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利益交換

按照古禮風俗,新婚夫婦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之時,由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謁妻子的父母及親屬。此俗起于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

本來朱宏燚和張詩雨是準備婚後第六天回門的,但誰想到他被那王姑姑打成重傷,足足又過了五日,等他的大號恢復正常之後,才雙雙回門。

這一日的回門宴張府也辦得極其隆重,比之先頭的婚禮也不差。

葉向高下了馬車,略整了整官服。雖說今日只是回門宴,但張維賢作為當朝國公,而且又親自邀請,他于情于理都要來一下。

站在門口迎賓的張之極遠遠就迎了上來,拱手道︰「首輔大人百忙之中能抽空前來,我們張家真是蓬壁生輝。」

葉向高笑道︰「張大人太客氣了,你我同殿為臣,今日又是你家大喜之日,本官也想來沾點喜氣啊。」

張之極笑道︰「多謝大人,快快請進。」

一旁下人高聲喊道︰「首輔大人到」

先行來到張府的朝中百官聞聲一凜,紛紛退到兩旁,原本擁擠的人群頃刻間空出一條道來。

張之極陪同葉向高走進門來,拱手道︰「大人請。」

葉向高邊走邊向著兩邊官員含笑示禮,眾官大都臉色恭謹,長揖到地。高攀龍、繆昌期等幾個東林黨核心迎了上來,陪同葉向高走到前台。

吏部尚書周嘉謨過來見過葉向高,兩人寒喧了幾句。葉向高回首對張之極笑道︰「張大人,今日是你家大喜之日,道賀的賓客甚多,就不用管本官了。你雖不是禮部尚書,可這禮數上也不能有缺啊。」

眾人呵呵大笑,張之極也笑著告罪了幾句便告退了。

新任吏部尚書張問達望著張之極的背影笑道︰「進卿兄,英國公今日廣布請帖,是個什麼意思?」

周嘉謨笑道︰「還能有什麼意思,無非是找我們談點事。私下里見面不方便,這種場合說話就方便許多了」

張問達一愣,搖搖頭道︰「不會這麼簡單吧?」

葉向高等人皆是含笑不語。其實他們都清楚,雖說英國公偏向于東林黨,但畢竟還要代表武將和勛貴的利益,這次借口回門宴請他們來,無非就是利益交換罷了。

幾人陪著葉向高說笑著,其余官員都只是遠遠看著,不敢上前打擾。如今早有風聲傳出來,說東林黨要動魏忠賢,雙方的戰斗一觸即發,那些沒有根基的人哪里敢趟這攤渾水。

忽听下人高喊道︰「英國公到。」

張問達失聲笑道︰「英國公是不是早在哪個角落貓著呢,見進卿兄進來了,他才整衣彈冠大模大樣地來了,時辰竟然算得絲毫不差。」

葉向高見他說得尖酸刻薄,也忍不住一笑,口中卻道︰「德允兄,休得胡說。」

正說著,張維賢在張之極陪同下走了過來,向葉向高拱手笑道︰「進卿到得好早啊。」

葉向高也拱手笑道︰「英國公至誠相邀,下官怎麼敢晚到啊。」

雙方又寒暄了幾句,卻是誰也不提正事。隨著朱宏燚和張詩雨進場,一陣喜氣洋洋的樂聲響起,張朱兩家也都算是大戶人家,各種規矩禮節瑣碎繁多。

葉向高突然笑道︰「老國公,如今該說正事了吧?」

張維賢看了看葉向高,又看了看張問達等人,只見他們幾個也是嘴角帶著一絲怪異的微笑,心道果然都是一群老狐狸。

張維賢卻仍舊是三緘其口,仿佛一點都不著急。隨著酒宴開始,客人中以葉向高和張維賢兩人身份最為尊崇,被安排到了主位上。

葉向高有些忍不住了,嘀咕道︰「英國公,你這葫蘆里到底是賣得什麼藥。再不說我們可就真只管著吃酒了」

張維賢依然笑道︰「不急不急,還不到時候」

直到酒過三巡,張維賢才悄聲說道︰「進卿,能否與老夫到外面走走?」

葉向高暗想正事來了。此時大多數官員也都已用膳完畢,三三兩兩地在院中逛著,張府請了些雜耍藝人,也有不少官員在一旁觀看。

張維賢和葉向高並肩走著,幾個隨從跟在他們身邊,兩人不時對一些雜耍指指點點,沒人想到他們所說的與眼前一切毫不相干。

葉向高看著來到一個僻靜的角落,問道︰「不知英國公找下官何事?」

張維賢說道︰「這些日子朝中暗流洶涌。老夫是深感憂心啊」

葉向高呵呵一笑,道︰「英國公說的是魏忠賢吧」

張維賢沒想到葉向高把話說得如此直白,干笑一聲,道︰「此言何解?」

葉向高並不回答,看了會兒雜耍,突然悠悠說道︰「老國公,你是如何看待在下的?」

張維賢訝然,他們兩人交淺算不得太深,葉向高怎麼為會如此一問。

葉向高見張維賢並不說話,也不以為怪,道︰「如今我大明的天下看似承平,但卻正如老國公先前所說,暗流洶涌。我葉某人雖然無經世之才,但也不希望這股暗流毀掉了眼前的大好局面。所以先頭稚繩(孫承宗的字)他來信給我,說準備向閹人發難,我並未完全同意」

張維賢正色道︰「權閹當道必然禍亂朝綱。」

葉向高微笑道︰「老國公所言甚是,但是以在下看來稚繩手里的東西還是不夠分量啊」

張維賢微笑道︰「我也是如此認為。不過你難道真認為稚繩他是準備同閹人決戰了嗎?」

葉向高微微一笑,道︰「老國公果然慧眼如炬,稚繩他上一步棋走得是太差了,如今想要挽回卻是要費不少周折。如今皇上寵幸那人,若是為了稚繩一人,牽連太廣也是不美啊」

張維賢臉色漸漸凝重,道︰「老夫願聞其詳。」

葉向高道︰「如今遼東亂局剛剛有一點起色,實在是經不起折騰。但是以稚繩他的能力放在那里,確實又是大材小用。可若依著他的法子折騰,恐怕要掀起滔天的波浪。所以在下的意思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為好」

張維賢點點頭,他完全明白了葉向高的意思。葉首輔是不願意折騰,至少不願意這個時候折騰,但是對于將孫承宗撈出來他也表示同意。他其實就是不想掀起太大的風浪,畢竟東林黨眼下的局面也來之不易,能穩定是最好不過。不過孫承宗那個位置實在是一個火藥桶,就算能把他撈出來,可換誰去頂缸呢?

到不說完全沒有人選,只不過這個人選也很敏感,首先要有能力,其次最好還是自己人。為什麼?遼東那個地方沒有能力去了就是壞事的,不符合穩定的大局,而自己人也是相當重要,畢竟朱宏燚還要去那里做官,換一個別人的人,恐怕不會像孫老師那麼支持他

葉向高笑道︰「老國公您恐怕也考慮了很久。可有合適的人選?」

張維賢並不回答,反問道︰「難道你有辦法讓稚繩回來?」

葉向高點頭道︰「我原本是以為他不想回來。既然如今他想回來了,辦法是有的。大不了順勢而為麼」

張維賢聞言一驚,順勢而為這四個意思太深了,而且風險恐怕也是不小,葉向高就能肯定他能擺得平?他干脆也直言問道︰「有些風險吧?」

葉向高笑道︰「是有些風險,但是成功的把握卻也是極大就看老國公你答應不答應了」

張維賢頓時沉默不語。他已經完全明白葉向高的意思了,哪怕是見慣了大風浪的他,對于葉向高的大手筆也有些驚詫,難怪此人能幾起幾落,果然是老謀深算啊恐怕他早就暗中布置才推動眼前的局面。

良久張維賢才說道︰「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有件事還需要老弟首肯」

葉向高道︰「老國公只管說,只要對大局無損,在下定然同意」

張維賢笑道︰「我就這麼一個孫女婿,對他的前程自然看得緊。前日他與老夫交談之中偶然說道,金州、海州、復州韃子守備空虛,我大明又有水師之利,只要配合得當,就能收復故土。」

葉向高小吃了一驚,他原本以為張維賢會為朱宏燚在關寧地區再爭取更上一層樓,但沒想到人家根本就不在意那里,反而提了金州、復州和海州,那里眼下被韃子佔據。難道他就真對朱宏燚如此有把握,認為他一定能收復這三塊失地?

對此葉向高實在是想不通,遂問道︰「朱宏燚在遼東打開了局面,又立下許多功勛,他真能放得下?」

張維賢高深莫測道︰「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老夫只是希望,金州等地光復之時,老弟能多做一做工作,不要再出現前幾個月的事,否則很容易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葉向高當然知道張維賢說的是什麼事,無非是朱宏燚上一回沒有論功行賞,仍舊被按在了五品官的位置上,這是老張打算為朱宏燚開路了。不夠對此他也不在意,原本他還以為要讓老張配合,恐怕得在遼東這一塊的要害位置上做較大的讓步,既然人家沒有獅子大開口,他也樂意作出承諾。

當下他保證道︰「只要能收復金州等地,在下保證再也不會有人從中作梗」。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