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郡治,彭城縣。
府邸大堂之上,劍佩鏘鏘,七八名文臣武將一起向著端坐堂上的劉備拜了下去︰「恭賀主公榮膺鎮東將軍,領豫州刺史!」
「說來慚愧,備這個豫州刺史名不符實!」劉備目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之色,擺手嘆息道︰「豫州之治在譙,而備雖為豫州刺史,安身立命之處居然是在徐州……今豫州區區六郡之地,卻盡為各路諸侯所分,諸位可有良策?」
「主公容稟!」關羽率先出列道︰「豫州共有梁、沛、陳、魯、穎川、汝南六郡,我軍和陶謙共據沛國,而其他五郡之地大多在曹操和劉表之手。今曹操已滅袁術,此前袁術所據汝南之地,皆入曹操之手。主公既受王命領豫州刺史,當上疏朝庭,令曹操、陶謙交還豫州之地!同時揮軍西進,驅逐劉表,如此一來,主公方為一州之主!」
「到手的肥肉,縱市井之人焉肯輕易歸還?」張飛搖頭道︰「況曹操如今勢大,挾平叛掃逆之功,又得天子新授車騎將軍,他怎麼可能甘心交還土地人口,平白令我軍坐大?而徐州陶謙與主公一向交好,當初若非他讓了彭城令我軍立足,我軍也不可能有今日局面!雖說他此時正向朝庭上表請罪,但這等落井下石之事,想來主公是決計不會為之的!」
「別郡也就罷了,這汝南卻是輕易放棄不得!」堂下,一名面容清瘦的文士躬身道︰「主公,汝南地處要沖,地廣人稠,有縣三十七,除南陽外幾可視作天下第二大郡,我軍必須設計奪回!」
劉備見那人正是自己的少時密友、涿縣簡雍,不由心中一喜,月兌口道︰「此言甚善,不知憲和可有良策?」
簡雍沉吟半晌,方道︰「主公一向甚得南漢揚賞識,若說天下間有人可令曹操低頭,惟此一人而已!主公不如去信相求,請南大將軍主持此事?」
劉備一听此言,頓如一瓢冷水當頭淋下,心中頗為失望,苦笑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南漢揚身為當朝大將軍、輔政皇叔,當以大局為先,怎麼可能為了我這樣的小人物去惡了曹操?何況,此次朝庭授我鎮東將軍、豫州刺史,據說便是南漢揚的舉薦之功……這份情誼尚未報答,怎可再冒昧索取?」
關羽、張飛等人亦是不由點頭。
劉備環視堂下,眾皆垂首不語,不由戚然嘆息道︰「可惜我劉備雖然兵精將猛,卻無一名能謀善斷之士為我出謀劃策,致令今日進退維谷,難道是我有失德操,為天下智者所棄?悲哉!」
堂下眾人無不默然,特別是簡雍等少數幾名文官,更是臉色紫漲,說不出話來。
「主公勿慮,更不可妄自菲薄!」堂下一名英姿勃發的年輕將軍突然大聲道︰「以文韜武略論,主公絕不亞于南漢揚、曹孟德之輩!近日來,屬下巡查于市井鄉野之間,耳聞目睹皆是百姓對主公的尊崇之情,更嘗聞有識之士欲來相投的傳言……」
「哦?」劉備雙目大亮道︰「果有此事?子龍切不可虛言安慰于我!」
「主公放心!」那一臉英氣的年輕將軍正是常山趙雲,他自信道︰「從今日起,屬下願為主公遍訪民間,查探隱士高人的消息,相信不久之後,主公帳下必定英才濟濟!」
「好!」劉備欣然撫掌道︰「還是子龍知我也…….」
言語之間,突聞府外喧嘩之聲,劉備愕然道︰「著人去看,何事喧鬧?」
很快,有人入堂稟報︰「主公,門外有一狂生,言其有濟世經邦之才,卻無人慧眼識珠,更指桑罵槐說主公有眼無珠、不識英雄,小人們正準備將他驅走!」
「胡說!」劉備不怒反喜,大笑道︰「快快請他入內!」
堂下眾將亦是听得面面相覷,方才還在感嘆無英才輔佐,眨眼間便有人上門自薦,倒是湊巧之極,難道真是應了趙子龍之言?
須庾,一名身材修長、目光犀利的青年昂然入內,向著劉備一禮,朗聲道︰「穎川徐庶,拜見明公!聞明公忠義為先,寬仁待民,特來相投!」
劉備見他長身玉立、儀容不凡,舉手投足之間更是不卑不亢,不由心中一熱,立即起身還禮︰「雖未聞先生之名,但見先生之人,必為有識之士!備,榮幸之至!」
「咦?劉將軍果非常人!」徐庶露出一絲訝色︰「換作他人,必定說一些久仰大名的虛假之言,又或不動聲色,故作姿態…….人言劉將軍真性真情,確是不虛!」
「哼!此等不著痕跡的吹噓之能,亦非常人!」關羽見徐庶初來乍到,便毫不謙遜的點評兄長,心中先有幾分怒氣,哂笑道︰「先生在門外自詡有濟世經邦之才,卻連我家主公的德操品性都不清楚,莫非也是不動聲色,故作姿態?」
「雲長不可無禮!」劉備慌忙喝止,又向徐庶謝道︰「吾弟直性,先生莫怪!」
「久聞關雲長世之猛將,今日始得相見!」徐庶倒是微微一笑,反而向著關羽拱手道︰「不瞞將軍,庶已在劉將軍府門外盤桓數日,卻始終不得見上劉將軍一面,今日嘩眾取巧亦是情非得已,請將軍見諒!」
關羽一向吃軟不吃硬,見他如此作答,倒是再也不好刁難,只得回了一禮,閉口不言。
劉備卻是吃了一驚,惶然道︰「怪不得先生說備有眼無珠,原來先生已來數日…….」
「吾主非是目中無人,而是連日相商大事,不得其時!」張飛及時止住劉備話頭,並悄悄使了一個眼色,向徐庶拱手道︰「先生來得巧極!既然先生有濟世經邦之才,何不今日相教?也好解我主之困!」
「我明白我明白!」徐庶滿臉笑容,點頭道︰「大話是本人說的,若是今日獻不得好計,當然也無顏留在此處自取其辱…….這位將軍便是翼德將軍吧?人言張飛外粗內細,果然如此!」
「先生言重了!」張飛淡淡道︰「只是想借先生之智,為我等指點前途罷了!如今之勢……」
「劉將軍這豫州刺史當得郁結吧?」徐庶輕輕巧巧一句話,卻令滿堂眾人一起失色。
「主公的敕封文牘幾個時辰前剛剛送達,而先生自言已在府外盤桓數日……」簡雍目露精光的狠狠盯著徐庶︰「敢問先生如何知之?」
「公豈不聞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徐庶輕描淡寫般回道︰「這世間更有奇人,足不出戶都能知天下事。何況,十數日前,朝庭便已定下劉將軍晉升之事,庶知之何足為奇?」
劉備與張飛相視一眼,均對徐庶生出莫測高深的感覺。
「听先生言下之意,先生所知消息,似乎便是這位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奇人相告?」簡雍沉聲道︰「不知先生可否告知這位奇人是誰?」
「正是此人!不瞞各位,勸庶前來投效劉將軍的亦是此人!」徐庶哈哈一笑道︰「不過,此人姓名,此時卻是不便相告,各位日後自知!」
「既然先生知備處境,那麼備誠心問策!」劉備向著徐庶鄭重一禮︰「此前,有人勸備去求南漢揚,請他主持公道,督促曹操、陶謙交割豫州各郡,先生以為然否?」
「向劉將軍獻此計者未免太過一廂情願了!」徐庶雙眉一挑道︰「南鷹與曹操如今正值明爭暗斗,不說南漢揚肯不肯,曹操也決計不會賣他這個面子!」
「先生是否高估曹操了!」簡雍有些面子下不來台,立即反駁道︰「此前河北大戰,曹操雖得冀州數郡之地,卻依然不敢納入囊中,還不是乖乖送予了南鷹?在下听說,曹操曾為南鷹部屬,更屢受其恩,其實力更不可與其相提並論,他焉敢拂了南大將軍的面子?」
「此一時彼一時也!渤海軍在河北經營多年,絕非曹操所能抗衡。曹操一時取巧,平白得罪了南鷹,更落下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豈是智者所為?」徐庶背負雙手,侃侃而談道︰「而曹操主動讓步,不僅全了義氣,更就地收編了袁紹降軍,實力大漲,否則他焉能輕易攻破袁術,成就今日之名?」
「這位想必便是簡憲和了?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他見簡雍無言以對,不由微笑起來︰「天子得了曹操獻上的傳國玉璽,龍顏大悅之下厚加封賞,令其在朝野之中的聲望與日俱增,隱隱然已有與南漢揚分庭抗禮之勢。而再次收編袁術余部後,曹操的實力更上層樓!如今,他已經不需要再對南漢揚俯首貼耳了!」
「先生所言極是!」劉備嘆息道︰「南漢揚對備遠有賞識之情,近有提攜之義。如今,他想必正與曹操相爭甚急,備安能再去雪上加霜?」
「劉將軍此言差矣!」徐庶忽的冷笑起來︰「你道南漢揚舉薦你為豫州刺史是安了什麼好心嗎?」
「此話怎講?」劉備面露驚容,轉而沉下臉來︰「先生,昔日我兄弟幾人舉義之初,受盡天下英雄小覷,惟獨南漢揚對我等高看一眼,一再的抬舉重用,這份恩義至今難忘!備一向恩怨分明,還請先生不要僅憑捕風捉影,便誣蔑備的恩人!」
「劉將軍真是重義之人,可惜卻是太過仁厚了!」徐庶一怔,繼而仰天大笑道︰「今大漢十三州,南鷹幾乎已佔半壁江山,涼州、並州、司隸、幽州、冀州、青州的大半之地皆在其掌中,他會將口中的肥肉吐出來與劉將軍分享嗎?而益州劉焉、荊州劉表、交州士燮、徐州陶謙、揚州孫氏皆為一方豪強,佔據兗州全境的曹操更加不消說了,南漢揚除非是興兵討伐,否則能令他們將一州之地拱手相讓嗎?除了這諸方勢力犬牙交錯的豫州…….嘿嘿,庶也實在是想不出還有什麼職位可以安置劉將軍了!」
「不僅如此!南鷹舉薦劉將軍為豫州刺史,更有借刀殺人之意!曹操的實力僅次于南鷹,若真想與其一較高下,當然會蠶食周邊以壯大自身,那麼將軍勢必首當其沖。而南鷹則是坐山觀虎斗,趁機恢復實力,一舉平定天下!」他盯著一臉木然的劉備,冷笑道︰「若南鷹當真愛護將軍,大可以從所據之州擇一交予將軍治理。因為三互法之故,而將軍又是幽州涿縣人,幽州暫且不提。那麼,為何不封你為青州刺史?將軍的發跡之地不正是青州平原嗎?」
「這一招驅虎吞狼之計,董卓早就對劉虞和公孫瓚用過了!」他淡淡道︰「將軍目前所治之地,恰在徐、豫之間,南鷹奏請天子封您為豫州刺史,不過是逼著您去和曹操、陶謙火並罷了!」
一瞬間,劉備目中精光閃動,半晌才黯然道︰「先生言過其實了!听說南漢揚舉薦了賈詡賈文和為青州刺史,想那賈文和在先帝之時便是聞名天下的智者,討黃巾時又曾擔任北軍中侯的要職,論資歷、能力,備焉敢與之相較?說起來,也只有豫州刺史之職可供備竊居了!」
「劉將軍倒是豁達大度!」徐庶嗤笑道︰「說白了,賈詡是南鷹崛起之初的元老,青州又是渤海軍的地盤,怎麼可能便宜了外人呢?」
「听先生之言,南鷹心存借刀殺人之心,而曹操則斷無相讓之理,那麼我家主公夾縫求存,處境豈不是危如累卵?」趙雲忍不住接口道︰「若先生誠心投效,何不說出破局良策?」
徐庶見諸人目光皆一眨不眨的落在自己身上,不由微微一笑,灑然行至一側,旁若無人的坐了下來,點頭道︰「庶當然有計獻上,否則所來為何?」
「哦?」劉備立時喜動顏色,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拱手道︰「請先生教我!」
「破局之策,關鍵在于徐州!」徐庶銳利的目光迎上劉備略顯錯愕的眼神,從容道︰「將軍若想與南、曹二人相拒,最終鼎足而立,必須首先據有徐州!如此一來,便可進退有據,攻守兼備,再徐圖荊州和江東之地!否則,必敗無疑!」
「此言大謬!以如今我軍的實力去硬攻徐州,完全就是以卵擊石!」劉備面上的震驚之色尚未褪去,簡雍已經忍不住跳了起來,厲聲道︰「況徐州陶恭祖與我主素有恩義,徐庶,你是想令我主背上背信棄義之名嗎?你到底是何居心!」
「我何時說過要硬攻徐州了?」徐庶看著簡雍的目光已經帶上了一絲憐憫︰「怪不得劉將軍至今難有建樹!若身邊出謀劃策之人都如你一般,確是寸步難行!」
「你,你說什麼!」簡雍一呆,不由氣得渾身發抖。
「劉將軍!不得不說,貴軍刺探消息的能力,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徐庶不理簡雍,向著劉備搖頭嘆息道︰「此前我一介江湖布衣都提前知道了您的擢拔消息,您與貴屬卻毫無所覺……在下只當是一個巧合,然而,您身在徐州,卻不知徐州之事,這就絕非偶然了!」
「徐州之事?先生,請您明言!」劉備心中一凜,肅然道︰「備確是不知!」
「多日以來,徐州陶謙實已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他先是截殺曹嵩不成,與曹操結下了死仇,又與南鷹戰事不斷,卻被打得一敗涂地。如今,陶謙看到此二人皆有稱霸天下之姿,他能睡得著嗎?」徐庶哂笑道︰「不僅如此,近日來徐州之地還流傳著種種傳聞,大抵便是南鷹興兵討伐、曹操舉師復仇之類,所以徐州軍政要員人人自危,更有人聯名向陶謙進言,勸他盡快謀劃出路,以免坐以待斃!」
「什麼?」劉備和眾部屬一起駭然︰「我等竟然全不知情!」
「徐先生,若說您在長安有人脈,提前知道我兄長擢拔之事倒也罷了!」張飛突然冷冷道︰「你方至徐州數日,卻又如何對徐州軍政內部之事知曉得如此清楚?請先生明言,免得我等生疑!」
「哈哈!張飛將軍果然精細!」徐庶一怔,突的仰天狂笑道︰「好教諸位知之,在徐州散布南鷹和曹操將要兵臨城下消息的,正是在下!」
眾人再次變色,張飛卻笑了起來︰「怪不得先生說取徐州並非硬攻,原來早有預謀……您在徐州之中,怕是有人策應吧?」
「張飛將軍令人驚訝啊!」徐庶雙眉一挑,驚異的看了一眼張飛︰「話已至此,在下也直言相告吧!此時陶謙身染重病,已經無法理政,他授意徐州大族糜家、陳家正在擬定章程,以劉將軍出兵為條件,將徐州讓于劉將軍,以此換得徐州安定和陶謙一家平安!在下正準備投效劉將軍,又與陳家有些交情,此番牽線搭橋,可算得上公私兩便!」
此言一出,堂上眾人無不震動。
「陶公欲相讓徐州?」劉備驚得再次站了起來,顫聲道︰「備何德何能?焉敢竊之?」
「劉將軍也不必客氣!因為陶謙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徐庶冷笑道︰「他自知爭霸天下無望,又恐曹操和南鷹尋仇,將徐州讓于將軍,既是為了買回一家性命,也是為了讓將軍為他扛住曹操和南鷹的大軍!」
「殺人不過頭點地!陶謙先是上表請罪,再退位讓賢變成一介白身,南鷹和曹操均是惜名之人,總不好再對其趕盡殺絕!」他雙手一攤道︰「陶謙打得好主意,卻是將軍需要好生斟酌,因為以將軍目前的武力,對抗南曹兩家只能是自取滅亡。依在下之見,最佳之策,莫過于答應條件,趁機出兵駐守徐州,暗中控制徐州軍將領和各處關隘。如此一來,無論南曹兩家是否來攻,徐州實際上已經落入將軍之手!」
「大丈夫豈能趁人之危?更毋論背信棄義!況陶公還有恩于備!」劉備稍作沉思,決然道︰「備意已決,入主徐州之事堅辭不受!並當致書相勸南大將軍,為陶謙請命!至于曹操,若他敢犯徐州,吾自當與徐州軍並力以拒!」
「主公三思啊!」簡雍失聲道︰「此為天賜良機,只須先與徐州虛與委蛇,待時機一到,再演一出三辭三讓,徐州唾手可得……」
「休得再言!」劉備冷冷的目光望向簡雍︰「若吾如此取徐州,便是自絕于天下!即使成就霸業,也不過留下千古罵名罷了!」
徐庶亦是呆了半晌,終于嘆息道︰「久聞劉玄德仁義,終究是半信半疑!今日始知,劉豫州才是真正的明主啊!」
他長身而起,向著劉備深深一揖︰「主公,若您信任徐庶,入主徐州之事便由庶一力完成,定教主公順理成章接手徐州,絕不會負了您的忠義之名!」
「什麼?備也不矯揉造作,若能如此當然最好!」劉備听得徐庶改口稱己主公,不由喜形于色,听到後來卻是一怔,猶疑道︰「具體如何,先生可否明示?」
「主公啊!您可知為何南曹兩家會有今日之成就?」徐庶不答,卻悠然轉移話題問道。
他見劉備目露深思之色,自顧自道︰「主為明主,武有良將,文有謀主,兵為勁卒,仁政施于所領,耳目遍于天下!此六法也!」
劉備和一眾屬下細細咀嚼所謂六法,漸漸露出明悟之色。
「主公您是一位明主,你的仁厚之名為百姓景仰稱頌,這自然不必多說了!」徐庶露出一絲笑意︰「而主公麾下,關張趙三將皆為當世猛將,可以說主公的領地是他們一手打下來的,他們訓練出來的士卒當然也是精兵銳士!」
「但是您缺了謀主和耳目啊!」他向著劉備拱手道︰「這正如一個壯漢,空有熱血之心和孔武有力的四肢,卻是失了智慧,瞎了眼楮,聾了耳朵,你教他如何去打贏別人呢?」
「君言是矣!」劉備渾身一震,向著徐庶深深施禮︰「懇請先生為備謀主,並訓練耳目!」
「說來慚愧,在下自知才華有限,只是前來自薦為一個謀士的!」徐庶慌忙上前托著劉備,微笑道︰「明公放心,待庶稍作安排,先為主公取了徐州,自會為您引見一位足可經天緯地的謀主,耳目之事更可無憂!屆時,便將與南曹兩家分庭抗禮,鼎足之勢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