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部 嫁衣 第三章 九日為旭

第三章九日為旭

這個時候已近年關,工程也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想想已經好幾年沒回老家過年了,老家那地方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比城里好上不知多少倍,更加適合練功,而且現在他手頭已經有了不少積蓄,楊科打算這次回去後在家里多呆幾年潛心「修煉」,暫時不再出來做工程。以後幾年里,除非是在修煉中遇到新的難題,需要鄧運江這樣的高人指點,否則就不出遠門。于是開始收拾行裝,為離開這座城市作準備。

走之前,當然要跟自己那幫「同道」們道個別的。可能是這段時間天氣太冷的緣故,在公園里鍛煉的人非常少,楊科到公園去了兩次,都沒遇到一個以前熟識的「同道」,不過楊科倒是沒覺得有什麼想不通的。經過這三個多月閉關後,他覺得自己的境界比以前高了許多,已經是「得而不喜,失而不憂」了,因此出關之前就想好了,能跟那些同道見上一面更好,見不到則是緣份已盡,不必去強求,讓一切都隨緣吧!當然,他心目中的半個師父鄧運江,卻是不能不見的。于是將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在離開這座城市的前一天,楊科備了一份比前幾次更貴重的禮物去了鄧運江家。

鄧運江是這座城市練功界中的「大師」級人物,平常上門向他求教的人特別多,楊科前幾次去的時候,鄧運江家都是門庭若市的,有時甚至專門有人在他家別墅的門口負責接待,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是等了很長時間才輪到的。但今天卻顯得很異常,門口接待的人不見了,從門縫看進去,院子里也見不到一個人影。楊科心想鄧運江不會是搬到別的地方去住了吧!于是心懷忐忑地按響了門鈴。

門鈴響了好幾通後,房子的門打開了,微顫顫地走出一個老太太,楊科認出這是鄧運江的老母親,他第二次到鄧運江家去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當時他正在院子里坐著等鄧運江「接見」,這個看上去很慈祥的胖老太太不知怎麼的竟然親自出來給在外面等待的人倒水,順口問了下每個人的籍貫。當老太太知道楊科的老家跟她的娘家是隔壁省時,就異常熱情地跟他攀談起來。更巧的是,楊科曾經在老太太的娘家所在的那座城市做過一年多的工程,對那座城市的情況很熟悉,問答之間大大地滿足老太太的思鄉之情,于是老太太像是見到真正的娘家人似的,拉起他就往屋里走,然後問個沒完,害得楊科差點沒辦成正事。

打開院門看到站在門口的是楊科,老太太本來木然的臉上馬上泛起了喜色,張了張嘴像是要打招呼,但沒等說出話來,眼圈卻先紅了起來,接著就掉起了眼淚,泣不成聲地說道︰「他楊兄弟啊,你可來了!」然後緊緊地抓住楊科的衣袖把他往院子里拉。

見老太太這樣,楊科覺得他已經修煉到山岳崩于前也不驚的心不由自主地「撲撲」狂跳起來,心想鄧運江不會是修煉中出什麼事了吧!鄧運江目前的境界,當然是他望塵莫及的,如果鄧運江在修煉中出了問題,肯定不會像他以前那樣,只是個小小的偏差,有很大的可能是遇到了傳說中的「走火入魔」。如果真是走火入魔的話,什麼半身不遂四肢癱瘓之類的只能算是小意思,小命不保都很正常。他這幾個月可是照著鄧運江的秘籍練的,要是連鄧運江自己都練出事了,他豈不早晚也要步鄧運江的後塵?

楊科的心思在飛快地轉著,老太太則在旁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傾訴著︰「廠不辦了,女兒也不管,媳婦氣回娘家去了,搬到山上住也就算了,怎麼能不吃飯呢?他楊兄弟,你一定要幫我勸勸你大哥啊,人不吃飯可不行啊!」

听到老太太這話,楊科心想原來只是這麼一回事,狂跳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然後開始自責起來,認識到自己的境界還是沒有達到「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程度。

鄧運江以前開過幾個規模不小的加工廠,還曾經是這座城市里排得上號的富人。可能因為練功的緣故,鄧運江對辦廠賺錢漸漸失去了興趣,後來干脆關了那個廠子,在家里潛心修煉或者到處尋訪「高人」。因為一門心思在練功,鄧運江就很難顧得上去教育女兒了,缺少了嚴父的管教,他女兒的性格變得很乖僻,還經常與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小混混們湊在一起胡鬧,學習成績就不用說了,成了學校里有名的問題學生。他們家的開支一向很大,因為鄧運江不辦廠沒了經濟來源,還經常外出訪友,積蓄再多也經不起幾下折騰的,再因為他對女兒不聞不問,另外可能還有因練功而禁欲讓他老婆長期獨守空房的緣故,他老婆心中的怨氣越積越大,去年底一氣之下帶著女兒回鄰市的娘家去了,而且向法院提交了離婚訴訟。他們兩口子做了快二十年的夫妻了,當然不能說離就離的,在親友們的勸說下,婚總算沒亮離成,但他老婆也始終住在娘家不願回來,放出話來說,什麼時候鄧運江的精神病治好了她再回來。老婆孩子都不在家,老母親又有別的兄弟照顧,鄧運江就沒什麼牽掛了,于是經常到山上的道觀或者寺廟里一住十天半個月。

不管鄧運江的老婆還是別人怎麼說,楊科是絕對不同意鄧運江的精神有問題的,他對鄧運江一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覺得鄧運江簡直就是個神人,當年辦廠做生意很成功,後來半路出家來練功,沒幾年時間就成了「大師」級的人物。不說鄧運江干什麼像什麼了,光憑他大把大把的錢說不賺了就不賺了,這思想境界實在是高,高得讓他大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听老太太這麼說,楊科心想難道這三個月鄧運江的功夫又更進了一層,竟然達到了傳說中的「闢谷」的地步?進到屋里後向老太太仔細詢問,發現果然如此,從半個多月前從山上回來後開始,鄧運江就在家閉門謝客潛心修煉,每天只以兩個隻果和幾杯清水充饑。老太太從別人那里得到消息後,擔心得不行趕過來勸說了幾句,鄧運江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第二天卻干脆關了二樓的樓門,不管老太太怎麼叫都不開。因此老太太只能天天在樓下守著,時刻豎起耳朵听著樓上的動靜,要是連續一兩個小時都沒听到樓上有什麼響動,就馬上大聲喊鄧運江的小名,直到鄧運江答應她為止。

想想老太太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喊鄧運江一聲,使得鄧運江無法靜下心來修煉,楊科不由抱怨起她來。但老太太年紀這麼大了,而且與他有幾分鄉土之情,看到她比以前瘦了不止一圈心力交瘁的樣子,又很不忍心,心想得想個萬全的辦法出來,既能讓老太太不再為鄧運江擔心,又能讓鄧運江靜下心來修煉。陪老太太坐了很長時間听老太太訴了半天苦後,終于被他想出了個好辦法。于是對老太太說他有辦法勸說鄧運江吃東西,然後出門到街上買了一大包巧克力、壓縮餅干、口服液之類的東西回來。讓老太太在樓下等他,敲開了二樓的樓門,到樓上跟鄧運江說了大半個小時。下樓後告訴老太太說,雖然鄧運江現在要閉關修煉不能像平常一樣吃飯,但他已經勸說按時吃點巧克力和壓縮餅干之類的高熱量食物,再加上口服液和隻果中富含的維生素等,至少幾個月內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楊科還對老太太說,為了讓老太太放心,他已經勸動鄧運江每天早晨開一次樓門,讓老太太上樓檢查食品消耗情況。

雖然楊科這樣的安排遠沒達到老太太的心願,但怎麼都要比以前好多了,于是老太太千恩萬謝地把楊科送出了家門。但在事實上,楊科是讓鄧運江把巧克力和壓縮餅干等等的都從馬桶沖走來糊弄老太太的。離開這座城市後,楊科就再也沒找到機會回來,也和鄧運江失去了聯系,不知道鄧運江後來怎麼樣了。

楊科回家後沒多久,在一次聚會時遇到一個技校同學的堂妹劉冬雪,不小心多看了幾眼,同學以為楊科對自己堂妹有意思。因為楊科小伙長得相貌堂堂的賣相不錯,這幾年在外面帶工程隊賺了不少錢,家里的條件也還過得去,是給他當妹夫的好人選,就在家里長輩的支持下巧妙地安排他們兩個來往起來。

正月初五的那天晚上,很巧的是劉冬雪的家人都到親戚家去了,不知是因為正常的青春期騷動所致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已經早就在工友的誘惑下多次涉足風月場的楊科沒把握住自己稀里胡涂地跟劉冬雪在她的閨房上了床,而且非常神勇地一晚上來了九次,最後一次讓劉冬雪當場昏迷,後來好幾天都下了不地。發現自己好像闖出了大禍,本質上膽小怕事的楊科當時就跑回了自己家,天沒亮就逃到了外地。

把人家的黃花閨女弄成那樣了,楊科當然是要負責任的,于是很自然地,在肇事後的兩個多月被家里人千方百計地找了回來,並在當月閃電式地結了婚。結婚後才半年多一點,劉冬雪就生了個兒子。算了下日子,這顆種子是正月初五那天種下的,因此後來家里人讓他給兒子起名字的時候,比他老爸當年還魂不守舍的楊科月兌口而出說道︰「九日!」看到大家都一臉疑惑地看著他,愣了一下後改口說道︰「我說的是‘旭’字,‘九字’上面加一個‘日’字,起名叫‘楊旭’怎麼樣?」

「楊旭」這個名字倒是不錯,不知道楊科當時心里在想什麼的家人就都認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