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幾個蘿卜幾個坑

這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分,如今的松江城里,已經一如往常的歌舞升平,誰也不會想到,就在不到一個月前,這里還差點成了戰場。

松江府本就是這世界上一等一的富裕之地。眾多的官宦富戶們,一如往常地在他們的深宅大院中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許多富麗堂皇的府第中,一盞盞的燈籠,甚至是一個個的台燈,驅散了夜晚的黑暗。歡快的鑼鼓,悅耳的絲竹,還有歌妓們婉轉動听的吟唱,匯聚成裊裊不斷的旋律,在這城鎮的上空盤旋,消散,再盤旋,再消散,周而復始。歌舞進行時,主人們或客人們,放杯在案,用雙手輕輕地打著拍子,或是搖頭晃腦地沉浸其間。歌舞一停,大家更是點頭稱贊,快活地勸酒讓菜,猜枚劃拳,熱鬧得很。

他們確實也值得開心。俗話說,寧做太平犬,勿做亂世人。一場可能的兵禍消弭在萌芽狀態,大家的日子都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可不是一件值得大大慶賀的事情?

此時,在松江府幾社骨干,幾社「六君子」之一的陳子龍的家里,燈火通明。今天晚上,松江府的幾社成員們齊聚于此,共商前程。雖然,陳子龍的祖上世代務農,但他的父親陳所聞,乃是江南的大文豪,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曾經官至刑、工兩部的侍郎。崇禎元年,陳子龍二十一歲,娶妻湖廣寶慶府邵陽知縣張軌端的女兒。崇禎二年,陳子龍本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所以,在這松江府里,陳家是絕對的名門望族。

此刻,眾多的儒家學子們雖然齊聚一堂,卻少了往日的熱鬧氣氛,也沒了那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這劇變的形勢,讓他們這些自詡棟梁之才的「名士」忽然之間就失去了光彩,變得無人問津了。原來,他們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松江府里,從上到下,人人指望他們將來高中金榜,或是第一時間拜讀他們寫出來的錦繡文章,絕佳詩詞。

可是現在,原來的官員們忙著巴結新貴,大戶們也想著怎麼才能搭上吳王的關系,繼續發財。而許多讀書人也想著怎麼在新朝謀個一官半職。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也是忙著招工參軍。就連那先前和他們往來甚密的「柳儒士」,男扮女裝的名媛柳如是,也是突然留書一封,不辭而別了。

更加糟糕的是,他們發現,對于突然冒出來的吳王殿下,他們除了能罵罵「亂臣賊子」,竟然沒有其它的說辭。雖然流傳出來的詩詞並不多,但這吳王的才情似乎還勝過他們。所以,盡管這吳王不重視他們,但好像人家就有這個資本。免除苛捐雜稅,抗擊韃虜,往日他們痛罵大明朝廷的弊政,新朝是一樣都沒有。

「諸位,今天我等齊聚一堂,乃是群策群力,希望大家一起拿出個章程,來應對時下的變局。」陳子龍先首先說明了集會的目的。

「能怎麼辦?無非是效忠大明,或是投靠吳王這兩條路罷了。」同為「六君子」之一的夏允彝不免有些泄氣地回答。

「效忠大明?我們怎麼效忠?舉家離開松江府,跑到大明的治下?一則故土難離。而且,我們在大明朝就能得到重用麼?雖然明年開春就是大試之年,然而朝中如今是溫體仁這個閹黨之徒把持朝政,我等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恐怕上榜無望啊。」一個秀才憂心忡忡地發言。這一番話,說得眾人都是暗暗點頭。

在座的人都知道,崇禎四年,陳子龍赴京師會試,就是被「某公所黜」。當時的首輔周延儒建議朝廷重新檢閱被廢黜考生試卷,重審的時候,陳子龍的答卷受到文安之、倪元璐的賞識,周延儒「欲置異等」,但是因為陳子龍的卷子存在涂抹現象,周延儒害怕被政敵溫體仁借機攻訐,只好放棄錄取。于是陳子龍名落孫山。

「那麼,只剩投靠吳王一條路了?」另一個秀才似乎是自言自語地接話。

「是啊。我等已經晚了一步啦。別人不說,就說七寶的顧元顧兄,想必大家都認識。去年吳王組織的第一屆公務員考試,他就跑去崇明參加了。結果,顧兄高中了。」一個秀才接了一句。

「那可不。別說是顧兄了,據說,崇明有個四十多歲,從來沒有考取過舉人的老秀才,人家也上榜了。不過,這些好歹也是我輩讀書人。還有更多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據說只在那廝手下上了一年多學,據說也上榜高中了。真是侮辱斯文啊。」夏允彝酸溜溜地接話。

「夏兄,慎言,慎言。小心隔牆有耳,還是稱吳王比較妥當。」立刻有人從旁相勸夏允彝。

「可我等又能如何呢!就象顧元兄,原本和我等一般無二,如今卻是我等的父母官!」另一個秀才長嘆一聲,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此話怎講?」大家紛紛追問。

「昨日,我在衙門口的街上,踫見了顧兄。他已經是我華亭縣的常務副縣丞。」

「這是什麼官職?」

「大明朝的縣丞,是正八品的官職。這一點想必諸位兄長都知道,不必小弟多言。你想,自古以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原來大明朝的臣子,雖然他們識時務,早早歸順,除了極少數民憤極大的人被削職問罪外,官職不變,俸祿還增多了。但是,這些人吳王能用得安心麼?所以,這實權,畢竟是被削了。常務副縣丞,說是縣丞的副手,實際上大權都在人家的手里握著。你們說,這顧兄豈不是我等的父母官?」

大家聞言唏噓不已。拋出這個驚人消息的秀才總結道︰「諸位,難道我們還要去京城趕考嗎?還去考什麼?看這架勢,吳王得天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們就算能高中,到時又有何用?只是徒然惡了新朝,再難有出頭之日。」

「據顧兄說,今年的公務員考試不久也要舉行了。憑我等的實力,既然八股做得,稍加揣摩,難道還拿不下這個小小的考試?!顧兄還說,將來新朝取士,必要從吏做起,積累業績方可升為官。我等可要抓緊,如今新朝正是用人之際,我等大有可為啊。」

大家心里都不禁一熱,許多人都默默地在心里算了起來,有多少空缺等著他們︰大明朝共有一千一百多個縣。雖然每縣官員最多只有四人,七品縣官,八品縣丞,九品縣主薄,還有一個不上品級的典史(縣公安局長)一員。但是,每個縣的吏員可不少,總有個三五十人的編制。而且,縣上有州府,還有布政司,更別提朝中的諸多官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