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紫虛元君】【道教護法四元帥】

【紫虛元君】

紫虛元君又稱「南岳夫人」、「魏夫人」,亦稱南真。姓魏名華存字賢安,晉任城(今山東濟寧)人。據《南岳魏夫人傳》載︰魏夫人者,晉司徒劇陽父康公舒之女。幼而好道,靜默恭謹。讀《莊》、《老》、《列》三傳,五經百氏,無不涉覽。志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沖舉,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納氣液,攝生夷靜,親戚往來,一無關見。常欲別居鬧處,父母不許。年二十四,強適太保掾南陽劉文字幼彥,生二子,長日璞,次日瑕。幼彥後為修武(今河南境內)令。夫人心期幽靈,精誠彌篤。二子粗立,乃離隔宇室,齋于別寢。後眾真下陣,而清虛真人王君(王褒)為之師,授以《太上寶文》、《八素隱書》、《大洞真經》、《靈書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經,合三十一卷。又據《太平廣記?魏夫人傳》記載,隨後景林真人又授其《黃庭內景經》諸真命玉女撫琴歌唱,一時仙樂繚繞,室居隔壁的劉文全然不知。其後,劉文去世後,華存知中原將亂,遂攜二子渡江,璞為庾亮司馬,又為溫太真司馬,後至安城太守。瑕為陶太尉侃從事中郎將。其後,華存冥心齋靜,潛心修道,道行與日俱增。晉成帝咸和(326-335年)九年(334年),諸真授華存成藥二劑。華存服之,七日後撫劍化形而去,升仙為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亦稱南真。治天台大霍山,後多次降仙茅山。並傳法于瑯琊王舍人楊羲,授以《上清經》宋元(1086-1094年)年間,加封為高元宸照紫虛元道元君,道教尊其為上清派第一代宗師。著有《元始大洞玉經》三卷《元始大洞玉經疏要十二義》一卷《大洞玉經壇儀》一卷,《總論》一卷行于世。

一般祀奉紫虛元君的廟稱為黃庭觀,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南岳衡山集賢峰下的黃庭觀。

【護法四元帥】

護法四元帥為道教四位十分有名的護法神,其說法大致有三。其一指馬、趙、溫、周四大將,此為清代說法。馬為馬靈耀、趙為趙公明、溫為溫瓊(馬、趙、溫有專介)、周為周廣澤。《北游記》稱周廣澤原為斗隔山中的一妖,號廣澤大王,生得赤發獠牙,用著風輪,手持大刀,見物好人美,即興風作怪,卷入洞中。後被真武降伏,玉帶封其為「風輪周元帥」,隨真武行道。

其二指岳、趙、溫、康四元帥,岳為岳飛,岳穆王,死後世之犯之為神;趙即趙公明;溫即溫瓊;康為康席。《北游記》稱康席為「仁聖康元帥」,曾是西安府黑松林中一妖,在仁聖岩興妖作怪,被抄樂天尊降伏,玉帝敕封為「仁聖康元帥」,手執金斧,歐其武降魔。

其三為比較流行且較為正統的一種說法,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四位護法天神,《道法會元》中稱四元帥之名為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佑聖真武靈應真君。卷十五雲︰「天蓬元帥寶印照我,天猷元帥仗劍衛我,翊聖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說明玉印、寶劍、大就、水火分別為四位護法元帥的神器。此外,「該書卷三十九還用四聖來命名四元以。稱天蓬玉真壽元真君為天蓬元帥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為天獻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為詡聖黑煞真君,稱佑聖真武靈應真君為紫皇天一天君王虛師相玄天上帝,這是道教對護法四元帥的又一種稱呼。

關于護法四元帥,道經中有諸多記載。如《雲笈七簽》卷四十五《存思訣》曰︰「天蓮天蓬九元殺童,五丁都司,高刁北公。七政八靈。太上浩凶,長顱巨獸,手把帝鐘。素裊二神,嚴駕護人。威劍神王,斬邪滅靈,紫氣秉天,丹霞赫沖,吞魔食鬼,橫身飲風……矍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月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上清天蓬優魔**》亦雲︰「我上清董大仙于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獨遇北極帝君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授文字三冊。」又說︰「天蓬一法以制邪為宗,治邪以火獄為主。」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四元帥的伏魔降妖的威靈。

除此而外,《道法會元.清徽馬、趙、溫、關四元帥**》中,還分別說出了四元帥的姓名︰馬靈耀(華光大帝)、趙公明(財神)、溫瓊(溫元帥)、關羽(關聖帝君)。道士在道場祈禳中,通常要請四元帥降臨,以助驅邪伏妖。《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就十分生動有趣地描寫了張天師施法伏妖斗魔的場面︰只見張天師披頭散發,手杖寶劍,踏罡步斗,捻決念咒,高舉念牌,手起碑落,連敲三下,猛喝一聲︰「一擊天門開,二擊地戶裂,三擊馬、趙、溫、關赴壇!」猛听空中僻吸喇喇,四位元帥從天而降。由此可見,護法四元帥威武剛烈,法力無邊,伸張正義,斬妖伏邪,驅邪縛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