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章 文武雙全

朱宏燚一門心思的關注著三位大佬的講話,說了什麼自然瞞不過他的耳朵。原本他以為這幾位沒事跑到國子監商量的是怎麼收拾遼東的殘局,但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話語中,雖然牽扯到了遼東的局勢,但更多的卻是怎麼處理一個人——熊廷弼。

說起來熊廷弼是個牛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遼東的救火隊員,楊稿丟掉薩爾滸,出來收拾殘局的是他,袁應泰丟掉沈陽、遼陽,又把他請出山來收拾局面。不過這一次出山,就丟掉了老熊的性命,誰讓他踫上了王化貞這個飯桶。

王化貞不听老熊的合理建議,和楊稿一樣輕敵冒進,結果全軍覆沒,還丟掉了廣寧。如果按照當時的職位,老熊是遼東經略,王化貞是遼東巡撫,老熊確實有罪。但問題是老熊這個遼東經略完全被王化貞這個巡撫給架空了,為什麼?誰讓王化貞有個好師傅——內閣首輔葉向高。老熊這個經略再牛,也牛不過內閣首輔不是。

有了葉首輔撐腰,王化貞自然不把老熊放在眼里,一心一意要為東林黨爭光,積極主動的準備三月蕩平遼東,徹底消滅努爾哈赤。結果呢?反而一潰千里。

敗了也就敗了,黑鍋總要人背吧。熊廷弼是楚黨,而且和方從哲關系密切。東林黨在朝中的老大葉向高和方從哲又是勢不兩立,你說這個黑鍋老熊是不是肯定跑不掉?

好在此時東林黨內部意見也不統一,有保熊派和斥熊派,而眼下這三位大佬就是為此而爭論。其中,讓人意外的是孫承宗是斥熊派的!

「熊飛百、王化貞喪師辱國,當入有司問罪!」

畢自嚴反問道︰「熊飛百何罪之有?」

孫承宗道︰「罪可詳核!楊鎬、李如禎之輩,尚在喊冤,如若讓熊飛百月兌罪,如何讓他們心服,又如何讓天下人心服?」

听到這,朱宏燚不禁暗自好笑,楊稿、李如禎都是被老熊送進大牢的,按照孫老師的意思,既然抓了他們,那老熊也應該下獄。好堵住這些人的嘴,說實話這還真有點青紅皂白不分。

當然朱宏燚並不是質疑孫老師的人品,孫老師人品方面確實沒得說,全家壯烈殉國足以當得起民族英雄的稱號。恐怕孫老師執意要將老熊下獄恰恰是出于公心,從後來孫老師經略遼東的戰略戰術看,他和熊廷弼是有根本性分歧的,當年老熊上的三方布置策略,說白了是準備棄子爭先。別人看不出熊廷弼里面的潛台詞,孫老師是能看出來的。

孫老師清楚的知道老熊準備放棄關外,不是在王化貞潰敗之後才做的選擇,而是早在三方布置戰略里就已經包含了這種意圖,不過說的不是那麼直白。既然如此,他和王化貞之間的爭吵也好,謾罵朝廷官員也好,都有那麼點故意戲弄利用對方的意思,最後撤回關內,也不是因為無力守御下的不得已,而是正中下懷,順坡下驢。

這樣一來,老熊問題的性質,在孫老師的眼里就嚴重得多了,這顯然就是故意欺君欺國,故意棄城棄地。如果這還可以含糊過去,從寬發落甚至起復再用的話,那孫老師真是白瞎了東林黨的名頭。

說到底孫老師是一個徹底的東林黨,他決不允許丟棄任何一寸國土,自然也決不能容忍老熊棄子。在他看來這是根本原則上的斗爭,絕不能妥協!

而朱宏燚看來,孫老師的斗爭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斗爭方法還有待商榷,他那套寸土必爭的搞法,雖然看起來壯懷激烈,讓人熱血沸騰,但結果是徒費錢糧,反而讓遼東成了尾大不掉的雞肋,拖垮了整個國家的財政。

而老熊就務實些,知道遼東不是守不守得住的問題,而能不能守的問題。從天啟三年到明朝滅亡,二十多年,往關錦防線扔了數以千萬的銀子,結果建奴兵依然能殺入關內燒殺擄搶,唯一的意義就是讓人家饒了個彎子多走了幾步路。

而且關錦地區的碉堡戰術也沒能阻止建奴兵去當地洗劫,人家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關寧軍從來就只是龜縮在城堡里看著人家洗劫遼東百姓。二十多年屯田下來,結果收益始終養不活十幾萬關寧軍,到了關寧軍還反水了,讓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完全變成了一句空話,簡直就是自打嘴巴。

這一切雖然是後話,但尤其讓人不平的是,老熊並未失職卻被干掉了(審理和給老熊定罪的有鄒元標,此人是東林黨三大領袖之一,說老熊完全是被九千歲干掉的不太厚道。)而罪大惡極的王化貞卻撿了條命,崇禎上位才將他干掉。

當然這一切,朱宏燚也就是心里想想,他可不敢傻乎乎的跑去跟孫老師白話說什麼棄子爭先,那還不被孫老師的吐沫給淹死!

其實東林黨不放棄遼東還有政治上的原因,當時黨爭激烈,東林黨又以天下至正自居。丟掉遼東的政治影響太惡劣,就是想丟也不能丟,至少不能讓東林黨的人丟。

可是前有袁應泰後有王化貞,東林黨在遼東的經營上找不出多少亮點,一敗再敗,若同意放棄遼東,那不要說其他各黨的壓力,東林黨內部都可能大分裂。沒辦法孫老師也只能咬牙死撐,用碉堡戰術搞出了個關錦防線,名義上守住了國土,不然東林黨恐倒台得更快。

袁可立注意道朱宏燚似乎有些三心二意,不由得有些不喜,遂問道︰「三心二意可不行,制義可寫好了?」

朱宏燚趕緊站起來躬身道︰「回大人話,晚生已經寫好了。」

此言一出,不光是袁可立,就連忙著爭辯的孫承宗和畢自嚴都吃驚不已。那三道題目的難度他們是清楚的,而眼下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就是他們親自捉刀不敢說能寫完。

想到這,三人心中對朱宏燚的感觀頓時低了幾分,其實他們將盧象升和朱宏燚叫來,不過是一時興起,畢竟這個年代,能文能武的士子是少之又少。見朱宏燚箭術驚人,遂起了愛才之心,這才試他一試。不過現在朱宏燚讓幾位大佬很是失望啊!

帶著這樣的念頭,三人有些失望拿起了朱宏燚的答卷,可沒想到第一眼就讓他們吃了一驚!好一筆勻圓豐滿端正圓潤的好字!

俗話說觀字如觀人,就沖這一手法度鮮明一絲不苟的字,孫承宗三人對朱宏燚的感觀又好了幾分。畢竟一手好字可不是幾年的功夫就可以練就,從筆意中,他們覺得朱宏燚至少下了十幾年的苦功夫。而一個能用功練字的人,自然也能夠用功向學。

孫承宗扶須笑問道︰「朱孝廉,你是不是臨過前朝大沈學士的字帖?」

正專心觀察著幾位大佬一舉一動的朱宏燚听這一問,趕緊答道︰「晚生曾經听說前朝小沈學士在壁上懸腕練字,說這可以鍛煉臂力,晚生便在家里如是練了幾年,確實臨過大沈學士的《四箴銘》。」

「嗯!」

不光是孫承宗,袁可立和畢自嚴對朱宏燚的回答也非常滿意。可卻不知道,他們都被朱宏燚這小子給騙了。朱宏燚他老爹雖然逼著他練過字,但總是堅持不下去,到最後一筆字還是寫得如抽雞爪瘋一般。回到了大明朝,他也為此蛋疼,用硬筆都寫不好字,用毛筆那就更不成樣子。就在他絕望之際,閑著無聊的時候下載在本本里的一個叫《著名書法家毛筆字生成器》的小軟件幫了他一把。

這玩意可以隨意生成歷代名家的筆跡,當然這東西也就是在電腦上玩玩,真要打印出來也就不算什麼了。可是當朱宏燚融合了本本之後,再點打印的時候,他的胳膊就不听控制了,竟然能一筆一劃的將那些名家的字體一一的寫出來。所以什麼沈度的館閣體那是提筆就來,尤其是這個小軟件還有排版的功能,讓朱宏燚答卷更是整潔漂亮。

當然光是字寫得好看還是不夠的,這三位大佬都是正兒八經的兩榜進士出身,雖然稱不上學問大家,但想拿狗屁不通的東西搪塞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的。好在朱宏燚抄襲的對象都是後世的文壇明星,更是有金聲這樣的巨無霸撐場子。這三位就是想雞蛋里挑骨頭都不可能!

再說孫承宗、袁可立和畢自嚴都是喜歡提拔後輩的人,看到這樣的曠世佳作,擊節叫好都來不及,哪里會去挑毛病。尤其是金聲大師的那篇《德行》更是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贊許。要知道東林黨最欣賞的就是這種發人深省的道德文章。而且此文不做無畏吶喊、不襲陳腔濫調,顯得生氣勃勃,尤其是以悲涼雄奇之勢貫穿全文,令人做驚雷怒濤之思,不做淒風苦雨之想。

「曠世佳作啊!」畢自嚴首先發出感慨,緊接著袁可立立刻補充道︰「痛快,痛快!慷慨激昂,悲時憫俗,足以感化人心扶植世教!」

而孫承宗更長嘆一聲,提筆就在朱宏燚抄襲的《德行》上寫下「字字珠璣,滴淚迸血,制義之中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評語。

等孫老師丟下筆抬起頭再看朱宏燚的時候,那真是像老貓見了耗子,色鬼見了美女,眼眸中四射光芒讓朱宏燚同學大感吃不消。當然這廝心底還是暗自得意的,因為他知道,這一步算是走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