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六章 目標南京

歷史偉人亞里士多德說過,開明君主專制是最好的制度的時候。當一個開明的君主,為下面的千萬子民,忙前忙後,一個人打理好所有的一切,而且不會隨意地傷害普通人的利益的時候,這個制度肯定是最好的。好比眾人有個好的管家,什麼事情都自己代勞了,而大家不需要做什麼事情,就可以享受一切,比如安全,食物,等等。

不過,開明君主專制,需要君主對于信息全面的把握。任何事情的處理,最終都是依賴于信息的獲得。倘若這個君主沒有獲得足夠的信息,不能通過所獲得信息,得出足夠多的,對于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公民,對于現實,對于未來,產生的影響的信息,那麼這個制度肯定是不可行的。另外,要實現開明君主專制,還需要這個君主有足夠的智商,有足夠美好的品德。

借助便攜時空機穿越回來的黃復華,由于超越時代的認識和知識,還有他自己作為現代社會普通一員的身份,使得成為這樣的一位開明君主,成為可能。

在他的開明統治下,古老的中國正在重新煥發出青春和活力。而這一切的一個直接體現,就是︰在穩定的後方大生產運動的有力支持之下,兩路中華軍大軍的軍事行動十分順利,簡直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1634年2月25日,崇禎七年的正月二十八,圍城僅僅過了五天,中華軍戰士們不過在鳳山門外用十門大炮打了三輪齊射,杭州城的明朝官員和將領們,就頂不住巨大的壓力,開城投降。

杭州城一下,浙江各地都是聞風易幟。特別是紹興府的山陰、會稽、上虞、蕭山、嵊縣、新昌、諸暨、余姚這八個縣,更是第一時間變換城頭大王旗。杭州城一下,該府人士再听說吳王殿下原是會稽人士,立刻宣布歸順新朝。紹興府治下還有兩個黃氏家族,都向當地衙門報告,自己族中明確記載著有從事舉業的族人入京,然後失去了聯系,從年齡等各方面都與黃復華杜撰出來的已經仙逝的父親十分吻合。兩個黃氏家族都認定吳王殿下就是從他們這里開枝散葉出去的。這件事情首先傳入了留在崇明縣黃家寨村享福的黃老宗正的耳朵,老人家十分不快,他可不想失去黃家寨的皇家地位,于是這個「爭認皇親」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寧波府,溫州府等其余浙江各地,在駐扎在閩浙邊境的中華軍部隊,進攻杭州的中華軍部隊,原本就駐扎在溫州地區的「白盔軍」,等等,數路部隊的勇猛進軍或者巨大威壓之下,也是順勢而為,到了1634年的三月下旬,浙江全境不復為大明所有。雖然各地也會有一些不識時務,死忠大明的所謂「守節」人士不願歸順新朝,妄圖反抗或是自殺身亡,不過畢竟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也形成不了流行趨勢。由于黃復華領導的並不是異族政權,明朝的統治又已經十分腐朽,再加上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窮苦人,吳王殿下的新統治都會給他們帶來實打實的好處,因此大多數人還是樂于歸順新朝的。

這六千攻略浙江的部隊尚且如此順利,黃復華親自壓陣的三萬中華軍部隊,自然也是所向披靡。

三萬大軍沿著長江,水陸並進,從入海口直取大明朝在江南的統治中心——南京。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決定把南京作為擁有全國版圖,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的京師。所以,明代南京城的建設,無論是城垣、皇城、宮廷,還是官衙、寺廟、街市,都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鼎盛時期。

朱元璋依據「高築牆、廣積糧」的大政方針,于公元1366年開始修築城牆,直到1386年才全部竣工。南京的城牆十分雄偉,高度一般為14到21米之間,底部寬度在10到20米之間,頂部寬度在7-14米之間,有雉堞13616個。南京的城牆,其建築結構根據防御的需要,應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分段修築的︰一種是內外兩壁全部用大塊的條石砌成;另一種是內外兩壁都用造價不菲的磚塊砌成。

南京城作為首都,從里到外,可是足足有著四道城牆。且讓我為您細細道來。

我們如今總是把古代的宮殿,叫做皇宮。其實,象南京這樣的朱氏王朝的宮殿,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皇城在外,圍護著宮城。

宮城,又稱大內、內宮,俗稱紫禁城,是朱元璋等皇帝起居、辦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見,以及皇室成員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的最里邊的一重,有御河環繞。1366年,大明南京宮城根據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輿術的劉基佔卜後填燕雀湖而建,因而地勢南高北低。宮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宮牆主體南北長約0.95公里,東西寬約0.75公里,周長約3.4公里。紫禁城,開有六道門︰正南是午門,東南為左掖門,西南為右掖門,宮城東西北三門是東華門、西華門和玄武門。

而皇城的範圍,則是東起今天南京機電學校與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線,西至竺橋、逸仙橋以東,南到光華門,北至佛心橋一帶。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里,周長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也開有六道門︰正南為洪武門,東南為長安左門,西南為長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厚載門)。在皇城與宮城之間還有兩道門,南為承天門,北為端門,與洪武門、午門處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邊。

說完皇宮,這都城往外還有內城和外郭。

《明史•地理志》記載︰南京(內)城「周九十六里,門十三︰南曰正陽(今光華),南之西曰通濟,又西曰聚寶(今中華),西南曰三山(今水西),曰石城(今漢中),北曰太平,北之西曰神策(今和平),曰金川,曰鐘阜,東曰朝陽(今中山),西曰清涼,西之北曰定淮,曰儀鳳(今興中)。後塞鐘阜、儀鳳二門,存十一門」。

而南京的外郭于「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建,周一百八十里,門十有六︰東曰姚坊、仙鶴、麒麟、滄波、高橋、雙橋,南曰上方、夾岡、鳳台、大馴象、大安德、小安德,西曰江東,北曰佛寧、上元、觀音」。明朝晚期時又開設了外金川門和柵欄門,故而南京外郭共有城門十八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