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部 嫁衣 第二章 得遇高人

第二章得遇高人

拎著箱子拉開房門的時候,楊科恨不得扇自己一個大嘴巴子,心想自己的嘴怎麼總是這麼大呢,這兩年來越混越背,還不全都是被這張管不住的嘴給害的?多掏三百塊錢也就算了,怎麼還讓女人在這房間里繼續住?怕箱子放在房間里被這個自稱什麼冰的小姐順手拎走,現在還得帶著出門倒不是什麼大事,但萬一這個什麼冰只是嘴上說得好听,到時候卻充分利用起他楊科給創造的大好條件,在這個房間里接上兩天別的客人,他就該找塊豆腐放冰箱里凍兩天,然後拿出來往自己的腦袋上使勁砸,把自己給砸死算了。

無奈地揮了下手里的房卡,自我解嘲地撇了撇嘴,楊科對著關閉的房門苦笑了起來。

按他在家族中的輩分,楊科的大名應該叫「楊登科」,事實上他錄入家譜的名字就叫楊登科。用他叔公的話說,他姓楊名科字登科。而「方輕愁」則是他假身份證上的名字,通常是做那些見不得人的事的時候使用的。「楊科」這個名字,是他剛出生的時候老爹隨便起的。

據說當初醫生給楊科填出生證的時候,一邊拎起熱水瓶往面前的一個杯子里倒著水,一邊問楊科的老爹給孩子起了什麼名字。醫生是楊科三表姑家的大表姐,跟楊科的老爹是小學同學,兩人常有來往關系很不錯。楊科的老爹那幾天在醫院侍候老婆孩子累得頭昏眼花,一天到晚都是神情恍惚的,壓根兒沒听清醫生的話,竟然以為醫生問他渴不渴給要倒水給他喝,就稀里胡涂地答了聲「渴」。那天那大表姐也不知道怎麼搞的,想當然地以為他給孩子起單名為「科」,就在出生證上寫下「楊科」二字。楊科的老爹把出生證拿到手里後,才魂魄歸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但他覺得「楊科」這個名字還算可以,干脆將錯就錯,讓孩子叫這個名了。到楊科三歲那年修家譜的時候,為了和堂兄弟們的名字統一,在叔公的建議下,在他的名字中間加了一個「登」字作為表字,所以後來他家的長輩和親戚都叫他「登科」。

許多有著吉利名字的人,現實中的境況和名字所討的彩頭正好相反。比如大名叫「美麗」的女人,長相大多非常平庸;小名叫「大壯」的男人,大多從小就體弱多病的。「登科」是個很吉利的名字,所以大名叫「登科」的楊科也一樣,注定了與登科無緣。

楊科小時候倒是個聰明孩子,學習成績還過得去,但長著長著,他的聰明就慢慢地用到了別的地方,而且還不知怎麼的眼高手低起來,自己覺得什麼都行,實際上卻什麼都只會點皮毛。整個初三都只顧著偷看正在發育的女同學們一天比一天鼓起的胸部了,中考的時候楊科考得一塌糊涂,還是他老爹找叔公托了一圈人情,才進了一個技校。讀了兩年後,覺得上技校沒什麼前途,不如盡早出去闖天下賺大錢,楊科輟學到一個親戚辦的小建築公司打工,進了公司下屬的一個工程隊。

楊科長得高高大大的,看上去非常帥氣,很能吸引女孩子們的目光。可惜他這個人也就是外表差強人意,實際上只是個衣服架子的材料,力氣活是一點都干不了的。幸好和工程隊里的許多人相比,楊科算是個「知識分子」,又是老板的親戚,工頭就讓他負責柴米油鹽等日常生活用品采購這樣的後勤工作,有時也幫工頭記記賬、排排班什麼的,倒吃不著苦,收入也比一般的工人高一些。

數年之後,楊科從給工頭打雜的小廝混成了工程隊長,有年帶著工程隊到了一座南部的大城市,看到許多城里人手里都拿幾本雜志在公園里練氣功,在眾人面前念念有辭地看上去很神,不由非常羨慕。心里癢癢也在地攤上買了一本,回去後什麼舌頂上顎、收月復提肛、氣沉丹田的照著書上練了起來。練了大半年,雖然書中提到的特異功能一樣也沒練出來,但不知道確實是練功帶來的好處還是心理作用,楊科覺得精神頭比以前足了許多,連力氣都大了幾分似的。以前跟工人們掰手腕從來沒贏過的,練功大半年後竟然破天荒地勝了幾回。于是楊科買了更多的雜志來看,練起來更加起勁了。

但讓楊科意想不到的是,再過了小半年後,他突然發現臉上的青春痘越冒越多,還總覺得渾身燥熱,像是憋著一股火,身體的某個部位動不動就一柱擎天脹得生疼,尤其是當有年輕女孩子從身邊走過送來「陣陣香風」的時候。因此他大熱天上街買東西的時候,也要里面穿著兩三條短褲外面再套一條厚厚的牛仔褲,免得到時候出洋相。另外,楊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夢遺,有的時候甚至連中午午睡的時候也會夢遺,一天要夢遺兩次或更多次,而且每次夢遺後都會渾身乏力。那段時間里的楊科,實在是苦不堪言。

在外施工的工程隊,住的大都是臨時搭建的工棚,盡管楊科是隊長,但他那個工程隊規模有限,所以他不能像那些大包工頭那樣,把工人們丟在工地上自己去住賓館,為了按他媽的要求多省點錢下來好回家娶媳婦,他也是在工棚住的。只不過一般的工人們都是十幾、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工棚里,他只需要和兩個施工員住在一起而且。房間里還有另外兩個人,過度頻繁的夢遺讓他總是非常尷尬。

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又不好意思到醫院找醫生看,自己琢磨了好長時間,楊科想到可能跟練氣功有關,就試著停止了練功。停止練功一個月後,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渾身燥熱,青春痘也漸漸不見了,卻出現了更大的麻煩︰他竟然不舉了!晨勃離他而去了不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某個部位都像死蛇一樣沒有一點生氣,怎麼刺激都沒用。于是楊科忐忑不安地又練起了氣功,希望奇跡出現。讓揚科驚喜萬分的是,幾乎立竿見影地,在恢復練功後的第二天早晨,他又重新一柱擎天了,然後則是終點又回到起點,一切都和暫停練功前一樣了。

走投無路之下,楊科由公園里認識的幾個「同道」介紹,帶了一份重禮去找一位叫鄧運江的「高人」請教。高人當然是高風亮節的,非常詳細地詢問了楊科的情況,並伸出右手作雷達狀在他胸前身後「探測」了一番,斷定他這是出了「偏差」,是練功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是什麼大問題,想辦法糾正過來就行了。接著什麼有無相生、陰陽相濟地說了一大堆,告訴他說這是「孤陽不生」,需要陰陽調和。鄧運江後來又說,雖然楊科在練功過程中走了彎路出了偏差,但正因為出現偏差,證明楊科的資質不錯,是個可造之材。要是個資質差的人,就算練上十年八年也找不到一點「氣感」,想出偏差都出不了呢!

然後鄧運江拿出一本所謂「秘籍」手抄本送給他,說只要照這本「秘籍」去練,兩個月後就可以達到陰陽平衡,一切恢復正常,堅持練下去的話,前途不可估量。鄧運江還神神秘秘地不讓楊科當場打開看,理由是他往這書中發了功,在書中注入了「靈力」,如果當著他的面打開了,「靈力」會被他吸回去。最好是回去後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打開,免得外泄的「靈力」被別人分走。

楊科一向自視甚高,被鄧運江「資質不錯」雲雲的幾句好話一捧,不由飄飄然起來,恨不得馬上就找個地方專心練功。于是匆忙回到工地後稍作安排,馬上趕到城郊一個園林式的賓館,一口氣交了一間獨立小平房半個月的租金,準備像武俠小說中寫的那樣來一次閉關修煉。戒齋、沐浴、焚香,做足準備工作後,才小心翼翼地打開鄧運江賜予的「秘籍」翻看起來。

「秘籍」所載的,其實並沒有太多特別的內容,大多是楊科以前在各種雜志和書籍上看到過的,一開始的時候讓楊科心中很有些失望。不過這本秘籍好在系統性很強,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總結得很清楚,可見鄧運江費了不少心思去整理。所以還是讓楊科受益匪淺,覺得自己如同一個獨自在黑暗中模索的自學者進入了正規的科班,檔次一下子上來了。

閉關期間,楊科又到鄧運江那去了兩次,向鄧運江請教那些因為言語太隱晦而看不大明白的地方。當然,每回去的時候都沒忘記給鄧運江送上一份價值不低的禮物。鄧運江一如既往地高風亮節,每次都很耐心地給他講解。至于後來鄧運江都跟他說了些什麼,經過這麼多年後楊科已經記不清了,但對鄧運江說過的一句話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記得鄧運江當時感慨道︰「當再大的官,賺最多的錢,都只是些身外之物,還是‘修行’重要啊!」楊科的理解是,鄧運江這話暗示了「得道」是可能的,和「得道」相比,金錢和地位確實什麼都算不上。而「得道」,是要靠「修行」——也就是練功來實現的。雖然「修行」了未必就能「得道」,但要是不去認真「修行」,則是永遠不可能「得道」的。這就像「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一樣。鄧運江這話,如同給楊科打了一針興奮劑,讓他越發躊躇滿志起來,回到賓館後,想都沒想就續了三個月的租金,鐵下心來要過完「秘籍」上要求的百日閉關期限。

通過系統性的學習,並在鄧運江的指點下,楊科好像真的不再偏差,從彎路上回來了。一柱擎天雖然仍在繼續,但夢遺的次數卻漸漸少了,臉上的青春痘也慢慢消了下來。在賓館里扔了幾萬塊錢後,楊科終于圓滿「出關」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