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十二章 輕取基隆

瓦爾德斯上尉跟往常一樣,很早就起床了,這是多年軍旅生活養成的習慣。在這聖薩爾瓦多城,平時實在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處理。瓦爾德斯上尉已經習慣了這里的氣候以及這邊無聊的日子。如今他的心情早已回復平靜,不象剛來的時候那樣,心里抱怨不已。

自1628年西班牙人在暹羅湄南河發生燒毀日本船只事件後,日本對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人的感情極度惡化。本來,呂宋的上峰想著派自己來基隆,一則可以抗衡荷蘭人,另一個也可以成為和日本改善貿易的一個嘗試。

然而,這里一年中多數日子都在下雨,大家都很不適應,水土不服的不少。另外,往來雞籠、淡水交易的,就連中國人都少得可憐,日本方面的來船更是近乎絕跡,似乎生意都被佔據南部台灣的荷蘭人搶走了(另一個原因是鄭芝龍投降了朝廷,正和原先的各路兄弟大打出手,海路不靖,福建方面又實施了禁海)。雙重失望之下,已經有一些自由民打算返回呂宋了。

不過,這些煩心事自有他人去頭疼,自己只是個駐軍頭頭。此刻,瓦爾德斯正對著鏡子,用一把小鑷子和一把小刀,專注地修理著他的胡子。瓦爾德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一個越來越有威嚴感的中年人形象清晰顯現。

再怎麼說,從1626年5月起,自己就是這「美麗之島」(即台灣)西班牙駐軍的最高長官,如今听命于他手下的光是士兵就有三百五十來人,其中一百余人是西班牙士兵,其他的還有兩百個呂宋島的土著士兵和三十多個新近征召來的本島土著士兵。

這里遠離呂宋,自己又是菲律賓總督指定的全權代表,那些傳教士和自由民們,一個個還不是要看自己的眼色行事。

不過,瓦爾德斯暗暗在心里對自己說︰那些道貌岸然的傳教士們還是要適當尊重,好好利用的。這不,新添的本島土著士兵,就是傳教士們這些年忽悠的重大成果。此外,除了由專門的通譯負責貿易方面的交流溝通,其它的對外交流,教會和傳教士們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一手是槍炮殺戮,另一手則是聖經十字架,這是如今已經走了下坡路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征服各殖民地一貫的不二法門。這個時代的傳教士們不光得是學習語言的高手,就是打手勢比劃,也得出類拔萃,否則怎麼溝通各族土著,宣揚上帝的教義呢?!

這邊,瓦爾德斯正精心伺弄著他的容貌形象,門外,他的呂宋土著僕人諾諾正低著頭,抬著的右手臂上搭了塊干淨的毛巾,一臉恭順地等著門內主子的召喚。

雖然,諾諾的頭是低著的,可他的心卻是如同雄鷹一般翱翔在天際。能夠伺候一方之主,這樣的榮耀豈是旁人能有的!我諾諾跟隨主人遠涉大洋,如此見識廣博的,呂宋能有幾人?主人的姓氏是安東尼奧(),自己將來也要以此為姓,開創呂宋一個傳承千載的大世家!別說那些台灣土著,就是自己那些扛槍的同胞,他偉大的諾諾也不看上眼。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示警的鐘聲。

「準是該死的荷蘭人又來了!」瓦爾德斯氣憤地扔下了手中的修胡工具,罵罵咧咧地走了出去,順手就把站在門口的諾諾推了一個趔趄。

等瓦爾德斯趕到要塞的觀察哨位,這時就是不用望遠鏡,也能清楚看到海上那一大片的船帆。瓦爾德斯倒吸了一口涼氣,敵人的規模不小啊。

這時,邊上的哨兵近前大聲稟報︰「將軍,敵人不是荷蘭人,來的好像都是些容克船。」將軍這個稱呼是瓦爾德斯平時這麼要求的,實際上他根本沒有資格承受這個稱呼。

「中國人?是鄭一官,還是什麼大海盜?」瓦爾德斯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這些船只在距離海岸十里左右時停了下來,派出一艘小舢板,打著白旗往岸邊駛來。

沒多久,送信的中國人就被帶到了瓦爾德斯的面前。瓦爾德斯接過信件,打開一看,上面寫的都是中國字,就轉手遞給了邊上的隨軍通譯。

這時全世界第一通用語言,自然是漢語。在西方,雖然英國打敗了舊日的老大西班牙,但還沒有成為新的霸主,歐洲就沒個通用語言。而在亞洲,除了中國這個老大帝國的眾多子民,還有許多東南亞國家是中華屬國,也廣泛使用漢語。中西方之間的貿易,更是離不開漢語。就是那日本字,也是一些半邊漢字。將來這個時空估計只有漢語托福考試了,世界各國人民都將為「得、的、地」的準確用法而大傷腦筋。

通譯看了一會,說︰「將軍,這是份勸降書。這里面說,他們是大明帝國的一支無敵水師,人數上千,後面還有更大規模的船隊。他們讓我們在中午之前繳械投降,他們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否則槍炮無眼!」

瓦爾德斯哈哈大笑︰「憑一些破舊的容克船和上千拿著大刀和槍棒的中國人,就讓我們無敵的西班牙軍人投降?中國人還真是幽默!」

瓦爾德斯一把撕碎了勸降書︰「讓這個人滾回去。告訴他們,有本事就來送死吧!」

沒多久,就見三艘大船駛近了,後頭還跟著三艘稍小一些的船只。當頭的一艘大船竟然是全船披著一層鐵皮。瓦爾德斯從望遠鏡里看到這一幅畫面,倒是有點心驚。

還在六里開外,那模樣怪怪的鐵甲船就率先開炮。雖然沒有命中什麼有效目標,但炮彈竟然打到了岸上!

西班牙人徹底慌了,這似乎和以前遇到的中國船不一樣啊。那時,中國船只也有率先開炮的,卻只是為了給自己壯膽,那炮彈根本都打不遠。如今,這船頭大炮的射程比要塞里的大炮打得還遠!

沒多久,另外兩艘船的船首也發出了炮火,炮火一樣打到了岸上。似乎打了一輪以後就找到了感覺,之後三艘中國船只的炮火更是準確地接連打在岸邊的防御陣地上。

這時,只見其他許多的中國船只逐漸駛近離開這邊較遠的海岸。在後面船只側舷炮火的火力偵察和掩護下,前面的船只紛紛靠岸,然後前船後退,後船前插,數百名士兵源源不斷地從船上下來,沖上岸來。

登岸處西班牙人的抵抗幾乎可以忽略,整個台灣島上,西班牙總兵力才三百多人,此時還有一百多人在淡水要塞,就這點人手哪里能夠防備得面面俱到。

沖上岸後的中國人不慌不忙,先鞏固了灘頭陣地,又從船上搬下二十多門小炮。然後,中國軍隊分成了三個部分,後面大約有兩百人,開始用沙袋等構築簡易工事,另外兩部分每支人數都有一百多,各自攜有十門火炮,相距不過一里,協同著向要塞方向的海灘不徐不疾地進行攻擊,遇有村莊,除了極少數建築予以保留,其余的直接燒毀。

西班牙人沮喪地發現,這些中國士兵身著一色的灰軍裝,頭戴一色的白盔,手中的武器是燧發槍或是滑膛槍,還都配備著刺刀。火槍的射程和威力絲毫不比他們的遜色,更別提這些中國人還有那麼多行動靈便的小火炮。而且,中國軍人進攻中的一舉一動,雖然和西班牙軍中大不相同,但顯然也是極有章法。

一場激烈的小規模戰斗後,人數單薄的西班牙人為了不被包了餃子,只能離開海邊的防御陣地,向著山上的要塞退去。中國人也不心急,只是遠遠地圍著要塞,開始構築工事,在後方安營扎寨。到了晚上,許多火把,加上一些奇怪的發光物,把整個前沿陣地照得很明亮,讓被圍的西班牙人一籌莫展。

第二天,一些中國人又換穿了奇怪的棉衣(棉甲),在數十門大小火炮的掩護下向要塞發起了小規模的猛烈攻擊。幾次短促的交火,西班牙人發現自己雖然有要塞的防護,可傷亡比並不領先。中國人身形靈活,完全不顧紳士風度地在地上又趴又爬,身上古怪的棉衣和頭盔還能抵擋相當一部分的火力。他們手中火槍的射程又極遠,準頭好(這些戰士都是挑選出來的神槍手,配備了有直膛線的槍)。好幾個西班牙士官因為不夠小心,露出的身影大了一些,就被擊中了。中國人的掩護炮火也猛,炮火密度又大。

這些中國人和以前那些打到歐洲的韃靼人一樣會巫術,我們沒法抗衡,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聖薩爾瓦多城。被派到這里來的西班牙人,大多數本就是混得不如意的,此時再也無心作戰了。

瓦爾德斯這個時候也清楚了這次來的中國人不是他以前印象中那樣的軟柿子,而是各方面都超過了己方的勁敵。他們連沙袋都事先備下了,可見準備工作有多麼充分。令人發愁的是,自己這邊完全沒有防備,短時間內也不會得到任何援軍。中國人構築的防御工事,不斷巡邏的海上船隊,明顯對己方可能的援軍十分警醒。這麼多的中國人,淡水的援軍,呂宋的援軍來少了只不過是送死。中國人從大陸上過來只要一兩個晝夜。就是只用這些船只來回搬運,運送數千人也不費太多的功夫。可在呂宋的全部西班牙人,才能有多少人呢?

1632年10月18日,經過幾輪談判並達成了協議後,西班牙守將瓦爾德斯下令投降獻城。此役,中方僅陣亡5人,傷15人,俘虜聖薩爾瓦多城堡中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346人,其中115名西班牙人,其余的是菲律賓土著士兵,勞工,奴隸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