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典韋VS關羽

無彈窗,萬名書迷同時在線凌雲听完劉備一席話,眉頭皺了起來,「劉皇叔,趙雲是顧念舊情才來相勸。皇叔可曾記得袁紹、公孫瓚、袁術、曹操等人,他們哪一個不比皇叔現在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地盤廣闊。到頭來又如何,還不是一樣冰消瓦解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嗎?」

停了一下,趙雲又說道,「若說劉璋、劉表二人,他們也算兵精糧足,可是他們的屬下又如何?還不是一樣投靠到我家主公身邊,比如益州的張任、李嚴,荊州的黃忠。還有曹操手下的典韋,李典、于禁、樂進,袁紹手下的文丑、高覽,袁術手下的紀靈,呂布手下的張遼、高順,就連孫策也率部將歸降了我家主公。難道說他們都不識大義嗎?我家主公乃萬眾歸心,救民與水火之中,如今被主公平定之地,再無戰亂,民生富足,乃千古盛世。阻擋我家主公腳步者,即為與天下人為敵。劉皇叔與趙某說什麼漢室天下,想漢室從何而來?還不是滅了大秦,而得之?秦從何來,乃滅六國統一天下,再向上追溯,而有周,周之前有殷商。天下不是姓漢就不變了,大漢積弱,天下民不聊生,天人要給大漢改姓,誰能夠攔得了。天子尚且不行,難道就憑你們幾個所謂的皇叔?」

趙雲越說越氣憤,他是來救劉備的,想不到對方居然不知輕重,還要把自己拉過去。這麼多年,天下大勢,他早看得清楚,他明白自己選擇了一條怎樣的道路,他甚至慶幸能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候遇到了凌雲,而不是在劉備軍中到現在還混個如此模樣。

他這一席話把劉備也是說得臉色不善,微微嘆了口氣道,「既然話說到這了,備絕對不會歸降,在山中我為猛虎,入凌雲手下,我為魚肉。如今兩相交兵,勝負未分,究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凌雲若想拿下華容城,除非從我二十萬軍士的尸體上踏過去。想必凌雲也不能太輕松,話有回來了,如果將來凌雲兵敗,子龍走投無路之時,備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著。」

既然無法說降趙雲,劉備只能打出了這張感情牌。

听劉備已經把話說透,趙雲知道再多說無益,便說道,「劉皇叔,如此,趙雲別過,只望劉皇叔能如你所願,若皇叔到了山窮水盡之地,來找趙雲,趙雲必會豁出這張臉皮向我義兄求情。」

說完,趙雲摘下涯角槍,對著馬前輕輕一劃,劃出一到痕跡。而後調轉馬頭轉身離去。

以槍劃地絕交,表明他在戰場上若與劉備相見,定然不會再顧念前情。這一作法也是給凌雲一個交代,表明心跡。

盯著趙雲的背影,劉備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狠厲,隨即催馬返回本軍。

趙雲回到凌雲身邊後,施禮說道,「主公,小弟未能說動劉備,願請命出戰一戰劉備。」

凌雲搖頭微笑,「子龍,無妨,你且在一旁觀戰,典韋將軍,頭陣就由你來打吧。」

趙雲知道凌雲的用意,是不想自己與劉備一方相戰,以免戰場上難下殺手。聞言也就不再多說,施禮退到一邊。

另一邊,典韋應聲領令,催動戰馬來到兩軍陣前。

「何人敢與典韋一戰?」他大聲喊道。

聲音洪亮,清晰地傳到兩軍陣中。

劉備身邊的關羽睜開丹鳳眼,說道,「大哥,此陣交給我吧?」

劉備點頭道,「二弟小心,那典韋異常勇猛,從無敗績,為兄與你擂鼓助威。」

關羽答應一聲,催動戰馬,手提青龍偃月刀殺向兩軍陣前。

劉備從軍士手中接過鼓槌,咚咚咚咚地敲了起來。

典韋先前曾听凌雲詳細地給他說了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的一身武藝,見主公如此推崇這二人他心中自然不敢輕敵。

雖然關羽和張飛在歷史上非常有名,那是因為他們有施展的舞台。演義中十八路諸侯伐董卓,其實劉備並未隨公孫瓚前去。即便是公孫瓚也沒有去,當然溫酒斬華雄之類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而因為凌雲的出現,劉備與呂布也無交集,歷史被改寫,三英戰呂布的佳話也未曾出現。

從劉備出道至今,就是一直寄人籬下,一直處于最低谷的狀態,幾次出戰都以失敗而告終。關羽和張飛並無大展身手的地方。

典韋和關羽通名報姓之後,各擺兵器佔到了一起。

凌雲在後邊亦接過鼓槌,親自擂鼓為典韋助陣,雖然敲著鼓,眼楮卻始終未離戰場之上。

歷史上關羽和典韋從不曾相遇過,更沒有比試過,從而引發後人無數猜測,若二人在一起大戰將會怎樣。

如今,想象中的事情終于變成了現實,凌雲心中有著隱隱的興奮。

按民間排名,典韋是排在第三位,關羽排在第四位。可凌雲不信這個,即便是張遼和高順這樣的名將也有與趙雲一戰之力,只是最後將不敵而敗。戰場上勝負有很多因素,不只是武藝那麼簡單,體力、心情、士氣,都是其中的因素。甚至戰馬也是,前一段時間典韋就曾騎著赤兔馬活捉了黃忠。要是他騎著一頭豬,估計可能會被黃忠砍落馬下。

如今典韋沒再騎著赤兔馬,而是乘騎著自己的戰馬。本應該是歷史上關羽坐騎的赤兔馬卻被凌雲騎上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隨著咚咚的鼓聲,典韋和關羽各擺兵器,展開了大戰。二人一上手就用上了全力,一時間戰馬不停嘶鳴,塵土飛揚,兵器交擊之聲不絕于耳。

關于力大刀沉,典韋也是力大無邊,二人又都武藝精良,這一打,就是七八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二人比斗之中,兩邊軍士的叫好聲此起彼伏,簡直把戰鼓聲都壓了過去。

二人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斗雖然凶險,卻精彩無比,妙招層出不窮。

打著打著,劉備那邊的鼓聲停了下來。劉背將鼓槌放到一邊,不停地甩動著胳膊,二人打斗時間太長,他的胳膊都酸了。

凌雲這邊也同樣如此,長時間的敲鼓誰都受不了。

劉備和趙雲都把鼓槌交給鼓手,他倆各自上馬觀戰。

此時典韋和關羽的頭上都見了汗水,馬身上亦濕漉漉的,顯然戰馬也累得不輕。

二馬錯鐙,一個回合又過去了。此時雙方已打了四五十個回合,有很多個回合,二人都是在比拼力氣,所以更為勞累。

但二人各自踫到對手,都越戰越勇,誰都不服輸。

典韋當戰馬錯鐙之後,習慣性地摘下頭盔向後邊扔去。頭盔這一摘去,典韋頓時覺得清爽了不少,現在已是七月份,天氣正是炎熱之時。

微風輕吹,汗水很快蒸發,非常舒爽。典韋擺月兌頭盔之後,再次擺戟催馬上前,向關羽狠狠砸去。

關羽也學著典韋的樣子,扔掉頭盔又與典韋戰到了一起。

七八十個回合過去了,二人還是不分勝負。他二人還有一戰之力,可是坐下的戰馬都受不了了。

戰馬疲憊異常,奔騰間腳步虛浮,很容易馬失前蹄。

「關羽,你我換過戰馬再戰如何?」典韋停住身形喝道。

「就依你之言,等換過戰馬,關某必將你斬于馬下。」關羽高聲道。

「哼,大言不慚,等換了戰馬,典某用雙戟挑了你。」

斗了兩句嘴,二人各催戰馬回到本軍陣前。

典韋並非只有一匹坐騎,他身為主將,用馬的時候很多。時常需要更換坐騎,故而,他有四匹備用的戰馬,但今日只帶了一匹過來,其他三匹都在大營之中。

典韋和關羽在戰場上所說的話聲音很大,兩邊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對凌雲知會了一聲,典韋飛身跨上自己的另一匹戰馬,從軍士手中接過水袋,狂飲一通,又拿過一個水袋,將水澆在頭頂。而後催戰馬再次來到兩軍陣前。

此時,關羽也換了坐騎,手提青龍偃月刀殺了過來。

典韋用袖子一抹臉上的水跡,又與關羽站到了一起。

這一戰,七八十個回合過去,兩人還是不分勝負。典韋對關羽的武藝差不多模了個清楚,他心中也不著急,若正常打斗,沒個二三百合絕對分不出勝負。如他們這樣的武藝,比的就是耐心,誰能穩住,誰就能最終獲勝。

若是誰先心浮氣躁,亂了陣腳,露出破綻,那就離敗不遠了。

關羽同樣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拼斗時雖然勇猛,卻心中留有謹慎,不停地等待著典韋的破綻出現,再給以雷霆一擊。

如此打斗頗耗費體力,第二次交鋒站到一百五十回合後,二人都感覺月復中饑餓,身體乏力。

又一記交鋒之後,關羽將戰馬帶過一邊道,「典韋,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戰如何?」

典韋道,「如此也好,就讓你多活一晚。」

「無恥之極。」關于怒道,「今晚多吃點好吃的吧,明天你就沒命吃了。」

「關羽」典韋喝道,「休要逞口舌之利,還是明日手上見真章吧。」

關羽哼了一聲,不再多說,催馬回到本軍陣前。

待典韋回陣,凌雲那邊撤軍之後,劉備才帶著兵馬進城。

回去的路上,凌雲對典韋說道,「典韋將軍,明日再戰,本公再借你戰馬如何?」

典韋看了看凌雲的赤兔馬,眼中閃過一絲明亮的色彩,心中暗道,若是騎此馬必能佔些便宜。

但他卻不願佔這個便宜,心中的一股傲氣讓他拒絕了凌雲的請求,「主公,末將想與關羽公平一戰,以末將的武藝,在下有信心勝他。」

「好」

凌雲贊嘆一聲,覺得典韋果然不負盛名,光明磊落。

若是黃忠在此,听到典韋這句話,他當時就得哭了,當初他就是敗在這匹馬上啊。

盡管如此說,典韋還是忍不住多看了赤兔馬兩眼,真是一匹好馬啊。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得到一匹這樣的良駒,到那時騎著自己的馬,就不算佔人家的便宜了。

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