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新月逗清光,蝗災(一)

55年十一月,準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禍亂西藏。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愛夾答列

實際上任何叛亂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爆發的,西南、西北、北部都是游牧部落,本來安定性級差,容易發生兵變。近年來也是為著各部之間在大清的扶植、賞賜、進貢等等方面的利益不一致、或者說是利益不均,很容易起爭執。而正因為是游牧的特點,所以中央政府控制的難度很大。

實際上科爾沁等部的王公們早就意識到這些,當年灰太郎出的主意,設想要以各部之間用經濟、貿易的手段聯系在一起,讓中央政府作為主管局面、引導政策的、抑或是策劃、控制整個貿易秩序,這個方法何等聰明、超前,而且預防危機的發生。可惜,被老康理解成了企圖篡權

戴鐸這陣子被調到了台灣,居然來信說要為胤禛在台灣建立根據地,以備有朝一日策應他的「大業」。櫻兒匪夷所思地看著胤禛,心里大樂,差點要對著他唱「阿里山的姑娘」。

胤禛嘆了口氣,搖頭道,「他再三來信說要求調他回京,這種人可不能讓他留在京中,他這張大嘴巴,非要被他禍害、拖累死。崢」

櫻兒笑道,「不過,俗話說,‘防小人、不防君子’,這種人並沒有自己明確的信念和目標,原本不過是想在牧羊人那里訛些東西而已」

胤禛作勢又要呵她的癢,她一邊躲一邊笑道,「不過,他在無利可圖的時候,就會轉向別人推銷著自己的小聰明,也未可知。」

胤禛笑道,「唉,只能舍些羊毛給他罷,這種人也不能喂太飽了,否則他若是以此為樂、以此為業,說不定又會冒出下一個主意我可要深受其累。客」

轉眼寶寶到了四、五歲了,要開始讀書啟蒙。

于是和五阿哥一起,天天在圓明園讀書。這是個封閉式的教育培養,從這時開始,櫻兒盡量抽時間勤謹的盯著寶寶的學業。

小阿哥們自有師傅們教導,但是皇子的教育是十分辛苦、嚴格的。小孩子每天一早四五點鐘就起床,讀書一直到下午三點,再是騎射課程。

櫻兒之前從來不教寶寶什麼認字、數學之類。這些都是技巧,而不是素質教育。而且技巧、知識這些,將來都有專門的人教授的。從寶寶生下來,櫻兒就開始訓練他每個階段的能力、潛力的開發。愛夾答列比如爬、握、模、听、認色、辨別聲音等等。她還帶著寶寶認識自然、欣賞音樂,還和寶寶做游戲,訓練他的辨別、判斷、反應的能力。

櫻兒做這些,旁邊的嬤嬤、甚至是女眷們都沒有什麼話說,母子倆人的游戲,那是再正常不過的。大家只道是櫻兒疼愛兒子,盡量陪著兒子玩罷了。

她們普遍認為,以櫻兒的身份,說不定兒子大了,就會和她生分,甚至會就此從她身邊被帶走而且,自從「斃鷹事件」以後,府里倒又新出來一個說法,說櫻兒的大靠山八貝勒已經倒台,那麼現在王爺再怎麼冷落她,另外的幾位爺再也無法為她撐腰現在王爺已經開始寵年側福晉,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櫻兒知道,小孩子都有厭煩功課的時候,于是櫻兒除了了解每天師傅們布置的功課,就盡量另外將些典故文章都用白話或者戲說的方式說給小阿哥們,只當是講故事,以此幫助他們的記憶和激發探索的興趣。

果然寶寶對一些偏僻的文字和觀點都有涉獵。而且寶寶平時的娛樂,也都是些益智的游戲,還要繞上好多歷史政治人文的典故逸事。櫻兒每次都是讓寶寶盡量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告訴他,正統的觀點是怎樣,戲說的怎樣,公眾的怎樣。若是用于不同的目的,寶寶會怎樣取舍,利弊怎樣。

寶寶初生牛犢,一開始都是听她慢慢解釋,到了後來也慢慢的開始有不同觀點拿出來討論。再到後來,不論怎樣的觀點,他都能夠思維縝密地說出一番道理來,並且邏輯推理一點都不出紕漏,哪怕是詭辯。

師傅們對寶寶的學業和領悟能力贊不絕口。除了常規的騎射,櫻兒又請了傳教士教他格斗、射擊、音樂、繪畫等五花八門的雜學。

胤禛太忙,但是對幾個兒子的學業卻十分關注,對阿哥們都時時考問。另兩個兒子對他都是唯唯諾諾,但他反不為樂,倒是寶寶每次都不慌不忙的與他對答,即便是詭辯或是有些孩子氣的觀點,都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

一眾師傅們都暗暗稱奇,不過所有人對寶寶的博聞強記都是嘆為觀止。櫻兒對寶寶的種種觀點行為並不多加評判,只是引導他往正統的方向。她希望不要給他一個限制,而是要給他最大限度的思維發展。

寶寶讀書的時候,櫻兒就到別院打理一切,外加照管和十三的試驗田。晚上寶寶睡前,還要陪著他講故事,等到弘歷睡了,她還要拿出賬本看其實哄小孩睡覺本不用她操心,自然有嬤嬤們。但是櫻兒的宗旨就是,但凡是胤禛和寶寶的事,她盡量不假手別人。

近年來,胤禛有時候就會失蹤一段時間,說是有些事要辦。

那段時間別院的人也開始多數都外出,但是所要的古怪東西卻有增加的勢頭。還有,別院又加大了藥物實驗室的規模,看起來研究項目還蠻多的。

阿嫦每月兩三次雷打不動的來看她,她說幾乎見不到四人幫。神父那里也說,他們很少去教堂。

十三倒是三天兩頭的和十三福晉到圓明園來,外帶巡視那塊試驗田。他的興趣還是那樣廣泛,也與櫻兒討論一些哲學、洋務、經濟等問題,外帶教阿哥們、以及他自己的兒子們書法和騎射。他的腿疾時好時壞,一般在旁邊指點,他基本上騎不得馬。

這幾年來,都是春天水災,夏天又遭蝗蟲,京畿一帶連帶附近的幾個省份都是連年的收成欠佳,今年倒好,災情尤其嚴重,已經鬧起了大饑荒。朝廷商議著要救災,但是沒有銀子,干什麼都是空談。

這天在園子里,听到十三福晉她們在嘆息,京城的糧價飛漲,听說好些人家都開始發愁。

十三也說,「听說三哥、五哥和九哥他們都在囤積糧食,而且大量地囤積,不少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有的打算要上書給皇上呢。」

櫻兒也听胤禛提到過,老康似乎要徹查這件事,但是不知怎的,干嚎了兩下子就沒了聲音。

櫻兒推想應該是老康要搞平衡,但是國庫既然沒有銀子,老康的底氣當然不足,只好責成幾個官員去辦這個差事,另外當然要解決饑荒這個首要的問題,而這幾位辦差的又都是八爺黨。

又過了大半個月,十三又在憤憤不平地說,「三哥、五哥和九哥聯合起來發國難財,真是缺德帶冒煙。」

五阿哥和九阿哥同是宜妃的兒子,而三阿哥和九阿哥是連襟(他們的嫡福晉是親姐妹),看來一切都是九阿哥的主意。九阿哥近年來的資產迅速膨脹,擁有了有好幾個壟斷的差事買賣,用「富甲一方」來形容也不為過。那麼九阿哥這次為什麼要呼朋喚友地發動那麼多人呢?

櫻兒凝神想了想,心中有些恍然,不禁暗自點頭。

因為她在現代就是學經濟學的,當然知道在經濟危機來臨時刺激經濟的種種手段。而且雖然每個國家的法則手段各不相同,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于是她笑著問道,「十三爺,他們是怎麼做的?」

「還能怎麼做?無非是囤積不賣,讓糧價漲到一斛八兩才肯發賣。」

櫻兒問道,「是一直囤積,還是到了價錢就發賣?」

「囤了一陣子,等家家戶戶沒有吃的,自然就有人買了。」

十三搖搖頭又道,「這樣的發財之道,太過份了就缺德。饑民如此之多,這些人也太過自私自利,若是在平時賺幾個錢也還罷了,可這是危難之際唉,要是咱們培育的稻田早些增收才好。」

櫻兒道,「十三爺已經是日夜操勞,這田里的莊稼可不是一天一天地長的,總不能去拔苗助長吧?這些事還需假以時日的。」

十三點點頭。

「十三爺,若是你辦這趟差,你會怎麼做?」

「自然是開倉放糧,設粥鋪救濟饑民。然後在周圍省份調集糧食運往京畿。」

「十三爺,國庫糧倉里的糧食夠用嗎?周圍省份的糧食夠不夠用?誰來運糧?還有設棚施粥,誰出糧食、誰出力?出糧出力的人又有什麼好處?再說,若是這一切都從國庫出錢,又有多少銀子是真正能夠使在災民身上的?又需要多少人來看管住這些貪官污吏?」

十三也撓撓頭,「是啊,這攤子事情太過繁雜,好幾路的事,若是要同時做,還真是無從著手。」

櫻兒又問,「十三爺,近來這些饑民們可有暴亂什麼的?」

十三道,「這倒沒有。」

「有沒有大批逃難的?」

十三想了想,「似乎也沒有听說。」

櫻兒沉吟了一下,笑道,「十三爺,我倒是听說,邀月山莊這幾天生意出奇地好,听說九爺那里還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十日狂歡的彩頭。據說是大宴小宴的,還有游園,每晚還有抽獎,端的熱鬧異常。咱們也去湊湊熱鬧,好不好?」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