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四章 坐井觀天

()第二百六十四章坐井觀天

第二天一早,新任刑部尚書李大人視察刑部大牢,在最里面的小黑牢中,李廣利看到了劉平飛,形容略顯憔悴。劉平飛也看到了這位熟悉的李大人,同時注意到李大人身旁的葉明新。劉平飛沒有作聲,裝出一副漫然的樣子,從表面看從不認識他們。

回到宮中,理懷帝對劉平飛的表現很滿意,笑著對李廣利道︰「這個江哲慶倒是蠻識趣,朕是天子金口玉言,既然說了不傷害于他,那就把他送到玉清宮去。他耍的魔術是絕活,說不會朕的六十歲壽誕還能讓他出來為朕表演一番。」

喝了口茶,理懷帝道︰「二月二十八日,朕要前往玉清宮上香,屆時愛卿將那江哲慶押送到玉清宮,交予玉清宮中的道人看管。這江哲慶有幸住在神仙住所,朕待他也算不薄了。只要他老老實實,朕六十歲的時候就放他出來,讓他做個樂正官。」

理懷帝說的玉清宮在麗都城東面二十里外的玉清宮,這是一座由皇家供奉的道觀。道教隨元朝南渡,開始在南方迅猛發展,後來元朝分化為大理和洛國兩國,這兩國仍以道教為國教,兩國皇帝都大力推行道教,不斷興修道觀,兩國的都城、州縣、名山中道觀林立,信徒眾多,道教教義深入民心,上到帝王下至百姓,都篤信不疑,眾生或妄圖成仙,長生不老;或迷信房中采補術,吸陰補陽;或麻痹自己,祈盼輪回。

道教的存在,與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道家有「六人」之說,即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這些輿論有利于鞏固君王的統治。道家還為朝庭訓練內家高手、護佑重臣;向普通大眾勸善懲惡,維護三綱五常;抑制和反對佛教南下;利用道教神仙方術宣揚長生成仙之說;向君王、大臣、士紳們推銷養生、服食、煉丹、房中等術等等,無不適合了兩國上層統治的需要。所以,兩國歷代君王都有興建、維修、供奉道觀之舉,大理國的玉清宮和洛國的上清觀就是其中的代表。

玉清宮座落在麗都城東面二十里的玉清峰,當年元朝時道教先祖明宇真人雲游到此處,見此處諸峰環繞,玉清峰青翠如玉,山腳有深潭,清明亦如玉,半山有瀑布,猶如瀉玉,深合道家清淨、自然之意,明宇真人因此停駐建觀,因山名玉清故觀名玉清宮。

後大理國定都在麗都城,屢次重修擴建玉清宮,至今玉清宮已有大小殿堂百余座。道觀依山勢而建,樓、廊、殿、閣、苑等羅列其中,中軸線上依次為牌樓、山門、靈宮殿、玉皇殿、七真殿、呂祖殿、四御殿、戒台、雲集山房等,其他如藏經閣、碑亭、斗姆宮、後堂、庫房、廂房、齋堂、廚房等一應俱全。

玉清宮殿宇建築宏偉壯麗,多數大殿都是三層建築,殿內用靈芝、仙鶴、八卦、八仙等道教圖案裝飾,雕梁畫棟極盡華美。玉清宮內有道士一千多人,當代觀主明空真人,被理成帝冊封為「沖虛至道六妙無為光範衍教莊靜普賢大真人」,除觀主外道觀內還設有監院,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分頭負責八個方面的事務。(客即客堂,負責人稱知客,負責接待賓客,並協助監院總理事務;寮即寮房,負責人稱巡照,負責勞動事務;庫即庫房,負責人稱庫頭,負責庫房;帳即帳房,負責人稱帳房,負責財務;經即經堂,負責人稱高功,負責誦經;典既是典造(或稱點座),負責人稱典造,負責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稱雲水堂),負責人稱堂主,負責安置游方道士;號即號房,負責人稱迎賓,負責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游方道士)此外還有「三都五主十八頭」,三都為名譽職務,五主和十八頭各司一職,地位低于八大執事。(詳細介紹附于後,摘自網絡)

玉清宮有個與別家道觀不同的建築--「洗心殿」,道經中有「洗心懺悔」之語,這座大殿是大理第三代皇帝理莊帝所建。這位理莊帝在玉清宮道人的幫助下逆襲太子登上皇位,將原太子和擁護太子的文武大臣全部關押在玉清宮,修建這座洗心殿,讓這些人洗心革面,受道法教誨,將來重新為朝庭效力。

大理國從此便多了一個特殊的「監獄」,專門看守王公貴戚以及帝王認為仍有價值的文武大臣。自打有了洗心殿以來,這其中的「罪犯」從未斷過,有時多有時少,有的人終老在其中,有的人重獲自由,重掌大權,不過有一點,從未發生過有人從洗心殿中逃月兌的記錄。

玉清宮後山有一個深谷,深谷呈圓錐狀,沿谷沿開鑿出米許石路,一路螺旋向下,順路挖出石洞,原是宮中得道真人閉關參玄之所,後隨著年代的推移,洗心殿內的「罪犯」越來越多,洗心殿逐漸無法容納這麼多的人。于是,不知哪任帝王下令,將洗心殿重建在後山深谷之上,讓那些「罪犯」們住進石洞中,而洗心殿成為看押他們的道人所住。

二月二十八日,理懷帝駕臨玉清宮,雖說葉明新曾多次來過玉清宮,但作為帝王還是第一次駕臨,明空真人一早便率領全觀的道人在牌樓前迎候。天子出行,各種儀仗、法器排列整齊,隨行大臣、待衛、太監宮女浩浩蕩蕩,逶迤數里,沿途淨水潑街、黃土鋪道,百姓焚香倒拜。劉平飛被押在一輛牛車里,跟在車仗之後,目睹了一次大理皇帝出巡的盛況。

到了玉清宮,理懷帝在明空道人的陪同下自去燒香拜仙不提。劉平飛跟著李廣利,被兩名侍衛押著悄然向後山洗心殿行去。殿內除了道人外還有刑部的官員,李廣利指著劉平飛對他們交待道︰「這名重犯要嚴加看管,不要讓他到處胡說八道。」

看守洗心殿的刑部官員是個姓白的主事,為人老實無用,才會被排擠到這里看洗心殿,既清又累,還不敢得罪這殿中的「罪犯」。見尚書大人交待自己,連忙應道︰「請大人放心,這谷中最底層只有個老頭,就讓他和那老頭做伴去吧。」

李廣利點點頭,自行離去。白主事與侍衛辦理過手續後,招呼殿中的一名小道士,押著劉平飛來到殿後,向谷中走去。一路盤旋,劉平飛見道旁不少石洞中有人住著,見人來,有人探頭張望。道路盤旋往下,每往下十余米,便有兩重鐵門分隔,劉平飛想應該是將住在其中的罪犯分級吧。

那道士身上帶著大串的鑰匙,一路開門鎖門往下,劉平飛算了算一共過了六處分隔的鐵門,估模著往下走了六七十米,才來到了谷底。谷底很開闊,長滿了雜草,只是不見陽光,透著陰森森的寒意。現在是巳時中(上午十點鐘左右),陽光還照不到谷底。

白主事沖著劉平飛道︰「這谷底的洞,你自行挑一個住下,至于用具、吃喝會有人送來,你老老實實地在這里懺悔罪過,說不定有一天還有機會重見天日。」說完甩甩手,跟在小道士後面離開了。

劉平飛站在谷中央,抬頭向上,只見一塊井口大的天,心中嘆道︰這才是真正的坐井觀天。

附︰道觀中職司(資料來源網絡)

(1)方丈︰方丈乃人天教主,渡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闡揚大道,以德化人,無功不積,無善不為,天人共仰,一切咸欽,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道士必須受過三堂六戒,接過律師傳「法」,始得稱方丈。開期傳戒,稱作律師。

「法」即法統,上載此一法統歷代律師的歷履,及放戒次數和放戒時間。每堂戒的「天字號」是當然接法人,但也須度德量力,如無條件接法,可讓其他「戒子」接法,免得接法後傳不出去背過遭冥遣。

(2)監院︰俗稱當家。監院是常住棟梁,大眾綱領,必須道德齊備,仁義兼全,才智過人,威儀可法,通道明德,待眾以謙,寬洪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者乃可當此大任。倘有不肖,都管、總理稽查明白稟告方丈依規公論,輕則罰齋,重則議換。

監院由常住道眾全體公選,本常住無此人才,也可到其他常住或小廟選請。三年一任,可逢選連任,任期如犯重大過失,可隨時下普板請大眾,宣明過失,辯明是非,免職撤換。本人不得借社會勢力壓眾。

(3)都管︰都管乃常住之統理,道眾之表率。以道德蘊于心胸,以仁義彰于形狀,松筠節操,水月襟懷,才智兼全,威儀內慎,寬以待人,謙以持身。常住一應大小事務,一年四季散發單錢,出入賬目,往來人情無不提理。運度檢點、淨心無私、赤心辦事,方不負尊位之任。倘有徇私、懈怠,方丈率眾升堂,依規公論。輕則罰齋,重則抽單(即撤職,轉其它職務)。

(4)都講︰管理圜堂、缽堂、諸經講義威儀等事,非有道學之士,不堪當此任。

(5)都廚︰管理廚房各項派遣,大眾三餐,日日多寡,以免剩齋糟踐,倘有添減單客,分派菜羹,各件齋肴,須要秉公之士以當此任。倘有不公,議換抽單。

(6)靜主︰坐靜安圜,管理圜堂修行坐靜之人常談聖真經教,不言雜語,非通道德之士不可任也。倘有公私人我,一例罰齋。

(7)殿主︰乃恭潔精虔之士,時常殷勤灑掃,謹慎香燈,虔潔供器,並監理經師。倘有不恭懈怠,或誦瀆上聖者,罰油入庫。

(8)經主︰當選洞明經典、科儀規範、忌諱、禮法、動靜肅恭,威儀誠敬、精潔恭虔之士任之。凡修奉經典,關系教門興頹,未經師傳者不許入經堂。三時功課,朔望朝賀,勿得輕浮狂燥,不遵者罰香。

(9)化主︰導引賢良,開化福善,募緣于仁人君子,積功于聖境靈壇。常住不足,仗以盡心。須熟明因果,善于酬對之士不能任此。當思利人利物,毋得徇已徇私,倘有偏私,罰齋供眾。

(10)高功︰清靜身心,闡揚教法,隨壇作儀。主持大小法事,上表迎駕一切朝事,經典玄律,科範威儀,虔潔規模等類,不得輕浮狂燥,對越金容當嚴肅恭虔,違者罰。

(11)經師︰誦太上之經典,禮天尊之寶號,祈福迎祥,度亡生方,演音喊韻,同聲應和。普結善緣,闡揚教範,為科教之主者。非師傳苦學,不勝此職。

(12)提科︰乃提音接詠,須喉音清澈。滴滴魚鳴,直透九霄。虔誠威儀,道妙長興,隨聲應和,聰明殷勤,大小法事不可疏忽。非博學經師不克此職。

(13)表白︰跪宣文函,清音雅詠,字句清淅,虔誠恭敬,上申天庭,毋得失儀。字有不識,須先證明,勿失規範,不比常文。非博學經師不克此職。

(14)總理︰客堂之首領,常住之重職。接待賓客,辦理內外公事,非道德學問之士不勝此任。

(15)知客︰常住之儀表,須謙恭敬讓,禮貌端莊,深知事務,通達人情,迎送必合清規,酬對要依玄範,虛懷應客,正己待人。倘有驕慢不恭,徇私弄弊者重罰。

(16)巡照、糾察︰寮房之首領,常住之監察,統轄大小執事,代天宣化,贊祖闡揚,提拔有德高人,巡察犯規羽士。公平辦事按律施行,不得徇私舞弊。明知犯規而徇私不舉罰者,依規公論,輕則換之,重則逐罰責出。

(17)巡寮︰辦理常住一切公干,安派執事,巡察一切雜事,查管眾執事,抽補升遷,提調機密,不得為私怨而廢公,亦不得為私恩安排己友。須正直忠謹之士當此重任。

(18)海巡︰查理執務一切公事,經堂齋堂,各殿香燈,各寮雜件,竄寮口角,透漏常住,不公之類。須秉公之士可任之。

(19)公務︰主理佃寫田地房屋,催討租稞一切欠貸銀錢貨物。討理陰地,經理地界、山、樹一切等件。凡卸職不當,必將新陳租欠,還期遠近,開列清單同客寮交接,尤須領接手人到欠戶交待清楚,方可月兌身,不誤常住之事。

(20)莊頭︰有內莊頭與外莊頭。內莊頭管大小農俱之保管、修理。外莊頭提調伙計(雇工)勞作,及四時莊稼耕耘播種收獲。須勤儉之士任之。

(21)庫頭;主管一切齋糧供品,海味山珍,油鹽醬菜,金銀珠玉,財物器皿等件。必須出入有賬,收放得宜,保管妥貼。非正直清廉、耐心細致之士不可當此任。如有奸弊私徇,差失隱匿,輕則罰齋,重則抽單逐出。

(22)賬房︰管理各簿籍賬項,為財會總司。收支費用,賬目清白。每月初四日,客堂設座,對眾清算上月賬項,須清潔之士當之。倘有賬目不清,徇私弄弊,一經查出,輕則罰齋,重則抽單。

(23)典造︰(或稱典座、點造)為大眾之司命,常住之根本。辦理齋饈,調和六味,精修供獻,調理飲食,所以格天真而歆享,資道眾以和身。謹記入廚先淨手,對案莫開言。廚中食用,皆十方脂膏,必須用度合宜,不可妄費供養。須勤潔之士當之。如不淨不潔,未供先嘗,私造偏食,查出跪香,重則摧單。

(24)堂主︰指的是十方堂或雲水堂主。堂主管掛單道友之端莊,察單客言談之學修。交待掛單道友謹守堂規,凡未轉單不許離堂口,如要登廁先向堂主告知,或看書或養息,不得高聲談笑。違犯堂規,堂主有摧單之權。非持身謹嚴,寬宏量德之士不堪此任。管理雲水客來,掛單之士,監察持戒威儀及違律等事,必須明達正真之士乃可任之。

(25)號房︰亦稱迎賓。為考查盤詰掛單道人之真偽,以防假冒混入常住。依規詳問,抽背經典。號單、號牌寫清宗派、姓名、年齡、籍貫、身形面貌、出家廟宇及三代姓名,細查來歷寫貼掛號送客堂復問。必熟悉經典,曉明各宗派系,非精明之士不可任。如詰問不依規矩,會被「老參」恥笑,有失常住用人之當。故當審慎其事。

(26)監修︰興工整修,造置樓房殿閣,河提牆垣等。選工任人,監督修建,須擇懂得修建,精明殷勤之士任之。不得舞弊勾手貪污,亦不得假公濟私揮霍資財,如有污弊,追髒革出。

(27)主翰︰(書記)洞明道典,楷書恭整,表疏申狀,依格科式,不得自作聰明冒瀆聖真。如書畫兼能,通曉書貼款式猶為清尚。如書寫表疏不恭不敬,牒札符命不依格式,懈怠誤事者罰。

(28)買辦︰凡出入買辦,賬目清白,所用供品齋疏,要入庫房酌議,開單買辦,不得染指,有壞道心,一月一算,對神盟誓,乃公正清廉之士所司。不得私弊,違者遷單。

(29)貼庫︰庫頭之助手。料理雜事,計清進出器皿。油鹽米面,將盡早報,毋得私弊,若其查出,經則另換,重則遷單。

(30)坐圜堂︰誠心養神,靜寂周天,回風混合,坎離成象,火候調均,玄珠出鼎,神化無方,此乃修全真之梯磴,非通道之士不可立也。

(31)茶頭︰潔備淨泉,烹煎玉露,獻供仙聖,延奉高真,運水須淨泉源,人我必戒污穢。早上前五板報火即起,殷勤爐炭,壺歡水長,敬宜細功。晚上前二板止火封固,毋得妄用。枉費常住者乃為罪過,勸說不听則另換。

(32)灑掃︰亦稱淨頭,灑掃階庭務要潔淨。灑以潤塵,掃以除穢,勿使塵土飛揚,誤者有過,故意者遷單。

(33)磨頭、碾頭︰糧要篩簸淘洗,米須潔淨,面要細羅。上供高真,下結道眾,為搶功奪行之職,其功甚大,須勤儉之士任之。

(34)園頭︰載仲四季菜蔬,切防肖小盜竊,早報廚中,供侍大眾,勤行灌溉,勿致有缺,靡損妄費者抽單,私心者罰。

(35)水頭︰提桶運漿,調食上供.大眾茶飯菜食非水不成。水中有蟲即揀出放生,不得灌入缸、鍋,如有故意,一大罪過。眾沾水土之恩,須爭功奪行之士任之。

(36)火頭︰早則開靜先起,晚則止靜方眠,職司夏令,每日三次,是其候也。須宜火候調均,分其大小次序。造供作食非火無成。切忌穢柴入灶。須潔士可以任。

(37)圊頭︰奪功爭行之任,出其自願領受,常須擔除糞便,打掃干淨,廁內清潔,出入歡忻,為功也。圊頭為常住極髒極累之苦行執事,故常住規矩賦予保單、保香特權。

(38)夜巡︰夜晚巡夜,按更擊板,前五板報火、報門不得有誤。

(39)鐘頭︰職司開靜止靜擊大鐘。擊鐘應念鐘文。

(40)鼓頭︰職司開靜止靜大鼓。鐘、鼓皆有規法不得紊亂,交接亦有定規,紊亂者罰跪香。

(41)巡山︰山林樹木為廟宇之壯觀,隱居之護衛,為防人盜伐,分防巡察以保無虞,毋得徇私賣放,倘有情弊,查出重罰。

(42)行堂︰齋堂過堂,碗筷潔淨,添菜須看所需。乃普結善緣之職。齋堂不潔淨,碗筷不干淨,是為失職,說之不听則另換。

(43)堂頭︰齋堂之主。齋堂香火、化供出食,擊點(雲板)讓齋。過堂道眾如有碗響、筷落,堂頭壓簽罰之,監院、都管受罰,打小食供眾。散單受罰,跪香。

(44)雜務︰大廚房之雜役,兼司司命香火。

(45)門頭︰司山門之鎖鑰,稽查出入攜帶,常住公物不得帶出山門。夜間不得擅開山門。如有徇私,查出摧單。

(46)鐘板︰鐘板為常住號令,開靜止靜,燒香上殿,全听鐘板。鐘板為常住標志,小廟不得懸掛鐘板。司其職者須謹慎從事,按時掛板,不得紊亂鐘板,紊亂者罰跪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