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西南,塵土飛揚之中,兩千余騎西涼騎兵「荷荷」大叫著狂馳而來。楊奉一馬當先,腦中仍在回想著臨行前張濟對他的種種承諾,心中一團火熱。
「楊將軍,一支步兵正在我軍前方列陣!」一名斥侯撥馬回報︰「他們打著郭汜的旗號!」
「是了!郭汜正執掌三輔和弘農的軍權!他的鼻子可真夠靈的!」楊奉愕然道︰「此處只是弘農邊緣,他們居然也能事先偵知我們的動向?他們有多少人?」
「最多五千!」那斥侯一臉輕松道。
「前面地域開闊,正適合我軍騎兵沖擊!」楊奉聞言心中一松,獰笑道︰「也算是為了李傕將軍報仇!傳令下去,全軍沖鋒!」
話音方落,後方突然一陣大亂,有人駭然大叫道︰「不好!有騎兵從我軍後方兩面襲來!」
「什麼?」楊奉一震,當機立斷道︰「前隊變後隊,先擊潰後方的敵軍騎兵!」
然而,當他正面迎向後方來襲騎兵時,臉色立時慘白如紙,冷汗涔涔而下。只見塵頭滿天,蹄音雷動,來襲騎兵至少達到五千之眾。而待他看清了當先那名雄偉如山的大將後,更是慘叫出聲︰「華雄!」
楊奉再不敢多言,竟是直接撥馬便逃。對方步騎混合,前後夾擊,實力數倍于己。而領兵之將更是昔日在西涼軍中與楊奉舊主李傕齊名的猛將華雄,此時不逃,尚待何時?
見主將棄軍而逃,楊奉部下立時炸了窩一般四散開來,向著四面八方而逃。而關中軍騎兵大多是西涼軍舊部,對涼州戰法更是輕車熟路,亦驟然分散,以數騎或十數騎為一組,對敵軍開始了瘋狂追殺。遠方的關中軍步兵方陣亦隆隆壓上,封堵敵軍退路。
一時間,原野上沙塵蔽日,殺聲震天。
洛陽正南,在迎擊另一路南陽軍的戰場上,卻是根本毫無花哨。
獅盔銀甲的馬超以三千騎兵對三千騎兵,正面展開攻擊,如火熾烈,如鋒銳利,一個沖鋒便鑿穿了敵軍,令其全線動搖。與敵將交馬之際,馬超更是抬手矛出,將敵將宋果挑飛半空。
「西涼馬超在此!」馬超雄壯的怒吼聲震動整個戰場︰「爾等還不下馬受縛!」
听得西涼錦馬超之名,又見大勢已去,宋果殘部放棄了逃跑與抵抗,成片成片的棄去兵器,下馬受縛。
「大兄!宋果首級在此!」馬岱興高采烈的縱馬而來,向著馬超大叫道︰「大將軍交辦的差事兒,手到擒來!」
「些許小事又有何難?這還遠遠不夠!」馬超露出一絲微笑,卻立即沉聲道︰「馬岱你去傳令,由你領一千兵馬在此收押降軍、救死扶傷!為兄還要再去殺上一陣!」
「什麼?」馬岱一怔,卻立即省悟道︰「洛陽東南?」
「不錯!」馬超抹了一把獅盔上的血跡,慨然道︰「孫策正領兵兩萬迎戰文聘,那可是令連戰神呂布都折戟飲恨的可怕對手!而孫策兵力並不佔優,我擔心他為父報仇心切,中了敵軍的詭計……我軍戰場距離孫策戰場最近,我與他又情同兄弟,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必須去助他一臂之力!」
「此處便交給小弟吧!」馬岱听得心頭滾熱,長聲大笑道︰「恭祝大兄武運昌隆,再建新功!」
洛陽東南。
面容雄奇的文聘凝視著前方空無一人、破敗殘毀的關隘,不由動容道︰「這便是軒轅關嗎?沒有想到昔日扼守洛陽東南咽喉的險關要隘,今日竟成了這般光景!」
身側的部將鄧濟亦感慨道︰「董卓之亂前,軒轅關自然是重兵把守。而後,連帝都都成了一片廢墟,此處還有何鎮守的意義呢?當然亦隨之廢棄了!」
「這麼說來,情形有些不對啊!」文聘眯起眼楮,仿佛自言自語道︰「既然南鷹有心重建帝都,那麼他部下智者無數,渤海軍修築制造之能又甲于天下……怎會對如此兵家必爭之地棄之不理?」
「將軍,您的意思是?」鄧濟不由悚然心驚道。
「此處距離洛陽舊址已經不足百里,而南鷹與曹操一直貌合神離。換成是你,會對毗鄰曹操的地界如此門戶大開嗎?」文聘亦是一陣心悸道︰「渤海軍刺探軍情的本事亦是天下少有……本將懷疑,前方已有渤海軍設伏,正等著我軍麻痹大意,一頭撞入他們的包圍圈!」
「這麼說來冒失不得!將軍,我們還是撤軍吧?」鄧濟想到渤海軍多年來的不敗戰績,不由心驚肉跳。
「撤軍?撤不得!」文聘搖頭苦笑道︰「未見敵軍一兵一卒便撤軍,主公之處如何交待?何況我軍以步兵為主,一路勞師遠征的潛蹤匿跡而來,兵馬多已困乏,能跑得過擁有大量戰車和騎兵的渤海軍嗎?」
「那應該如何是好?」鄧濟面色蒼白道︰「我軍偷襲不成,亦撤退不得,實已進退兩難了!」
「傳令下去,全軍就地扎營!同時,就地取材,搶修軒轅關!」文聘沉聲道︰「若我軍可以誘使渤海軍來攻,便可依據險關全力防御!只要僵持數日,敵軍急切難下,必然心生退意,我軍便可從容退卻!」
「將軍此計大妙!」鄧濟終于松了一口氣,轉身吼了起來︰「全軍扎營,搶修關隘……快!全都動起來!」
此去西北五十余里外,孫策臨時搭建的將帳中,笑聲朗朗,氣氛高漲。
駐守洛陽的一名名鷹將拱手入帳,與孫策和周瑜見禮。
「多謝各位叔伯兄弟仗義援手,策感激不盡!」孫策心懷大暢,抱拳道︰「有眾位襄助,此番定能大破賊軍!」
侯成大笑道︰「說反了!你們可是來幫咱們保衛洛陽的,是哥哥們多謝你才是!」
「阿策,此次我們領了五千兵來,姜奐大哥仍領五千兵駐守洛陽!」強仝微笑道︰「除了其中三千人馬是不久前新降的袁紹舊部,戰力也算不錯,還有兩千人馬卻是渤海軍的老底子,再加上你的一萬渤海精銳,即使劉表軍有兩萬,也絕不是咱們的對手!」
「阿策你放心,既然大將軍命你為主將,我們這幫老兄弟定當遵奉你的號令!」曹性沉聲道︰「劉表這個天干地支的余孽,謀害孫堅將軍在前,攻擊清兒小姐在後,如今居然還膽敢偷襲洛陽……此次正好公私兩便,滅了他這支兵馬,算是為孫堅將軍報仇雪恨先拔一籌!」
「多謝各位!」孫策听得感激涕零,躬身再謝道︰「如此,便恕策放肆了!」
他快步行至帳前,手指地圖道︰「不久前斥侯來報,劉表軍已至軒轅關,距離此處不足六十里,明日午後便可抵達……我和周瑜商議過,明早大軍前移十里,選開闊處以逸待勞。待敵軍至,先以騎兵突破,步兵壓後,待敵軍陣勢稍亂,即以戰車兵攻其兩翼,則敵軍必敗!」
「可行!」幾位鷹將都是沙場老手,相視一眼,一起點頭。
「可惜了,受時間和地形的影響,我軍來不及派騎兵迂回至敵軍身後!」周瑜稍感遺憾道︰「不然便可切斷敵軍退路,將其一舉殲滅!」
孫策正欲微笑接口,卻听傳令官焦急的聲音在帳口響起︰「孫將軍,接前方斥侯天眼傳書,劉表軍非但沒有向著我軍而來,反而在軒轅關安營下寨,並開始搶修關隘!」
「什麼?」帳中眾人一起失色。
「好一個文聘,怪不得連呂布都敗在了他的手中,我們小看他了!」周瑜立即反應過來,苦笑道︰「看來空無一人的軒轅關不但沒有令他心生懈怠,反而引起了他的警覺,是我失策了!」
「不好辦了!」強仝微微變色道︰「我軍至少有五千人是騎兵,如何攻得下守衛兵力達到兩萬的軒轅關?」
「事到如今,我軍尚有上中下三策可行!」周瑜心念電轉,立即道︰「下策,既然敵軍自知行蹤暴露,當然也不敢再犯洛陽,我軍只要與之遙遙相峙,敵軍必退;中策,我軍立即行動,趁敵軍立足未穩,搶修未成,先攻他一波,只不過戰果必然有限,死傷也難以預計;至于上策嘛……」
他再次苦笑起來︰「仍依中策行事,只須再派一支奇兵繞至軒轅關背後同時進攻,敵軍必敗,只是時間上可能來不及了!」
「各位將軍!」突然間,又有一名傳令官一頭扎進帳中,揮著手中白帛喜道︰「馬超將軍的天眼傳書,他已于洛陽城南大破敵軍,正領一千五百名騎兵向我軍趕來……他提前請孫策將軍安排他的助戰計劃!」
「太好了,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周瑜睜大了雙目,雙掌一拍,喝道︰「立即回書,請馬超將軍不必趕來相會,全速繞道劉表軍身後,配合我軍夾攻軒轅關!」
「好兄弟,真不愧是西涼馬超啊!天助我也!」孫策亦神色激動,一拍將案道︰「眾位,此戰若不能勝,我們還有何面目去見大將軍?」
「大將軍神機妙算啊!」李進看罷軍報,不由長嘆一聲,將手中白帛遞予墨、李少杰、楊羽三人傳閱︰「曹操軍剛過密縣,趁著夜間宿營的掩護,果然如大將軍所料一般分兵進擊……李典率三千人馬繼續向著偃師而來,而曹仁卻領兩千精兵悄然轉道京縣。看樣子,他是準備重走當年曹操繞道虎牢關的那條舊道,穿過大懷山、芒山,突然出現在洛陽眼皮子底下!」
「啊呸!這個不要臉的!」李少杰不由破口大罵道︰「這條小道明明是虎牢關大戰時我軍追擊張遼探出來的,當年曹操憑著這條道攻擊董卓軍已經搶了不少功勞,怎麼還有臉用來攻打我們渤海軍?」
「會不會有圈套?」墨少年老成,懷疑道︰「既然此道是我軍透露給曹軍的,難道他們不擔心我們設伏嗎?」
「我軍方經巨鹿大戰,又持續攻略河北,能夠分兵一萬保衛洛陽,這已經超出了很多諸侯的預料!」李進搖頭道︰「曹操這是看準了我軍兵力空虛,根本無法分兵去守洛陽外圍的險關要道!」
「我軍底蘊深厚,豈如他們所料?」李少杰冷笑起來︰「看來,合該曹仁倒霉!」
「若本將所料無誤,曹仁這一路兵馬雖少,卻是偷襲洛陽的真正主力,而李典一路只是疑兵之計!」李進正容道︰「本將想听听三位將軍的建議,敵軍既然兵分兩路,我軍如何分兵以對?」
「末將建議……」墨沉吟著,終于下定決心道︰「應由將軍阻擊李典,末將三人去山中迎戰曹仁!」
「不妥吧?」李進一怔道︰「曹仁是曹操軍中首屈一指的統兵大將,排名尚在夏侯兄弟之上。既然他親自領兵從小路進擊,顯然志在必得……三位將軍莫不是因為李典的原因,存心照顧本將?」
「非也!」墨胸有成竹道︰「將軍亦是我軍獨擋一面的大將,若依常理,當然應由您親自出戰曹仁。然而,將軍慣用騎兵,在小道之上怕是難以施展……」
「不錯!」李少杰搶著接口道︰「若要論到山林之戰,除了鷹巢老人外,只怕就數我們兄弟幾人盡得大將軍真傳了!嘿嘿,若論陰謀詭計,誰能比得過我們渤海三杰呢?」
「什麼陰謀詭計?」墨、楊羽同時伸手去捂他的嘴,斥道︰「這叫兵者詭道、隨機應變!」
「好吧!本將明白了!後生可畏啊!」李進瞧著夷然不懼的三員小將,不由莞爾一笑︰「便由你們渤海三杰出戰曹仁吧……祝旗開得勝!」
「李將軍萬勝!我軍萬勝!」三員小將一起躬身施禮︰「一切為了重建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