己便再受牢獄之災了,而且還是莫名其妙,難不成自己和「牢獄」有著一股不解的孽緣?
李劍凌無奈一笑,鼓著眼楮,也不知道在看些什麼,卻是讓李劍凌看了足足一個時辰,眼中的環境,並未被他瞪的有什麼變化,牢門依舊關著,血斑的位置依舊沒變,唯有那老鼠從一個角落嗅到了另一個角落。
李劍凌默嘆一聲,終于是接受了這個不爭的事實。
他真的又坐牢了!
好在李劍凌一直都不是一個破罐子破摔的人,看見牢房角落堆著得一堆干草,想了想,李劍凌月兌下了身上的濕衣,掛在牢欄上面。
只是這個動作,卻似費盡了他全身的氣力,以至于他根本沒有半點興致,去看看牢房外面的環境。
牢獄之中,雖然也是潮的厲害,但好在干草卻是新換的,李劍凌「次果果」的縮在干草堆中,目光萎靡的看著角落,那只月兌毛月兌的很是寒磣的老鼠,不知道過了多久,或許是看累了,或許是默認了,又或許到了該睡的時候了,總而言之,李劍凌的眼皮,終于在一陣陣倦意襲來之後,緩緩的合上了!
暮色下,刑部大牢,如同一頭潛伏暗夜中的野獸,兩團長明之火,像巨獸的眼楮,泛著幽冷的寒光,盯著暗夜中隱藏的一切!
這種時刻,除卻李劍凌之外,卻有很多人難以入眠。
王家上下,燈火通明,王元寶在廳堂里面焦急的來回巡走,不斷的嘮叨著︰「韻兒怎麼還不回來呢,真是急死個人了!」
韓氏難得的柔聲安慰道︰「老爺,您放心吧,狄姑娘和武姑娘都和劍凌交好,定然不會見死不救的!」
王元寶卻是一點也不領情,瞪了韓氏一眼,怒道︰「都是你慣著這兩個兔崽子,要不是他們,劍凌又如何會受此橫禍!」
韓氏自知理虧,也不反駁,只是一個勁的嘆氣。
「小鯢去哪里了?」
王元寶忽的發現,場間不見了小鯢,頓時一驚,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覷,並未看到小鯢,一問下人,這才知道,小鯢竟然私自出去了。
王元寶急得跺腳,連忙派出下人出去尋找,只是這大晚上的,卻又去哪里找?
白日里,接到賢良兄弟的消息後,王韻便趕去了狄府找狄慕華,只是狄仁杰不在京城,而她父親狄光嗣只是一個地官員外,官微言輕,卻是有心無力。
狄慕華無法,只得帶著王韻去了公主府找武覺靈,武覺靈听聞了此事,也是著急了,雖然她和李劍凌時常拌嘴,但是心底卻是將李劍凌當作了朋友,二話不說,便去找了李令月。
李令月便是大唐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在李唐宗室盡皆倒霉的時候,唯有她,依然如那不老青松一般,一直春風得意,深的武則天的信賴和喜歡,開府食封,算是李姓宗室之中混的最好的一個了,從這一點便能看出她心機之深沉,手腕之高明。
只是這樣一個人,會不會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孩子出手,三個女孩心中都沒底。
消息被宮女遞進去了,卻如泥牛入海一般,再無半點響動,三個人便在公主府中一直等到了晚上,歸根到底,三個姑娘家也都是小孩子,遇到了困難,本能的只會想到找父母,卻再無別的辦法了。
小鯢在家中等王韻,卻是等的不耐煩了,在她心目中,這洛陽城,李劍凌便只有她一個親人,讓哥哥的生死,寄托在外人手上,小鯢做不出來,所以,在傍晚的時候,她便翻出了那塊早已經被她玩膩了的玉心,穿了男裝,獨自出了家門。
只是,洛陽北城那麼大,小鯢卻是四顧茫然,根本不知道姚元崇住在什麼地方,唯有從當初一起下船的渡口開始,一路打听姚元崇的名字。
眼見到了巳時,小鯢卻還未探听出半分有用的消息,卻好幾次差點被一些青樓女子,當作了俊俏公子,拉進了青樓。到洛陽一年來,小鯢一直沒有離開過李劍凌,又何曾這般無助過?
舉目無親,連李劍凌也被下了大獄,打听姚元崇,卻連番受挫,夜幕寒涼,小鯢一身單衣,雙手抱著膝蓋,坐在牆角,輕輕啜泣起來。
這是懂事以來,小鯢第二次哭,第一次是因為被大哥「趕出」了水寨,見到了李劍凌後,哭的很是委屈,因為他有李劍凌的肩膀靠著;這一次,她哭的很無助,很恐懼,她害怕從此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這一晚,注定有很多人難以安睡,在王韻等人還在等候李令月的消息的時候,在小鯢擦干淚水,繼續尋找姚元崇的時候,武三思也沒有閑著,卻是請動了武周鼎鼎大名的一個人物,一個可以夜止兒啼,令人聞風喪膽的酷吏——御史中丞來俊臣。
「來中丞,此案就勞煩您了!」
梁王府中,廳堂之中,一紫一紅,兩個中年男子並排而坐,此兩人不是別人,正是梁王武三思和御史中丞來俊臣!
堂中,炭火通紅,燒的滿室如春,讓茶幾上面的熱茶騰出的熱氣,都顯得比平時要淡了許多。
「王爺放心把,為陛下分憂,為大唐除害,本就是下官職責所在,何言勞煩呀!」
來俊臣身穿緋紅常服,一臉陰鶩,皮笑肉不笑的打了一個哈哈,然後眉頭一皺,有些為難道︰「不過,那案子畢竟還是太淺,涉案之人,又是一個不及弱冠的少年,卻是讓下官好生為難,恐難以令人信服啊!」
「相信中丞定會讓人心服口服的!」
梁王武三思打了一個哈哈,拿出了一個薄薄的方型錦盒,輕輕的推到了對方面前,笑道︰「劉堅年紀大了,寡人已經請少府監,為中丞定制了一套紫袍,屆時寡人定然親自給中丞送上門的!」
來俊臣面色一喜,拱手笑道︰「如此就太勞煩王爺了!」
「此乃小事,中丞對我大周之功績,世人有目共睹,這點小事,又何足掛齒!」
來俊臣面帶得色的放下手,卻是順手壓在了那錦盒之上,往自己面前移了三分,笑道︰「王爺放心,下官定然為您辦妥此事!」
「此言差矣,中丞這是在為陛下分憂,為大周盡忠,如何是為寡人呢!」
「是是是,是下官愚鈍了!」
來俊臣終是露出了一絲笑意,道︰「時候也不早了,下官便先行告退了!」
來俊臣站起身來,武三思也跟著起身,伸手拿起茶幾上面的錦盒,雙手遞給了來俊臣,笑道︰「中丞莫要讓聖上勞心,盡快辦妥此事!」
「那是自然!」
來俊臣哈哈一笑,道︰「王爺留步,下官告辭了!」
「中丞請!」
以武三思之尊,還是將來俊臣親自送出了門,這讓來俊臣很是受用。
室內室外,氣溫天壤之別,來俊臣忽的打了一個寒顫,武三思見了,連忙喚下人拿了一件錦襖,親自給來俊臣披上,臉上堆起了溫潤的笑容,道︰「初春夜汗,中丞要保重身體啊!」
來俊臣哈哈一笑,道︰「王爺太客氣了,您放心,此案定不會令王爺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