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亂世馬賊.東躲西竄大鬧邊疆 第一百一十六章 賓朋滿座

大同北城外一處密林中,幾名穿著夜行衣的漢子把守主樹林的幾條小路,在樹林深處,羅靜兒正在和于伯水商討明日的計劃。

「你們明天不用在北門放火了,我有個更好的計劃。」羅靜兒開門見山的說道︰「明日你們直接去府衙大牢,解救一個叫楊休的秀才,把他救出城,同時在燒了府衙,府衙大牢被劫,比城門失火能更有效。」

于伯水想了想,反對道︰「不行,讓弟兄們進城豈不更危險?」

「那也總好過當忘恩負義的人要強,這人我救定了。」羅靜兒看著于伯水,眼神無比堅定。

「娘子,我們這次的計劃是刺殺代王,不要節外生枝了。」于伯水身高近六尺,看上去高大威猛,但卻有一個小毛病,那就是……懼內。所以見羅靜兒如此堅定,他神色上到帶著一絲祈求。

「于伯水,你就不能爺們一些?楊秀才的兄弟兩度有恩與我,就算代王不殺了,我也得救他報恩。」羅靜兒小小女子,卻有恩必報,性格非常豪爽。

于伯水說不過他,低著頭思慮好久,最終還是不敢違背自己的娘子,不情願的道︰「好,那我明日就去牢里救他!」

——————————————

大同府今日特別喜慶,整個城內的街道旁都掛有紅色的彩帶,打早上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人開始往代王府里去。有從城外來送菜的農夫、還有送肉的屠夫、打雜的僕役。還有一些草台班子,希望去早些可以佔一個好點的位置。

這種大型的酒宴,可正是這些草台班子揚名的好時候,只要博得那些看戲老爺們的好,還愁以後沒有飯吃?

不過小草台班子還真沒法和天禧班想比,其實天禧班以前也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戲班,可自從有了羅靜兒後,名聲一下子就揚了出去。這不、其他班子都要起大早,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去搶好位置。可人家天禧班,王府特別給預留出來一個,而且是在王府內院。

忙忙碌碌一個早上,當日頭快要到腦袋頂上時,城內的官員們、富商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往王府趕去,一時間城內的街道上跑的不再是推著板車的小販,而是一頂頂豪華的軟較和高頭大馬。

當然、今日代王設宴,雖然不是過壽,但卻是為小郡主壓驚。這些官員們也抓住了時機,一個個各種禮品是琳瑯滿目,堆了整整兩間屋子。

代王府、承運殿。

氣勢輝煌的大廳中,此時坐滿了人,而且全都是大同府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拿楊休認識的人來說,有大同知府董承、總兵劉漢、總督林瑞生這三位大佬。楊休粗略的看了下,並沒有找到前天晚上松鶴樓酒席上的那幾位守備司的武將,和知府衙門的同知,看來那種級別的官吏,是沒資格來這的。

代王今日身著杏黃色蟒袍,腰間佩玉帶,看上去威風凜凜。在明朝、蟒袍只有王爺和皇帝特別賞賜之人,才可穿著,而明黃、金黃、杏黃三種顏色的蟒袍,則是只有皇親可以穿著。

可以說,蟒袍在明朝,等于是身份的一種象征,朝中大臣都以有皇帝賞賜的蟒袍為榮。

往常大同府的這些官員見到代王的這身蟒袍,都在想著什麼時候皇帝能賞賜自己一件?而今天不同,這些官員的目光都沒有在代王的蟒袍身上,而是代王身後,那身著粗布短衣的青年身上。

「楊休!代王果然把他救出來了!」劉漢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這一早上起來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府衙那邊的情況,現在見到楊休竟然在代王身邊,心里有些驚訝,同時、也為張衡感到惋惜。

看來代王器重楊休,已經是事實了,張衡想要報仇,也成為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

反觀林瑞生,絲毫沒有覺得意外,面無波瀾了掃了一眼董承,他就知道、這個油嘴滑舌的家伙會倒向代王。

代王在大廳最上方的首位坐下,大廳內的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多謝大同府內的各位大人捧場,各位大人都知道,前些時日四郡主回山陰探親,結果路遇匪患。」

說到這,代王表情很嚴肅的掃了下面眾官員一眼。其中負責大同府內治安的、比如說劉漢、林瑞生等人,紛紛移開目光,心虛的不敢與他對峙。

代王突然一轉嚴肅的語風,神情興奮的拉過身後楊休對眾人說道︰「幸虧遇到楊秀才,將四郡主從馬賊手中救出,送回大同府,一路上可是非常艱辛阿……」

林瑞生神色一動,從代王的舉動、以及這番話,他能听出其中的意味。那就是,這位各地藩王中,在皇上那說話最管用的王爺,要提拔楊休這個小秀才了。忙起身認錯道︰「下官失職、沒有管理好境內治安,讓四郡主受驚了。」

劉漢也忙站起身,他的頂頭上司都出來認錯了,他哪能安穩的坐著?

「兩位大人這是做什麼?本王沒有怪罪兩位大人的意思,兩位大人日夜操勞與蒙古韃子作戰,辛苦的很。」

「今日本王設宴,說是為四郡主壓驚,其實也想讓各位大人放松一下。我們大同府不比江南、平日閑暇之余喝喝茶、听听戲,游山玩水一番。平日里各位大人除了治理轄內瑣事,還要操勞如何抵御韃子,實在是辛苦的緊,皇上在秘折中時常提起,各位大人之辛苦,讓本王多多相助一二,所以今日在這宴席上,各位大人好好吃喝,不必拘謹,外面本王請來了二十多家戲班子,還有天禧班,各位大人盡管玩個高興。」

代王這番話說完,大廳內的眾官員可謂是歡喜一時。原來皇上還惦記著這邊遠之地、惦記著我們這些守邊的臣子們阿。其中一些文臣們,更是熱淚盈眶,心道有此一番話,不枉自己在苦寒之地勞累多年。

楊休默默的看著代王背影,心里思量著,這代王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剛才下面眾官員看自己的眼神,楊休可都瞧見了,本以為要周折一番,可沒想到,代王只是幾句話,就將眾人的視線轉移開來,竟是沒有提起一句關于自己不在牢獄中之事。

代王領著楊休、陶敬兩人坐在大廳內最里端的桌上。這桌上都是大同府內官職最大的幾人,代王相互間給幾人做了介紹。

除了有楊休認識的總督林瑞生、總兵劉漢、知府董承以外,還有皇上派來練兵的南大營都督王德成,都指揮使趙松、以及大同參將兼備軍統帥王清。

楊休心里暗驚,這大同府的水還真是深阿,這三人任何一個都不比林瑞生來的差,手中都有著大把的軍權,可以說是真正的實權派。

不多時、王府的僕人將松鶴樓和彥居閣大廚烹調出的美食,一盤盤的端了上來。桌上的各位大人開始先為代王敬酒,楊休也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將那三人打量了一番。

要說三人中,權勢最大的,莫過于王德成了。南大營,是嘉靖帝特別從京師三大營中抽調出來的精銳,臨時組建成的,就是專門為了這次的練兵。而王德成作為南大營的都督,領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餃、乃是正一品武官。從皇上能讓他獨領三萬京兵到大同練兵,就可以看得出來,嘉靖帝有多器重他。

楊休心中暗暗記下這人,可以說在整個大同府,除了代王以外,這個王德成是最能在嘉靖帝面前說得上話的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