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節第八章

軍部的命令終于下達了,團部命令遠在大涼山的七連為全團的先遣隊,務必按命令的規定時間向指定地點集結。

由于七連前段時間是原地待命,所以那天命令來的時候,楊軍威正帶著侯捷和程銳還有另外兩個戰士到復興去趕場,回到住地的糧所,腳還沒踏進大門,副指導員就迎了上來。

他把楊軍威拉在一邊,興奮的悄悄對他說︰「要打仗了!一會要開支部擴大會,你也參加。」

會上蘇區連長傳達了團長的命令︰根據軍委軍區和軍部的指示精神,你連在完成戰備拉練任務後,隨時做好一切準備,以團先遣隊的名義,向雲南開進!……

這就意味著七連不僅回不了營區,還得以先頭部隊的名譽直接開赴雲南前線。

命令傳達完畢後,王指導員安排了連隊內部的保衛和思想工作任務,支委也作了分工,分別負責各排戰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防止有的戰士在听了命令後發生逃跑、自殺、自殘和精神失常等現象。

最後王指導員還宣布了一條戰前保密規定︰全連任何人都不準向外發送郵件電報,違令者一律送交軍事法庭。

蘇連長最後強調︰「從現在起,我連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楊軍威听完命令的傳達是熱血沸騰,心想自己四年兵沒有白當,如今輪上了打仗,這是何等激動人心的事。

因為給全連傳達命令是在晚飯後,所以下來後他找來偵察、無線和有線班長高興的說道︰「你們都听好了,現在輪到我們大炮上‘刺刀’了!」

晚飯時,戰士們仿佛都從軍官們凝重而又嚴峻的表情上看出了什麼,所以幾乎都只顧埋頭吃飯,少了平時的玩笑和樂觀,吃得又快又急,好似誰先吃完誰就可以先上戰場一樣。

全連大會是在一間空著的糧倉里召開的,門口放了雙崗,外邊還有兩名游動哨,老百姓不能進入三十米禁地。僅憑這陣勢就足以讓戰士們感到緊張、刺激、神秘、神聖。

「蘇格拉底」連長面無表情的傳達了上級命令,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從軍十年,居然就要義無反顧的走向硝煙彌漫的戰場。望著下面那百十號戰士,那一張張年青的面孔讓他身感責任重大,因為他們很快就要面對死亡的威脅,他深知戰爭是需要流血和犧牲的。

他不敢繼續想下去,戰爭的魔力太大了,它可以傾刻之間使一座城市化為一片火海,也可以使一個村莊化為烏有,也可以隨時吞噬無數生命。除此而外,還可以迫使對手坐在談判桌上來,而歷史上的兩國邊界的爭端,又往往是靠戰爭之後來維持它的和平。作為炮兵,在近代戰爭中無不是發揮了不同凡響的重要作用。想到這里,蘇連長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火炮牽引車要進行維修,這是去打仗,而不是去游戲。二是火炮要擦拭保養調試,不能到了戰場上成為聾子的耳朵——擺設。三是所有槍支彈藥和偵察通訊器材都要進行嚴格認真的點驗。四是個人裝備按戰時要求越精越好。

指導員的動員要顯得空洞一些,他也從來沒有真正作過真實的戰爭動員,然而卻是激情燃燒,聲如虎哮,雙手不規則的狂舞,有些張牙舞爪樣子。他說的那些幾乎都是戰士們听慣了口號似的順口溜,什麼「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呀,只有一點「我ss軍是全軍戰備值班軍,是祖國的戰略鐵拳頭!」讓戰士們听了多少產生一點自豪感以外,另外就是他說的「一炮一發放,回家用不上」還有一點小幽默。

王指導員在口才方面自然不能與副指導員同日而語,假如換成他來給戰士們作戰前動員肯定效果要比指導員好。指導員的雲南腔講起話帶有唱歌的味道,副指導員的湖南話雖然湘味很濃,卻也字正腔圓,上起政治課來極富感染力的。

所以動員會後,楊軍威對他開玩笑說︰「你呀,永遠都當不了正職。雖然說的比唱的好听。」

副指導員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在拿他開心,「你這家伙,大戰在即,你還有心思開玩笑。」

「副指導員,這你就不對了,你總不能讓我裝啞巴上戰場吧?就是到了戰場上我還得發號司令呢,即使上了戰場我也要笑對死亡,也要放聲大笑。」

「老兵油子!」

「不對,我可是代理排長哈。沒準打完仗,我還能撈上個連長營長的干干。」

「做你的美夢吧。快去,回排里檢查武器裝備,今晚有行動。」

為了保密,連隊于當晚深夜,趁住地老百姓熟睡之機不辭而別,悄悄拔寨而行。連隊按照預先在地圖上確定行軍路線,直奔西昌城外,爾後向東南方向迅速移動。

炮隊在大山里轉悠了起來,公路兩旁的大山連綿不斷,沒有人家,沒有燈光,只有一條鴨腸似的公路在月光的照亮下,蜿蜒的伸向遠方。

天亮了,炮隊駛進一個漢彝族參半的山寨,不遠處就是雅礱江水運局的所在地。連隊正在開飯時,一名水運局副局長帶著技術員和五名汽車修理工來到連隊,他們是奉地方上級命令來幫炮七連修理炮車的。

當年的八五炮營都是裝備的蘇聯六十年代生產的嘎斯63牽引車,該車當時的最大優點就是有前後加力擋,底盤設計較高,適用于野外戰地,所以人坐在上面有一種左搖右晃「飄」的感覺。嘎斯63牽引車到如今「入伍」都快三十年了,別看外表新,可是內部已老掉牙了。在這次的野營拉練中,嘎斯63牽引車就暴露出不少問題,電路油路故障不斷,行進中途中常有掉隊,這也是家常便飯了,弄得指揮員和駕駛兵頭都大了。現在可不是訓練,而是去打仗,要是走著走著就熄火,那是要死人的,如果貽誤了戰機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那是要上軍事法庭掉腦袋的事。

因此蘇連長在接到命令後,就該問題立即電告了團首長,作了請示匯報,所以連隊來到雅礱江畔後,才有此一段這樣的小插曲,部隊也借機休整了兩天。

地方上的汽車修理工,可能接到的也是個死命令,他們晝夜奮戰,輪流休息,用了整整兩天時間終于把炮七連的七台軍車來了個「月兌胎換骨」,讓駕駛兵們面帶笑容,也使蘇連長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

隨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汽車軍牌用紅紙嚴實的遮擋起來,這樣就沒人知道是從那里冒出來一支炮兵「輕騎兵」了。

連隊神秘的朝著第一個指定地點前進,那是成昆鐵路的一個小站,名叫摩挲營。地名听起來很奇怪,從字面上理解揣摩,這里也許是某個朝代的大軍出征橫掃平定泰國、老撾和越南時的駐營地。

而此時的營區大部隊,則按戰斗序列,也先後乘上軍列,經川黔線鞭指雲南前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