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七章 鎮江會戰

即便是擁有著這樣的堅城,明軍仍然沒有放棄主動出擊的勇氣,或者說,崇禎皇帝依然做著殲敵于野,取得輝煌武功的美夢。再一個,若是坐擁二十萬大軍,卻龜縮在南京這個都城里面,不敢出擊人數僅有數萬的「反賊」,大明朝上上下下的臉面又該往哪里擱呢?

鑒于反賊的水上力量太過雄厚,而朝廷以往「比較」輕視水軍的建設的實際情況,為了能夠避強就弱,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南京城里的明朝頭頭腦腦們一致決定,派出最為精銳的部隊約一萬人,在長江南岸狠狠地迎擊反賊的先鋒部隊。

由于吳王殿下在後親自壓陣,所以攻向南京的中華軍部隊並不追求行軍速度,一切以穩扎穩打,不出亂子為上。

1634年2月12日,正是崇禎七年的正月十五,雙方的先鋒部隊在鎮江附近遭遇了。本該是熱熱鬧鬧過元宵的日子,卻展開了一場大會戰。

鎮江位于長江南岸,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簡單地說,鎮江被長江、寧鎮山脈和茅山山脈三面包圍。雙方選擇的會戰地點,是在燕子山腳的開闊地面。

參加會戰的雙方力量都不弱。明軍方面兵力為一萬人,這些人中有六千五百人出自崇禎皇帝下了血本訓練的精銳部隊——勇衛營,還有三千五百人則是南京城里明軍戰士中的佼佼者,戰力算是相當的不俗。這支明軍由太監盧九德率領,勇衛營中的黃得功,宋紀等人是他的心月復愛將。

成立于崇禎五年的真正的皇帝親軍——勇衛營,崇禎是輕易不肯拿出手的,在原本的時空里,雖然農民軍到處肆虐,崇禎皇帝還是一再推月兌,直到崇禎九年才把這支部隊派上真正的戰場。如今,為了對付黃復華這個心月復大患,崇禎只好咬咬牙,在年前就把這支部隊的一半力量派到了南京。

而與他們對陣的,是由中華軍的兩個團組成的先鋒部隊。這支三千人的部隊,由當年的黃氏衛隊的小隊長之一,黃啟東擔任指揮官。當年這位壯實又有頭腦的農家小伙,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身經數十次大小戰斗,能文能武的合格軍事主官了。

這天的天氣相當不錯,在這寒冬季節算是少有的晴好天氣。明軍部隊佔據著地勢較高位置。對此,盧九德感到十分滿意。這大冬天的,北方人實在是受不了南方濕冷的天氣。而今天顯然是天佑大明,如此晴好的天氣,加上略佔了地利的優勢,這一仗可謂是佔盡了上風。

「各位將士,馬上就要進行一場關系到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大戰了。我知道弟兄們的辛苦和勇敢。」盧九德十分激動地進行著戰前的動員︰「咱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等打完了,我一定一五一十地向聖上報告。在功勞簿子上,我姓盧的不會佔大伙兒一分一厘的便宜。」

明軍將士們齊刷刷地站著,肅靜一片,看著盧九德。

盧九德轉頭對親兵說道︰「去,把咱家攢的家底兒先取過來,給弟兄們分分。只要大家伙打好了,獎賞肯定不只這點錢。這只是我個人先拿出來,給大家墊的底。回頭打了大勝仗,我就到皇上跟前給大伙兒請雙餉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十幾個親兵抬過來大大小小六個箱子,在盧九德面前擺放整齊。盧九德點了點頭,親兵們立刻揮刀砍落了銅鎖,把箱子一個挨一個地打開。頓時,箱子里面裝得滿滿的大小銀錠,散發出了亮晶晶的銀色,這絕對是世間最有誘惑力的玩意。

盧九德感覺到明顯為之一振的士氣,心里頭十分得意︰「天時,地利,人和,我都佔全了。這場以眾擊寡的戰斗,就讓這些反賊嘗嘗厲害!」

無獨有偶,黃啟東此刻在大帳里頭也是這麼對手下說︰「這一場戰斗,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都佔全了。這場戰斗,就讓對面的這些明軍嘗嘗厲害!」

下面領受戰斗任務的中華軍營級以上的指揮官們也是連連點頭,對于即將開始的戰斗充滿了期待。如此晴朗的好天氣,能夠充分發揮各種火器的威力。雖然中華軍處在地勢略低的一面,可這麼一片開闊地,對手又不是速度奇快的騎兵,這不正是大部隊會戰的絕佳場所麼。

還有,鎮江這邊的一些小煤礦原本就是崇明所需要的煤炭資源的重要產地,群眾工作開展得不錯,老百姓的心向著中華軍,源源不斷地把各種物資送來,還有熟悉這一帶山形地勢的當地居民踴躍自薦作為向導。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有著一心守衛自家好日子的英勇戰士,這不就是人和嘛!

上午辰時將盡的時候,八點五十分,鎮江大會戰開始了。

打頭陣的是雙方的炮兵。明軍的火炮,除了弗朗機炮等標準配置外,勇衛營的火炮還有一部分是購自澳門葡萄牙人的新式火炮,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先進火器了。可惜,中華軍配備的野戰火炮更是超出這個時代的利器。微弱的地利優勢和數量優勢,根本抵消不了技術上的巨大差距。

炮聲隆隆,硝煙漫天。不到二十分鐘,原本佔據數量優勢的明軍火炮損失殆盡。原來指望著大炮逞威,一炮糜爛數十里的盧九德痛苦地發現,如今卻是自己的部隊正在遭受敵人炮火的耕耘。

盧九德心想,這賊寇雖長于火炮,也許卻短于陸戰。因此面對現在被敵軍的火炮壓制這個意料之外的事情,他也不怎麼驚慌。盧九德躲在陣型的最後面,大聲說︰「小的們,都別慌。我們人多勢眾,不用怵他,給我往下沖啊。」

大刀,長矛,弓箭,火繩槍,明軍們操著各種武器,向著中華軍沖去。

另一邊的中華軍不慌不忙,兩個團除了預備隊和炮兵和少量輔助兵員以外,兩千人多人組成了六排橫隊。黃啟東從腰間拔出佩劍,高舉起來,站立不動。

中華軍的炮兵又發射了一輪,八門野戰炮打出的炮彈畫出了一長條的火線,將明軍數千人的人流幾乎切成了兩段。不少明軍就象割草似的倒了下來。

「哎呀,好厲害的大炮。」好些人在大叫,一些人乘機開始潰逃,但絕大多數還是發狠似的向前沖殺。

「小的們,沖過去殺呀!」明軍中有人在鼓勁。

黃啟東高舉的佩劍猛地落下,傳令兵迅速傳達了射擊的命令,第一排中華軍戰士放出了排槍,跟著是第二排,然後是第三排,循環往復。稍後的三排原地待命,時刻準備著在前排不利時迅速接上。

黃得功如今已是盧九德的心月復愛將,只等打贏這場戰斗,他就鐵定能成為朝廷正式委任的將軍,最起碼也得是勇衛營的副將。他在明軍隊伍的前列跑著,對面飛來的子彈在身邊嗖嗖作響,突然,他的一個親兵中彈倒了下去,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又一個親兵被打翻了。

「近了,近了。」黃得功在心里默默地算著,「到了近前就讓你們這些逆賊嘗嘗你家爺爺的刀法。」

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路程了,乒乒乓乓,明軍中有些人開始施放火繩槍,還有些人開始射箭,中華軍戰士們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繼續射擊,並不躲避,開始有人受傷,倒下,但只要可以堅持的,都繼續硬撐著。

中華軍的排槍一直沒有停過,明軍兵士被一排一排地打倒。

眼看最前面的明軍就快沖到跟前了,黃啟東高喊一句︰「上刺刀!」

「上刺刀!」命令傳開去,戰士們都開始把刺刀裝到槍口。

明晃晃的刺刀裝到了步槍上,一片白色的刀林,很是人。軍官們開始發出口令,中華軍戰士們挺著刺刀,整齊地向前踏步。 ! ! !整齊的腳步聲震撼人心,如同一面牆迎面壓來。威風凜凜的戰士,寒光閃閃的刺刀,讓明軍的氣勢為之一沮。

兩支隊伍迎頭相撞,中華軍戰士保持著自己的隊形,用刺刀往前直捅。第一輪交手,前排的明軍普遍都被捅翻了。

黃得功是少數的幾個例外之一,他武藝好,盔甲硬,砍翻了兩個中華軍戰士,正想著再砍翻幾個,中華軍後方高高的塔樓上,裝備著螺旋膛線火槍的狙擊手瞄準了這個明軍將領就是一槍。黃得功剛擋開了前方左右兩邊遞過來的兩把刺刀,胸口就是一麻,他低頭一看,一朵血花出現在胸前,全身的力氣一下子就沒了。

左右看到黃得功倒在了地上,頓時一陣大嘩,「敵人厲害,大家跑啊!」明軍大隊開始潰散了。

「回來!回來!臨陣月兌逃者,斬無赦。」盧九德等人帶著親兵還想要彈壓,但是大隊人馬潰散了,根本就沒法攔住。

一個親信連忙拉住盧九德,說︰「大人,事不可為,我們趕緊撤吧。」

「事到如今,只好從長計議了。」盧九德可不傻,立刻領著隨從就往南京方向撤退。主將一撤,無數的明軍也跟著掉頭跑,滿地都是掉落的兵器,旗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