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亞拿著手中的地圖觀摩著,身邊的老板以及手下都在等待著,這張地圖果真詳細,只有通過的途徑來能夠從玩家手中獲得,玩家這次作為主力想不精細都不可能。(神座)
納尼亞很滿意地圖上的信息,眼光沒有從地圖上轉移開,但是嘴中卻開始問了起來‘押送團走的是哪條路,有多少人?’,桌上有著一張大地圖,旁邊還放著不少的小地圖,一些比較地形復雜的環境就會分出一些驚喜和特別制定的地圖。
老板在一旁恭敬的回答道‘領主大人,他們走的是距離駐地最近的那條路,人數只有600人’,老板可是花費了許多代價才得到的消息,而此時正是用人之際,當然是全力匯報,動用的資源都是領地撥出來的資源,一切都是建立在納尼亞扶持的基礎上。
在納尼亞的領地,稱呼也是一種學問,比如低級的平民或者士兵、官員對于納尼亞的稱呼就是領主大人,只有那些處于中層和地位不低的人才會稱呼納尼亞為子爵大人,稱呼爵位比起領地而言明顯更進一步,只有納尼亞身邊的人或者地位對等或者特殊的人才會稱呼納尼亞的本名或者納尼亞大人,能夠在稱呼中加上對方的名字遠遠其他其他的稱呼要更高一級,當然也不是隨便哪個都能稱呼的,世界可是一個階級嚴厲的世界。
納尼亞拿起幾張特別制作的地圖,在戰爭前中快後期的時期,給予的地圖已經就沒有玩家們自己制作的詳細精致,而前中期玩家手中的地圖無論是多麼詳細,都會得到一份,當時玩家也沒有多少信心,所以暢通無阻,而當後期快勝利的時候,玩家就已經開始對北方要塞勢力地區某些重要或者具有很大價值的地圖就開始隱瞞起來了,明顯勝利在望,那麼就不必要知道了。
但是玩家低估了的貪婪和霸道,當然北面的地圖資料也不少,都是從北方要塞王朝內部獲得的,特別是戰爭已經不可逆轉失敗的情況下,許多機密的文件或者信息都被廉價的賣給了。
數百萬的要塞人口成為了俘虜,這些人口對要塞勢力的領主玩家可是一筆巨額財富,可惜要塞強插一腳,硬生生的用低廉的價格搶走了8成的人口數量,只剩下數十萬人口留給玩家來瓜分,此時的奴隸也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進口使得市價提高了許多,在最初的數枚銀幣-十來枚銀幣就可以得到一名奴隸,當時不過數十枚銀幣就可以獲得戰斗職業的奴隸,但是到了現今,普通的奴隸價格都達到了不下30枚銀幣的價格,戰斗職業不下2枚金幣。(神座)
玩家內部不合,有人佔據的資源力量多就有人佔據的少,何況玩家都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野可以練級的地方和資源就這麼多,太多的戰斗職業只會加劇玩家內部的矛盾,而方面的戰斗職業奴隸就是非常好的來源,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不是問題,玩家可以無限復活,但是要麼沒有時間要麼就是沒有機會練級,死一名戰斗職業玩家就要付出數十倍上百倍的代價才賺的回來,付出與收獲的比列根本不成正比,但是哪叫玩家內部矛盾重重,野心無限。
勢力的佣兵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但是價格太高了,而且也不會真的永許將自己國內的佣兵都投入到玩家的戰場上來,玩家死了可以復活,但是死了就難了,高額的價格使得許多玩家勢力對于雇佣一股佣兵都是要慎重在慎重,一支由100名4階戰斗職業的組成的佣兵團的雇佣價格不下2500金幣,而且這還是雇佣價格,如果佣兵團覆滅還需要付一筆高額的賠償費,賠償費不下雇佣費,也就是100名4階戰士就需要付出的代價不下5000金幣,多麼的昂貴啊。
要不是玩家太多了,可以利用的資源太少,內部爭斗頻繁,能夠利用的力量少,不然也不會雇佣佣兵,玩家自己的佣兵可不是這麼好雇佣的,玩家內部的佣兵那支不是由勢力控制的,哪里這麼好雇佣,而雇佣的價格高昂,但是的特權也算是許多地方暢通無阻,有在旁在許多地方時候受到的待遇和對待也不同。
納尼亞拿起特殊的地圖看了起來,邊看邊對照旁邊的解釋問道‘你確定’,老板惶恐道‘這是花高價從尼日尼亞聯盟高層處得到的情報,他們應該不會作假吧’,老板對于這個消息也無法保證,只能說出來源。
納尼亞听了後輕微點了下頭,尼日利亞聯盟啊這可是歐洲公會聯盟之一啊,在每個中立大陸的城市中都有著數量不一的各國玩家,而每個國家的玩家都聚集在一起,但是哪怕如此,數十萬玩家中又會有多少人是本國的,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可能指望每個城市的各國玩家都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個公會,為了權利和利益當然是勢力崛起。
每個城市內大大小小公會何其多,根據當前的局面能夠當老大的公會就會與本國其他的公會不是合並就是聯合,這樣下來與其他國家勢力的公會就有了對抗的資本,但是光靠自己本國是完全不夠的,于是就需要團結周圍一切值得團結的力量。
而每個現實國家國內因為游戲中的距離問題使得公會林立,有大有小,而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公會也會因為許多原因聯合其他的公會或者加入其他的公會,又或者徘徊于眾公會之外,還是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利益只有這麼多,不會平白無故的產生,那麼就需要爭奪,哪怕是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同胞,一旦擋住了自己的路,那麼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是因為各種顧慮使得爭斗的方式更理智些,但是當該血腥的時候也不見得就會手下留情。
而各國內部的公會就形成一個龐大的組合體,那就是公會聯盟,對于那些無法合並的公會那麼就只有采取聯合一途了,公會聯盟就是由幾個大的公會為主,吸引許多中小公會進入,團結起來的結果。
而那些合並的公會或者是勢力許多也並非真的融為一體,哪個勢力內沒有派系,于是就出現了許多比較特殊的公會並沒有合並到主公會中,也沒有以聯盟的方式過去,而是形成了一種科技樹的形式,主公會為終端,而這些特殊的公會就以分支的形式成立,當然這也情況下的分支公會大部分有利的時候是听從主公會的,而沒有利益的時候就不好說了,比起完全合並的那些公會人員,主公會內部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公會聯盟內部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一切皆以利為主。
而國家間的合縱連橫並不代表國內的玩家勢力會按照國家的形式來選擇,不同的環境作出不同的選擇,如果有風險,那麼就不該選擇,如果自己都覆滅了,那麼還怎麼報效祖國,當然一切都是說的好听,不過也是誰都不想死。
根據當前的情況,公會的高層會作出各種選擇,比如在一座城市內,印度玩家和美帝玩家在一起打壓其他玩家,那麼天朝玩家不介意和日本玩家聯手對抗美帝和印度,同樣的道理,為了對抗更加強大的對手不介意和美帝或者印度聯手,人類無下限,國家的大勢和政策只能在主面上形成影響力,在細節上就有許多該推敲的地方,與國外勢力合作或者聯系,難道還少了,只要別危害國家的利益,別被抓就OK了,天朝自古就有事無大小事,小事可以鬧大,大事可以化小,皆看各自的本事。
而像這次的要塞攻略中的形式就比中立大陸的形勢好,因為這里才是各國勢力的集合地,各國玩家各自抱團,又有國家軍隊級玩家進入,紛爭矛盾何其多。
尼日利亞聯盟還不錯,納尼亞心中想道,這是一個歐洲公會聯盟,不屬于一個國家的公會聯盟,而是屬于歐盟級聯盟,並且與美帝國內的許多公會和幾大公會聯盟影響皆深,那麼消息就能夠確定了。
納尼亞是不相信玩家敢跟作對,因為腦中第一次玩家真正站起來有骨氣和作對那都是5-6年後的事情去了,現在肯定不可能出現,那麼結果就是服軟了,這就是新人的悲哀。
納尼亞點了點頭在詢問了一些其他的問題後,終于大致都清楚了,而此次來這里行動,納尼亞也是第一次,心中充滿了異樣的感覺但是確實正面的情緒,同時也有些惶恐,而身上只帶著2把英雄級武器,至于訓練師勛章,在到洛林城時就已經到的銀行中托管了,托管物品,的信譽倒是很高,畢竟這是一個神靈關注的世界,沒有誰希望自己說一次謊引來神罰。
就是價格貴了些,納尼亞對于這枚訓練師勛章可是非常的小心,寧可損失兩件英雄級裝備也不願意這枚勛章出問題,這可能與自己訓練部隊時間太長的心理有關,直接訓練A級部隊不要當做這是白得的,訓練A級部隊需要的時間就增加了,而且高潛力的訓練的代價就是各類的後勤加大開銷,A級士兵的訓練需要2年出頭近2年半的時間,而代價就比B級高了40%的開銷度,還好納尼亞的開銷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