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天地交媾起風雷,雲行雨施神龍

()燕灕並不清楚歸雲與望雲的動作。

當大道在前,尋道者會瞬間拋開一切。而當他參悟大道之後,他也有信心面對一切。

他眼中所見,乃是無法言喻的奇妙景象。

蒼穹曠野,無邊無際,卻是草木不生,萬物不長。

宛如天荒地老。

忽而,茫茫雲海遮天蔽地,在狂風與雷霆中驟起驚濤駭浪,暴雨傾盆仿佛天地混沌。

暴戾的天象下,雲濤翻滾變幻,無止無休,竟而從中誕生了天地間最神奇的存在——龍。

人們常用九似來描述龍︰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月復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

這樣的說法也非公認,還有許多其他的描述與猜測。

然而,當燕灕親眼目睹龍的誕生,才真正知曉︰

這些說法都不對。

龍就是龍,它的存在,沒有任何語言能描述。

只有這一刻,燕灕才能明白《老子》所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聃悟了大道,卻無法用任何語言來描述他,只能勉強的取一個表字,叫做道;勉強的取一個名稱,叫做大。

如此,謂之「大道」。

見到龍的時候,燕灕也是如此感悟。

那就是龍。

如果非要加一個稱謂,只能是「天龍」。

天龍何貌?

說不出。

總之,不是豬狗牛羊,不是蛇蟲魚蝦。

如果一定要用語言去描述它,只能是︰

雨為首,雷為爪,風身雲體。

然則雷雨迅疾驟逝,風雲無相無形,龍又是何等模樣?

不可說。

任何進一步的描述,都不再是龍。

什麼是龍?

中華文明把它作為圖騰崇拜了數千年,但這個問題卻回答不清。

21世紀的地球,有許多專家追本溯源,去解釋龍的存在,听上去似乎邏輯嚴謹,頗有可信度。但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清楚他們的說法,完全不對。

什麼是龍?

其實這個問題,有一個答案,最為貼切。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非常j ng彩的故事,叫做《青梅煮酒論英雄》,其前情不必贅述。

當曹c o與劉備,兩個千古英雄對座之時,羅貫中是這樣描述的︰

酒至半酣,忽y n雲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c o與玄德憑欄觀之。

c o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詳。」

c o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ch n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何謂「龍掛」?

即驟雨將至時,雲氣翻騰所形成的一道龍形雲彩,橫亙天際,壯闊非常,猶如一條蛟龍懸掛天空,即為「龍掛」。

龍的本體,其實不是任何動物的衍生,而是天象。

天象無常,故龍之為物,正如同曹c o所說,能大能小,能升能隱,變幻莫測。

修道人常常敬畏蒼天,認為大道就隱藏在蒼天之中,故名之「天道」。

蒼天至剛至陽,故至大而無形,無從觸及,無從觀感,要如何從中體悟「道」的存在?

于是,上古聖人傳下一部奇書,名為《易》。

在《易》中,乾為天,屬陽;坤為地,屬y n。至陽一y n生則風起,為巽;至y n一陽生則雷鳴,為震。故風從天起而掠地,雷自地生而通天。風雷者,天地相交之象。

《易》雲︰「天地交,泰。」泰為天地相交,生生之相。生生之謂易。

天地交媾起風雷。

若把這組抽象的符號,變幻成大自然中的雄奇景象,恰恰就是燕灕所見的奇觀︰

蒼穹曠野,風雷乍起,轉眼間烏雲遮天,無邊雲氣在狂風中翻騰不休,滾滾雲浪猶如條條巨龍,橫亙天際。

巨龍身周,更不停炸出轟鳴雷霆,仿佛天龍探爪長吟。

天龍飛舞盡興,一聲長吟,漫天雲海化作滂沱大雨傾天而下。

大雨澆灌,無邊曠野之上鑽出點點新女敕草芽。

《易》雲︰「雲雷,屯。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屯,其實就是ch n天的「ch n」字,為萬物萌發之象。神龍經天,萬物初醒。

只有這一剎那,肉眼凡胎之人,才能從茫茫天際中,窺得一抹天龍殘影。

雲行雨施神龍現。

天地生機,由此循環不休。

曠野上新芽萌發,然而暴雨太過,俱皆腐爛;雷擊森林,燃起熊熊大火,萬里災殃;風卷沙暴,所過之處城池盡沒。

唯有龍,秉天地交媾而生,變化萬千,無形無跡,不可捉模,時而化形而出,高懸天上。

最終,無數幻景在燕灕腦海中化作一條龍,蟠繞一處,龍首居中,噴出無盡雨水;白雲繞身,鱗甲時隱時現;狂風做尾,揮灑不定;雷霆為爪,威能隨心。

這形象,正是玄門萬法之始,三千大道之源——天龍雲篆。

燕灕身為修道人,經典之如《易》不可能錯過。但多年研究,他也無法從中悟道,僅能用之于術,偶爾在心血來ch o時佔卜吉凶。

然而此時此刻,他目睹「天龍雲篆」,親見天地**之恢弘,雷霆生化之玄妙,竟無不與《易》之卦象相合,頓有雲開月明、大徹大悟之感。

天地本荒蕪,由風雷**之變幻,衍化出大千世界的奼紫嫣紅。

而龍,就是在天地交媾之間,在**孕化之中,在風雷匯合之時,最初誕生的一點生靈之氣。

唯一能知的是︰它是萬物的源頭。一切眾生,從天龍而始。

它是天地間最玄妙的造化,故為萬法之源頭。

它,是大道在天地間,清晰而又模糊的足跡。

燕灕所見所感,所思所悟,同樣清晰而又模糊,最終只能概括成喃喃自語的四個字︰

「原來如此。」

他散開的瞳孔中,出現了一座雷霆交織的恢弘大門,仿佛莫名大道的門戶,不由得信手一推,一步跨入。

下一瞬,星移物換,燕灕已經置身與一處玄妙天地。

眼前,在不是雲宗外院,而始真正的茫茫雲海。

雙足踏在雲海之上,感受非剛非柔,非堅非韌,似乎虛無縹緲,又確確實實托起了身軀。

自身好似再無任何重量,卻又不似失重般氣血紊亂、天旋地轉。

燕灕就是這樣站立在雲海之上,好像一切如常,又與往r 截然不同。

深吸一口氣,燕灕更覺得全身毛孔都隨之張開,仿佛身心都在接受一股清靈之氣的洗禮。

他明白,這是靈氣濃郁到極致的體現。

沒錯,無靈根之人,無法感受到靈氣的存在。但那是通常情況之下。

就好像一個沙漠中長大的人,忽然掉進大海,再遲鈍都能感受到不同。

腳下是奇異雲海,無邊無盡,放眼只有蒼茫。

頭頂,則更為玄異。

燕灕抬頭,只見r 月同天。

左面,是青天白r ,乾坤朗朗;右面,是月郎星稀,清幽靜謐。而劃割昏曉的一線,正在自己頭頂。

燕灕觀賞奇景片刻,感受天地造化之妙,讓從天龍雲篆而來的頓悟更深一層,才開始整理思緒。

自己是在參悟天龍雲篆之時,隱約中看到一座雷霆大門,一步跨入到了此地。那麼,此地必然與雲宗和天龍雲篆有關。

雲宗祖師東荒玄龍曾言︰「吾書大道于門,芸芸眾生,能悟者,入我玄門。」

看來,這位曠古絕今的大宗師之言,不僅僅是成為雲宗弟子這麼簡單,更暗指這處神奇天地。

在此之前,完全不曾听任何人提起這里,說明當年的殤武王姬東陵也不曾來過此地。

殤武王從天龍雲篆中悟出《風雷劍訣》,已經是雲宗真傳弟子之一,地位崇高。而自己的體悟顯然更接近天龍雲篆的本質,照雲宗規矩,理應地位更高一層。

如此想來,這里才是雲宗的根基之地,藏著上古雲宗更深層的秘密。

既然如此,此地就不會有危險,更兼之靈氣濃郁,倒是最合適的修行之所啊。

燕灕當即放下一切雜念,開始整理方才所悟。

所謂天龍雲篆,乃是以雲篆手法描繪天龍之相,所留下的一點印記。故天龍為本,雲篆為形。

天龍,便是燕灕方才所見那條無法用言語描述的龍,由風、雲、雷、雨構成。

風雷**四中天象兩兩化合,便成就六種修道法門,謂之雲宗六大真傳,乃是最接近天龍雲篆本質的仙道傳承,故同樣不可言傳。

其中風雷相合者,便是殤武王威震天下的《風雷劍訣》。

然燕灕所悟,卻是風雲雷雨盡在胸中,非是六大真傳任何一種,而是在六大真傳之上的天龍雲篆本體。

它也是一套傳承。

沒有其他名字,只能叫做《天龍雲篆》。

天龍,是天地化生萬物的具象,是大道在天地間的飄渺痕跡,更是指引修行者通向大道的一條路徑。

燕灕修道百年,心境澄明,本已是極高的境界。只是在紅塵中打磨心境,沒得過傳承,故不能把天地玄妙與心境神華連接在一起,成就種種神通。

而今r ,天龍雲篆成就了這道橋梁。從此,燕灕有了一條明確的路。相比之下,其他種種神異,皆不足道。

天龍雲篆無招,故不能傳承。它只有一股玄奧意志,在雲氣中引導肢體隨心而動,吐納風雲,呼引雷雨,淬煉修行者自身。

燕灕心存天龍之相,頓時四肢舞動,猶如御風而起,飄然y 仙。

從某種程度上說,天龍雲篆的傳承x ng質,有些像燕灕致力研究的人丹合一之道。

每個人體質不同,心境不同,個x ng不同,參悟出來,也會有各自不同的天龍雲篆。

雲宗其他六大真傳,也都有類似的x ng質——只要你能悟透,立刻就擁有最適合你的傳承,直指仙道頂峰!

因此,雲宗才能傲視上古,自稱萬法源頭,高高在上。

但也同樣因此,千年之下,雲宗的傳承唯有斷絕。

隨著天龍雲篆的動作,燕灕只覺得體內那一口真氣,竟而四散開來,宛若風雲般無相無形,須臾間不再沿著雲鶴掌的線路運行,而是飄散入四肢百骸中,暗合周天之數的穴竅之內。

繼而一次貫通發力,力透全身,仿佛所有骨頭上都打了一個驚雷,微微電流竟如同按摩也似,讓周身上下無不舒暢。

雷霆既至,驟雨也隨之而來。全身三百六十五處穴竅,甚至還有數之不盡的隱秘暗穴,都在陣雷之中舒張開來,汲取無窮靈氣,化作傾盆雨水澆灌全身。

散化的真氣,從每一處穴竅中重新匯聚,猶如汩汩川流,沿著無比復雜的經脈線路,瞬間游走全身,潤澤五髒六腑。

如果以凡間武者的修為程度衡量,燕灕這一口吐納,就渡過了半個養氣期。而如此迅猛的進境,竟然讓燕灕的五髒六腑如沐ch n風細雨,潤物于無聲之間,不留半點隱患。

這一口吞吐靈氣之數,猶過于武道先天頂峰的通竅武者。

當燕灕的靈氣吐納進行到第三次,茫茫雲海中再起變化。

只見周遭雲濤翻騰,風雷乍起,晃眼金光之中,一方蒼青s 古玉印璽從天而降,懸浮在燕灕眼前。

燕灕伸手一接,頓時有無數玄奧意念灌入腦海之中。若非燕灕心境高深、聰慧絕倫,定要頭暈腦脹,抱頭慘叫。

「雲宗掌教信物——天龍印。哈哈……原來,這才是上古雲宗真正的秘密!」燕灕開懷笑道。

他早就懷疑,上古雲宗傳承如此艱難,人手不過大貓小貓兩三只,如何能鎮壓八方,擁有如此威名?

此時此刻,他手握天龍印,才真正明白雲宗之權柄!

誠然,過高的權柄,對修為低微之人非是好事。但燕灕從來不是莽撞沖動的武人。

他是智者。

當智者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就如同天地宇宙盡在掌握。

「我若用這張籌碼翻盤,就如同作弊一般,豈非無趣?但山嵐古澤既是雲宗故地,總不能任人登門踏戶。燕灕今r 接掌天龍印,中原諸位同道,爾等要覺悟了!」

——————

ps.趁著情節氣氛轉變,嗦幾句︰

1、本周沒有推薦,貧道壓力很大,感謝各位讀者的大力支持,讓貧道心里安慰許多。

2、這幾章寫得很費力,各種艱難。壯烈、悲情、玄幻都集中在此爆發,貧道不知死了多少腦細胞。如果大家看得有感覺,貧道小聲求贊揚~

3、鄭重聲明︰本書真的真的木有女主,所以……表刷那個「不要女主」的標簽啊,要頂,就重新頂個「無女主」的印象出來,這也算起點獨一份吧,哇哈哈~~

4、雖然沒有女主,但女x ng角s 還會有的,而且是各種x ng格的角s 。有些如同望雲尊者,讓人感動;有些可能讓人欣賞、喜歡;有些可能讓人不齒,甚至有一些會讓人想吐。以後諸位看到的時候,表吐槽貧道的口味重,因為這就是眾生相。

5、由于前面幾章故事連貫,氣氛傷感,不宜中途打斷,交代這些嗦內容,故全都攢到今天,廢話比較多,列位看官見諒!

以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