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章 貨幣戰爭

柳如是說到的汽水,是研究院在黃復華的指點下新推出不久的一種飲料。這種新奇的飲料一經問世,就很受研究人員和吳王家眷們的喜愛。雖然如今還是寒冬時節,但產量不大的汽水仍然是供不應求。因此,柳如是才有想把汽水作為夏日廉政公署標準飲料的想法。

汽水就是碳酸的水溶液,在現代的工廠里制造汽水,並不是通過物質間的化學反應在汽水瓶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是通過加壓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氣體直接溶入溶液中。當然,現在在明末,采取的還是化學反應的方法。根據制作甜汽水或是鹽汽水的不同需要,在汽水瓶中依次加入適量的果汁或是食鹽,倒入適量的涼開水,再把1.5克的蘇打粉和1.5克檸檬酸加入後,立即將瓶蓋旋上,以防汽水沖出。然後,輕輕地搖動汽水瓶,就能發現瓶中產生了大量氣泡,由于瓶蓋旋得緊,產生的氣體無法逸出,就這樣,一瓶汽水就做成了。

當我們喝汽水時,碳酸便隨之進入人體,碳酸因加熱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不會被腸胃吸收,也不易溶解于水,所以很快會從口腔排出,這時人往往會打嗝。由于人體內的一部分熱量也同時被二氧化碳帶出,因此人就會感到非常清涼。

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飲料的眾人自然是對它愛不釋手,黃復華可以想見,不久一定會產生一些「汽水男孩」或是「汽水女孩」。

對于柳如是的說笑,黃復華表示全無壓力︰「你管人家怎麼看你們廉政公署呢。只要把事情做好了,隨便別人怎麼說。嘴巴長在別人的臉上嘛!倒是這次發行新貨幣,你們要多派些人手,把每個環節都盯緊盯好了。」

「夫君你放心。這件事情大家都很上心,絕對不會出紕漏的。」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詔「準販東西二洋」,引發了東南沿海蓬勃的海上貿易,也打開了外國銀元流入中國的源頭。貿易中,外國對中國商品的渴望遠遠超過了中國對外國物品的需求。因此,貿易的外方只能用白銀換取中國商品。

外國銀幣大規模進入中華大地以前,中國傳統的白銀形制,最基本的是鋌狀的,也有餅形和銀錠,攜帶和使用都極為不便,交易時須用戥子秤重,並用笨拙的切割法才能完成買賣,銀子成色的鑒定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這與當時日益擴大的白銀使用形成了一種不和諧,因此,標準劃一、大小適中的外國白銀鑄幣一進入廣東、福建就受到民間的喜愛並快速地流通起來,並傳播到了江南各府地。

此次黃復華下令鑄造的機制幣共有銀幣兩種,鋁幣一種,銅錢一種。

銀幣有大小兩種,大的銀幣又稱大銀元,重量為庫平一兩,即37.2克。該銀幣直徑46毫米,厚度2.1毫米,鑄幣的材質為︰含銀90%,含銅10%,實際重量約37.36克。大銀元為齒邊,正面有「中華銀元」四個大字,背面為精美的蟠龍紋。

另一種是庫平五錢的小銀幣。該銀幣直徑33.3毫米,厚度2.0毫米,鑄幣的材質同樣是含銀90%,含銅10%。小銀幣的實際重量約18.68克。小銀元一樣為齒邊,正面除了中間有「中華銀元」四個大字,邊上一圈還有庫平五錢的小字,背面為另一種圖案的蟠龍紋。

在黃復華的直接推動下,此時金屬鋁也已經問世。這種銀白光澤的金屬一問世就有了另一個稱呼︰秘銀。盡管黃復華從朝鮮等地找到了能有效降低氧化鋁熔點的冰晶石,但在這個大規模電解制鋁尚未問世的時代,鋁無疑是一種身份稀罕,不可多得的貴金屬。事實上,在原本的時空,1854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把鋁礬土、木炭、食鹽混合,通入氯氣後加熱得到了鈉和鋁的氯化物復鹽,再將此復鹽與過量的鈉熔融,才得到了金屬鋁。這時的鋁十分珍貴,據說在一次宴會上,法國皇帝拿破侖獨自使用鋁制的刀叉,而其他人都只能用銀制的餐具。1855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出了一小塊鋁,標簽上寫著︰「來自粘土的白銀」,並將它放在最為珍貴的珠寶旁邊。

因此,可以從現代帶回鋁的黃復華利用鋁,推出了一種輔幣,該鋁幣直徑25毫米,厚度2.0毫米,實際重量2.5克。鋁幣一樣為齒邊,正面的中間有「中華通寶」四個大字,邊上一圈還有當五十文的小字,背面為牡丹花的圖案。只要15公斤鋁,不及損耗的話,就可以制造6000枚這種輔幣,價值300兩白銀。

不過,普通老百姓日常可用不到銀子,他們一輩子用到的唯一貨幣也許就是銅錢。在蘇松兩府,因為商業活動的發達,加上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一般的老百姓都已經熟悉和接受黃復華發行的紙幣。可是,隨著軍事行動的展開,統治地域的急劇擴大,讓新地區的窮苦百姓立刻就接受紙幣,就不切實際了。

而此時,在大明朝的實際生活中,老百姓使用的銅錢種類是十分繁多的。前面說過,此時白銀一兩相當于一千文普通的崇禎通寶。實際上,崇禎通寶都分好些種類。近年來,隨著大明朝經濟形勢的不斷惡化,發行的銅錢那是越來越差。一個是銅的質地越來越糟糕,另一個是銅錢的用料中,銅的比例越來越小,而鉛之類的比例就越來越大。這些就造成了新發行的崇禎通寶越來越象「皮錢」——小而薄的銅錢。

在實際應用中,老百姓心里也都有譜。好的「崇禎通寶」一千個折合一兩白銀,差的就要一千兩百個甚至更多才合一兩白銀。若是那些宋代的小銅錢,越南黎朝那邊的銅錢,或是廣東福建那邊私自鑄造的劣質銅錢,更是不值錢,甚至會拒收。當然,若是「萬歷通寶」那樣的優質銅錢,幾百文銅錢折合一兩白銀也是可以的。

因此,為配合軍事行動,黃復華還發行了新的銅錢——中華通寶。中華通寶大小和早年的崇禎通寶一致。除了把「崇禎」兩字換成了「中華」,這鑄幣的材料上也改進了不少。除了銅的材質更好,鉛的含量減低,其它微量金屬含量也得到了合理配比。新的「中華通寶」和「崇禎通寶」拿到一起一比較,這高下立刻就可以判定。首先,分量上「中華通寶」要重上一點點,同時這顏色上也更亮堂,至于鑄造工藝,更是精良細膩了許多。

這些亮閃閃的銀元,鋁幣,銅錢,絕對是威力不亞于槍炮的經濟武器。隨著軍事的大舉進攻,這些貨幣的閃亮登場,新政權的光明「錢途」,一定會照亮大家的眼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